第24章
“請皇上允準, 法喀去五台山。”
“請皇上允準,法喀去五台山。”
“請皇上允準, 法喀去五台山。”
“……”
“……”
法喀跪在乾清宮門口不停地大喊, 身板直挺挺的, 滿臉都堅持。奈何皇上就是不想答應。
讓法喀這個做舅舅的去五台山接保康迴宮,成什麽樣子了?一個個的隻顧自己折騰,還記得自己是大清的官員嗎?皇上挺生氣。
但是皇上還發不出來他的火氣……他也知道法喀的擔心, 除了堵那一口氣之外, 的擔心。
想起法喀的這份擔心,皇上更是自責愧疚。
“去吧法喀叫進來。”皇上一出口聲音裏就帶著火氣。
梁九功麻利地答應一聲,走出來乾清宮來到門口的漢白玉台階上, 笑眯眯地彎腰施禮:“法喀公爺, 皇上叫你進去。”
法喀一抬眼,看見梁九功的眼神,心裏一喜, 立即伸手從馬蹄袖裏摸出來一個薄薄的小紅封, 小紅封眨眼間便到了梁九功的袖子裏。
“謝謝梁大總管,法喀即刻進去。”法喀狀若沒發生這件事一樣,說著話, 人就起身, 簡單地整整服飾, 抬腳進殿。
梁九功感受著袖子裏小紅封的“薄”,望著法喀公爺的背影笑得一臉滿足。
法喀公爺就是大方,這是梁九功的真心話。
大方·法喀公爺進來乾清宮裏間, 暖炕裏的暖意立即撲麵而來,可他今兒為了跪地請命特意“一身武裝”,此刻當然不能當著皇上的麵脫掉,頓時全身那個熱得來。
君臣兩個見禮,皇上瞧著他腦門上的細汗直接冷笑:“今天穿了幾層護膝?熱不熱?”
法喀:“……”
他都硬忍住熱了,皇上還不放過他?
“迴皇上,不熱。”法喀決定撐住已經不再有的“麵子”。
皇上:“哦,不熱啊,既然不熱,你就受著吧。”
法喀直接閉嘴。
皇上落下最後一筆,將手裏的折子放好,站起來,一邊活動手腳,一邊說道:“朕打算——派康親王傑書去五台山。”
言外之意,康親王傑書,應該可以保證保康安全迴宮。
法喀微微抬眼看一眼皇上的表情,完全沒有皇上對康親王的自信。
…………
康熙十六年,小琉球的鄭經和叛亂的三藩之一耿精忠聯合,當時拉哈達敗在白茅山、太平山大敗鄭經的軍隊,攻破二十六處大營,攻克興化,克複泉州、漳州。
奏捷的奏章到京師,皇上下詔褒獎康親王的功勳。可是,鄭經的兵馬攻陷平和,逼進海澄,清軍副都統穆赫林等人苦苦守護,康親王的援兵卻遲遲不到達,最後海澄與長泰一起陷落……
最後論功行賞,皇上追論康親王在金華不肯主動進軍打擊叛軍,以及遲遲不肯救援海澄導致失守的罪過,卻隻是奪其軍功,並且罰俸一年,爵位不變,照樣重用。
不是法喀對皇上的決定有意見,康親王的能力已經是諸位王爺裏最高的那一撥了,不管是誰都要顧忌宗室王公的勢力。可是要康親王護送小外甥迴宮,法喀絕對不同意。
法喀保持沉默。可他雖然沒說話,意思表達得非常明確。
皇上一看他這個大舅子的表情就知道。
氣,可也沒奈何。
“你不能去。你說你去,像什麽樣子?”
是說皇家和愛新覺羅家沒人了嗎?要做舅舅的去接外甥迴宮?皇上氣得直瞪眼。
法喀自然明白自己的舉動,於皇家的情麵上說不過去。可事關小外甥能不能安全迴宮,他絕對不妥協。
“當年,法喀答應小阿哥,會親自接他下山,迴京。”
法喀擲地有聲,說完後就眼睛發紅。他也不去看皇上那火大的架勢,接著說道:“而且法喀擔心,康親王去,不一定能接迴來小阿哥。”
皇上:“……”
皇上因為法喀剛剛一句“放肆”的話氣得就要發脾氣,結果又因為後麵一句話,硬生生地咽下去,那個難受被提了。
“他師祖會勸說他迴宮。”皇上對此非常自信,“保康聰明,他知道迴宮是必然,不會鬧騰。”
要鬧,也會迴宮後再鬧。
奈何法喀聽明白了,卻還是不認同皇上的說詞。
“法喀不明白。皇上為何確認小阿哥的師祖一定會勸說小阿哥迴宮?法喀收到的消息,小阿哥的師祖對小阿哥非常寵愛,五台山的人也都寵愛小阿哥……”他們才不會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勸說阿哥迴宮。
皇上:“……”又憋住。
“迴宮是最好的選擇,他們知道。”
法喀:“可是法喀擔心,小阿哥會拒絕迴宮。萬一康親王著急起來……”
到時候,萬一小阿哥一鬧,康親王為了順利接到小阿哥迴宮對著小阿哥來一句:“你皇額涅身體微恙……”法喀都不敢去想。
皇上:“……”
皇上反應過來後,麵色凝重、眉心緊皺,煩躁地在暖閣裏的地磚上走來走去,一圈一圈,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從牙縫裏擠出來幾個字:“朕派裕親王去,你——跟著。”
那個嫌棄的眼神兒,就差說你就當自己不存在地跟著……法喀:“……”麻利地跪下領旨。
跟著就跟著。
生怕皇上反悔,他還特有眼色地,特麻利地行禮請退。
皇上:“……”皇上心裏煩,因為皇上為了保康那個熊孩子,還有法喀的鬧騰小小的亂了原則。
皇上煩躁地揮揮手讓法喀麻利地退下。乾清宮裏,一個人的他獨自想事情,更是心煩;裕親王府,裕親王收到皇上的消息,確認沒有聽錯,當場呆愣。
說好的安排宗室親王康親王去五台山,怎麽變成他這個二伯去接小侄子?裕親王麵對嬉皮笑臉的法喀沒有好臉色:“你又鬧騰。”
“本王作為二伯去接小侄子,像話嗎?”
法喀還是嘻嘻笑。
皇上唯一的親弟弟恭親王不著調,隻有你一個親哥哥,不是你去誰去?
裕親王氣得瞪眼:“既然皇上同意了,本王自是要去。你給本王老老實實地跟著,不許惹事。”
法喀秒變嚴肅臉:“王爺,法喀什麽時候主動惹過事?”
他隻要小外甥能安全迴宮,怎麽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惹事?裕親王放心一半,從鼻子裏冷哼一聲:“別人惹你,你也要忍著。”
“明白!”
裕親王拿他沒辦法,又是一聲冷哼。
這邊裕親王和法喀兩個人一邊準備出發事宜,一邊拿著皇上給的聖旨和令牌去西山大營調兵。
另外一邊,坤寧宮的皇後娘娘正專心地給她兒子做衣服,一針一線密密縫,滿腔的母愛融進其中,外界的一切都好像和她隔離了一樣。
皇上悄悄進來,發現皇後沒起身搭理他,挺奇怪,待看到皇後在親自做小兒衣服……皇上心酸難忍,又悄悄地退出坤寧宮。
後宮其他妃嬪們,因為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沒有表示都靜靜觀望。都是人精兒,再怎麽心裏各種念頭念叨,這個時候也不敢出頭。即使有幾個蠢笨的,也到不了皇後娘娘的麵前,得到皇上意思的貴妃娘娘很幹脆地收拾利索。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宗室裏的一幹親王郡王,麵對裕親王和法喀公爺整裝待發的架勢,都還沒反應過來;待發現明珠和索額圖都黑臉,但都沒有表示,他們更是隻看熱鬧不出聲。
有幾個自以為聰明上折子說什麽“出家當斬斷塵緣……”,立馬有鈕鈷祿和瓜爾佳一係的人給收拾了。就是明珠和索額圖也嫌棄他們蠢笨無知。
保康阿哥·快樂大師,迴宮的事情已成定局,誰也不能阻止。聰明人當思考的是,下一步的計劃,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試圖和皇上對著幹。
…………
裕親王福全和法喀公爺,收拾妥當後沒等春節到來就出發,皇上一直送他們到宣武門門口送到京郊,還是一直叮囑不斷。
“保康聰明懂事,講道理,但小脾氣也大,有話和他好好說。覺得不好說就去問問——大喇嘛他們等等人。”
“臣等遵命。”
“容若和阿靈阿也在山上,可以和他們提前見一見,問問情況。石溪道人若是願意跟著進京甚好。和他說,朕特許他以布衣之身做保康的老師。”
“臣等謹記。”
“鴻德格和潘雲兩個孩子——他們若是執意,也都一起帶進京。”
“臣等明白。”
“這一路上,切記不得擾民。凡所過之處必須軍紀嚴明。若有地方官不作為,先記下。但凡有事,隻要和保康有關,不論大小,都及時送信迴來。”
“臣等銘記。”
“……”
“……”
皇上一句句的叮囑不斷,裕親王和法喀公爺都認真聽著,恭敬地答應著,心裏頭卻是忍不住嘀咕——瞧瞧皇上這恨不得送他們送到五台山的架勢?
不光裕親王和法喀嘀咕,其他跟著送行的知情人也都嘀咕,皇上之前去五台山兩個月,可以說是因為愧疚想見兒子,現在那?
皇上你真要一路送去五台山不成?
大隊人馬跟著皇上慢慢行進在官道上,寒風唿嘯跟刀子一樣,吹得臉頰生疼生疼,皇上稍稍醒神,眯著眼睛遙望著五台山的方向,終是停下腳步。
“一路順風。”
“切記,安全第一。”
言語間的殺意明顯。
裕親王和法喀麵色一肅,一起行大禮:“臣等——遵命。”
皇上擔心明珠和索額圖兩夥人,會直接對保康下手,就算沒有可能也要考慮到;還擔心那些反清複明分子等等勢力,在路上動手,隻是綁架保康不傷害他也不行。
裕親王和法喀都明白,他們此次的任務,就是要保護保康阿哥、安全,順利地迴到京城。
…………
冬天的北風唿嘯,天寒地凍的日子裏,剛剛結束戰爭的大清人盡力準備他們的春節,裕親王和法喀領著大隊人馬,直奔五台山而來。
此時的五台山,正熱鬧,歡歌鼓舞的熱鬧。
“請皇上允準, 法喀去五台山。”
“請皇上允準,法喀去五台山。”
“請皇上允準, 法喀去五台山。”
“……”
“……”
法喀跪在乾清宮門口不停地大喊, 身板直挺挺的, 滿臉都堅持。奈何皇上就是不想答應。
讓法喀這個做舅舅的去五台山接保康迴宮,成什麽樣子了?一個個的隻顧自己折騰,還記得自己是大清的官員嗎?皇上挺生氣。
但是皇上還發不出來他的火氣……他也知道法喀的擔心, 除了堵那一口氣之外, 的擔心。
想起法喀的這份擔心,皇上更是自責愧疚。
“去吧法喀叫進來。”皇上一出口聲音裏就帶著火氣。
梁九功麻利地答應一聲,走出來乾清宮來到門口的漢白玉台階上, 笑眯眯地彎腰施禮:“法喀公爺, 皇上叫你進去。”
法喀一抬眼,看見梁九功的眼神,心裏一喜, 立即伸手從馬蹄袖裏摸出來一個薄薄的小紅封, 小紅封眨眼間便到了梁九功的袖子裏。
“謝謝梁大總管,法喀即刻進去。”法喀狀若沒發生這件事一樣,說著話, 人就起身, 簡單地整整服飾, 抬腳進殿。
梁九功感受著袖子裏小紅封的“薄”,望著法喀公爺的背影笑得一臉滿足。
法喀公爺就是大方,這是梁九功的真心話。
大方·法喀公爺進來乾清宮裏間, 暖炕裏的暖意立即撲麵而來,可他今兒為了跪地請命特意“一身武裝”,此刻當然不能當著皇上的麵脫掉,頓時全身那個熱得來。
君臣兩個見禮,皇上瞧著他腦門上的細汗直接冷笑:“今天穿了幾層護膝?熱不熱?”
法喀:“……”
他都硬忍住熱了,皇上還不放過他?
“迴皇上,不熱。”法喀決定撐住已經不再有的“麵子”。
皇上:“哦,不熱啊,既然不熱,你就受著吧。”
法喀直接閉嘴。
皇上落下最後一筆,將手裏的折子放好,站起來,一邊活動手腳,一邊說道:“朕打算——派康親王傑書去五台山。”
言外之意,康親王傑書,應該可以保證保康安全迴宮。
法喀微微抬眼看一眼皇上的表情,完全沒有皇上對康親王的自信。
…………
康熙十六年,小琉球的鄭經和叛亂的三藩之一耿精忠聯合,當時拉哈達敗在白茅山、太平山大敗鄭經的軍隊,攻破二十六處大營,攻克興化,克複泉州、漳州。
奏捷的奏章到京師,皇上下詔褒獎康親王的功勳。可是,鄭經的兵馬攻陷平和,逼進海澄,清軍副都統穆赫林等人苦苦守護,康親王的援兵卻遲遲不到達,最後海澄與長泰一起陷落……
最後論功行賞,皇上追論康親王在金華不肯主動進軍打擊叛軍,以及遲遲不肯救援海澄導致失守的罪過,卻隻是奪其軍功,並且罰俸一年,爵位不變,照樣重用。
不是法喀對皇上的決定有意見,康親王的能力已經是諸位王爺裏最高的那一撥了,不管是誰都要顧忌宗室王公的勢力。可是要康親王護送小外甥迴宮,法喀絕對不同意。
法喀保持沉默。可他雖然沒說話,意思表達得非常明確。
皇上一看他這個大舅子的表情就知道。
氣,可也沒奈何。
“你不能去。你說你去,像什麽樣子?”
是說皇家和愛新覺羅家沒人了嗎?要做舅舅的去接外甥迴宮?皇上氣得直瞪眼。
法喀自然明白自己的舉動,於皇家的情麵上說不過去。可事關小外甥能不能安全迴宮,他絕對不妥協。
“當年,法喀答應小阿哥,會親自接他下山,迴京。”
法喀擲地有聲,說完後就眼睛發紅。他也不去看皇上那火大的架勢,接著說道:“而且法喀擔心,康親王去,不一定能接迴來小阿哥。”
皇上:“……”
皇上因為法喀剛剛一句“放肆”的話氣得就要發脾氣,結果又因為後麵一句話,硬生生地咽下去,那個難受被提了。
“他師祖會勸說他迴宮。”皇上對此非常自信,“保康聰明,他知道迴宮是必然,不會鬧騰。”
要鬧,也會迴宮後再鬧。
奈何法喀聽明白了,卻還是不認同皇上的說詞。
“法喀不明白。皇上為何確認小阿哥的師祖一定會勸說小阿哥迴宮?法喀收到的消息,小阿哥的師祖對小阿哥非常寵愛,五台山的人也都寵愛小阿哥……”他們才不會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勸說阿哥迴宮。
皇上:“……”又憋住。
“迴宮是最好的選擇,他們知道。”
法喀:“可是法喀擔心,小阿哥會拒絕迴宮。萬一康親王著急起來……”
到時候,萬一小阿哥一鬧,康親王為了順利接到小阿哥迴宮對著小阿哥來一句:“你皇額涅身體微恙……”法喀都不敢去想。
皇上:“……”
皇上反應過來後,麵色凝重、眉心緊皺,煩躁地在暖閣裏的地磚上走來走去,一圈一圈,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從牙縫裏擠出來幾個字:“朕派裕親王去,你——跟著。”
那個嫌棄的眼神兒,就差說你就當自己不存在地跟著……法喀:“……”麻利地跪下領旨。
跟著就跟著。
生怕皇上反悔,他還特有眼色地,特麻利地行禮請退。
皇上:“……”皇上心裏煩,因為皇上為了保康那個熊孩子,還有法喀的鬧騰小小的亂了原則。
皇上煩躁地揮揮手讓法喀麻利地退下。乾清宮裏,一個人的他獨自想事情,更是心煩;裕親王府,裕親王收到皇上的消息,確認沒有聽錯,當場呆愣。
說好的安排宗室親王康親王去五台山,怎麽變成他這個二伯去接小侄子?裕親王麵對嬉皮笑臉的法喀沒有好臉色:“你又鬧騰。”
“本王作為二伯去接小侄子,像話嗎?”
法喀還是嘻嘻笑。
皇上唯一的親弟弟恭親王不著調,隻有你一個親哥哥,不是你去誰去?
裕親王氣得瞪眼:“既然皇上同意了,本王自是要去。你給本王老老實實地跟著,不許惹事。”
法喀秒變嚴肅臉:“王爺,法喀什麽時候主動惹過事?”
他隻要小外甥能安全迴宮,怎麽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惹事?裕親王放心一半,從鼻子裏冷哼一聲:“別人惹你,你也要忍著。”
“明白!”
裕親王拿他沒辦法,又是一聲冷哼。
這邊裕親王和法喀兩個人一邊準備出發事宜,一邊拿著皇上給的聖旨和令牌去西山大營調兵。
另外一邊,坤寧宮的皇後娘娘正專心地給她兒子做衣服,一針一線密密縫,滿腔的母愛融進其中,外界的一切都好像和她隔離了一樣。
皇上悄悄進來,發現皇後沒起身搭理他,挺奇怪,待看到皇後在親自做小兒衣服……皇上心酸難忍,又悄悄地退出坤寧宮。
後宮其他妃嬪們,因為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沒有表示都靜靜觀望。都是人精兒,再怎麽心裏各種念頭念叨,這個時候也不敢出頭。即使有幾個蠢笨的,也到不了皇後娘娘的麵前,得到皇上意思的貴妃娘娘很幹脆地收拾利索。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宗室裏的一幹親王郡王,麵對裕親王和法喀公爺整裝待發的架勢,都還沒反應過來;待發現明珠和索額圖都黑臉,但都沒有表示,他們更是隻看熱鬧不出聲。
有幾個自以為聰明上折子說什麽“出家當斬斷塵緣……”,立馬有鈕鈷祿和瓜爾佳一係的人給收拾了。就是明珠和索額圖也嫌棄他們蠢笨無知。
保康阿哥·快樂大師,迴宮的事情已成定局,誰也不能阻止。聰明人當思考的是,下一步的計劃,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試圖和皇上對著幹。
…………
裕親王福全和法喀公爺,收拾妥當後沒等春節到來就出發,皇上一直送他們到宣武門門口送到京郊,還是一直叮囑不斷。
“保康聰明懂事,講道理,但小脾氣也大,有話和他好好說。覺得不好說就去問問——大喇嘛他們等等人。”
“臣等遵命。”
“容若和阿靈阿也在山上,可以和他們提前見一見,問問情況。石溪道人若是願意跟著進京甚好。和他說,朕特許他以布衣之身做保康的老師。”
“臣等謹記。”
“鴻德格和潘雲兩個孩子——他們若是執意,也都一起帶進京。”
“臣等明白。”
“這一路上,切記不得擾民。凡所過之處必須軍紀嚴明。若有地方官不作為,先記下。但凡有事,隻要和保康有關,不論大小,都及時送信迴來。”
“臣等銘記。”
“……”
“……”
皇上一句句的叮囑不斷,裕親王和法喀公爺都認真聽著,恭敬地答應著,心裏頭卻是忍不住嘀咕——瞧瞧皇上這恨不得送他們送到五台山的架勢?
不光裕親王和法喀嘀咕,其他跟著送行的知情人也都嘀咕,皇上之前去五台山兩個月,可以說是因為愧疚想見兒子,現在那?
皇上你真要一路送去五台山不成?
大隊人馬跟著皇上慢慢行進在官道上,寒風唿嘯跟刀子一樣,吹得臉頰生疼生疼,皇上稍稍醒神,眯著眼睛遙望著五台山的方向,終是停下腳步。
“一路順風。”
“切記,安全第一。”
言語間的殺意明顯。
裕親王和法喀麵色一肅,一起行大禮:“臣等——遵命。”
皇上擔心明珠和索額圖兩夥人,會直接對保康下手,就算沒有可能也要考慮到;還擔心那些反清複明分子等等勢力,在路上動手,隻是綁架保康不傷害他也不行。
裕親王和法喀都明白,他們此次的任務,就是要保護保康阿哥、安全,順利地迴到京城。
…………
冬天的北風唿嘯,天寒地凍的日子裏,剛剛結束戰爭的大清人盡力準備他們的春節,裕親王和法喀領著大隊人馬,直奔五台山而來。
此時的五台山,正熱鬧,歡歌鼓舞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