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鍋俠”容若大才子:“……”正耐心地哄著賴在菊花叢中犯懶犯困的小學生:“背完這段《千家詩》,老師帶阿哥去看新學院開學典禮。”
小學生·小保康眼睛迷迷瞪瞪的沒睜開,聲音模糊:“納蘭老師——”
納蘭老師繼續哄著:“就阿哥最不喜歡的那位,‘程門立雪’中二程之一的程顥寫的《春日偶成》,阿哥來背一背?”
小阿哥的腦袋一下子耷拉下來,親吻地麵上的菊花瓣。
納蘭老師直接抱起來他,他窩在納蘭老師的懷裏,長長的眼睫毛一顫一顫的上下打架,小嗓門無精打采,聲音更是有氣無力。
“淡淡的雲在天上飄。”
納蘭老師:“……”
“風兒吹拂著我的臉龐。”
納蘭老師:“……”
“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於花叢綠柳之中,不知不覺間來到前麵的河邊。附近的人們不理解此時此刻我內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裏偷閑。”
納蘭老師:“……”
但是保康還沒說完:“納蘭老師,他就是學年輕人的模樣啊。蘇軾先生就直接說‘老夫聊發少年狂’。”
最後一句皺眉的嘟囔是明顯的不喜,納蘭老師直接盤坐下來,對著小胖娃娃眼裏那明顯的問題——“這麽虛偽的詩詞為何要背誦……”,不搭理,轉而問道:“詩詞是這樣背誦的嗎?”
保康耍賴地翻滾。
“它就是這個意思,納蘭老師。”
頓了頓,小小的妥協:“那——‘雲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傍著花,隨著柳,向河岸漫步……不也一個意思?”
納蘭老師喉頭一哽,嚴肅臉:“詩詞的美,不在於它的字麵意思。從有文字開始,到春秋時候的《風》、《雅》、《頌》、《楚辭》……再到唐詩宋詞元曲,詩詞都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主要方式。”
“文有盡而意深遠。《平水韻》、《廣韻》、《切韻》、《唐韻》《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等韻書,隻是需要記住的學習韻律,要體會詩詞中的那種韻律美,就要背誦詩詞,大聲地背誦……”
洋洋灑灑的一通訓話和講解,保康困意全無。
抬起頭,扯著小嗓門,“大”聲背誦:“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背完後還氣不順地大吼一聲:“快樂大師背完了。”
納蘭老師噴笑出來:“快樂大師背誦的非常好。
“時有盡而智恆遠。我們需要將自己的體悟和智慧都記錄下來,還要好好記錄下來,讓其他人喜歡看,看得明白,最好還能看懂,就要下功夫。”
“上次顧炎武老師說,快樂大師的文章裏太多數字。寫文章和詩詞一樣,不是做算法題目一加一等於幾,要用詞優雅,語言凝練,讀起來具有智慧樂章一般的旋律感。快樂大師背誦《三字經》,不也喜歡它的朗朗上口?”
快樂大師鼓著腮幫子,還是不服氣:“快樂大師不喜歡程顥和《春日偶成》。”
納蘭老師更是樂嗬:“不喜歡也要學習。”
“而且,快樂大師說程顥先生這首《春日偶成》,嗯,明明就是裝少年人還不承認……這是不對的。就算是程顥先生裝少年人,那也是童心未泯,和我們偶爾打扮的年輕一點兒,一樣的心態。”
“人都喜歡年輕,更喜歡懷念追憶自己的年輕歲月。比如納蘭老師每次想起當年和皇上一起狩獵塞外的勇猛,就很開心。這隻是老人家們的一種小矯情,快樂大師肚大能容,善解人意,肯定能理解不是?”
快樂大師眼冒金星,腦袋空空。
“納蘭老師,保康知道了,保康理解。”
“納蘭老師,我們下山去看新學院的開學典禮?”
說到“開學典禮”,眼巴巴的小樣兒,特可拎。
納蘭老師還是笑:“真的理解了?”
快樂大師點頭如同小雞啄米:“真的理解了。”
“阿彌陀佛。快樂大師百分百,千分千,萬分萬一樣的理解。”
“很好。”納蘭老師表示“百分百,千分千,萬分萬一樣的滿意”。
溫柔地給頑皮的小學生摘摘身上的草葉子和花瓣兒,抱著他站起來,狀似隨意地說道:“明天上午早課後我們就下山,參加新學院的開學典禮。”
保康:“……”哇地一聲,放聲哭嚎。
最有君子風度的納蘭老師學會騙人了,還是騙最可愛最帥氣的快樂大師,“哇——哇——哇——”
中氣十足,活力十足。
納蘭老師抱著“憤怒”的快樂大師,聽著他唱曲兒一樣特有“韻律”的幹嚎,哈哈笑:“下午的時候不能多睡,睡多了晚上就不好睡了。”
快樂大師更能嚎。
“快樂大師晚上好睡————”快樂大師發出靈魂深處的呐喊。
奈何他的納蘭老師一邊不給他睡,一邊表示同意:“嗯,快樂大師骨骼清奇,怎麽都好睡。”
快樂大師:“……”徹底焉巴。
快樂大師“鄭重”地告訴過身邊的每一個人,他體質好,睡眠好,吃嘛嘛香……可是他們,師祖、大喇嘛、三位老師……他們守著他吃飯睡覺了也不相信放心他,天天不讓他多睡!
快樂大師的腦袋耷拉在納蘭老師的肩膀上,小模樣好不鬱悶。可是他的納蘭老師表示,今天下午的詩詞課程才是剛剛開始。
納蘭老師抱著快樂大師來到他的小書房,放他坐下來給他理好亂掉的小袈裟。然後就擺開姿勢,拉開架勢,又是一通長篇大論。
“《春日偶成》,這是一首即景詩,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但它很好地抒發了詩人程顥先生春日郊遊的情感。
長期困在書齋裏,少有閑暇寬懷的時候。一旦走出書齋,便覺得格外爽快,第一句中,雲淡風輕,傍花隨柳,寥寥數筆,不僅出色地勾畫出春景,還強調了一種動態美……”
保康剛剛條件反射地端身正坐,聚精會神地聽講。就聽著納蘭老師講完其中的字詞,又接著深入淺出,樸素輕快地講解詩詞中的,風景意趣和人文意趣。
和煦的春風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遊,到處是美麗的鮮花,到處是嫋娜多姿的綠柳……領著讀詩詞的人一起進入其中,是“人在圖畫中”般美的享受。
柔和明麗的春光和程顥先生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一個“過”字強調自己在春花綠柳的伴隨下,“過”了前麵的河流才發現自己隻顧遊春,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很遠很遠……更是一種真性情的表達。
納蘭老師眼見小學生眉眼間的靈動,知道他聽懂了,格外開心,更是說得興起。
“於‘流連忘返、如醉如癡’中隱現其‘忘世脫俗、孤芳自賞’的高雅情調。初讀覺得平淡無奇,反複咀嚼便能從平淡中尋出深意的味道。”
“不著痕跡地將理學中‘心便是天’思想,‘心氣和平’的養性之道,與詩的意境合拍,實為巧奪天工。阿哥明後兩天多讀讀這首詩,你看它的字句簡潔樸素,如同長者談心一般……”
保康眨巴眼睛,眼裏有明白也有不明白。
他真的聽懂了,也明白了納蘭老師要教育他的道理,可他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納蘭老師,程顥先生不是,須眉白發的長者,端然危坐,一對著學生就擺出一副冷冰冰的麵孔,一開口就是通篇古板無趣的大道理,那什麽‘理啊理’……?”
納蘭老師:“……”阿哥對程顥先生這印象打哪裏來的?
“就是……”保康表達不出來,幹脆學出來。還別說,如果不看他的小胖臉,喜慶歡樂的眉眼,天然上翹的嘴角,那是真的神似。
納蘭老師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經驗,硬是從小學生這肉嘟嘟的胖臉上,不笑也笑的眉梢眼角中,看出來其中一個古板刻薄、道貌岸然的小老頭兒的神韻,簡直……不要太樂嗬。
“老師知道阿哥要表達的意思。不過老師要說的是,程顥先生也是人,他也有人的惰性,終日苦讀半日悠閑,格外愉悅,放任自己去追求,一種類似少年人的心態。”
“我們想象詩詞中的他是一位藹然長者,一個感情豐富的老人。‘時人不識餘心樂’,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他知道人們是怎麽說解自己的理學理念,而他的態度是‘嘲笑與諷刺’。”
保康:“……”
“納蘭老師,他既然不是一個‘壞人’,為何要做一個‘壞人’?”
納蘭老師:“……”
窗外的石溪道人和阿靈阿:“……”
三位老師一起石化,保康喊“納蘭老師?納蘭老師?”也沒有迴應。
是啊,如果程顥先生知道人生活在一種,感情經常被壓抑和扭曲的環境中,一言一行都是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為何他不解釋?為何他不說明?
反而他還用他的學說,去加重這種枷鎖一樣的“理”?
納蘭老師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迷宮,一個充滿玄妙、正論、悖論……爭論繁多的迷宮。在這個迷宮裏,他以往的慣有認知都被打亂,被拿出來發出疑問。
為什麽?
納蘭老師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對外界的一切都沒有反應。
窗外的兩位老師,阿靈阿尚且好一些,他是一個天生的武將,年輕氣盛的禦前侍衛,三等公爵。他對於漢家儒學雖然也有研讀,但他並沒有一顆詩人的心、文人的靈魂去思考這些。
石溪道人則是不同,他雖然年輕時候就出家,和明亡後再出家的人不同,和一直爭論理學、心學的文人也不同,可他到底生活在塵世當中,到底是理學正道?還是心學亂國?
他和千千萬萬的漢家文人一樣,也一直在思考,在反思,甚至是反省。
保康懵懵懂懂的,眼見納蘭老師站成一個雕塑,窗外的兩個老師也都陷在自己的思緒裏,他也一動不動。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戳中了老師們心裏的哪一個點,但這類似道家的頓悟般的思考乃是非常難得的機遇,他當然不能打擾。
保康想起他昨天收到的四封信件,鋪紙提筆,開始給大阿哥、太子殿下、三阿哥……應該稱唿胤禛阿哥?寫信。
不算公主們,當今皇帝到目前為止一共生育十七個兒子,尚且在世的,加上他,有九個。這個比例……保康小眉頭一皺,不管怎麽說,他們既然給他寫信,他就應該好好地迴信。
就好比,“縣令”說的,他們都還年齡不大,就是序齒最長的大阿哥,今年周歲也才十歲。
大阿哥你好,快樂大師高興,收到你的信件更高興,看到你因為“新象聲”這般開心,更更高興……
保康這次的信件寫得,和上次一個味道。不要說才十歲,還有比他小月份的胤禛阿哥,當然是要歡樂地玩耍,盡情地嬉鬧、撒嬌、耍賴……
保康用他那螞蟻爬的字認真地寫,他現在學了畫畫,也可以畫畫了,不好寫的字句就直接畫出來。
阿彌陀佛,大阿哥、太子殿下、三阿哥、胤禛阿哥,你們收到快樂大師的信件之後一定會開心的,肯定會笑得合不攏嘴……
安靜的小書法裏頭隻有幾不可聞的寫字聲音。窗台上的一盆小菊花迎風打著招唿,保康衝它歡喜地一笑;納蘭老師還站在那裏眉宇間智慧的光芒的閃動,保康感應一下,窗外的兩位老師也是一動不動。
他手下不停,寫著寫著又想起那個理學的事情,阿彌陀佛,皇子阿哥們宮裏,不會學那什麽“程門立雪”吧?
保康覺得不保險,那個理學,看看他的三位老師的樣子,不說就知道好不糾結人,哪裏該是小孩子學習的功課?
“嗯,快樂大師應該幫助他們一下。”保康重重點小腦袋,嘴角上挑,眉眼彎彎,心情好得,甚至都感覺自己“下筆如有神”。
阿靈阿第一個醒來,容若第二個,石溪道人反而是第三個。
阿靈阿和石溪道人進來書房,三位老師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理學的學問,越是沉迷其中,越是理解不透;越是研究,越是迷茫。
快樂大師放下小毛筆開心地招唿:“三位老師好。”
三位老師一起笑道:“快樂大師好。”
快樂大師笑得“含蓄且謙虛”:“阿彌陀佛。快樂大師在和大阿哥、太子殿下研討理學的問題。”
三位老師心頭一跳,一起上前,拿過快樂大師寫好的信件看一眼。
阿靈阿第一個噴笑出來。
“這小豬崽畫的非常形象。”
光線柔和明亮、配色鮮豔獨特。一隻白白肥肥、嬌嬌嫩嫩的小豬崽躺在百花叢中睡得香甜,上麵還有特別“意會”的小唿嚕,引得每一個看畫的人都想來一個美美的“白日覺”。
小學生·小保康眼睛迷迷瞪瞪的沒睜開,聲音模糊:“納蘭老師——”
納蘭老師繼續哄著:“就阿哥最不喜歡的那位,‘程門立雪’中二程之一的程顥寫的《春日偶成》,阿哥來背一背?”
小阿哥的腦袋一下子耷拉下來,親吻地麵上的菊花瓣。
納蘭老師直接抱起來他,他窩在納蘭老師的懷裏,長長的眼睫毛一顫一顫的上下打架,小嗓門無精打采,聲音更是有氣無力。
“淡淡的雲在天上飄。”
納蘭老師:“……”
“風兒吹拂著我的臉龐。”
納蘭老師:“……”
“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於花叢綠柳之中,不知不覺間來到前麵的河邊。附近的人們不理解此時此刻我內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裏偷閑。”
納蘭老師:“……”
但是保康還沒說完:“納蘭老師,他就是學年輕人的模樣啊。蘇軾先生就直接說‘老夫聊發少年狂’。”
最後一句皺眉的嘟囔是明顯的不喜,納蘭老師直接盤坐下來,對著小胖娃娃眼裏那明顯的問題——“這麽虛偽的詩詞為何要背誦……”,不搭理,轉而問道:“詩詞是這樣背誦的嗎?”
保康耍賴地翻滾。
“它就是這個意思,納蘭老師。”
頓了頓,小小的妥協:“那——‘雲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傍著花,隨著柳,向河岸漫步……不也一個意思?”
納蘭老師喉頭一哽,嚴肅臉:“詩詞的美,不在於它的字麵意思。從有文字開始,到春秋時候的《風》、《雅》、《頌》、《楚辭》……再到唐詩宋詞元曲,詩詞都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主要方式。”
“文有盡而意深遠。《平水韻》、《廣韻》、《切韻》、《唐韻》《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等韻書,隻是需要記住的學習韻律,要體會詩詞中的那種韻律美,就要背誦詩詞,大聲地背誦……”
洋洋灑灑的一通訓話和講解,保康困意全無。
抬起頭,扯著小嗓門,“大”聲背誦:“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背完後還氣不順地大吼一聲:“快樂大師背完了。”
納蘭老師噴笑出來:“快樂大師背誦的非常好。
“時有盡而智恆遠。我們需要將自己的體悟和智慧都記錄下來,還要好好記錄下來,讓其他人喜歡看,看得明白,最好還能看懂,就要下功夫。”
“上次顧炎武老師說,快樂大師的文章裏太多數字。寫文章和詩詞一樣,不是做算法題目一加一等於幾,要用詞優雅,語言凝練,讀起來具有智慧樂章一般的旋律感。快樂大師背誦《三字經》,不也喜歡它的朗朗上口?”
快樂大師鼓著腮幫子,還是不服氣:“快樂大師不喜歡程顥和《春日偶成》。”
納蘭老師更是樂嗬:“不喜歡也要學習。”
“而且,快樂大師說程顥先生這首《春日偶成》,嗯,明明就是裝少年人還不承認……這是不對的。就算是程顥先生裝少年人,那也是童心未泯,和我們偶爾打扮的年輕一點兒,一樣的心態。”
“人都喜歡年輕,更喜歡懷念追憶自己的年輕歲月。比如納蘭老師每次想起當年和皇上一起狩獵塞外的勇猛,就很開心。這隻是老人家們的一種小矯情,快樂大師肚大能容,善解人意,肯定能理解不是?”
快樂大師眼冒金星,腦袋空空。
“納蘭老師,保康知道了,保康理解。”
“納蘭老師,我們下山去看新學院的開學典禮?”
說到“開學典禮”,眼巴巴的小樣兒,特可拎。
納蘭老師還是笑:“真的理解了?”
快樂大師點頭如同小雞啄米:“真的理解了。”
“阿彌陀佛。快樂大師百分百,千分千,萬分萬一樣的理解。”
“很好。”納蘭老師表示“百分百,千分千,萬分萬一樣的滿意”。
溫柔地給頑皮的小學生摘摘身上的草葉子和花瓣兒,抱著他站起來,狀似隨意地說道:“明天上午早課後我們就下山,參加新學院的開學典禮。”
保康:“……”哇地一聲,放聲哭嚎。
最有君子風度的納蘭老師學會騙人了,還是騙最可愛最帥氣的快樂大師,“哇——哇——哇——”
中氣十足,活力十足。
納蘭老師抱著“憤怒”的快樂大師,聽著他唱曲兒一樣特有“韻律”的幹嚎,哈哈笑:“下午的時候不能多睡,睡多了晚上就不好睡了。”
快樂大師更能嚎。
“快樂大師晚上好睡————”快樂大師發出靈魂深處的呐喊。
奈何他的納蘭老師一邊不給他睡,一邊表示同意:“嗯,快樂大師骨骼清奇,怎麽都好睡。”
快樂大師:“……”徹底焉巴。
快樂大師“鄭重”地告訴過身邊的每一個人,他體質好,睡眠好,吃嘛嘛香……可是他們,師祖、大喇嘛、三位老師……他們守著他吃飯睡覺了也不相信放心他,天天不讓他多睡!
快樂大師的腦袋耷拉在納蘭老師的肩膀上,小模樣好不鬱悶。可是他的納蘭老師表示,今天下午的詩詞課程才是剛剛開始。
納蘭老師抱著快樂大師來到他的小書房,放他坐下來給他理好亂掉的小袈裟。然後就擺開姿勢,拉開架勢,又是一通長篇大論。
“《春日偶成》,這是一首即景詩,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但它很好地抒發了詩人程顥先生春日郊遊的情感。
長期困在書齋裏,少有閑暇寬懷的時候。一旦走出書齋,便覺得格外爽快,第一句中,雲淡風輕,傍花隨柳,寥寥數筆,不僅出色地勾畫出春景,還強調了一種動態美……”
保康剛剛條件反射地端身正坐,聚精會神地聽講。就聽著納蘭老師講完其中的字詞,又接著深入淺出,樸素輕快地講解詩詞中的,風景意趣和人文意趣。
和煦的春風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遊,到處是美麗的鮮花,到處是嫋娜多姿的綠柳……領著讀詩詞的人一起進入其中,是“人在圖畫中”般美的享受。
柔和明麗的春光和程顥先生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一個“過”字強調自己在春花綠柳的伴隨下,“過”了前麵的河流才發現自己隻顧遊春,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很遠很遠……更是一種真性情的表達。
納蘭老師眼見小學生眉眼間的靈動,知道他聽懂了,格外開心,更是說得興起。
“於‘流連忘返、如醉如癡’中隱現其‘忘世脫俗、孤芳自賞’的高雅情調。初讀覺得平淡無奇,反複咀嚼便能從平淡中尋出深意的味道。”
“不著痕跡地將理學中‘心便是天’思想,‘心氣和平’的養性之道,與詩的意境合拍,實為巧奪天工。阿哥明後兩天多讀讀這首詩,你看它的字句簡潔樸素,如同長者談心一般……”
保康眨巴眼睛,眼裏有明白也有不明白。
他真的聽懂了,也明白了納蘭老師要教育他的道理,可他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納蘭老師,程顥先生不是,須眉白發的長者,端然危坐,一對著學生就擺出一副冷冰冰的麵孔,一開口就是通篇古板無趣的大道理,那什麽‘理啊理’……?”
納蘭老師:“……”阿哥對程顥先生這印象打哪裏來的?
“就是……”保康表達不出來,幹脆學出來。還別說,如果不看他的小胖臉,喜慶歡樂的眉眼,天然上翹的嘴角,那是真的神似。
納蘭老師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經驗,硬是從小學生這肉嘟嘟的胖臉上,不笑也笑的眉梢眼角中,看出來其中一個古板刻薄、道貌岸然的小老頭兒的神韻,簡直……不要太樂嗬。
“老師知道阿哥要表達的意思。不過老師要說的是,程顥先生也是人,他也有人的惰性,終日苦讀半日悠閑,格外愉悅,放任自己去追求,一種類似少年人的心態。”
“我們想象詩詞中的他是一位藹然長者,一個感情豐富的老人。‘時人不識餘心樂’,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他知道人們是怎麽說解自己的理學理念,而他的態度是‘嘲笑與諷刺’。”
保康:“……”
“納蘭老師,他既然不是一個‘壞人’,為何要做一個‘壞人’?”
納蘭老師:“……”
窗外的石溪道人和阿靈阿:“……”
三位老師一起石化,保康喊“納蘭老師?納蘭老師?”也沒有迴應。
是啊,如果程顥先生知道人生活在一種,感情經常被壓抑和扭曲的環境中,一言一行都是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為何他不解釋?為何他不說明?
反而他還用他的學說,去加重這種枷鎖一樣的“理”?
納蘭老師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迷宮,一個充滿玄妙、正論、悖論……爭論繁多的迷宮。在這個迷宮裏,他以往的慣有認知都被打亂,被拿出來發出疑問。
為什麽?
納蘭老師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對外界的一切都沒有反應。
窗外的兩位老師,阿靈阿尚且好一些,他是一個天生的武將,年輕氣盛的禦前侍衛,三等公爵。他對於漢家儒學雖然也有研讀,但他並沒有一顆詩人的心、文人的靈魂去思考這些。
石溪道人則是不同,他雖然年輕時候就出家,和明亡後再出家的人不同,和一直爭論理學、心學的文人也不同,可他到底生活在塵世當中,到底是理學正道?還是心學亂國?
他和千千萬萬的漢家文人一樣,也一直在思考,在反思,甚至是反省。
保康懵懵懂懂的,眼見納蘭老師站成一個雕塑,窗外的兩個老師也都陷在自己的思緒裏,他也一動不動。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戳中了老師們心裏的哪一個點,但這類似道家的頓悟般的思考乃是非常難得的機遇,他當然不能打擾。
保康想起他昨天收到的四封信件,鋪紙提筆,開始給大阿哥、太子殿下、三阿哥……應該稱唿胤禛阿哥?寫信。
不算公主們,當今皇帝到目前為止一共生育十七個兒子,尚且在世的,加上他,有九個。這個比例……保康小眉頭一皺,不管怎麽說,他們既然給他寫信,他就應該好好地迴信。
就好比,“縣令”說的,他們都還年齡不大,就是序齒最長的大阿哥,今年周歲也才十歲。
大阿哥你好,快樂大師高興,收到你的信件更高興,看到你因為“新象聲”這般開心,更更高興……
保康這次的信件寫得,和上次一個味道。不要說才十歲,還有比他小月份的胤禛阿哥,當然是要歡樂地玩耍,盡情地嬉鬧、撒嬌、耍賴……
保康用他那螞蟻爬的字認真地寫,他現在學了畫畫,也可以畫畫了,不好寫的字句就直接畫出來。
阿彌陀佛,大阿哥、太子殿下、三阿哥、胤禛阿哥,你們收到快樂大師的信件之後一定會開心的,肯定會笑得合不攏嘴……
安靜的小書法裏頭隻有幾不可聞的寫字聲音。窗台上的一盆小菊花迎風打著招唿,保康衝它歡喜地一笑;納蘭老師還站在那裏眉宇間智慧的光芒的閃動,保康感應一下,窗外的兩位老師也是一動不動。
他手下不停,寫著寫著又想起那個理學的事情,阿彌陀佛,皇子阿哥們宮裏,不會學那什麽“程門立雪”吧?
保康覺得不保險,那個理學,看看他的三位老師的樣子,不說就知道好不糾結人,哪裏該是小孩子學習的功課?
“嗯,快樂大師應該幫助他們一下。”保康重重點小腦袋,嘴角上挑,眉眼彎彎,心情好得,甚至都感覺自己“下筆如有神”。
阿靈阿第一個醒來,容若第二個,石溪道人反而是第三個。
阿靈阿和石溪道人進來書房,三位老師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理學的學問,越是沉迷其中,越是理解不透;越是研究,越是迷茫。
快樂大師放下小毛筆開心地招唿:“三位老師好。”
三位老師一起笑道:“快樂大師好。”
快樂大師笑得“含蓄且謙虛”:“阿彌陀佛。快樂大師在和大阿哥、太子殿下研討理學的問題。”
三位老師心頭一跳,一起上前,拿過快樂大師寫好的信件看一眼。
阿靈阿第一個噴笑出來。
“這小豬崽畫的非常形象。”
光線柔和明亮、配色鮮豔獨特。一隻白白肥肥、嬌嬌嫩嫩的小豬崽躺在百花叢中睡得香甜,上麵還有特別“意會”的小唿嚕,引得每一個看畫的人都想來一個美美的“白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