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大幅度簡化征收手續,減輕農戶負擔的同時,使得地方官員難於作弊……”


    陳近南說著說著,想起張居正實行改革的成果,他本人死後的遭遇,前朝廢除改革之法後土地兼並更加嚴重的情況,情緒低落。


    周縣令則是發愁,這個改革他當然也知道,可事情好是好,怎麽和皇上說?皇上正要收攏文人士族的心,打仗還需要富戶們出銀子……


    保康的目光在周縣令和陳英雄、納蘭老師的身上轉來轉去,這時縣衙的一位師爺給他送來一個蛐蛐兒還有其他玩具,他立即被吸引了注意力。


    阿彌陀佛,快樂大師相信你們的能力。


    納蘭老師瞧著小學生這幅無憂無慮玩樂的樣子,到底是開了口:“不光是農戶的事情,匠役……子孫遷徙亡絕,闕額無征,有司或代為捐解,或派累小民,官民交困……


    不若奏請皇上,匠役亦歸地丁銀一起征收。”


    周縣令反應過來,猛地一拍大腿:“納蘭老師這個主意好。每畝加增絲毫,而賦無闕額,官民俱免賠累。”


    “而匠人沒有了徭役的負擔,也可以走動走動,不必困守一方。農戶們也是。哎呀,這樣一來,作坊做工的人也多了起來,地方官可以收的商稅銀子也多了起來……”


    這不就是,盤活了?


    周縣令大為激動:“下官也給皇上上折子。”


    第20章


    就算隻能在山西一個省份施行,那也是大大的功德,青史留名不是?


    一時間,縣衙裏激情飛揚。


    周縣令興致勃勃地討論如何具體實施,如何應對會有的反對聲音。


    他的師爺們各出主意,針對“盤活”後會出現的問題一一提出解決的辦法。


    就是納蘭容若也不由地加入進來,就“盤活”的力度提出其可行性。


    “要分步驟來,不能一下子直接實施。”


    “這個自然,不光要分步驟,還要分地方。比如我們五台縣所在的雁南道,那就是比其他地方安穩有秩序,應該先開始。”


    “我們這可是佛門重地。我們還要大力辦學,不過,這個銀子估計會很不湊手。”


    “‘陳英雄’你來說一說,小琉球那麽一個蠻荒之地你都給收拾出來了,說說我們還有哪些疏漏的地方,力求折子上去之後甭管大臣們怎麽琢磨,都提不出錯兒來。”


    “……”


    “……”


    納蘭容若感覺,有些積壓在心裏的抱負理想這般說出來,舒暢很多。


    周縣令感覺,他做這個五台縣令做得太對了,比高士奇、張英、王鴻緒……等等人都自在快活不說,還可以大展手腳大幹一場,成為以後大清改革的楷模人物,痛快!痛快!


    一幹紹興師爺們沒想到他們這些,功名無望,每天隻做一些基礎的記賬、文書、上下說項等等事務的“尷尬人”,還能有參與“正經大事”的一天,甭管心裏有什麽小心思此刻都拋開。


    快樂大師一邊玩一邊聽一耳朵他們的談論進展,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激情,他自己玩得更是全情投入。


    陳近南聽著,瞧著,再看看玩蛐蛐玩得鬥誌高昂的快樂大師——瞪大眼睛對著小蛐蛐,恨不得代替它踢對手一腿。


    心情特複雜。


    他前來五台山的目的……他認為唯一一個可以挽救小琉球免於被大清朝廷收複的計劃……在麵對快樂大師的時候,全然熄滅。


    快樂大師似乎就是有這個本事,他有一份天然的感染力,一種自在的魅力,讓人快樂,讓人打開心胸大步向前,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勇敢地麵對,所有的未來和未知。


    同時,他還有超越一般天才的智慧和勇毅。


    陳近南想起那天三方人廝殺的場景,是快樂大師先發現的動靜,他看得很清楚,快樂大師拍了之前的縣令肩膀一下,縣令才開始跑……


    而整個過程中,快樂大師麵對死亡流血的場麵,不忍心,可他沒有哭泣,他也並沒有阻止。


    三歲的年紀,就有這番不輸給任何一個領兵大將軍的定力和沉穩……陳近南一時間胸腔裏熱血上湧。


    再想起他在上山之前的表現,他天然地知道,麵對他們的隔空傳話威脅該怎麽應對最好;他本能的知道,及時調整改變自己的心境,進而影響其他人的情緒……


    還有,他和他的親衛們的談話,他對之前的縣令說:“心胸要寬大……都是是同胞……”


    陳近南越琢磨越覺得快樂大師怎麽怎麽好,哪兒哪兒都好,眼睛微合,心裏默念“阿彌陀佛”……


    有此,他對於執行那個計劃的念頭,也更為強烈。


    陳近南繼續和眾人討論該怎麽寫折子;快樂大師玩樂中敏銳地感受到他身上的氣息變化,大約明白,依舊笑得歡樂自在。


    晚上迴去後,快樂大師洗漱沐浴後偷偷摸摸找機會,和小舅舅阿靈阿問起納蘭老師的事情。


    “阿彌陀佛。為何納蘭老師這麽傷心?他家裏出了什麽事情了嗎?”


    阿靈阿一愣,隨即一歎,緊接著嬉皮笑臉地反問:“容若和石溪道人的履曆論證等等,都沒看?下麵人沒送上來?”


    快樂大師對小舅舅的態度不樂意:“師祖說,先看人,再看紙麵上的履曆論證。快樂大師賽認為很有道理。”


    “先看紙麵上的履曆論證,會在見麵之前產生固有印象,不利於相處。”反正都會見到,抱著平常心相處才是正經道理。


    阿靈阿又是一愣。


    “這個說法兒新鮮,反正會見到人……有道理。快樂大師的師祖很有學問,快樂大師跟著師祖,好好學習,知道不?”


    說著話,還伸手摸摸快樂大師的小光頭。


    快樂大師:“……”


    他的皇後媽媽今年二十八歲,他的法喀舅舅排行第三比他皇後媽媽小,他的這位小舅舅排行最末行七,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十四歲,偏偏就喜歡裝長輩。


    快樂大師氣唿唿地瞪眼,奈何他的阿靈阿小舅舅就是臉皮厚,就是要端正長輩的範兒。


    快樂大師板起來小胖臉:“要聽納蘭老師的事情。”


    阿靈阿也一板正經:“不能說。”


    “為何不能說?”快樂大師心生一點點擔心,然後他就看到,他的小舅舅好一番“感慨萬千、長籲短歎”——就是不說。


    快樂大師:“……”生氣。


    阿靈阿嘻嘻笑,趕緊哄著:“納蘭老師的事情,要他自己說不是?我說了,多不好?阿哥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保康:“……”好像,確實是這樣?


    他私底下詢問納蘭老師的家事,卻是,不大好。保康具有現代人的個人**意識,雖然他也知道很多私密信息該知道就要知道,可這明顯是納蘭老師的傷心事。


    以後多關心納蘭老師的身體情況,不讓他一個人獨處傷心;再怎麽找機會問納蘭老師,找出原因。保康心裏做了決定,聽到不遠處的蚊子在嗡嗡嗡,知道熄燈時辰快到,伸胳膊要小舅舅抱抱。


    揉揉眼睛,困意就上來了:“迴去,睡覺。”


    “迴去,睡覺。”阿靈阿因為小阿哥沒有追問到底,心裏很是鬆口氣,美滋滋地抱著小外甥迴去寢殿,給他脫去外褂和小鞋子,抱到床上,躺好,蓋好被子。


    “小舅舅守著,快睡。”


    保康的眼睛已經睜不開,迷迷糊糊說一聲“小舅舅晚安”,頃刻間就睡著。


    阿靈阿守著小外甥,瞧著他肉嘟嘟的小胖臉,長長的眼睫毛在月光下似乎一顫一顫,於臉頰上形成兩道小陰影,笑得更歡樂。


    小外甥心善,知道容若的事情豈不是更同情更喜歡那個家夥?他才不要告訴小外甥。


    …………???


    夜涼如水。月牙兒彎彎,高掛九天,星星一顆一顆不停眨眼,菩薩頂香火繚繞,誦經聲不斷,酣睡的人一夜好眠,還好像有幾個人因為做了好夢笑了出來。


    第二天,天公作美,晴朗小風的大好天,快樂大師睡個迴籠覺到太陽升起才起來,麵對這美好的天氣,臉上的笑容和天上的太陽一樣燦爛。


    初秋的天氣更為涼爽,有早收稻子的人家已經開始準備。周縣令考慮到,不管稅負改革的事情成不成,辦學的事情是定了下來的,當然是趁著秋收還沒開始的時候賣力吆喝。


    “嗚啦啦,嗚啦啦。咚咚,咚咚。辦學,辦學。五台縣的父老鄉親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地方出地方有學問出學問。一切為了我們五台縣的富庶強大,為了我們五台縣人人都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看賬本兒。”


    “嗚啦啦,嗚啦啦。咚咚,咚咚。辦學,辦學。男孩子開蒙學聖人知識,養家手段;女孩子開蒙學禮儀,學繡花,跟我們五台山的金蓮花一樣漂漂亮亮的。”


    “嗚啦啦,嗚啦啦。咚咚,咚咚。辦學,辦學。學了知識,懂了道理,和我們的快樂大師一樣健康白胖,一樣聰明,一樣可愛,一樣帥氣!”


    “……”


    “……”


    前頭嗩呐的抑揚頓挫,後頭大鼓的聲音悶悶迴響,還有那大鑼八角鼓等等跟著,一大隊人馬鬧騰起來的鑼鼓喧天、裂石流雲中,縣衙的差役們跟在後頭,做著騾車或者驢車或者騎馬,高高舉著一個薄鐵片製成的“大喇叭”大聲喊話。


    喊渴了就解下腰上的皮囊喝一口,喊累了就換人。


    就光喊還不算,還有那機靈的衙役直接請人畫一幅“人神都認不出來”的,快樂大師的大幅畫像掛在身前。


    五台縣的老百姓眼見這個架勢,那個樂嗬幺。


    辦學是天大的大好事情,光是一個教人識字那就是功德無量,更何況還能學其他技藝,學得好的,還能學考科舉,他們怎麽會不願意?


    至於能和快樂大師一樣聰明可愛?不是他們不心疼自己的娃娃,能有快樂大師的一半兒,阿彌陀佛,那就是祖上燒高香,祖墳冒青煙。


    雖然很多人家考慮到,五六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幫家裏做一些活計,不大樂意送去學習。可總有父母認識到,不能因此耽誤孩子一輩子的前程。


    這是多難得的機會,這可能也是他們的孩子脫離“泥娃娃”的身份,唯一的一次機會了。


    做父母的到底是心疼孩子,對比縣令提出來的,比以往低一倍的束修,狠狠心,咬咬牙,盡可能地送他們的孩子來進學,哪怕就學一年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那?


    …………


    很多平日敝帚自珍,隻顧自己讀書備考科舉的讀書人都心動,不說這個造福鄉裏刷名望的機會難得,單說結交周縣令和快樂大師的機會,那就是千載難逢。


    很多小孩子嘻嘻哈哈的,盡管還不怎麽明白進學的意義,可他們對於自己能和快樂大師一樣幹幹淨淨,可可愛愛,做夢都笑出來。


    當地人大都信仰虔誠,在佛門和官府的號召下,真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地方出地方有學問出學問”。


    八月初十這天試行的童學院很快開始教學,周縣令親自去給講了一節課,將那些小娃娃們,做父母的,感動得來,都哭得稀裏嘩啦。


    就連幾個自己開辦私塾自持經驗豐富的老夫子,聽了周縣令的課後都紛紛上門求教。


    周縣令哈哈哈笑,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兩次講課就將五台縣的所有文人都給迷住。


    周縣令的個人威望達到一個**,恨不得來一個揚天大笑。


    “哎呀。沒想到啊。拿出來教授快樂大師的經驗的一小半,就驚歎世人。”


    “雖然小小的五台縣大家大儒沒有,本身見識不夠,可這也說明了,能教導快樂大師那樣的頑皮性子,一小半的經驗就可以教導五台縣的小娃娃。”


    周縣令感慨萬千完畢,哈哈哈大笑。


    周圍的幾位師爺都低頭縮肩膀看地磚,嗯,這新鋪的地磚花紋真好看。


    陳近南瞧著還沒察覺的周縣令,報以同情的微笑。


    納蘭老師抱著快樂大師,剛進縣衙大門就聽到周縣令的爆笑,然後就聽到他的一番大論,還聽到周縣令滿懷期待地說道:“本縣令感覺,本縣令我可以出一本書,有關於如何‘因材施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癢癢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癢癢鼠並收藏清穿之皇家小和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