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懵。
很不舍得地放下來快樂大師,彎下腰對上快樂大師的眼睛,很是著急地問道:“快樂大師可否告訴周師爺,為何不喜歡嗎?”
快樂大師小鼻子皺巴,小小的為難:“快樂大師也不知道。”
反正他就是直覺,不喜歡。
不喜歡那當然就不見。快樂大師邁開小短腿腿就朝師祖那裏跑,轉身的時候還衝新縣令的方向扒眼睛做一個“小鬼臉”。
周培公:“……”傻。
新縣令:“……”呆。
師祖瞧著小徒孫這明顯是欺負人後的眉眼飛揚,好像還有點生氣?小小的納悶。
抱在懷裏問道:“和師祖說說,誰惹我們的‘快樂大師’了?”
保康笑嘻嘻的,可他迴想剛剛的感覺卻眉眼糾結成團:“師祖,保康不喜歡新來的縣令,保康也不知道原因。”
“縣令要見師祖和保康,我們不見。”
師祖微微愣怔,隨即明白過來,微微笑:“好,我們不見。”
“剛剛師祖聽人說,前麵有一家攤販做得煎台蘑非常好,我們去嚐嚐?”
煎台蘑?保康瞬間忘記其他,口中歡唿一聲“師祖最好了”雙手摟著師祖的脖子就要出發。
至於那不停朝他們看過來的新縣令……
新縣令呆呆地望著小家夥的後腦勺,還沒從剛剛那個“小鬼臉”迴神。
好一會兒,新縣令張口結舌地指著那對老少離開的方向,氣得手抖——
他長這麽大,這還是第一次被人“做鬼臉”。
第一次被人這麽忽視!
眼望那對老少瀟灑歡快的背影,新縣令不甘心地抓過來周培公,直接噴火:“說!”
周培公:“……”冤枉得來,皇上你衝小臣發火也沒用啊。
“迴稟‘縣令老爺’,快樂大師說:快樂大師不喜歡,快樂大師不見。師祖也不見。”
“縣令老爺”:“……”臉上五顏六色的變化,氣得來——他怎麽招惹他了?
好吧——可當年那才半個月的小娃娃,就知道記仇了?
“縣令老爺”怎麽也不相信,他就擔心皇後的人陰陽怪氣地和保康說他的“壞話”,也擔心保康打小兒在寺廟長大不習慣皇家的規矩,可他特意換一個普通身份來見他,還是五台縣的地方父母官,他居然說“不見”……!
“縣令老爺”如何也想不通。
目光沉沉地看向周培公。
周培公麻利地送上答案:“快樂大師說:快樂大師也不知道。”
“縣令老爺”:“……”深唿吸,運氣,再深唿吸。
“去問問菩薩頂上麵的人,發生了什麽事情?”“縣令老爺”麵色冷凝,“縣令老爺”懷疑有人偷偷告訴保康他的身份。
周培公趕緊答應一聲。
這三年來,因為保康小阿哥出家一事的刺激,鈕鈷祿家族一改之前的低調休養作風,家族裏的兒郎們在三藩戰事中表現出眾,彰泰、賴塔、穆占、法喀幾位大將軍匯同三路綠營軍圍困昆明的戰役中,法喀公爺更是立下頭功。
如今朝堂上,明珠一派,索額圖一派,法喀一派,堪堪維持一個平衡;後宮中,太皇太後一般不管事,皇太後更不管事,皇後娘娘多次病危每次都驚險萬分地挺過來,貴妃娘娘打理六宮,加上惠妃娘娘,榮妃娘娘……也是堪堪維持一個平衡。
皇上一直不表態,對太子殿下還是一樣的寵愛,對大阿哥、三阿哥等等阿哥們也都是一樣的看重,可周培公知道,皇上雖然一直沒有對五台山上的小阿哥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皇上的心裏頭,最掛心的,就是這位小阿哥。
天子帝皇的心,誰能說得清?
這邊周培公下去安排人打聽消息,那邊“縣令老爺”心裏頭的著急、鬱悶、生氣……也先不提,且說保康和師祖找來這家小攤販。
聞著煎台蘑的香氣就開始口水泛濫,大眼睛眨也不眨地望著人家的煎鍋,盯著正在煎製的台蘑。
小嗓門那個歡樂:“師祖,保康要四個。”
師祖:“保康的肚子裏還有四個台蘑的地方?”
視線沒舍得移開,卻是用力吸吸小肚子,大聲迴答:“有。”
師祖樂嗬:“行。四個。”
“老師傅,給六個煎台蘑。”
老師傅是一位老藏人,在這裏住久了大體聽懂漢家話,他早就看到這對氣質容貌格外“與眾不同”的老大師和小大師,本就有意送幾份,聽到他們的對話當即哈哈笑:“兩位大師等等,馬上好。”
頓了頓,麵色虔誠:“兩位大師來吃煎台蘑,是老丹巴的大榮幸。請讓老丹巴供奉兩份給大師。”
師祖聽著老丹巴生硬的漢話,微微笑:“阿彌陀佛,感謝老丹巴。”
保康也學著師祖的模樣微微笑:“阿彌陀佛,感謝老丹巴。”
小胖娃娃學大人總是有莫名的喜感,尤其是這位小大師一看就是古靈精怪,活潑討喜。不光老丹巴笑得舒暢,周圍的其他人也笑,還有其他的藏人、蒙古人、滿洲人……一個個都趁機送來他們的供奉。
保康和師祖一一答謝,坐下來用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念一段經文,引得周圍人都感覺自己沐浴佛光中。
這三年來五台山的黃教越來越多,來五台縣定居的西藏人和蒙古人也越來越多,再加上駐守當地的滿八旗大軍,五台縣已經漸漸有漢、滿、蒙、藏……各族人混居的發展勢頭。
之前的當地人並沒有排斥,還因為共同的信仰有了語言之外的交流,相處得挺不錯。
一個蒙古漢子恭敬地上前行禮:“請問小大師法號?”
保康麵容“肅穆”:“阿彌陀佛。小和尚法號‘快樂’。”
作者有話要說: 皇上小日記:今天被做小鬼臉,還被無視。
保康小日記:今天高興,遇到一個不喜歡的人做小鬼臉,更高興。
感謝在2020-05-08 12:21:56~2020-05-09 13:12: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lin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9850458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江悅、25050950 20瓶;蒙醬、小火焰 10瓶;41118633 5瓶;快樂每一天、米米的蜜糖、愛娟的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章
問話的蒙古漢子還沒反應過來,其他人先笑出來。
法號快樂?開心、高興、歡喜……的那個快樂?眾人一起快樂地哈哈哈。
快樂大師聽著人們快樂的笑聲,也笑,發現蒙古漢子沒明白,對蒙古話對他說道:“А3жapгaлtan。”
說著話,他還做了一個動作——喜眉笑眼。
喜在眉梢,笑在眼裏,小太陽般燦爛。
一瞬間,周圍的人群更是哈哈哈大笑。蒙古漢子聽明白了,也跟著笑出來。
疲憊的眼睛裏有了神采,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裏似乎蓄滿笑意,身上也好像是卸去千金重擔的輕鬆。
“請問快樂大師,喜歡縣城嗎?”
“喜歡。”
“請問快樂大師,我和我的一家人在五台縣定居,好嗎?”
“……好。定居、定心。”
“感謝快樂大師。請問快樂大師,在五台山上哪個‘台’修行?”
“不在‘五台’,在靈鷲峰。”
“……”
“……”
一問一答,其他人跟著聽,氣氛格外融洽,等到老丹巴將兩份煎台蘑送上來,邀請兩位大師上桌入座,得到“佛爺”指引的蒙古漢子對著快樂大師行一個“五體投地大禮”,人群也慢慢退著離開。
大約下午申時三刻的時間,太陽開始西斜,保康和師祖兩個念完一遍《臨齋儀》一起享用五台山的特色素食之一,煎台蘑。
煎台蘑在所有佛家子弟心中都非常有名,它不光是山上僧尼素食中的佳肴,也是當地人最喜歡的家常小吃食之一。
台蘑菌肉細嫩,氣味芬芳,其味醇香濃鬱,滋補養生,不管是油炸煎炒蒸煮都是那種極盡新鮮的美味,兩份煎台蘑,十個,搭配老丹巴特質的醬料,有六個都進了保康的小肚子。
乖巧安靜,一副出家人端身正坐,正意受食的樣子,隻有眉眼間的小動作和鼓鼓的腮幫子出賣了他的“享受之情”。師祖在心裏笑笑,念完餐後《準提咒》,擔心小徒孫吃多了撐得慌,輕輕地給他揉小肚子。
保康賴在師祖的懷裏,迷瞪著眼睛,好似小貓兒被摸毛好不憊懶安逸。
“縣令老爺”打馬迴縣衙路過,一轉頭恰好看見這一幕,嘴唇抖動,眼睛濕潤。
“縣令老爺”狠狠地一閉眼,恢複清明。
可他還是沒忍住,下馬走了過來。
瞧瞧小家夥這小臉胖的,虧得眼睛大,睫毛長,長得好;瞧瞧那個小胖手,跟藕芽似的,手背上還有四個深深的小坑……
“縣令老爺”覺得小家夥天天練武還這麽胖,就是被這麽慣出來的。
“縣令老爺”擔心小家夥那個小胖手,馬上開蒙了,能拿住毛筆寫字嗎?
師祖抬眼,低頭,沒有說話。街上的牛馬人群都遠去,喧囂熱鬧,兩三張桌子,三三兩兩的客人也都遠去,小小的攤販前靜默無聲,年輕的“縣令老爺”默默地站著,等老和尚抱著昏昏欲睡的小和尚離開……
一直到他們的身影看不見,他好似突然醒神一般,自己也買了兩份煎台蘑,坐在老丹巴剛剛收拾出來的小桌子上,自個兒用。
…………
春日午後的太陽特別容易讓人犯困,保康逛了這一天孩子的身體堅持不住,此刻直接迷迷糊糊的。
快睡著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一種,好像是熟悉又陌生的氣息,在師祖的懷裏掙紮要醒來,發現師祖抱著他離開,才放心地睡過去。
師祖默默無語。他幾乎是在保康來到五台山的時候就開始教導他,當然明白保康對人對事的敏感。
“阿彌陀佛。”
一行人迴山,到山腳下的保康一覺醒來,衝著山頂大喊一聲“快樂小和尚迴山了,快樂小和尚迴山了。”
師祖:“……”白擔心了。
其他人:“……”白擔心了。
很不舍得地放下來快樂大師,彎下腰對上快樂大師的眼睛,很是著急地問道:“快樂大師可否告訴周師爺,為何不喜歡嗎?”
快樂大師小鼻子皺巴,小小的為難:“快樂大師也不知道。”
反正他就是直覺,不喜歡。
不喜歡那當然就不見。快樂大師邁開小短腿腿就朝師祖那裏跑,轉身的時候還衝新縣令的方向扒眼睛做一個“小鬼臉”。
周培公:“……”傻。
新縣令:“……”呆。
師祖瞧著小徒孫這明顯是欺負人後的眉眼飛揚,好像還有點生氣?小小的納悶。
抱在懷裏問道:“和師祖說說,誰惹我們的‘快樂大師’了?”
保康笑嘻嘻的,可他迴想剛剛的感覺卻眉眼糾結成團:“師祖,保康不喜歡新來的縣令,保康也不知道原因。”
“縣令要見師祖和保康,我們不見。”
師祖微微愣怔,隨即明白過來,微微笑:“好,我們不見。”
“剛剛師祖聽人說,前麵有一家攤販做得煎台蘑非常好,我們去嚐嚐?”
煎台蘑?保康瞬間忘記其他,口中歡唿一聲“師祖最好了”雙手摟著師祖的脖子就要出發。
至於那不停朝他們看過來的新縣令……
新縣令呆呆地望著小家夥的後腦勺,還沒從剛剛那個“小鬼臉”迴神。
好一會兒,新縣令張口結舌地指著那對老少離開的方向,氣得手抖——
他長這麽大,這還是第一次被人“做鬼臉”。
第一次被人這麽忽視!
眼望那對老少瀟灑歡快的背影,新縣令不甘心地抓過來周培公,直接噴火:“說!”
周培公:“……”冤枉得來,皇上你衝小臣發火也沒用啊。
“迴稟‘縣令老爺’,快樂大師說:快樂大師不喜歡,快樂大師不見。師祖也不見。”
“縣令老爺”:“……”臉上五顏六色的變化,氣得來——他怎麽招惹他了?
好吧——可當年那才半個月的小娃娃,就知道記仇了?
“縣令老爺”怎麽也不相信,他就擔心皇後的人陰陽怪氣地和保康說他的“壞話”,也擔心保康打小兒在寺廟長大不習慣皇家的規矩,可他特意換一個普通身份來見他,還是五台縣的地方父母官,他居然說“不見”……!
“縣令老爺”如何也想不通。
目光沉沉地看向周培公。
周培公麻利地送上答案:“快樂大師說:快樂大師也不知道。”
“縣令老爺”:“……”深唿吸,運氣,再深唿吸。
“去問問菩薩頂上麵的人,發生了什麽事情?”“縣令老爺”麵色冷凝,“縣令老爺”懷疑有人偷偷告訴保康他的身份。
周培公趕緊答應一聲。
這三年來,因為保康小阿哥出家一事的刺激,鈕鈷祿家族一改之前的低調休養作風,家族裏的兒郎們在三藩戰事中表現出眾,彰泰、賴塔、穆占、法喀幾位大將軍匯同三路綠營軍圍困昆明的戰役中,法喀公爺更是立下頭功。
如今朝堂上,明珠一派,索額圖一派,法喀一派,堪堪維持一個平衡;後宮中,太皇太後一般不管事,皇太後更不管事,皇後娘娘多次病危每次都驚險萬分地挺過來,貴妃娘娘打理六宮,加上惠妃娘娘,榮妃娘娘……也是堪堪維持一個平衡。
皇上一直不表態,對太子殿下還是一樣的寵愛,對大阿哥、三阿哥等等阿哥們也都是一樣的看重,可周培公知道,皇上雖然一直沒有對五台山上的小阿哥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皇上的心裏頭,最掛心的,就是這位小阿哥。
天子帝皇的心,誰能說得清?
這邊周培公下去安排人打聽消息,那邊“縣令老爺”心裏頭的著急、鬱悶、生氣……也先不提,且說保康和師祖找來這家小攤販。
聞著煎台蘑的香氣就開始口水泛濫,大眼睛眨也不眨地望著人家的煎鍋,盯著正在煎製的台蘑。
小嗓門那個歡樂:“師祖,保康要四個。”
師祖:“保康的肚子裏還有四個台蘑的地方?”
視線沒舍得移開,卻是用力吸吸小肚子,大聲迴答:“有。”
師祖樂嗬:“行。四個。”
“老師傅,給六個煎台蘑。”
老師傅是一位老藏人,在這裏住久了大體聽懂漢家話,他早就看到這對氣質容貌格外“與眾不同”的老大師和小大師,本就有意送幾份,聽到他們的對話當即哈哈笑:“兩位大師等等,馬上好。”
頓了頓,麵色虔誠:“兩位大師來吃煎台蘑,是老丹巴的大榮幸。請讓老丹巴供奉兩份給大師。”
師祖聽著老丹巴生硬的漢話,微微笑:“阿彌陀佛,感謝老丹巴。”
保康也學著師祖的模樣微微笑:“阿彌陀佛,感謝老丹巴。”
小胖娃娃學大人總是有莫名的喜感,尤其是這位小大師一看就是古靈精怪,活潑討喜。不光老丹巴笑得舒暢,周圍的其他人也笑,還有其他的藏人、蒙古人、滿洲人……一個個都趁機送來他們的供奉。
保康和師祖一一答謝,坐下來用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念一段經文,引得周圍人都感覺自己沐浴佛光中。
這三年來五台山的黃教越來越多,來五台縣定居的西藏人和蒙古人也越來越多,再加上駐守當地的滿八旗大軍,五台縣已經漸漸有漢、滿、蒙、藏……各族人混居的發展勢頭。
之前的當地人並沒有排斥,還因為共同的信仰有了語言之外的交流,相處得挺不錯。
一個蒙古漢子恭敬地上前行禮:“請問小大師法號?”
保康麵容“肅穆”:“阿彌陀佛。小和尚法號‘快樂’。”
作者有話要說: 皇上小日記:今天被做小鬼臉,還被無視。
保康小日記:今天高興,遇到一個不喜歡的人做小鬼臉,更高興。
感謝在2020-05-08 12:21:56~2020-05-09 13:12: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lin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9850458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江悅、25050950 20瓶;蒙醬、小火焰 10瓶;41118633 5瓶;快樂每一天、米米的蜜糖、愛娟的靈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章
問話的蒙古漢子還沒反應過來,其他人先笑出來。
法號快樂?開心、高興、歡喜……的那個快樂?眾人一起快樂地哈哈哈。
快樂大師聽著人們快樂的笑聲,也笑,發現蒙古漢子沒明白,對蒙古話對他說道:“А3жapгaлtan。”
說著話,他還做了一個動作——喜眉笑眼。
喜在眉梢,笑在眼裏,小太陽般燦爛。
一瞬間,周圍的人群更是哈哈哈大笑。蒙古漢子聽明白了,也跟著笑出來。
疲憊的眼睛裏有了神采,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裏似乎蓄滿笑意,身上也好像是卸去千金重擔的輕鬆。
“請問快樂大師,喜歡縣城嗎?”
“喜歡。”
“請問快樂大師,我和我的一家人在五台縣定居,好嗎?”
“……好。定居、定心。”
“感謝快樂大師。請問快樂大師,在五台山上哪個‘台’修行?”
“不在‘五台’,在靈鷲峰。”
“……”
“……”
一問一答,其他人跟著聽,氣氛格外融洽,等到老丹巴將兩份煎台蘑送上來,邀請兩位大師上桌入座,得到“佛爺”指引的蒙古漢子對著快樂大師行一個“五體投地大禮”,人群也慢慢退著離開。
大約下午申時三刻的時間,太陽開始西斜,保康和師祖兩個念完一遍《臨齋儀》一起享用五台山的特色素食之一,煎台蘑。
煎台蘑在所有佛家子弟心中都非常有名,它不光是山上僧尼素食中的佳肴,也是當地人最喜歡的家常小吃食之一。
台蘑菌肉細嫩,氣味芬芳,其味醇香濃鬱,滋補養生,不管是油炸煎炒蒸煮都是那種極盡新鮮的美味,兩份煎台蘑,十個,搭配老丹巴特質的醬料,有六個都進了保康的小肚子。
乖巧安靜,一副出家人端身正坐,正意受食的樣子,隻有眉眼間的小動作和鼓鼓的腮幫子出賣了他的“享受之情”。師祖在心裏笑笑,念完餐後《準提咒》,擔心小徒孫吃多了撐得慌,輕輕地給他揉小肚子。
保康賴在師祖的懷裏,迷瞪著眼睛,好似小貓兒被摸毛好不憊懶安逸。
“縣令老爺”打馬迴縣衙路過,一轉頭恰好看見這一幕,嘴唇抖動,眼睛濕潤。
“縣令老爺”狠狠地一閉眼,恢複清明。
可他還是沒忍住,下馬走了過來。
瞧瞧小家夥這小臉胖的,虧得眼睛大,睫毛長,長得好;瞧瞧那個小胖手,跟藕芽似的,手背上還有四個深深的小坑……
“縣令老爺”覺得小家夥天天練武還這麽胖,就是被這麽慣出來的。
“縣令老爺”擔心小家夥那個小胖手,馬上開蒙了,能拿住毛筆寫字嗎?
師祖抬眼,低頭,沒有說話。街上的牛馬人群都遠去,喧囂熱鬧,兩三張桌子,三三兩兩的客人也都遠去,小小的攤販前靜默無聲,年輕的“縣令老爺”默默地站著,等老和尚抱著昏昏欲睡的小和尚離開……
一直到他們的身影看不見,他好似突然醒神一般,自己也買了兩份煎台蘑,坐在老丹巴剛剛收拾出來的小桌子上,自個兒用。
…………
春日午後的太陽特別容易讓人犯困,保康逛了這一天孩子的身體堅持不住,此刻直接迷迷糊糊的。
快睡著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一種,好像是熟悉又陌生的氣息,在師祖的懷裏掙紮要醒來,發現師祖抱著他離開,才放心地睡過去。
師祖默默無語。他幾乎是在保康來到五台山的時候就開始教導他,當然明白保康對人對事的敏感。
“阿彌陀佛。”
一行人迴山,到山腳下的保康一覺醒來,衝著山頂大喊一聲“快樂小和尚迴山了,快樂小和尚迴山了。”
師祖:“……”白擔心了。
其他人:“……”白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