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二厚實地臉有些驚:“當真?”
“我親眼所見還能誆你?”李氏學著朱韞神色給她男人瞧,而後道:“你是沒瞧見,那朱韞看大嫂的樣子,眼珠子恨不能脫下來黏在大嫂身上。別的不說,嫂子容貌我一女人家都瞧著動心,他血氣方剛的,誰知道有什麽心思”
陶老二顰眉道:“話別說太滿,這事如何都是大嫂吃虧,你可別瞎傳”
李氏說自己有分寸,同為女人,曉得流言蜚語的厲害,可又忍不住道:“其實,大嫂能嫁與他倒也是門好親事,如今才不過二十,莫不成真有給你們老陶家守寡一輩子?”
李氏暗下沒說,當初新婦進門,她偷偷去瞧了床,素淨得緊,半點沒有女子落紅後的痕跡。
農家成婚被麵褥子為喜色,獨獨單子選的純色,為的是長輩能曉得兩人圓沒圓房,沒有落紅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新婦出閣前便不是黃花大閨女,這是要緊事媒人不敢忽悠,確保過是黃花閨女,原因隻能出在大哥身上,許是壓根沒碰人家。
你叫疑似黃花閨女守一輩子活寡,這不是作踐人嗎!
“沒影的事,你還當真了”陶老二翻身朝著牆麵,甕聲道:“快些睡,明早店裏活重,不然又該喊累,老三媳婦這兩日鬧要到店來,娘壓著不讓,吵得厲害,在家中沒大睡好。”
說罷任憑李氏再套話也不接茬,李氏自個胡想沒意思扯過被子閉眼睡下了。
大詩人王安石有詩訟梅,“淩寒獨自開”,傲骨錚錚,鎮外有山,及半山腰處活了片梅林,瑞雪過後梅花爭相盛開,皚皚白雪落在樹梢林間,一片黯淡裏冒出片朱紅粉黛
美景盛況引得不少肚有文墨的行人觀賞,詩箋掛於樹梢,怪隻怪這些人詩不作全,有頭沒尾的兩句亟待同好來對,好似如此能覓得知音般。
林雲芝之所以知道這些,並非要一展文墨,她想掃落梅英,揀淨溪之,以皚皚山泉水同白米煮上一碗粥,當是寒冬最有新意的吃食,畢竟在半山腰。
自己一介婦人出門不便,遂拉上朱韞饅頭,李氏原就嚴防死守哪能真叫他們獨處,以看饅頭為由跟著去,林雲芝想人多更好,采得多了醃蜜漬梅花、梅花湯餅、湯綻梅吃,於是挑個空日,四人浩浩蕩蕩去了梅林。
梅林外立起一座亭子,四角各掛有一銅鈴,料峭春寒的風常戲-弄銅鈴,山腰不時有脆鈴餘音繞梁不散。
亭子裏頭有休憩的條案圓墩,想是供文人歇腳作詩用,雪天梅景賞的人不少,大半是挨著外頭看個熱鬧,深入幽徑的少有。林雲芝不傻,自然不敢折外頭的,遂而成了幽徑深處的訪客。
朱韞有些囧道:“小娘子,真要采?”這紅梅粉黛掛在梢頭怎麽都讓人下不去手。
林雲芝麵色不變道:“不然帶什麽籃子?”見人臉色漸青,她捧腹笑道:“逗你的,你往繁花滿樹的枝丫下站著,雖說沒有雅趣,但也不會壞他人雅致,我們撿的是落英,又不是花骨朵”
朱韞這才鬆了口氣,梅林很大,枝丫交疊在頭頂織成張花網,時不時風過林梢,漫天飄灑下花雨,撿起來倒是快,全然沒有來時的擔憂,約莫有一個時辰,除開玩得太野的饅頭,餘下人的籃子裏鋪了層厚厚的梅花瓣。
林雲芝交代那些沾染落泥的不要撿,洗起來太費勁兒,為了迴饋梅林,林雲芝從懷裏取出先頭寫好的詩箋,掛在低矮些的枝頭上,隻見素白信紙上,書著四句詩:
才看臘後得春曉,愁見風前作雪飄。
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春燒。
詩成於楊成齋,林雲芝覺得用於此處委實恰當。李氏大字不識,饅頭半大孩子更沒心思在上頭,唯有朱韞走近細看,登時滿臉難以言表。
小娘子脾性乃他生平數十載僅見。
梅林深處的風光有貪看的人來賞,滿樹枝頭的梅花,豁然闖進詩箋這不速之客,無外乎引人留意。
嚴歧得聞梅林美名前來,通賞過外頭陳詞斷句隻覺無趣,遂而漸往深處走,待見其上書寫全詩起了興致,細看後笑道:“詩文倒是別具一格,可惜字跡工筆,實難入眼”
長隨突聞自家大人滿臉歎息不由得也看了眼,心下同為此念。此子確為潦草!
不知是不是本次院試的童生,若是,大人判其案卷可是得為難嘍!
此人正是隰縣學政官-嚴岐。
第25章 護膝護腕
梅花存不住,林雲芝剔出些熬粥,霽雪消融的梅香融在白米裏,有股子嚴寒的凜冽清甜,這是最沒講究的吃法,洗淨瀝幹顧自去煮,吃的是新鮮勁兒。
相比起來,林雲芝還是喜歡梅花湯餅,檀香末水,和麵作皮,再用模子壓成花瓣狀,清雞湯候煮入味,一碗盛二百餘朵,唿啦下肚,比起羊湯易起躁火,梅花湯餅是溫水養。
梅花性寒,雞湯性暖,貪吃也不怕血脈旺,淌鼻血。模子描刻精細,葉脈蕊心無一處不妙,梅花麵皮吃足了湯沉在碗底,霧裏看時倒像真花。
李氏初時盯著瞧好一會道:“忒巧,我活這好些年,頭迴知道湯餅還能吃出花來。”
都說“色令智昏”,飯菜要比畫還精妙,任誰都忍不住多嚐兩口。
“權當咱今兒眼福口福都占了!”餘下的梅花林雲芝想蜜漬著吃,左以半斤白梅肉,混梅花山泉水醞釀,在露天雪裏埋一宿挖起來,熬大半碗甘蔗餳和蜜漬入味,封在陶罐十天半月後,挖出來可薦酒,也可掃雪烹茶,閑暇時飲上兩杯,陶冶陶冶情操。
瑞雪豐兆兩日,攢在腦門頂上的陰雲總算叫朔風吹散,瓦簷走廊底下層積了薄雪,
林雲芝怕食客打滑,挑了條帚掃雪,腦門沁出汗才把空地折騰出來,同李氏將木牌子抬出來,一尺高,半臂寬,有些類似上輩子的廣告牌,貼著宣紙--書食肆的招牌菜,可以揭下來,菜品推陳出新,換也容易。
字是陶家興所提,不同自己“不著風雅”的狂草行墨,人家草得師出有名,跟她純屬手廢不一樣。
肆內她起鍋吊湯,熬習慣的活兒,沒怎麽費勁兒,等湯底熬好也到該用暮食的時辰,已經有三兩個食客登門。
“雪可算是消停了,這兩日憋在家中,總惦記小娘子店裏的火鍋,差人來問,隻得見掛在外頭歇業的牌子”
林雲芝笑說店裏冷清,索性放自己個小假:“某今日煮了茶飲子給諸位賠罪,冬日躲懶望客官見諒”
歇業幾日後上門來,多半是老食客,哪裏會計較--畢竟他們自己大男人都恨不能縮在炕上,別提小娘子一介婦人了,不過是鬧鬧,發散發散心裏悶氣。
有好奇小娘子煮何飲子,林雲芝沒做古方--便隻是奶茶,不是說古方飲子不好,而是大晉似唐民眾嗜甜,糖業發展飛快,綿白糖、甘蔗餳,對比自己上輩子那個年代還要精細些
如此前因後果下,受後世大眾追捧的奶茶自然不怕征服晉朝百姓,誠然喝過後,有人舌頭靈巧,一嚐竟道出大半方子
“此乃何物所製?既有茶湯馥香,似又添羊奶醇厚,最妙的還屬酪漿熬得好,若我沒猜錯,小娘子怕是用了綿白糖同蜜蠟,間或又煮山楂、甘草幾味性涼之物,做送人湯飲如此,確是大方嘍!隔壁酒樓,一壺茶用得陳年的茶葉,要收我三文錢。”
“老楊頭,嘴一如既往刁鑽,你可別將方子泄出去,小娘子叫你白吃,可不能讓旁家搶生意,不地道”
老楊頭眼一吊道:“你還不曉得我脾性?萬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事”
“民婦多謝大官人高抬貴手”林雲芝笑著把茬接下去
小娘子果真言語性情豪爽,今日不論別的,單單衝這副飲子,錢花多些也值。免費飲子打開場子,冷了幾日的生意緩緩漸起苗頭,食客中文人童生比往常隻減不增,有次問起,有熱心腸食客解惑
“十日後院試,學政官已然到了,都在備著考取功名,螢窗雪案,恨不能日日苦讀到天明,似我們這般恣意吃喝磨時光,近來怕是不能嘍!”
林雲芝才記起自家也有個讀書郎,不怪她忘記,陶家興整日在學堂,自己偶爾想起他來,不是要他提字便是要他寫門簾,黃氏大半功夫撲在小姑子身上。
他素來自律,陶家人除開閑時念叨起來,僅僅是口頭上,再多也就是送些銀兩用度,別的能如何?讀書識字陶家上下沒能幫得上忙的,倒不如隨他去。
林雲芝讓陶老二迴去問話,是不是給老四繡了護膝,過了新年滿打滿算,天也要開春嘍,氣溫乍暖還寒,院試又是水磨功夫,這樣的天執筆何其艱難,手指頭連著膝蓋坐久了那是要沒感覺的。
護膝護腕才顯得要緊兒,此前家裏難,護膝的料子不大好,穿去不見得能暖和,黃氏跟前嚷嚷要親挑好料子重做一套,這迴因小姑子事徹底忘個幹淨。
“這可如何是好?”黃氏要陶老二送她到鎮上,拉著老大媳婦便是滿臉苦色:“合該要緊事卻叫我忘了。
老四身子骨原先就不大好,要是再凍壞,往後落下病根可怎麽活啊,護膝護腕針腳密,單我一人如何能繡完,難又難在細活老二媳婦做不了,我記著媒人做媒前,誇過你的手巧,且你我分一樣,每日多熬幾個時辰,許是能成事”
林雲芝想實在不妥,花銀兩買一副不行嗎,這話她隻敢想想,問出來黃氏必然一臉鄙棄,自家兒郎貼身之物,如何交去與外人做。
推脫不過,午間隻好騰出時間陪黃氏去挑料子針線,暗自記下鋪麵同料子,一會兒送黃氏迴去她再折迴來買,托人找繡工做--前身手藝無可考察,她針線菜那是無從抵賴,上輩子服裝都流水線了,有幾個會繡工的?
隻可惜,她料中了開頭卻沒料中過程,陶小姑病情已然不再反複,黃氏空下來想著老大媳婦即要忙活店裏,又要繡護膝,她便住到店裏,想白日還能幫襯幫襯老大媳婦讓她能容易些,夜裏繡不會太累。
林雲芝看著不知第幾次敲她門框子的黃氏道:“娘,你寬心,十日之內定能給您繡出來”
黃氏瞪眼罵了兩句“哪是問你這個”,但嘴角顯然綻開的笑意昭然若揭--黃氏真就是來問這個的。
林雲芝:.......
她看了眼自己針腳淩亂的半成品,黃氏盯得緊她又好太敷衍,遂而無事便就著試試,誆誆人,畢竟最後又不交自己的。
熄燈窩進被子時她想,得加緊時間催催繡工交貨,不然黃氏夜夜來,她是真怕露餡了!
她沒想到,後頭自己餡會漏得如此之快!且被人拿出來公開處刑
第26章 院試
“娘子寬心,老婦家是陳年的好牌子,趕前頭才接個大主顧,尚有幾分信譽可言,約期那日定給您繡好,您隻管來取。”
接銀子的老婦年過六旬,鶴發黃顏,林雲芝慕名來求護腕時有過疑慮,後曉得是她家新婦的手藝,家中幾樣成品頗為入眼,遂下了定金,數日子等取貨。
“勞煩大娘多費些心,某急著要,還請多上心,酬金事後雙手奉上”林雲芝點出幾處要添補留意的地方,架在肩上的擔子鬆了。
那大娘心眼活兒,連著前後估摸出大意“是家裏人科考吧?”叫林雲芝含糊過去。
“不說大娘也明白,科場嚴,帶進去的衣物用具一應有監官翻查,忌諱多,衣物上的條條款款,細說三兩個時辰也羅列不完,若是趕上違禁,監官搜出來麻煩可就大了,
小娘子的謹慎大娘明白,家中雖未出過讀書人,但經年累月打下的交代,較起衣物裏的規矩,我陳老婆子敢當天下人麵豎隻手,不瞞小娘子,來我這兒的多半同你有一樣的心思,沒出過半點差錯。”
有朝以來,科舉便深受當權者重視,由下至上從地方州縣府學,至京都國子監、太學,為天下讀書人出人投地的必由之路,不言入朝為官、還是偏安一隅做個雅士。
左右功名才是衡量學識成敗的籌碼,如此鍍金度高的考試,怎麽能不嚴,舞弊更是萬不能有,一經察覺終身與科舉無緣。
林雲芝深諳其理,遂到約好的日期,陳氏再三做保,她迴去依舊裏外又翻查好幾迴,唯恐出現紕漏,確認無礙後,才送出去。
料子針線與黃氏的如出一轍,倒沒叫她察覺出來。
“這是我同你嫂子連夜趕做的護膝護甲,料子比上迴的暖和,你此次院試捎帶去,別凍著”
黃氏將布包遞到陶家興手裏,她盼著人高中,又不敢給他施壓,倒騰來倒騰去,能說的貼己話沒剩兩句
黃氏挑了句最穩妥的道:“娘信你,自穩住心性,等迴來娘與你做好吃的”
趁著午時休憩時辰長,黃氏好久沒單獨跟老四談過話,避開科考,晃著時辰過去大半,陶家興顧自點頭,眼神多是在兩副貼身之物上睃擺。
“老大媳婦別關顧我一人說,你嘴甜,倒是吐幾句吉祥話!”
這人吧,心裏想著忌諱,不提又空落落的,總覺著差些什麽,黃氏搜腸刮肚沒能拚全句委婉話,隻好把擔子甩給兒媳婦。
林雲芝避無可避,心裏直唿冤枉,架不住黃氏,便是陶家興也滿眼看著,怎麽說都是從最下層爬上來的,好聽話會不少,用古話也能圓兩句:“願小叔大鵬一日同風起,星垂平野,蟾宮折桂”後問:“娘覺得可行”
黃氏連連點頭,莫道她不懂詩句,但沒見老四眉眼間歡喜,能不是好話?
林雲芝也疑惑,自從她這隻“蝴蝶”產生效應,原該發生的橋段已然接不上,相較三年後男主院試提名,才露尖尖,或是能提上日程。
科考在即,學堂內風氣有些肅清,學氛能以耳聞,四處讀書郎斷章取義,左一句四書右一句五經,能知用功,至於成效,隻得由著他們自己捫心自問,但亦有落網之魚,鍾習遠身前擺著布包,四角敞露,依稀能窺見裏頭藏著的東西。
他大馬金刀而坐,左右圍了四五個狐朋狗友,都是混吃等死的難兄難弟,旁人還求著臨時抱一迴佛腳,隨著鍾習遠一起放縱灑脫的幾人,全然沒這念頭
--用他話來說,平日朝五晚九還學得五迷三道,餘下這幾日再發憤還能開出花來不成,該舍時要懂得舍!
陶家興在外頭逗留許久,才入抱廈學廊,鍾習遠老鼠聞著肉香,遠遠便伸手打招唿邊喊:“家興兄,快過來!有好寶貝送你,唉,怎麽還不聽呢?”
見陶家興步子不錯往學舍而去,幹脆翻身而起,從布包裏拽出東西,夾在腋下,他身量寬,來去走廊又窄,再一展臂愣是將路堵得嚴嚴實實。
陶家興推諉不過,問道:“何事?”
“嘿嘿,好東西給你”說著從腋下搗鼓一會,陶家興定睛細瞧出事副狐狸皮毛的護膝護腕,做工精巧,尾部還繡有一枚四方銅錢,金線繡有“大運亨通”四字寓意吉祥
鍾習遠笑嗬嗬道:“我找外頭繡工特做的樣式,精巧耐用,過兩日穿去考試能不懼寒,悠著你們不知曉哪家女郎手藝,便做主替你們都做了一份,今日才送來,正好給你”
陶家興臉色緩了緩道不用,鍾習遠以為他客氣,打從那日在店裏叫許翀顏麵掃地,鍾習遠便徹底拿人當兄弟,一副護膝值不了多少銀兩,不收那就是生分,他們兩兄弟之間怎麽能有生分?
“我親眼所見還能誆你?”李氏學著朱韞神色給她男人瞧,而後道:“你是沒瞧見,那朱韞看大嫂的樣子,眼珠子恨不能脫下來黏在大嫂身上。別的不說,嫂子容貌我一女人家都瞧著動心,他血氣方剛的,誰知道有什麽心思”
陶老二顰眉道:“話別說太滿,這事如何都是大嫂吃虧,你可別瞎傳”
李氏說自己有分寸,同為女人,曉得流言蜚語的厲害,可又忍不住道:“其實,大嫂能嫁與他倒也是門好親事,如今才不過二十,莫不成真有給你們老陶家守寡一輩子?”
李氏暗下沒說,當初新婦進門,她偷偷去瞧了床,素淨得緊,半點沒有女子落紅後的痕跡。
農家成婚被麵褥子為喜色,獨獨單子選的純色,為的是長輩能曉得兩人圓沒圓房,沒有落紅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新婦出閣前便不是黃花大閨女,這是要緊事媒人不敢忽悠,確保過是黃花閨女,原因隻能出在大哥身上,許是壓根沒碰人家。
你叫疑似黃花閨女守一輩子活寡,這不是作踐人嗎!
“沒影的事,你還當真了”陶老二翻身朝著牆麵,甕聲道:“快些睡,明早店裏活重,不然又該喊累,老三媳婦這兩日鬧要到店來,娘壓著不讓,吵得厲害,在家中沒大睡好。”
說罷任憑李氏再套話也不接茬,李氏自個胡想沒意思扯過被子閉眼睡下了。
大詩人王安石有詩訟梅,“淩寒獨自開”,傲骨錚錚,鎮外有山,及半山腰處活了片梅林,瑞雪過後梅花爭相盛開,皚皚白雪落在樹梢林間,一片黯淡裏冒出片朱紅粉黛
美景盛況引得不少肚有文墨的行人觀賞,詩箋掛於樹梢,怪隻怪這些人詩不作全,有頭沒尾的兩句亟待同好來對,好似如此能覓得知音般。
林雲芝之所以知道這些,並非要一展文墨,她想掃落梅英,揀淨溪之,以皚皚山泉水同白米煮上一碗粥,當是寒冬最有新意的吃食,畢竟在半山腰。
自己一介婦人出門不便,遂拉上朱韞饅頭,李氏原就嚴防死守哪能真叫他們獨處,以看饅頭為由跟著去,林雲芝想人多更好,采得多了醃蜜漬梅花、梅花湯餅、湯綻梅吃,於是挑個空日,四人浩浩蕩蕩去了梅林。
梅林外立起一座亭子,四角各掛有一銅鈴,料峭春寒的風常戲-弄銅鈴,山腰不時有脆鈴餘音繞梁不散。
亭子裏頭有休憩的條案圓墩,想是供文人歇腳作詩用,雪天梅景賞的人不少,大半是挨著外頭看個熱鬧,深入幽徑的少有。林雲芝不傻,自然不敢折外頭的,遂而成了幽徑深處的訪客。
朱韞有些囧道:“小娘子,真要采?”這紅梅粉黛掛在梢頭怎麽都讓人下不去手。
林雲芝麵色不變道:“不然帶什麽籃子?”見人臉色漸青,她捧腹笑道:“逗你的,你往繁花滿樹的枝丫下站著,雖說沒有雅趣,但也不會壞他人雅致,我們撿的是落英,又不是花骨朵”
朱韞這才鬆了口氣,梅林很大,枝丫交疊在頭頂織成張花網,時不時風過林梢,漫天飄灑下花雨,撿起來倒是快,全然沒有來時的擔憂,約莫有一個時辰,除開玩得太野的饅頭,餘下人的籃子裏鋪了層厚厚的梅花瓣。
林雲芝交代那些沾染落泥的不要撿,洗起來太費勁兒,為了迴饋梅林,林雲芝從懷裏取出先頭寫好的詩箋,掛在低矮些的枝頭上,隻見素白信紙上,書著四句詩:
才看臘後得春曉,愁見風前作雪飄。
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春燒。
詩成於楊成齋,林雲芝覺得用於此處委實恰當。李氏大字不識,饅頭半大孩子更沒心思在上頭,唯有朱韞走近細看,登時滿臉難以言表。
小娘子脾性乃他生平數十載僅見。
梅林深處的風光有貪看的人來賞,滿樹枝頭的梅花,豁然闖進詩箋這不速之客,無外乎引人留意。
嚴歧得聞梅林美名前來,通賞過外頭陳詞斷句隻覺無趣,遂而漸往深處走,待見其上書寫全詩起了興致,細看後笑道:“詩文倒是別具一格,可惜字跡工筆,實難入眼”
長隨突聞自家大人滿臉歎息不由得也看了眼,心下同為此念。此子確為潦草!
不知是不是本次院試的童生,若是,大人判其案卷可是得為難嘍!
此人正是隰縣學政官-嚴岐。
第25章 護膝護腕
梅花存不住,林雲芝剔出些熬粥,霽雪消融的梅香融在白米裏,有股子嚴寒的凜冽清甜,這是最沒講究的吃法,洗淨瀝幹顧自去煮,吃的是新鮮勁兒。
相比起來,林雲芝還是喜歡梅花湯餅,檀香末水,和麵作皮,再用模子壓成花瓣狀,清雞湯候煮入味,一碗盛二百餘朵,唿啦下肚,比起羊湯易起躁火,梅花湯餅是溫水養。
梅花性寒,雞湯性暖,貪吃也不怕血脈旺,淌鼻血。模子描刻精細,葉脈蕊心無一處不妙,梅花麵皮吃足了湯沉在碗底,霧裏看時倒像真花。
李氏初時盯著瞧好一會道:“忒巧,我活這好些年,頭迴知道湯餅還能吃出花來。”
都說“色令智昏”,飯菜要比畫還精妙,任誰都忍不住多嚐兩口。
“權當咱今兒眼福口福都占了!”餘下的梅花林雲芝想蜜漬著吃,左以半斤白梅肉,混梅花山泉水醞釀,在露天雪裏埋一宿挖起來,熬大半碗甘蔗餳和蜜漬入味,封在陶罐十天半月後,挖出來可薦酒,也可掃雪烹茶,閑暇時飲上兩杯,陶冶陶冶情操。
瑞雪豐兆兩日,攢在腦門頂上的陰雲總算叫朔風吹散,瓦簷走廊底下層積了薄雪,
林雲芝怕食客打滑,挑了條帚掃雪,腦門沁出汗才把空地折騰出來,同李氏將木牌子抬出來,一尺高,半臂寬,有些類似上輩子的廣告牌,貼著宣紙--書食肆的招牌菜,可以揭下來,菜品推陳出新,換也容易。
字是陶家興所提,不同自己“不著風雅”的狂草行墨,人家草得師出有名,跟她純屬手廢不一樣。
肆內她起鍋吊湯,熬習慣的活兒,沒怎麽費勁兒,等湯底熬好也到該用暮食的時辰,已經有三兩個食客登門。
“雪可算是消停了,這兩日憋在家中,總惦記小娘子店裏的火鍋,差人來問,隻得見掛在外頭歇業的牌子”
林雲芝笑說店裏冷清,索性放自己個小假:“某今日煮了茶飲子給諸位賠罪,冬日躲懶望客官見諒”
歇業幾日後上門來,多半是老食客,哪裏會計較--畢竟他們自己大男人都恨不能縮在炕上,別提小娘子一介婦人了,不過是鬧鬧,發散發散心裏悶氣。
有好奇小娘子煮何飲子,林雲芝沒做古方--便隻是奶茶,不是說古方飲子不好,而是大晉似唐民眾嗜甜,糖業發展飛快,綿白糖、甘蔗餳,對比自己上輩子那個年代還要精細些
如此前因後果下,受後世大眾追捧的奶茶自然不怕征服晉朝百姓,誠然喝過後,有人舌頭靈巧,一嚐竟道出大半方子
“此乃何物所製?既有茶湯馥香,似又添羊奶醇厚,最妙的還屬酪漿熬得好,若我沒猜錯,小娘子怕是用了綿白糖同蜜蠟,間或又煮山楂、甘草幾味性涼之物,做送人湯飲如此,確是大方嘍!隔壁酒樓,一壺茶用得陳年的茶葉,要收我三文錢。”
“老楊頭,嘴一如既往刁鑽,你可別將方子泄出去,小娘子叫你白吃,可不能讓旁家搶生意,不地道”
老楊頭眼一吊道:“你還不曉得我脾性?萬不會做背信棄義之事”
“民婦多謝大官人高抬貴手”林雲芝笑著把茬接下去
小娘子果真言語性情豪爽,今日不論別的,單單衝這副飲子,錢花多些也值。免費飲子打開場子,冷了幾日的生意緩緩漸起苗頭,食客中文人童生比往常隻減不增,有次問起,有熱心腸食客解惑
“十日後院試,學政官已然到了,都在備著考取功名,螢窗雪案,恨不能日日苦讀到天明,似我們這般恣意吃喝磨時光,近來怕是不能嘍!”
林雲芝才記起自家也有個讀書郎,不怪她忘記,陶家興整日在學堂,自己偶爾想起他來,不是要他提字便是要他寫門簾,黃氏大半功夫撲在小姑子身上。
他素來自律,陶家人除開閑時念叨起來,僅僅是口頭上,再多也就是送些銀兩用度,別的能如何?讀書識字陶家上下沒能幫得上忙的,倒不如隨他去。
林雲芝讓陶老二迴去問話,是不是給老四繡了護膝,過了新年滿打滿算,天也要開春嘍,氣溫乍暖還寒,院試又是水磨功夫,這樣的天執筆何其艱難,手指頭連著膝蓋坐久了那是要沒感覺的。
護膝護腕才顯得要緊兒,此前家裏難,護膝的料子不大好,穿去不見得能暖和,黃氏跟前嚷嚷要親挑好料子重做一套,這迴因小姑子事徹底忘個幹淨。
“這可如何是好?”黃氏要陶老二送她到鎮上,拉著老大媳婦便是滿臉苦色:“合該要緊事卻叫我忘了。
老四身子骨原先就不大好,要是再凍壞,往後落下病根可怎麽活啊,護膝護腕針腳密,單我一人如何能繡完,難又難在細活老二媳婦做不了,我記著媒人做媒前,誇過你的手巧,且你我分一樣,每日多熬幾個時辰,許是能成事”
林雲芝想實在不妥,花銀兩買一副不行嗎,這話她隻敢想想,問出來黃氏必然一臉鄙棄,自家兒郎貼身之物,如何交去與外人做。
推脫不過,午間隻好騰出時間陪黃氏去挑料子針線,暗自記下鋪麵同料子,一會兒送黃氏迴去她再折迴來買,托人找繡工做--前身手藝無可考察,她針線菜那是無從抵賴,上輩子服裝都流水線了,有幾個會繡工的?
隻可惜,她料中了開頭卻沒料中過程,陶小姑病情已然不再反複,黃氏空下來想著老大媳婦即要忙活店裏,又要繡護膝,她便住到店裏,想白日還能幫襯幫襯老大媳婦讓她能容易些,夜裏繡不會太累。
林雲芝看著不知第幾次敲她門框子的黃氏道:“娘,你寬心,十日之內定能給您繡出來”
黃氏瞪眼罵了兩句“哪是問你這個”,但嘴角顯然綻開的笑意昭然若揭--黃氏真就是來問這個的。
林雲芝:.......
她看了眼自己針腳淩亂的半成品,黃氏盯得緊她又好太敷衍,遂而無事便就著試試,誆誆人,畢竟最後又不交自己的。
熄燈窩進被子時她想,得加緊時間催催繡工交貨,不然黃氏夜夜來,她是真怕露餡了!
她沒想到,後頭自己餡會漏得如此之快!且被人拿出來公開處刑
第26章 院試
“娘子寬心,老婦家是陳年的好牌子,趕前頭才接個大主顧,尚有幾分信譽可言,約期那日定給您繡好,您隻管來取。”
接銀子的老婦年過六旬,鶴發黃顏,林雲芝慕名來求護腕時有過疑慮,後曉得是她家新婦的手藝,家中幾樣成品頗為入眼,遂下了定金,數日子等取貨。
“勞煩大娘多費些心,某急著要,還請多上心,酬金事後雙手奉上”林雲芝點出幾處要添補留意的地方,架在肩上的擔子鬆了。
那大娘心眼活兒,連著前後估摸出大意“是家裏人科考吧?”叫林雲芝含糊過去。
“不說大娘也明白,科場嚴,帶進去的衣物用具一應有監官翻查,忌諱多,衣物上的條條款款,細說三兩個時辰也羅列不完,若是趕上違禁,監官搜出來麻煩可就大了,
小娘子的謹慎大娘明白,家中雖未出過讀書人,但經年累月打下的交代,較起衣物裏的規矩,我陳老婆子敢當天下人麵豎隻手,不瞞小娘子,來我這兒的多半同你有一樣的心思,沒出過半點差錯。”
有朝以來,科舉便深受當權者重視,由下至上從地方州縣府學,至京都國子監、太學,為天下讀書人出人投地的必由之路,不言入朝為官、還是偏安一隅做個雅士。
左右功名才是衡量學識成敗的籌碼,如此鍍金度高的考試,怎麽能不嚴,舞弊更是萬不能有,一經察覺終身與科舉無緣。
林雲芝深諳其理,遂到約好的日期,陳氏再三做保,她迴去依舊裏外又翻查好幾迴,唯恐出現紕漏,確認無礙後,才送出去。
料子針線與黃氏的如出一轍,倒沒叫她察覺出來。
“這是我同你嫂子連夜趕做的護膝護甲,料子比上迴的暖和,你此次院試捎帶去,別凍著”
黃氏將布包遞到陶家興手裏,她盼著人高中,又不敢給他施壓,倒騰來倒騰去,能說的貼己話沒剩兩句
黃氏挑了句最穩妥的道:“娘信你,自穩住心性,等迴來娘與你做好吃的”
趁著午時休憩時辰長,黃氏好久沒單獨跟老四談過話,避開科考,晃著時辰過去大半,陶家興顧自點頭,眼神多是在兩副貼身之物上睃擺。
“老大媳婦別關顧我一人說,你嘴甜,倒是吐幾句吉祥話!”
這人吧,心裏想著忌諱,不提又空落落的,總覺著差些什麽,黃氏搜腸刮肚沒能拚全句委婉話,隻好把擔子甩給兒媳婦。
林雲芝避無可避,心裏直唿冤枉,架不住黃氏,便是陶家興也滿眼看著,怎麽說都是從最下層爬上來的,好聽話會不少,用古話也能圓兩句:“願小叔大鵬一日同風起,星垂平野,蟾宮折桂”後問:“娘覺得可行”
黃氏連連點頭,莫道她不懂詩句,但沒見老四眉眼間歡喜,能不是好話?
林雲芝也疑惑,自從她這隻“蝴蝶”產生效應,原該發生的橋段已然接不上,相較三年後男主院試提名,才露尖尖,或是能提上日程。
科考在即,學堂內風氣有些肅清,學氛能以耳聞,四處讀書郎斷章取義,左一句四書右一句五經,能知用功,至於成效,隻得由著他們自己捫心自問,但亦有落網之魚,鍾習遠身前擺著布包,四角敞露,依稀能窺見裏頭藏著的東西。
他大馬金刀而坐,左右圍了四五個狐朋狗友,都是混吃等死的難兄難弟,旁人還求著臨時抱一迴佛腳,隨著鍾習遠一起放縱灑脫的幾人,全然沒這念頭
--用他話來說,平日朝五晚九還學得五迷三道,餘下這幾日再發憤還能開出花來不成,該舍時要懂得舍!
陶家興在外頭逗留許久,才入抱廈學廊,鍾習遠老鼠聞著肉香,遠遠便伸手打招唿邊喊:“家興兄,快過來!有好寶貝送你,唉,怎麽還不聽呢?”
見陶家興步子不錯往學舍而去,幹脆翻身而起,從布包裏拽出東西,夾在腋下,他身量寬,來去走廊又窄,再一展臂愣是將路堵得嚴嚴實實。
陶家興推諉不過,問道:“何事?”
“嘿嘿,好東西給你”說著從腋下搗鼓一會,陶家興定睛細瞧出事副狐狸皮毛的護膝護腕,做工精巧,尾部還繡有一枚四方銅錢,金線繡有“大運亨通”四字寓意吉祥
鍾習遠笑嗬嗬道:“我找外頭繡工特做的樣式,精巧耐用,過兩日穿去考試能不懼寒,悠著你們不知曉哪家女郎手藝,便做主替你們都做了一份,今日才送來,正好給你”
陶家興臉色緩了緩道不用,鍾習遠以為他客氣,打從那日在店裏叫許翀顏麵掃地,鍾習遠便徹底拿人當兄弟,一副護膝值不了多少銀兩,不收那就是生分,他們兩兄弟之間怎麽能有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