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貞觀二十四年的人來說,揚子江上的舟船已經是相當的多,航道也極其繁忙。忙碌到朝廷不得不調派專門的調度舟船來維持航道秩序,這對隋唐交替時代的人而言,堪稱改天換地。
隻是這幅的忙碌景象,在張德眼中,幾經“蕭索”和“寂寥”。
千幾百條破船來來往往,這數量,在第一工業大國的時代,不過是一個沿江城市的規模,還是縣級市……
“宗長,刀魚好了。”
“好。”
清蒸刀魚,幾輩子都吃不膩。和鰣魚比起來,老張還是喜歡刀魚,雖然鰣魚的價錢更貴。
這次東行的付出和收獲都極大,甚至有點拿剛剛過世的陸老頭做文章的意思。揚子江城市之間的聯係越發緊密,頗有點“東南互保”的意思。
武漢第一次在官方渠道正式地輸出製度、技術,盡管談不上全盤接受,但能夠加以影響,本就是一種大進步。
不管怎麽說,朝著小霸王學習機的方向,算是小小地又挪了一點身位。
返程的船隊依舊裝滿了貨物,除了絲綢之外,還有大量的漆器、錫器、家具、手工藝品、肉類製品以及奴隸和糧食。
其中倭女的價值是最高的,因為不是生倭,而是熟倭。
這些“熟倭”都是工廠中的老手熟練工,現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五十貫往上走,而實際上一個“熟倭”一年的產出,就不止一百五十貫。
屬於相當不錯的理財產品,保本之餘,後續都是淨利潤。
最重要的是,“熟倭”不會鬧事,她們很清楚自己隻有被使用才有價值,加上因為國朝體製不允許蓄奴,脫籍這件事情是可以預期的。
盡管大部分倭女其實很難熬到那個時候,但往往也會有良心發現的工場主會予以自由。
至於予以自由之後的事情,工場主是不會去管的。
有可能會被塞迴上海鎮,然後登上前往故鄉的船;也有可能被圈禁在某個區域生存,做些普通的勞動,畢竟,想要拿到唐朝戶籍,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運氣好才會遇上願意脫她們褲子的男人,人生就發生了劇變,身份得到了極大的轉換。從一介奴隸黑戶,轉化成了唐人。當然她們可能是以侍妾、婢女的身份示人,“賤籍”與否,要看對象。
但總的來說,一個有良心的工場主,一個願意給她們自由的工場主,往往在她們眼中是最沒有良心的。
她們很願意做奴工,很願意被人驅策。因為一旦工場主給她們自由,等於就是讓她們去死去下地獄。
至於工場主的良心價值,大概是因為倭女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即某些倭女可能到了“年老色衰”“不能勞作”的地步。
不受鎮壓的商人階層,節操是徹底沒有的……
“使君,蘇州諸縣修築鐵路裏程不小,以下走之見,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常駐人口總量,定會超越武漢。”
陪同張德吃魚的幕僚們對蘇州的印象極為深刻,先天條件太好了。水陸交通全方位的優勢,又有很好的管理傳統,加上水利設施的加強,耕地數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海貿發達又不用擔心勞動力的缺失。
如今又完善了人才培養,還有中央大佬把控政策,常駐人口總量從今年開始,就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武漢和蘇州比起來,先天條件著實有些不足,僅從可耕地麵積上來說,江漢平原大概就是太湖平原的一個零頭。
按照現有的生產力,略微提高一下土地產出,太湖平原的耕地養活整個大唐帝國的人口都沒有任何問題。
製約這一切的,依舊隻是勞動力總量。
伴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夭折率大大降低之後,又有鼓勵生育的政策配套,總人口數量的增加速度是相當可觀的。
至於從周邊地區吸收就業人口或者說勞動力,或許原本難度很大,但因為陸氏解體以及長孫無忌坐鎮,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畢竟,一個長孫無忌,輕輕鬆鬆就帶來八個縣的官吏缺位,對江東諸世族而言,中書令老大人簡直是功德無量、無量功德。
糧食產出也要運輸到市場,多餘的糧食如果不能夠發賣出去,對種植者來說就是淨虧損。而蘇州諸縣普遍都開始修築鐵路和新式官道,民間更是有捐款修路的熱情風氣,不管動機如何,修出來就不是問題。
哪怕這些鐵路依舊隻是畜力運輸,運力也足夠彌補勞動力不足的情況。
再者,蘇州本地新墾土地,大多都是新式莊園。
真正的農戶是很少的,莊園的主人也並非是一家一姓,往往都是幾個湊份子的合夥人,抗風險能力自然不同。
即便再如何粗放式的管理,僅僅是蘇州一州之地,在沒有化肥農藥之前,光靠加強水利設施,也能夠把總糧食產量拉高到一百五十萬噸。
有這樣的內部基礎,就算隻是“對內剝削”,這個地方也能迅速地把工商貿拉高。
這就是為什麽長孫無忌不認為陸氏是在“垮台”,因為哪怕陸氏甩掉的負資產,那些混吃等死的陸氏雜碎,在這樣的地方,也絕對餓不死。三代之後,興許小支還能頂著個“寒門”示人。
原本眼高於頂的武漢官吏,這一次跟著張德出行,固然是誌得意滿,但又因為他們的眼界開闊,自然也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揚子江口的潛力之大,著實震懾到了武漢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吏。
同時,作為張德的門下走狗們,它們有點搞不清楚,明明揚子江口家大業大,為什麽老大選了個“窮鄉僻壤”搞事。
危機感讓它們忐忑,但對老張而言,有州縣趕上乃至超過武漢,他都是無所謂的態度,甚至還會偷偷地暗爽,至於這個州縣是蘇州還是揚州,亦或是杭州廣州,其實不重要。
“超越了就超越了,難不成……你們要老夫打壓蘇州?”
張德笑了笑,“揚子江口,沒了蘇州還有常州,沒有常州還有潤州,沒有潤州還有揚州……至於杭州、越州、湖州,又有哪個差了?”
“……”
“使君所言甚是。”
幕僚佐官們臉色一紅,頓時反應過來,他們下意識的,就是想要打壓。卻忘了當初沔州、鄂州是怎麽挺過來的。
再者,都不是蠢貨,武漢就是靠把餅做大,才能從國朝權貴尖牙利爪之外求存求活乃至屹立不倒。
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更多的人來做餅,而不是抄起家夥把想要做餅的老哥當場打死。
“天下至大,養活十個百個武漢不在話下,一個還沒有冒出頭的蘇州就讓你們這般焦急,那將來你們怕是急不過來的。”
“下走受教……”
一臉慚愧的佐官幕僚們連連行禮。
隻是這幅的忙碌景象,在張德眼中,幾經“蕭索”和“寂寥”。
千幾百條破船來來往往,這數量,在第一工業大國的時代,不過是一個沿江城市的規模,還是縣級市……
“宗長,刀魚好了。”
“好。”
清蒸刀魚,幾輩子都吃不膩。和鰣魚比起來,老張還是喜歡刀魚,雖然鰣魚的價錢更貴。
這次東行的付出和收獲都極大,甚至有點拿剛剛過世的陸老頭做文章的意思。揚子江城市之間的聯係越發緊密,頗有點“東南互保”的意思。
武漢第一次在官方渠道正式地輸出製度、技術,盡管談不上全盤接受,但能夠加以影響,本就是一種大進步。
不管怎麽說,朝著小霸王學習機的方向,算是小小地又挪了一點身位。
返程的船隊依舊裝滿了貨物,除了絲綢之外,還有大量的漆器、錫器、家具、手工藝品、肉類製品以及奴隸和糧食。
其中倭女的價值是最高的,因為不是生倭,而是熟倭。
這些“熟倭”都是工廠中的老手熟練工,現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五十貫往上走,而實際上一個“熟倭”一年的產出,就不止一百五十貫。
屬於相當不錯的理財產品,保本之餘,後續都是淨利潤。
最重要的是,“熟倭”不會鬧事,她們很清楚自己隻有被使用才有價值,加上因為國朝體製不允許蓄奴,脫籍這件事情是可以預期的。
盡管大部分倭女其實很難熬到那個時候,但往往也會有良心發現的工場主會予以自由。
至於予以自由之後的事情,工場主是不會去管的。
有可能會被塞迴上海鎮,然後登上前往故鄉的船;也有可能被圈禁在某個區域生存,做些普通的勞動,畢竟,想要拿到唐朝戶籍,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運氣好才會遇上願意脫她們褲子的男人,人生就發生了劇變,身份得到了極大的轉換。從一介奴隸黑戶,轉化成了唐人。當然她們可能是以侍妾、婢女的身份示人,“賤籍”與否,要看對象。
但總的來說,一個有良心的工場主,一個願意給她們自由的工場主,往往在她們眼中是最沒有良心的。
她們很願意做奴工,很願意被人驅策。因為一旦工場主給她們自由,等於就是讓她們去死去下地獄。
至於工場主的良心價值,大概是因為倭女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即某些倭女可能到了“年老色衰”“不能勞作”的地步。
不受鎮壓的商人階層,節操是徹底沒有的……
“使君,蘇州諸縣修築鐵路裏程不小,以下走之見,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常駐人口總量,定會超越武漢。”
陪同張德吃魚的幕僚們對蘇州的印象極為深刻,先天條件太好了。水陸交通全方位的優勢,又有很好的管理傳統,加上水利設施的加強,耕地數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海貿發達又不用擔心勞動力的缺失。
如今又完善了人才培養,還有中央大佬把控政策,常駐人口總量從今年開始,就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武漢和蘇州比起來,先天條件著實有些不足,僅從可耕地麵積上來說,江漢平原大概就是太湖平原的一個零頭。
按照現有的生產力,略微提高一下土地產出,太湖平原的耕地養活整個大唐帝國的人口都沒有任何問題。
製約這一切的,依舊隻是勞動力總量。
伴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夭折率大大降低之後,又有鼓勵生育的政策配套,總人口數量的增加速度是相當可觀的。
至於從周邊地區吸收就業人口或者說勞動力,或許原本難度很大,但因為陸氏解體以及長孫無忌坐鎮,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畢竟,一個長孫無忌,輕輕鬆鬆就帶來八個縣的官吏缺位,對江東諸世族而言,中書令老大人簡直是功德無量、無量功德。
糧食產出也要運輸到市場,多餘的糧食如果不能夠發賣出去,對種植者來說就是淨虧損。而蘇州諸縣普遍都開始修築鐵路和新式官道,民間更是有捐款修路的熱情風氣,不管動機如何,修出來就不是問題。
哪怕這些鐵路依舊隻是畜力運輸,運力也足夠彌補勞動力不足的情況。
再者,蘇州本地新墾土地,大多都是新式莊園。
真正的農戶是很少的,莊園的主人也並非是一家一姓,往往都是幾個湊份子的合夥人,抗風險能力自然不同。
即便再如何粗放式的管理,僅僅是蘇州一州之地,在沒有化肥農藥之前,光靠加強水利設施,也能夠把總糧食產量拉高到一百五十萬噸。
有這樣的內部基礎,就算隻是“對內剝削”,這個地方也能迅速地把工商貿拉高。
這就是為什麽長孫無忌不認為陸氏是在“垮台”,因為哪怕陸氏甩掉的負資產,那些混吃等死的陸氏雜碎,在這樣的地方,也絕對餓不死。三代之後,興許小支還能頂著個“寒門”示人。
原本眼高於頂的武漢官吏,這一次跟著張德出行,固然是誌得意滿,但又因為他們的眼界開闊,自然也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揚子江口的潛力之大,著實震懾到了武漢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吏。
同時,作為張德的門下走狗們,它們有點搞不清楚,明明揚子江口家大業大,為什麽老大選了個“窮鄉僻壤”搞事。
危機感讓它們忐忑,但對老張而言,有州縣趕上乃至超過武漢,他都是無所謂的態度,甚至還會偷偷地暗爽,至於這個州縣是蘇州還是揚州,亦或是杭州廣州,其實不重要。
“超越了就超越了,難不成……你們要老夫打壓蘇州?”
張德笑了笑,“揚子江口,沒了蘇州還有常州,沒有常州還有潤州,沒有潤州還有揚州……至於杭州、越州、湖州,又有哪個差了?”
“……”
“使君所言甚是。”
幕僚佐官們臉色一紅,頓時反應過來,他們下意識的,就是想要打壓。卻忘了當初沔州、鄂州是怎麽挺過來的。
再者,都不是蠢貨,武漢就是靠把餅做大,才能從國朝權貴尖牙利爪之外求存求活乃至屹立不倒。
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更多的人來做餅,而不是抄起家夥把想要做餅的老哥當場打死。
“天下至大,養活十個百個武漢不在話下,一個還沒有冒出頭的蘇州就讓你們這般焦急,那將來你們怕是急不過來的。”
“下走受教……”
一臉慚愧的佐官幕僚們連連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