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個釀造廠,除了酒類之外,還涉及醬油、醋等調味品的釀造。基礎生產部門在江夏城東邊,臨江臨山,有弛道直通,還有專門的“醬料碼頭”,歸樊港管。
除此之外,廠內還有個“府內精釀廠”,帶有實驗室性質的小型單位,其中隨便一個老頭,都是釀酒的好手,精通巴蜀、荊楚、吳越各種老酒、濁酒、新型白酒的釀造。其中一款度數比較高的“明月酒”,就是由清河崔氏徐州房發賣,以崔玨的字號命名。
崔弘道眼下主持徐州家業,其中一個拳頭產品,就是代理“明月酒”。
徐州本地關撲“酒曲”,不過崔弘道卻並沒有真個就去釀酒,隻是拿到了酒類生產銷售的官方許可證。
實際上有點偷天換日的意思,武漢這裏早先還有“獠寨”,隨時可以用“獠人”的名義在大批量生產烈酒。
萬一官府查,推個龍姓的獠人老婦出來,開口就是:我們這種人沒有文化的嘛……
完美。
朝廷也不可能說對待武漢“南蠻”還要如何狠辣,畢竟天下能跟他們一樣“乖順”的蠻族,實在是不多。
這可是典型。
自“甘蔗酒”這個事情提上議程,“府內精釀廠”就開始了“糖副產品”發酵蒸餾的改進,因為路數都差不多,設備又相當的完備,初步釀造出來的新款“甘蔗酒”,首先給府內官吏當作福利發了下去,然後再內部做調查,看看要不要勾兌調製改善一向口感。
“三哥哥,內廠這酒還有沒?”
到三月底的時候,新酒作為福利,在江漢觀察使府的官吏中間,流傳的有些熱鬧。好酒者居然覺得這個酒滋味還不錯,隻是“府內精釀廠”畢竟是研發部分,不是真正的生產單位,所以短時間內,隻會是“僧多粥少”的局麵。
發福利這種事情,隻能是看關係了。
因為張利剛從文書調崗到主持“副產”,房玄齡給他安排了一個武昌縣丞的職位,江西省和武漢觀察使府,委任狀明確了職權範圍,也算是讓武昌縣令省得去疑神疑鬼。一把手和二把手互咬,對老張來說毫無必要。
再一個,張利是“家生子”,前途沒必要拚自身,張公謹、張德不倒台,他將來前程似錦,說不定也能外放哪個州縣開枝散葉。自立門戶也不是沒這可能,反正張德不介意這些。
“內廠新酒不多啊。”
張利見是關係親近的同僚,琢磨了一下,迴道,“正好明日我就要去武昌赴任,到時候去內廠幫你打探。可你也是知道的,這新酒,泰半不會產量太高,更何況口碑恁般好。它要是能高產,還不得賣到遼東去啊。”
“三哥哥說的是,唉……這老酒喝得沒甚滋味,府內新發的這酒,口感獨特,迴味別致。春日裏才了二斤多,這哪夠喝的。”
“新酒早晚都要發賣,等著就是了,明日去了武昌,我先去內廠看看,若是有多的,先捎些許迴來。”
“噯!有勞三哥哥!”
“小事。”
這年頭的武昌還不是老張非法穿越前的武昌,在圍湖造田、圍圩造田、壘田修壩之前,也沒有什麽武昌魚可以吃。因為陸機這位吳國老鐵吃的魚,跟老張非法穿越之前吃的,不是同一條……
魚是同一種魚,隻是地理位置偏差有點大。如今的武昌城,更多的像鄂城。魚蝦雖多,卻是問長江水神討要的,湖裏麵折騰的人,多是江夏鄉下的老哥。
因此如果武漢本地的官僚,有漢陽或者江夏的,要調崗去武昌,一般都會說“駕舟北上”“乘車東行”,而不是“騎馬南下”。實在是因為這地界有一段長江是先向北,拐個彎再向南,然後再向北,再向南,最後再向南……
總之,這是一個駕舟也能玩飄移的刺激地方。
張三郎前往武昌之後,先是請客跟同僚們一起吃飯。武昌縣令其實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乃是長孫無忌堂兄弟的外甥,交情有點遠,但總歸算是有交情。而且縣令年紀也不大,論起來,還要叫韓瑗一聲姨夫,而韓瑗韓伯玉,跟張德那是十好幾年的交情。
當年老張還被長孫衝大表哥“橫挑眉毛豎挑眼”的時候,韓伯玉還是大表哥的跟班,可就是這樣的狀況,韓伯玉跟張操之,居然還成了朋友,可見人情關係,是很微妙的事情。
後來韓瑗去六部行走學習,地方上的人情,主要就是靠張德,中樞的人物,同輩裏麵有能量的,也就是鴻臚寺馳騁的長孫衝。可萬萬沒想到大表哥馳騁起來沒個底線,居然在榻上也馳騁了好些年,這就沒辦法了。
於是韓瑗的姨侄來求姨夫幫個忙,韓伯玉就把這事情,扔給了老張。升遷路線簡直就是規劃好的一般,蹭蹭蹭就上去了,這年頭,能在武漢混到縣令位子,那必須是智力、能力、權力紛紛在線的狠角色。
所以,沒有借到長孫阿舅家的勢力,反而是靠了姨夫才風生水起,武昌縣令怎可能不珍惜跟老張的關係?
哪怕是上下級關係。
張利過來做二把手,他一點問題都沒有。
接風宴一過,張三郎就跑去“府內釀造廠”調研,他是主抓“副產”的,糧食生產增加,對縣令有加成,對他沒什麽卵用,而他要是能少侵占糧食,那縣令更是要感謝他。
所以張利的調研很順利,還混了二十壇新酒,他並不是特別好酒,留了一半,剩下的全部讓人送到了江夏城,轉交給友朋。
“這酒……嘿。”
一日在後衙休息,小酌了兩杯,頭一次喝新酒的張三郎頓時一愣,“這酒滋味確實獨特,內廠的人說這酒用‘糖渣’蒸釀,若如此,豈不是省了不少糧食?”
正琢磨這新酒的好處,忽地外麵門子傳來消息,說是府內有公文。
張三郎於是放下酒杯,跑去查閱公文,打開一看,張利嘴角一抽,隻覺得渾身難受。
“還真賣去遼東啊。”
公文內容不多,但卻是個聖旨,皇帝下詔,他要拿酒勞軍。
除此之外,廠內還有個“府內精釀廠”,帶有實驗室性質的小型單位,其中隨便一個老頭,都是釀酒的好手,精通巴蜀、荊楚、吳越各種老酒、濁酒、新型白酒的釀造。其中一款度數比較高的“明月酒”,就是由清河崔氏徐州房發賣,以崔玨的字號命名。
崔弘道眼下主持徐州家業,其中一個拳頭產品,就是代理“明月酒”。
徐州本地關撲“酒曲”,不過崔弘道卻並沒有真個就去釀酒,隻是拿到了酒類生產銷售的官方許可證。
實際上有點偷天換日的意思,武漢這裏早先還有“獠寨”,隨時可以用“獠人”的名義在大批量生產烈酒。
萬一官府查,推個龍姓的獠人老婦出來,開口就是:我們這種人沒有文化的嘛……
完美。
朝廷也不可能說對待武漢“南蠻”還要如何狠辣,畢竟天下能跟他們一樣“乖順”的蠻族,實在是不多。
這可是典型。
自“甘蔗酒”這個事情提上議程,“府內精釀廠”就開始了“糖副產品”發酵蒸餾的改進,因為路數都差不多,設備又相當的完備,初步釀造出來的新款“甘蔗酒”,首先給府內官吏當作福利發了下去,然後再內部做調查,看看要不要勾兌調製改善一向口感。
“三哥哥,內廠這酒還有沒?”
到三月底的時候,新酒作為福利,在江漢觀察使府的官吏中間,流傳的有些熱鬧。好酒者居然覺得這個酒滋味還不錯,隻是“府內精釀廠”畢竟是研發部分,不是真正的生產單位,所以短時間內,隻會是“僧多粥少”的局麵。
發福利這種事情,隻能是看關係了。
因為張利剛從文書調崗到主持“副產”,房玄齡給他安排了一個武昌縣丞的職位,江西省和武漢觀察使府,委任狀明確了職權範圍,也算是讓武昌縣令省得去疑神疑鬼。一把手和二把手互咬,對老張來說毫無必要。
再一個,張利是“家生子”,前途沒必要拚自身,張公謹、張德不倒台,他將來前程似錦,說不定也能外放哪個州縣開枝散葉。自立門戶也不是沒這可能,反正張德不介意這些。
“內廠新酒不多啊。”
張利見是關係親近的同僚,琢磨了一下,迴道,“正好明日我就要去武昌赴任,到時候去內廠幫你打探。可你也是知道的,這新酒,泰半不會產量太高,更何況口碑恁般好。它要是能高產,還不得賣到遼東去啊。”
“三哥哥說的是,唉……這老酒喝得沒甚滋味,府內新發的這酒,口感獨特,迴味別致。春日裏才了二斤多,這哪夠喝的。”
“新酒早晚都要發賣,等著就是了,明日去了武昌,我先去內廠看看,若是有多的,先捎些許迴來。”
“噯!有勞三哥哥!”
“小事。”
這年頭的武昌還不是老張非法穿越前的武昌,在圍湖造田、圍圩造田、壘田修壩之前,也沒有什麽武昌魚可以吃。因為陸機這位吳國老鐵吃的魚,跟老張非法穿越之前吃的,不是同一條……
魚是同一種魚,隻是地理位置偏差有點大。如今的武昌城,更多的像鄂城。魚蝦雖多,卻是問長江水神討要的,湖裏麵折騰的人,多是江夏鄉下的老哥。
因此如果武漢本地的官僚,有漢陽或者江夏的,要調崗去武昌,一般都會說“駕舟北上”“乘車東行”,而不是“騎馬南下”。實在是因為這地界有一段長江是先向北,拐個彎再向南,然後再向北,再向南,最後再向南……
總之,這是一個駕舟也能玩飄移的刺激地方。
張三郎前往武昌之後,先是請客跟同僚們一起吃飯。武昌縣令其實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乃是長孫無忌堂兄弟的外甥,交情有點遠,但總歸算是有交情。而且縣令年紀也不大,論起來,還要叫韓瑗一聲姨夫,而韓瑗韓伯玉,跟張德那是十好幾年的交情。
當年老張還被長孫衝大表哥“橫挑眉毛豎挑眼”的時候,韓伯玉還是大表哥的跟班,可就是這樣的狀況,韓伯玉跟張操之,居然還成了朋友,可見人情關係,是很微妙的事情。
後來韓瑗去六部行走學習,地方上的人情,主要就是靠張德,中樞的人物,同輩裏麵有能量的,也就是鴻臚寺馳騁的長孫衝。可萬萬沒想到大表哥馳騁起來沒個底線,居然在榻上也馳騁了好些年,這就沒辦法了。
於是韓瑗的姨侄來求姨夫幫個忙,韓伯玉就把這事情,扔給了老張。升遷路線簡直就是規劃好的一般,蹭蹭蹭就上去了,這年頭,能在武漢混到縣令位子,那必須是智力、能力、權力紛紛在線的狠角色。
所以,沒有借到長孫阿舅家的勢力,反而是靠了姨夫才風生水起,武昌縣令怎可能不珍惜跟老張的關係?
哪怕是上下級關係。
張利過來做二把手,他一點問題都沒有。
接風宴一過,張三郎就跑去“府內釀造廠”調研,他是主抓“副產”的,糧食生產增加,對縣令有加成,對他沒什麽卵用,而他要是能少侵占糧食,那縣令更是要感謝他。
所以張利的調研很順利,還混了二十壇新酒,他並不是特別好酒,留了一半,剩下的全部讓人送到了江夏城,轉交給友朋。
“這酒……嘿。”
一日在後衙休息,小酌了兩杯,頭一次喝新酒的張三郎頓時一愣,“這酒滋味確實獨特,內廠的人說這酒用‘糖渣’蒸釀,若如此,豈不是省了不少糧食?”
正琢磨這新酒的好處,忽地外麵門子傳來消息,說是府內有公文。
張三郎於是放下酒杯,跑去查閱公文,打開一看,張利嘴角一抽,隻覺得渾身難受。
“還真賣去遼東啊。”
公文內容不多,但卻是個聖旨,皇帝下詔,他要拿酒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