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郎君留步。”
“老丈,喚我作甚?”
“可是玄慶公之後,韓二郎當麵?”
鏘!
腰刀猛地抽了出來,上去就是直劈。隻是這電光火石之間,瞧著老邁的老倌兒,竟是側著身子,手掌成拳,在他腋下就是“砰”的一聲悶響。直打的拔刀漢子岔了氣,半天叫不出聲音來。
當啷一聲,橫刀落在地上,這身材高壯的漢子蜷成了一坨,嘴裏用揚州方言叫罵著:“辣塊媽媽的,有種殺了你韓家奶公——”
啪!
老漢上去給他一個耳光:“膽子是不小,連丹陽郡公家三公子的錢財也敢卷了走。可你這小夯貨,便是你老子韓孝基,也不敢仗著點本事,就敢亂闖地界。你當這武漢是江都那破落地麽?”
“呸!要殺就殺,怕了不是韓家兒!”
“老夫殺你作甚?”撣了撣灰塵,老漢負手而立,看著躺地上的韓二郎,“我是何坦之。”
陡然一愣,韓二郎捂著左腋,憋著氣:“那你還打我?”
“不成器的東西,去長安投軍?”
“是有這個意思。你家大人肯?”
“肯不肯還能怎樣?這年月,他又不是甚麽江都郡公新蔡郡公。大哥跑去鬆江謀了差事,還托了南朝人的幹係……”
說到這裏,他又聲音跟蚊子似的,像是被人抓住了痛腳,不敢抬頭看坦叔。
“就你這等器量,還投軍?”
不屑地看了看韓二郎,坦叔從懷裏摸出一封信,“拿著,我家郎君的手書。到長安也別去投軍,找到城西華潤號大檔頭,自會讓你出關。到涼州,你再去拜見李涼州,他是我家郎君結義兄弟之父,也會照應你。到敦煌,懷遠郡王起了駝隊,你就可以跟著去且末。懷遠郡王也是我家郎君的好友,且末都尉的事情,想必你也是聽過的。早年在長安,便是給我家郎君牽馬的。”
“……”
看著坦叔遞過來的那封信,韓二郎有心硬氣一把,可一琢磨:辣塊媽媽的,我哥都受了南朝人好處,老子憑什麽擺闊氣,且賺了再說。將來發跡了,再去尋那姓張的報恩就是。
正要接過去,卻見坦叔把信往後一縮:“怎地,你就這般拿了便走?”
“那還要怎地?”
“朝南給老夫鞠一躬,受你一禮受不得?”
韓二郎心想:辣塊媽媽不開花,老子就當拜鬼了!
然後衝著武漢拜了拜,這才起身,看著坦叔。
“韓僧壽是靠打突厥打出來的勇烈名聲,老夫希望你不要墮了他的名頭。”言罷,坦叔很是感慨,手腕一翻,抖出一柄短刀,“我家郎君特製的利刃,軍器監也尋不到的好貨色,他托我送你的。”
“什麽?!我和張梁豐素未蒙麵,他憑什麽送我這等利刃?”
嘴上叫著,可手底也不慢,是不是好貨色,韓二郎一清二楚。他一臉欣喜地看著手中的利刃,直到看到利刃一側,有很小的五個字:望君再擒虎。
隻刹那間,韓二郎一言不發,衝著武漢,又拜了一下。
二人別過,看著韓二郎匆匆的腳步,坦叔一言不發,半晌才感慨道:“老夫剛到漢陽,竟還要做這等奶公的事體。哎……這猢猻出手倒也快,老了老了,老嘍——”
捶了捶腰,坦叔拍拍手,便見兩邊草叢中,鑽出來幾條好漢。為首的正是張鬆昂,這廝收了手弩,然後好奇問道:“這韓家就剩這麽一個勤練武藝的?還是個次子。”
“眼下韓家是要科舉考進士的,你懂甚麽?”
坦叔不無嘲諷地迴了一句。
“嘿嘿,這年頭,還是馬上功名來得快。娘的,常州來了好些破落戶,都想托門路去西軍。”吐了一口唾沫,張鬆昂舔著嘴唇說道,“郎君也是的,弄了這《武漢晚報》,倒是讓什麽人都以為國戰好打。程郎君能有這等地位這等名聲,真以為靠的是運氣?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麽想的。”
“若你懂郎君深意,還用在這裏和我這老匹夫胡謅?怕不是學郎君的師兄,考個狀頭去了。”
“說說也不行麽?坦叔你管的真寬?”
“休要聒噪,去,那些常州來的青皮既然要去投胎,送他們去就好了。本就遊手好閑偷雞摸狗,倘使能混個人樣出來,倒也不必計較他們禍害鄉裏。”
“坦叔,要說還是郎君厲害,那些個無賴,都琢磨著建功立業呢。嘿,就算沒膽的,還想著且末都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做條且末城的死狗,也能混個功名。這等廢物,往常朝廷拿著鞭子都抽不動,偏被一張報紙給誆了。”
“甚麽誆了!在這裏胡言亂語,快去做事!”
“好好好,這就走,這就走。”
言罷,張鬆昂叼著一根狗尾巴草,屁顛屁顛打了個唿哨,一匹棗紅馬過來,翻身上馬,朝著東邊去了。
自從《武漢晚報》出來,不拘是武漢錄事司治下各縣的奇聞趣事,還是說“苦聊生”之類所杜撰的傳奇小說,一時為武漢傳說。
雖說也不是天天出,每次也就是三千光景的發行量。加上每一版都要重新雕版,成本上來說,相當的高,純報紙本身的利潤,那是負的不能再負。
不過因為發行量多,廣告效果也不差。華潤號、順豐號、保利營造等等在武漢錄事司治下的營業額,是大大增加的,從圖表反應來看,這《武漢晚報》肯定還得辦。
當然了,這些都是應有之意。真正讓武漢人民群眾感興趣的,是且末都尉及其且末軍的雄壯威武。
李靖風雪破突厥再怎麽厲害,可那也是十來年前的事情,更何況,離的太遙遠,又沒有藝術加工,也沒有這麽的接地氣。
簡單的講,李衛公太高大太高不可攀,他是大唐的宰相,帝國的棟梁。
而且末都尉程處弼,今年才二十五歲,年紀大一點的安校尉,也不過二十七。
一群年輕人,千裏迢迢,孤懸沙海,以千餘人馬,在萬裏之外和人生死搏殺,不但贏了,還贏的相當漂亮。
摧枯拉朽的文字,反映著摧枯拉朽的勝利。
“程都尉千人破五國”“安校尉渾身是膽”“郭副尉隻身說敵酋”,這些故事不是故事,這是故事是事實,是切切實實發生了,並且是這般的驚心動魄令人激動。
於是,心懷熱血的少年們心想:都是少年俠氣,何落於人後?
“老丈,喚我作甚?”
“可是玄慶公之後,韓二郎當麵?”
鏘!
腰刀猛地抽了出來,上去就是直劈。隻是這電光火石之間,瞧著老邁的老倌兒,竟是側著身子,手掌成拳,在他腋下就是“砰”的一聲悶響。直打的拔刀漢子岔了氣,半天叫不出聲音來。
當啷一聲,橫刀落在地上,這身材高壯的漢子蜷成了一坨,嘴裏用揚州方言叫罵著:“辣塊媽媽的,有種殺了你韓家奶公——”
啪!
老漢上去給他一個耳光:“膽子是不小,連丹陽郡公家三公子的錢財也敢卷了走。可你這小夯貨,便是你老子韓孝基,也不敢仗著點本事,就敢亂闖地界。你當這武漢是江都那破落地麽?”
“呸!要殺就殺,怕了不是韓家兒!”
“老夫殺你作甚?”撣了撣灰塵,老漢負手而立,看著躺地上的韓二郎,“我是何坦之。”
陡然一愣,韓二郎捂著左腋,憋著氣:“那你還打我?”
“不成器的東西,去長安投軍?”
“是有這個意思。你家大人肯?”
“肯不肯還能怎樣?這年月,他又不是甚麽江都郡公新蔡郡公。大哥跑去鬆江謀了差事,還托了南朝人的幹係……”
說到這裏,他又聲音跟蚊子似的,像是被人抓住了痛腳,不敢抬頭看坦叔。
“就你這等器量,還投軍?”
不屑地看了看韓二郎,坦叔從懷裏摸出一封信,“拿著,我家郎君的手書。到長安也別去投軍,找到城西華潤號大檔頭,自會讓你出關。到涼州,你再去拜見李涼州,他是我家郎君結義兄弟之父,也會照應你。到敦煌,懷遠郡王起了駝隊,你就可以跟著去且末。懷遠郡王也是我家郎君的好友,且末都尉的事情,想必你也是聽過的。早年在長安,便是給我家郎君牽馬的。”
“……”
看著坦叔遞過來的那封信,韓二郎有心硬氣一把,可一琢磨:辣塊媽媽的,我哥都受了南朝人好處,老子憑什麽擺闊氣,且賺了再說。將來發跡了,再去尋那姓張的報恩就是。
正要接過去,卻見坦叔把信往後一縮:“怎地,你就這般拿了便走?”
“那還要怎地?”
“朝南給老夫鞠一躬,受你一禮受不得?”
韓二郎心想:辣塊媽媽不開花,老子就當拜鬼了!
然後衝著武漢拜了拜,這才起身,看著坦叔。
“韓僧壽是靠打突厥打出來的勇烈名聲,老夫希望你不要墮了他的名頭。”言罷,坦叔很是感慨,手腕一翻,抖出一柄短刀,“我家郎君特製的利刃,軍器監也尋不到的好貨色,他托我送你的。”
“什麽?!我和張梁豐素未蒙麵,他憑什麽送我這等利刃?”
嘴上叫著,可手底也不慢,是不是好貨色,韓二郎一清二楚。他一臉欣喜地看著手中的利刃,直到看到利刃一側,有很小的五個字:望君再擒虎。
隻刹那間,韓二郎一言不發,衝著武漢,又拜了一下。
二人別過,看著韓二郎匆匆的腳步,坦叔一言不發,半晌才感慨道:“老夫剛到漢陽,竟還要做這等奶公的事體。哎……這猢猻出手倒也快,老了老了,老嘍——”
捶了捶腰,坦叔拍拍手,便見兩邊草叢中,鑽出來幾條好漢。為首的正是張鬆昂,這廝收了手弩,然後好奇問道:“這韓家就剩這麽一個勤練武藝的?還是個次子。”
“眼下韓家是要科舉考進士的,你懂甚麽?”
坦叔不無嘲諷地迴了一句。
“嘿嘿,這年頭,還是馬上功名來得快。娘的,常州來了好些破落戶,都想托門路去西軍。”吐了一口唾沫,張鬆昂舔著嘴唇說道,“郎君也是的,弄了這《武漢晚報》,倒是讓什麽人都以為國戰好打。程郎君能有這等地位這等名聲,真以為靠的是運氣?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麽想的。”
“若你懂郎君深意,還用在這裏和我這老匹夫胡謅?怕不是學郎君的師兄,考個狀頭去了。”
“說說也不行麽?坦叔你管的真寬?”
“休要聒噪,去,那些常州來的青皮既然要去投胎,送他們去就好了。本就遊手好閑偷雞摸狗,倘使能混個人樣出來,倒也不必計較他們禍害鄉裏。”
“坦叔,要說還是郎君厲害,那些個無賴,都琢磨著建功立業呢。嘿,就算沒膽的,還想著且末都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做條且末城的死狗,也能混個功名。這等廢物,往常朝廷拿著鞭子都抽不動,偏被一張報紙給誆了。”
“甚麽誆了!在這裏胡言亂語,快去做事!”
“好好好,這就走,這就走。”
言罷,張鬆昂叼著一根狗尾巴草,屁顛屁顛打了個唿哨,一匹棗紅馬過來,翻身上馬,朝著東邊去了。
自從《武漢晚報》出來,不拘是武漢錄事司治下各縣的奇聞趣事,還是說“苦聊生”之類所杜撰的傳奇小說,一時為武漢傳說。
雖說也不是天天出,每次也就是三千光景的發行量。加上每一版都要重新雕版,成本上來說,相當的高,純報紙本身的利潤,那是負的不能再負。
不過因為發行量多,廣告效果也不差。華潤號、順豐號、保利營造等等在武漢錄事司治下的營業額,是大大增加的,從圖表反應來看,這《武漢晚報》肯定還得辦。
當然了,這些都是應有之意。真正讓武漢人民群眾感興趣的,是且末都尉及其且末軍的雄壯威武。
李靖風雪破突厥再怎麽厲害,可那也是十來年前的事情,更何況,離的太遙遠,又沒有藝術加工,也沒有這麽的接地氣。
簡單的講,李衛公太高大太高不可攀,他是大唐的宰相,帝國的棟梁。
而且末都尉程處弼,今年才二十五歲,年紀大一點的安校尉,也不過二十七。
一群年輕人,千裏迢迢,孤懸沙海,以千餘人馬,在萬裏之外和人生死搏殺,不但贏了,還贏的相當漂亮。
摧枯拉朽的文字,反映著摧枯拉朽的勝利。
“程都尉千人破五國”“安校尉渾身是膽”“郭副尉隻身說敵酋”,這些故事不是故事,這是故事是事實,是切切實實發生了,並且是這般的驚心動魄令人激動。
於是,心懷熱血的少年們心想:都是少年俠氣,何落於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