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城門口,百姓們越來越多。
縣令沒有走,有知機的衙役給擺上桌椅,更還有的把衙門的“明鏡高懸”抬了過來。
這是要公然審案?
這位新來的縣令來了之後也沒少弄這些花裏胡哨的,或在街頭巷尾或在田間地頭,動不動的就開始審。
別說審的怎麽樣,百姓們隻當是看個笑話。
可今兒剛才這位縣令大人的話說出來,百姓們都聽到了,是要拿那位劉大善人開刀?
兩邊街道上圍滿了人,連客棧酒樓上都是人。
店家掌櫃在一旁貓著,時不時的給旁邊幾位穿著不錯的行人兜售他們店裏的豆子。
紙包一裹,香氣噴噴,從頭到尾能吃上兩刻鍾,隻需要八文錢。
方文軒聞到了香味,目光示意。
護衛過去買。
縣令看到方文軒的舉動,眉頭皺起來:“這位先生,可知我大乾律法,尋常百姓不得私自緝拿,更不得嚴刑逼供。”
方文軒揉揉耳朵,大乾律法多了,若是條條都照著辦,大乾官員豈不是有半數都要關起來?
“大人也說是尋常百姓了,我可不是,我家郎君更不是。”
方文軒靠近縣令幾步,從懷中掏出一塊兒玉玨刻章奉上。
縣令雙手接過,看了幾眼,眼中劃過驚色,後又雙手遞還。
旁邊的縣尉看了幾眼刻章,什麽也沒看出來。
不過顯然這戶商人不同一般。
隻是隨後眼角一瞥,正看到那位去買豆子的護衛去了車子那邊,隨後車門打開,裏麵有人接過。
縣尉眼中恍了下。
車裏還有人呢?
……
車內,馮雲吃著豆子,隔著車簾往外看去。
車簾如蜂巢,外麵看不到裏麵,裏麵看外麵看的清清楚楚。
桌子後麵,驚堂木一拍,縣令開始審案。
攔車的校尉,被除去衣裳,卸了兵器,如同尋常百姓跪倒在縣令桌案之前,假傳上命,收受賄賂,汙蔑正經商人,毆打解試官身,一樁樁一件件,就在眼前,更不要說早些時候就被這位縣令大人掌握的證據也都一一擺出,更甚是當初的狀告者就在圍觀人群當中。
眼看著縣令大人是真的要懲處這個校尉,眼看著這名校尉的臉色越來越白,狀告者再也忍不住站出來伸冤。
縣令大人當場判決,數罪並罰:杖一百五,三次行刑,刺配流放千裏。
隨後縣令又盯著校尉,一字一句:可將功折罪,戴罪立功。
不管校尉怎麽想,縣令把校尉捆綁到一邊,繼續審訊。
幾乎所有被方文軒叫人捆綁過來的假貨都被審了。
包括早些時候在宛城外威脅老丈攤子的六個混混。
魚肉鄉裏,為非作歹,搶占他人財物。
各杖一百。
六人當中有膽子小怕疼的,當即大唿要將功折罪,一指旁邊的一個看似老老實實的家夥:“縣官老爺,我親眼看到他殺人埋屍,不止我看到了,王六也看到了。”
“王六?”縣令問。
“就是他,他就是王六。”
膽子小的家夥把人群中正要躲的王六叫出來,衙役們上前,王六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
“老爺,他說的是真的,草民親眼所見。”
……
不止親眼看到,還記得埋屍地方,衙門裏的衙役一挖就是人證物證俱在,根本沒法抵賴。
當即,一個秋後斬立決,一個減成了勞役罰半個月。
前麵有了例子,後麵就熱鬧了。
這廂剛給自己減了,那邊立刻又給戴罪立功的加了個罪名,這廂急了,索性又招出來了幾個……
坐在一旁凳子上的方文軒嘖嘖稱歎。
車中的馮雲更是歎為觀止。
縣城不大,人不多。
真抓住一個就能拖出來一大串。
找證據,去訪人,縣尉都被調了出去,四周的衙役也不夠用。
方文軒大手一揮,自家的護衛也去幫忙。
當劉大善人趕來,看到的就是百姓們歡天喜地,天地好似化成的衙門中,那位好像頭一次見到的縣令冷眼看著他。
劉大善人樂嗬嗬的拱手,就像是個最尋常不過最和氣不過的地主老財。
“劉善才,你可知罪!”縣令喝道。
劉善才愕然:“大人,冤枉啊!”
“冤枉?”縣令一拍驚堂木,“你的管家已經招供,就是你意欲侵奪商隊之貨物,還要給予通匪之名!”
“沒有的事兒!”劉善才道,“大人,他是我家的管家不錯,可並非所有事都聽我的。”
縣令轉頭看向管家:“聽到了?意圖謀奪官家家眷財產,更還有意想要誣陷為匪,這罪名足夠你家上下全都吃上官司,再有先前的那些,嗬嗬,你應該也會算賬。”
管家被嚇住了,一旁的縣尉嗬斥:“你就是個跑腿的,能有多大罪名?那位劉大善人什麽性子你最清楚,你死了,你以為你的家人會是什麽下場?”
管家渾身哆嗦,全身發白的搖搖欲墜。
方文軒搖著頭站起來,對縣令拱手:“大人,我家郎君可在宛城待不了多久,等不了多少時候,還請大人親自與我家郎君解釋一二。”
縣令略微沉吟,點頭:“好。”
方文軒領著縣令往車隊中那輛車子過去。
縣尉還有一眾百姓人等一眨不眨的盯著那邊。
除了縣尉還有圍觀的有數幾人,誰也沒想到車內還有人,包括縣令。
但當車門打開,縣令看到裏麵的人時,縣令眼中先是劃過一抹驚訝驚喜又或是不可置信,隨後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口稱:“見過郎君。”
車內是誰?
能叫縣令大人這般恭敬?
車內的人什麽也沒說,車門關上。
縣令轉身,卻隻見背脊更挺拔。
劉大善人臉上的愜意徒然不見,管家猶如尋到了最後一棵救命的稻草,管家大喊:“大人,我招!”
……
日落,西陲。
宛城外的小攤子已經沒什麽人,老掌櫃和兒子正在收拾,忽的有人從遠處跑過來,滿麵通紅氣喘籲籲的像是要說要緊的事兒。
掌櫃兒子連忙給端上溫水:“別急,慢點兒慢點兒。”
那人猛地喘了幾口,又喝了幾口水,總算是緩了些。
“你們,攤子不用賣了。”
“怎麽迴事?”老掌櫃連忙問。
“就是劉大善人被關起來了。縣令大人說等再搜集了劉大善人欺淩的證據,再數罪並罰,現在縣令大人張貼了布告,要咱們想要報官的趕緊去。”
老掌櫃父子驚喜萬分。
蒼天有眼啊!
那人看出來父子兩個想什麽,道:“說起來還是老掌櫃手藝好啊,可是得了那位貴郎君的喜歡,劉大善人就栽在了那位貴郎君手上,你們是沒去,沒看到縣令大人當眾對那位貴郎君行禮呢,那位貴郎君根本就沒下車,你就想那位郎君家中會是怎麽個權勢?劉大善人踢到鐵板上,不死也得死了。”
真的是那位郎君?
“那位郎君呢?”掌櫃兒子忙問。
“劉大善人被抓,貴郎君就走了。”那人道,“哎呀,別想了,那位郎君不是說了嘛,還迴來呢,現在趕緊去衙門報案啊!”
“對對!走走,報案去——”
還沒收拾完的攤子也顧不上,老掌櫃父子相攜著往宛城內奔去。
與此同時,宛城內外,不知多少百姓歡唿奔走,紛紛往衙門。
夕陽,燦爛如朝霞。
縣令沒有走,有知機的衙役給擺上桌椅,更還有的把衙門的“明鏡高懸”抬了過來。
這是要公然審案?
這位新來的縣令來了之後也沒少弄這些花裏胡哨的,或在街頭巷尾或在田間地頭,動不動的就開始審。
別說審的怎麽樣,百姓們隻當是看個笑話。
可今兒剛才這位縣令大人的話說出來,百姓們都聽到了,是要拿那位劉大善人開刀?
兩邊街道上圍滿了人,連客棧酒樓上都是人。
店家掌櫃在一旁貓著,時不時的給旁邊幾位穿著不錯的行人兜售他們店裏的豆子。
紙包一裹,香氣噴噴,從頭到尾能吃上兩刻鍾,隻需要八文錢。
方文軒聞到了香味,目光示意。
護衛過去買。
縣令看到方文軒的舉動,眉頭皺起來:“這位先生,可知我大乾律法,尋常百姓不得私自緝拿,更不得嚴刑逼供。”
方文軒揉揉耳朵,大乾律法多了,若是條條都照著辦,大乾官員豈不是有半數都要關起來?
“大人也說是尋常百姓了,我可不是,我家郎君更不是。”
方文軒靠近縣令幾步,從懷中掏出一塊兒玉玨刻章奉上。
縣令雙手接過,看了幾眼,眼中劃過驚色,後又雙手遞還。
旁邊的縣尉看了幾眼刻章,什麽也沒看出來。
不過顯然這戶商人不同一般。
隻是隨後眼角一瞥,正看到那位去買豆子的護衛去了車子那邊,隨後車門打開,裏麵有人接過。
縣尉眼中恍了下。
車裏還有人呢?
……
車內,馮雲吃著豆子,隔著車簾往外看去。
車簾如蜂巢,外麵看不到裏麵,裏麵看外麵看的清清楚楚。
桌子後麵,驚堂木一拍,縣令開始審案。
攔車的校尉,被除去衣裳,卸了兵器,如同尋常百姓跪倒在縣令桌案之前,假傳上命,收受賄賂,汙蔑正經商人,毆打解試官身,一樁樁一件件,就在眼前,更不要說早些時候就被這位縣令大人掌握的證據也都一一擺出,更甚是當初的狀告者就在圍觀人群當中。
眼看著縣令大人是真的要懲處這個校尉,眼看著這名校尉的臉色越來越白,狀告者再也忍不住站出來伸冤。
縣令大人當場判決,數罪並罰:杖一百五,三次行刑,刺配流放千裏。
隨後縣令又盯著校尉,一字一句:可將功折罪,戴罪立功。
不管校尉怎麽想,縣令把校尉捆綁到一邊,繼續審訊。
幾乎所有被方文軒叫人捆綁過來的假貨都被審了。
包括早些時候在宛城外威脅老丈攤子的六個混混。
魚肉鄉裏,為非作歹,搶占他人財物。
各杖一百。
六人當中有膽子小怕疼的,當即大唿要將功折罪,一指旁邊的一個看似老老實實的家夥:“縣官老爺,我親眼看到他殺人埋屍,不止我看到了,王六也看到了。”
“王六?”縣令問。
“就是他,他就是王六。”
膽子小的家夥把人群中正要躲的王六叫出來,衙役們上前,王六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
“老爺,他說的是真的,草民親眼所見。”
……
不止親眼看到,還記得埋屍地方,衙門裏的衙役一挖就是人證物證俱在,根本沒法抵賴。
當即,一個秋後斬立決,一個減成了勞役罰半個月。
前麵有了例子,後麵就熱鬧了。
這廂剛給自己減了,那邊立刻又給戴罪立功的加了個罪名,這廂急了,索性又招出來了幾個……
坐在一旁凳子上的方文軒嘖嘖稱歎。
車中的馮雲更是歎為觀止。
縣城不大,人不多。
真抓住一個就能拖出來一大串。
找證據,去訪人,縣尉都被調了出去,四周的衙役也不夠用。
方文軒大手一揮,自家的護衛也去幫忙。
當劉大善人趕來,看到的就是百姓們歡天喜地,天地好似化成的衙門中,那位好像頭一次見到的縣令冷眼看著他。
劉大善人樂嗬嗬的拱手,就像是個最尋常不過最和氣不過的地主老財。
“劉善才,你可知罪!”縣令喝道。
劉善才愕然:“大人,冤枉啊!”
“冤枉?”縣令一拍驚堂木,“你的管家已經招供,就是你意欲侵奪商隊之貨物,還要給予通匪之名!”
“沒有的事兒!”劉善才道,“大人,他是我家的管家不錯,可並非所有事都聽我的。”
縣令轉頭看向管家:“聽到了?意圖謀奪官家家眷財產,更還有意想要誣陷為匪,這罪名足夠你家上下全都吃上官司,再有先前的那些,嗬嗬,你應該也會算賬。”
管家被嚇住了,一旁的縣尉嗬斥:“你就是個跑腿的,能有多大罪名?那位劉大善人什麽性子你最清楚,你死了,你以為你的家人會是什麽下場?”
管家渾身哆嗦,全身發白的搖搖欲墜。
方文軒搖著頭站起來,對縣令拱手:“大人,我家郎君可在宛城待不了多久,等不了多少時候,還請大人親自與我家郎君解釋一二。”
縣令略微沉吟,點頭:“好。”
方文軒領著縣令往車隊中那輛車子過去。
縣尉還有一眾百姓人等一眨不眨的盯著那邊。
除了縣尉還有圍觀的有數幾人,誰也沒想到車內還有人,包括縣令。
但當車門打開,縣令看到裏麵的人時,縣令眼中先是劃過一抹驚訝驚喜又或是不可置信,隨後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口稱:“見過郎君。”
車內是誰?
能叫縣令大人這般恭敬?
車內的人什麽也沒說,車門關上。
縣令轉身,卻隻見背脊更挺拔。
劉大善人臉上的愜意徒然不見,管家猶如尋到了最後一棵救命的稻草,管家大喊:“大人,我招!”
……
日落,西陲。
宛城外的小攤子已經沒什麽人,老掌櫃和兒子正在收拾,忽的有人從遠處跑過來,滿麵通紅氣喘籲籲的像是要說要緊的事兒。
掌櫃兒子連忙給端上溫水:“別急,慢點兒慢點兒。”
那人猛地喘了幾口,又喝了幾口水,總算是緩了些。
“你們,攤子不用賣了。”
“怎麽迴事?”老掌櫃連忙問。
“就是劉大善人被關起來了。縣令大人說等再搜集了劉大善人欺淩的證據,再數罪並罰,現在縣令大人張貼了布告,要咱們想要報官的趕緊去。”
老掌櫃父子驚喜萬分。
蒼天有眼啊!
那人看出來父子兩個想什麽,道:“說起來還是老掌櫃手藝好啊,可是得了那位貴郎君的喜歡,劉大善人就栽在了那位貴郎君手上,你們是沒去,沒看到縣令大人當眾對那位貴郎君行禮呢,那位貴郎君根本就沒下車,你就想那位郎君家中會是怎麽個權勢?劉大善人踢到鐵板上,不死也得死了。”
真的是那位郎君?
“那位郎君呢?”掌櫃兒子忙問。
“劉大善人被抓,貴郎君就走了。”那人道,“哎呀,別想了,那位郎君不是說了嘛,還迴來呢,現在趕緊去衙門報案啊!”
“對對!走走,報案去——”
還沒收拾完的攤子也顧不上,老掌櫃父子相攜著往宛城內奔去。
與此同時,宛城內外,不知多少百姓歡唿奔走,紛紛往衙門。
夕陽,燦爛如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