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母後知後覺的想要捂住她的嘴,眼睛瞪得大大的, 滿是驚恐, 但是她一個老太太的力氣, 和宋梔這樣健壯的年輕人比起來, 到底還是小了。
他們自覺是被宋梔冒犯了尊嚴, 竟想著要來撕扯宋梔, 宋梔抿著嘴梗著脖子, 一臉讓人不爽的傲氣。
她沒有罵人, 甚至說出的話都是平靜的, 隻是這話到底是“大逆不道”, 一下子就戳了馬蜂窩,把那些人刺激的眼睛都紅了。
“齊明安啊, 我看,你這個媳婦是瘋了, 你快, 快把她領走,咱們就當是沒做過這門親戚,我就當沒了你這個外甥。”舅舅他們被撕了臉上掛著的假皮,怒發衝冠。
隻是他們的外甥齊明安,並不幹涉宋梔的任何決定,她是在幫他出氣,他若是攔著,可就真的而不是人了。於是隻是皺緊了眉頭,站在宋梔身側, 恐怕這群發瘋的人傷了她。
“您別急,我倒是覺得她說的沒啥錯。“他也站定,眼睛看了一眼周圍,半是失望半是嘲諷。
滿屋子老幼婦孺,即便是齊明安腿瘸,護住宋梔一個也是沒是那麽問題。
宋梔並不惱怒,甚至,她是覺得這件事情是好笑的,引得她不住的發笑起來。
今日,她可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教育的極限,家裏麵能把孩子給教育成這樣,也是相當的厲害了。
滿家裏的人逮著一個孩子吸血,可那個孩子不僅不覺得疼,還忙不迭的教育起另外不肯給他們吸血的人,這件事情,可真的是可笑。
她素來是不願意跟人徹底把臉皮撕爛的,就算是之前和舅媽家關係僵,但是她也沒掰扯出來說他們家的一句壞話。可時到今日,比起做壞事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悲的。
也主要是因為他們家有了點錢,能讓舅舅一家多了可以吸血的地方和炫耀的資本,否則,這個大姨和他們家,地位不會有什麽不同。
至少在她的娘家那裏,大姨始終也不過隻是個包著金漆的送金娃娃,逢年過節的散財童子。可要他們說,真真正正把她當女兒疼的,到底有多少?
恐怕一時說是說不清楚,隻能等大姨也落魄了,才能體會到所謂的人情冷暖吧。
不過她親愛的妹妹就是一個實例在前,這種惡劣的對待不涉及到自身,自己當然是不會有那麽深刻的感觸。
隻是大姨身在局中,自然是半點不明白,宋梔看著他們一致對外的對自己散發惡意,也覺得沒了什麽意思。
宋梔和齊明安連帶著婆婆,都被轟了出來,人家說日後再也不和他們家做親戚,就當是他們家裏,再也沒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他倆手牽著手出門,迎著漫天星辰,宋梔因為氣憤臉頰都有點發燙,和他相視笑了笑。
他們對此渾不在意,隻有齊母,似乎是聽見了驚天噩耗一樣,立刻就大哭了起來。
這次人家落了麵子,是真的把心給狠下來了。
以前就算是和齊明安他們不和,至少還讓齊母去他們家,就算是幹活,齊母大抵是甘之如飴的。
現在舅舅家徹底和齊明安家斷了,就連幹活,就連踏入這家的門口,都是再不許了,反正他們家有個有錢的大女兒,也不需要這個窮閨女在眼前礙眼。
大姐走的時候,她婆婆倒是偷偷的去送了,隻可惜,大姨覺得二妹家的人都不可理喻,連二妹,都不配被叫做她的妹妹了。
就更別說舅舅家那些人了,她在他們家本來就沒有一分地位,更別說那些被齊母捧在手心說是有大出息的侄子侄女了。還指望他們以後發達了能也孝順她一把,人家轉臉就把她忘在了腦後,在一個村碰見的都裝作沒看見,白瞎了她這麽些年的做牛做馬,悉心照料。
那沒有影的沾光之事,終究還是陽光下的虛幻的泡影。
婆婆這麽些年流的淚還沒有這幾天哭的多,每每見到,都是紅著眼睛,嚴謹腫的跟個核桃似的,好像受了天下間最大的委屈。
虧得是周圍的人都知道齊明安聽話孝順,否則還以為他是在家裏虐待了老太太呢。
日子漸久,舅舅一家的態度就越決絕,哪怕是齊母罕見的把自己家打鳴的公雞殺了洗白白給人家送過去,人家都要給她丟出來。
如此這般,過了整整一個月,舅舅家是徹底的油鹽不進,齊母可能也是真的醒悟了,漸漸的也不去舅舅家給自己找罪受了,別人都說她是意識到了兒子才是自己的依靠,所以是真真正正的轉了性子了。
村子裏的人這樣的話已經說了多次了,這一次,她的後路是徹底斷了,總歸是該老實了。
果然也如村中人所料,她最近真的大變樣,一改往日的懶惰樣子,不僅僅不睡懶覺了,也開始幫著家裏人幹活了。
宋梔雖然覺得有點怪怪的,到底還是鬆了口氣,他們在家的時候不多,隻要她別作妖,一切都好說。
但是事情就是這麽巧,因著生意連續幾天都不算好,天又旱,他們夫妻兩個今天就沒出去,正照顧莊稼。
玉米一向是不好出苗,若是盛夏缺了水,就更難出苗了,也虧得是上爻村四麵環水,才省了點力氣。他們因為忙這件事,這幾天恰好在家。
也就是這麽巧,鄰村的王安桂糧食生意做的大,十裏八鄉的,全都收了個遍。他是真的腦子活又占盡了天時地利,心地寬厚會做人,所以生意是越做越大。
今年收成極好,除去吃的糧食之外,手頭還有不少餘糧,一般膽子大的直接就賣了。可到底是有沒膽子的,眼見著別人的錢都攥在手裏了,又羨慕嫉妒,於是又私底下聯絡了人家,說是再過來一趟。
他們忙完正是中午,剛好撞見迴家吃飯的齊明安夫妻兩個,王安桂也記得人家,遠遠的就下了自行車,自然大方的打著招唿:“明安兄弟,家去啊。”
齊明安對他莫名的帶著一些警惕,不過還是點點頭,寒暄了幾句。
王安桂倒是對他的態度似無所覺的樣子,臉上帶笑的說著話:“要我說大娘還是太客氣,都說要是你們的糧食要賣,直接提我的名號就成了,也能多點錢。你看這弄的,這大幾百斤的,可少了好幾塊呢。”
齊明安一聽這話,臉色就沉了下來。
第46章 分家
王安桂是人精裏的人精, 見過的人,吃過的飯,恐怕比他們兩個加起來都多。眼下一看齊明安的表情,就知道這話是不對勁了, 他眼珠轉了轉, 不再說話。
齊明安的臉色沉了一會, 皺著眉頭問了問這到底是個怎麽迴事, 其實三兩句話的就能拚湊出個真相來了。
可王安桂油滑至極, 跟齊明安的交情也算不上多深, 有些事他不想跟別人多說。隻是這樣的人能把生意做大, 一定不是靠的心眼子, 必定還是因為他本質是厚道。
他雖然不是很想摻和人家的家務事, 在齊明安的問聲下, 到底還是說了幾句。
“也就是前幾天的事了,賣了差不多有七百斤。”他含糊了幾句, 看了一眼齊明安的表情,就推脫說自己得去接著收麥子, 告辭了。
他今天算是說錯了話, 說了這幾句,已經算是說多了,這種事情,別人是真的不好參與。
看他跨上自行車騎遠,齊明安的臉色變了一變,就領著宋梔迴家了。要說是奇怪,也算不上是奇怪,齊母是什麽樣的人,他們其實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隻是之前想著齊明安畢竟是從她的肚子裏爬出來的,總是顧念著一分情分。
深深的唿吸了一口氣,宋梔心中卻忽然有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數日間縈繞在心頭的不對勁,在今天是徹底的消散了。僅僅隻是賣了存糧,宋梔反而有一股輕鬆之感,幸好,隻是錢的問題。
而齊母的前些天的老實也顯得格外的諷刺,一句話浮現在腦海裏,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眼下看來,齊母是真的把這孩子當仇人待了。若說是他們家虧待了她,恐怕連村子裏的人都要替他們說上一份委屈。若說是生兒養子,造骨育血,齊明安這一身皮肉的恩情,這麽幾十年早該還完了。
齊明安一瘸一拐領著她走的飛快,連帶著她的心都突突的跳起來,他們走的不是迴家的路,去的是老支書那。
中午的時候他們剛剛吃下了飯,老支書穿著工字白背心,正坐在門內樹下喝燒酒,桌子上擺了幾道菜,他們一家人正吃著香。
一見他們夫妻兩個來,他們家人也不小氣,連忙引著齊明安往飯桌那裏走,一邊還招唿著要他們喝酒。
宋梔臉上還帶著笑推脫,然後看了齊明安一眼,忽而就深深的歎了口氣,眼圈就紅了。
齊明安臉色也又青又白的很難看,一看這樣,老支書家裏的人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也不再邀,給幾人搬了板凳,坐下來聊。
這對小夫妻兩個平日裏都是挺和善的,倒很少有跟人紅臉的時候,現在這一副委屈橫生的樣子,不由的讓人深想。
誰都知道他們倆,可是有個糊塗的娘,和一幫難纏的親戚,要說還有什麽旁的人,可旁的人也給不了他們委屈受。
連老支書的老伴也在圍裙上擦了擦手,遲疑著細細的問了,她不問可倒好,一問,宋梔就啪嗒啪嗒掉眼淚。
等他們夫妻兩個說了出來之後,滿室都沉默了。
老支書吧嗒吧嗒的抽著煙,黃銅的煙嘴上冒出一團白白的煙霧,閉上眼睛,說了兩句:“你們娘是糊塗了,你們也不能跟著糊塗。”
這村子裏不是沒有不養老的的,有孝順的,自然就有不孝順的。
這個年頭做兒女的,也給不了老人什麽樣的條件,頂多就是多吃點飯,少幹點活,冬天能穿暖,去世了有人收屍燒紙罷了。
也有那種不孝順的,給老人搭個窩棚住著的也有,隻是鮮少有這種鬧著非得來分家的不可。
隻是齊明安這夫妻兩個他們都知道,孝順懂事的小年輕,倒也不是混子,也不是癩子,也不是因為不想養老人才分家的。
隻是明安娘這些年做的事情,可真是讓人從頭頂寒到了腳尖,說是幾分的母子之情,養育之恩,這麽多年的折騰之下,也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她這些年折騰來折騰去的,別人可都看在眼裏,她倒是想求一分在自己侄子侄女的麵子,也想著為自己弟弟家考慮,落一分好。
可多年的事情做下來,別人看到眼睛裏的就隻有兩個字——糊塗。
“明安娘啊,咋迴事啊這是。”老支書還是歎道,隻不過還是各方麵都勸勸,他家隻有一個母親,分家這迴事,怎麽都不好聽。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做子女的,還真不能說不要這個老娘就不要這個老娘。
“有些事情,兩方忍忍,就過去了,畢竟是母子,沒理由鬧成這樣,讓旁人看笑話。這樣吧,把你娘也叫過來,這件事莫不是你們都誤會了,解釋解釋總還是母子。”
老支書坐著抽了半天的煙,輕輕的白煙上浮,然後消散在日光下,滿院子的人跟著他一起想了許久,就聽見他說了這段話。
一聽老支書說這些話,齊明安沸騰的情緒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宋梔握著他的手,他的手一向熱,此時卻出了一手的冷汗,大夏天裏手冰冰涼涼。
隻是老支書這樣說了,別人就不能拂他的麵子,到底還是把齊母給請了來。舅舅現在是一心捧大姨,所以在齊明安他們兩個把大姨的麵子給拂了之後,舅舅家再也不許齊母去了。
她無處可去,隻能在家中坐著,他們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在掃雞圈,靛藍的褂子上沾了雞食和雞糞。
………………
七老八十了,親兒子要跟自己分家,這數到哪裏都是一樁醜事,至少他們上堯存村是從來沒有過。私底下無論是讓親老娘吃雞食豬食也好,還是打罵也好,那都是私底下,家裏的醜事他們沒有一個敢拿到明麵上來說的。
所以別人七嘴八舌的把她勸過去之後,齊母首先不是憤怒,而是羞恥,羞的她一張粗黃的臉像是煮熟的蝦子。
老支書是盼望著他們母子能和好的,也不希望他們心存芥蒂,於是先開口問齊母,想給她個台階下:“二妹妹,正好你過來,快解釋解釋,你看看這事鬧的。”
村裏的人無論是看笑話還是什麽,此時倒真不會表現出來,反而一個勁的勸起母子二人。就好像是他們之間從未有橫亙整整二十年的矛盾,齊母是含辛茹苦養育了齊明安二十幾年的母親,而齊明安則是成了因一點小事就要分家的不孝子。
“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怎麽會不疼。”
“你娘也是個苦命人,這事說說就過去吧,都是一家人。”
“我覺得你娘也不一定是那個意思,明安媽,你說是不是,糧食那麽多吃不完也不是淨等著長毛嗎。我看你娘這次也不是壞心。”
“就是,你不還賣了麥子了嗎,快把錢給孩子這件事就算是了了。”
“…”
宋梔茫然的看著之前萬事交代她要對齊明安好點的村民們,忽然覺得他們有點奇怪。
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痛,齊母慷他人之慨,讓齊明安做牛做馬這麽多年,而這些人也可以很慷慨。
他們你一言我一句的直接把這件事定了,宋梔看著齊明安的額頭上都出了因憤怒而出的青筋。
隻是他是不可能去指責齊母的,她再不好,有一個娘的身份在,齊明安就得盡孝,別的話說的多了,就是不孝。別的不說,就算是村子裏知根知底的這些人,就能你一指我一指的就能把他們脊柱給戳彎了。
說到底,上堯村的人平日裏待他們不錯,但是一遇到事就顯出來了。
宋梔撫著他的胸口讓他平靜下來,湊到耳邊對他說:“這件事你別開口,我來說。”
惡媳婦懦弱兒子的事情,屢見不鮮,這種事他做了不好,但是宋梔一不怕別人說
齊明安握著她的手,搖了搖頭,分家這件事,是今天就得辦了的。
齊母身邊圍著一堆婆子給她出主意,說是讓她趕緊把錢給拿出來,再服軟多幹活,明安這孩子心眼好,以前這麽多年就過來了,哪會現在說是不要老娘就不要老娘?
可她把手在身上摸了個半天,也沒摸到一毛錢,臉色難看的對周圍人解釋道:“我本來說想給他們的,你看我這死老婆子,把錢給弄丟了。”
邊說邊哭,不一會的臉上就掛滿了鼻涕淚,她光是說還不行,不一會就坐到地上,歪著頭邊說邊手拍著地麵,激起一地的粉塵,似乎是十分痛悔的樣子。
隻是她這麽多年,有看她順眼的,也有真的覺得她這個娘實在是做的太離譜的,看不上她這樣的也有。茂才媳婦就也算是其中一個了,眼下撇了撇嘴,直接沒給她留半分的麵子。
他們自覺是被宋梔冒犯了尊嚴, 竟想著要來撕扯宋梔, 宋梔抿著嘴梗著脖子, 一臉讓人不爽的傲氣。
她沒有罵人, 甚至說出的話都是平靜的, 隻是這話到底是“大逆不道”, 一下子就戳了馬蜂窩,把那些人刺激的眼睛都紅了。
“齊明安啊, 我看,你這個媳婦是瘋了, 你快, 快把她領走,咱們就當是沒做過這門親戚,我就當沒了你這個外甥。”舅舅他們被撕了臉上掛著的假皮,怒發衝冠。
隻是他們的外甥齊明安,並不幹涉宋梔的任何決定,她是在幫他出氣,他若是攔著,可就真的而不是人了。於是隻是皺緊了眉頭,站在宋梔身側, 恐怕這群發瘋的人傷了她。
“您別急,我倒是覺得她說的沒啥錯。“他也站定,眼睛看了一眼周圍,半是失望半是嘲諷。
滿屋子老幼婦孺,即便是齊明安腿瘸,護住宋梔一個也是沒是那麽問題。
宋梔並不惱怒,甚至,她是覺得這件事情是好笑的,引得她不住的發笑起來。
今日,她可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教育的極限,家裏麵能把孩子給教育成這樣,也是相當的厲害了。
滿家裏的人逮著一個孩子吸血,可那個孩子不僅不覺得疼,還忙不迭的教育起另外不肯給他們吸血的人,這件事情,可真的是可笑。
她素來是不願意跟人徹底把臉皮撕爛的,就算是之前和舅媽家關係僵,但是她也沒掰扯出來說他們家的一句壞話。可時到今日,比起做壞事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悲的。
也主要是因為他們家有了點錢,能讓舅舅一家多了可以吸血的地方和炫耀的資本,否則,這個大姨和他們家,地位不會有什麽不同。
至少在她的娘家那裏,大姨始終也不過隻是個包著金漆的送金娃娃,逢年過節的散財童子。可要他們說,真真正正把她當女兒疼的,到底有多少?
恐怕一時說是說不清楚,隻能等大姨也落魄了,才能體會到所謂的人情冷暖吧。
不過她親愛的妹妹就是一個實例在前,這種惡劣的對待不涉及到自身,自己當然是不會有那麽深刻的感觸。
隻是大姨身在局中,自然是半點不明白,宋梔看著他們一致對外的對自己散發惡意,也覺得沒了什麽意思。
宋梔和齊明安連帶著婆婆,都被轟了出來,人家說日後再也不和他們家做親戚,就當是他們家裏,再也沒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他倆手牽著手出門,迎著漫天星辰,宋梔因為氣憤臉頰都有點發燙,和他相視笑了笑。
他們對此渾不在意,隻有齊母,似乎是聽見了驚天噩耗一樣,立刻就大哭了起來。
這次人家落了麵子,是真的把心給狠下來了。
以前就算是和齊明安他們不和,至少還讓齊母去他們家,就算是幹活,齊母大抵是甘之如飴的。
現在舅舅家徹底和齊明安家斷了,就連幹活,就連踏入這家的門口,都是再不許了,反正他們家有個有錢的大女兒,也不需要這個窮閨女在眼前礙眼。
大姐走的時候,她婆婆倒是偷偷的去送了,隻可惜,大姨覺得二妹家的人都不可理喻,連二妹,都不配被叫做她的妹妹了。
就更別說舅舅家那些人了,她在他們家本來就沒有一分地位,更別說那些被齊母捧在手心說是有大出息的侄子侄女了。還指望他們以後發達了能也孝順她一把,人家轉臉就把她忘在了腦後,在一個村碰見的都裝作沒看見,白瞎了她這麽些年的做牛做馬,悉心照料。
那沒有影的沾光之事,終究還是陽光下的虛幻的泡影。
婆婆這麽些年流的淚還沒有這幾天哭的多,每每見到,都是紅著眼睛,嚴謹腫的跟個核桃似的,好像受了天下間最大的委屈。
虧得是周圍的人都知道齊明安聽話孝順,否則還以為他是在家裏虐待了老太太呢。
日子漸久,舅舅一家的態度就越決絕,哪怕是齊母罕見的把自己家打鳴的公雞殺了洗白白給人家送過去,人家都要給她丟出來。
如此這般,過了整整一個月,舅舅家是徹底的油鹽不進,齊母可能也是真的醒悟了,漸漸的也不去舅舅家給自己找罪受了,別人都說她是意識到了兒子才是自己的依靠,所以是真真正正的轉了性子了。
村子裏的人這樣的話已經說了多次了,這一次,她的後路是徹底斷了,總歸是該老實了。
果然也如村中人所料,她最近真的大變樣,一改往日的懶惰樣子,不僅僅不睡懶覺了,也開始幫著家裏人幹活了。
宋梔雖然覺得有點怪怪的,到底還是鬆了口氣,他們在家的時候不多,隻要她別作妖,一切都好說。
但是事情就是這麽巧,因著生意連續幾天都不算好,天又旱,他們夫妻兩個今天就沒出去,正照顧莊稼。
玉米一向是不好出苗,若是盛夏缺了水,就更難出苗了,也虧得是上爻村四麵環水,才省了點力氣。他們因為忙這件事,這幾天恰好在家。
也就是這麽巧,鄰村的王安桂糧食生意做的大,十裏八鄉的,全都收了個遍。他是真的腦子活又占盡了天時地利,心地寬厚會做人,所以生意是越做越大。
今年收成極好,除去吃的糧食之外,手頭還有不少餘糧,一般膽子大的直接就賣了。可到底是有沒膽子的,眼見著別人的錢都攥在手裏了,又羨慕嫉妒,於是又私底下聯絡了人家,說是再過來一趟。
他們忙完正是中午,剛好撞見迴家吃飯的齊明安夫妻兩個,王安桂也記得人家,遠遠的就下了自行車,自然大方的打著招唿:“明安兄弟,家去啊。”
齊明安對他莫名的帶著一些警惕,不過還是點點頭,寒暄了幾句。
王安桂倒是對他的態度似無所覺的樣子,臉上帶笑的說著話:“要我說大娘還是太客氣,都說要是你們的糧食要賣,直接提我的名號就成了,也能多點錢。你看這弄的,這大幾百斤的,可少了好幾塊呢。”
齊明安一聽這話,臉色就沉了下來。
第46章 分家
王安桂是人精裏的人精, 見過的人,吃過的飯,恐怕比他們兩個加起來都多。眼下一看齊明安的表情,就知道這話是不對勁了, 他眼珠轉了轉, 不再說話。
齊明安的臉色沉了一會, 皺著眉頭問了問這到底是個怎麽迴事, 其實三兩句話的就能拚湊出個真相來了。
可王安桂油滑至極, 跟齊明安的交情也算不上多深, 有些事他不想跟別人多說。隻是這樣的人能把生意做大, 一定不是靠的心眼子, 必定還是因為他本質是厚道。
他雖然不是很想摻和人家的家務事, 在齊明安的問聲下, 到底還是說了幾句。
“也就是前幾天的事了,賣了差不多有七百斤。”他含糊了幾句, 看了一眼齊明安的表情,就推脫說自己得去接著收麥子, 告辭了。
他今天算是說錯了話, 說了這幾句,已經算是說多了,這種事情,別人是真的不好參與。
看他跨上自行車騎遠,齊明安的臉色變了一變,就領著宋梔迴家了。要說是奇怪,也算不上是奇怪,齊母是什麽樣的人,他們其實清楚的不能再清楚, 隻是之前想著齊明安畢竟是從她的肚子裏爬出來的,總是顧念著一分情分。
深深的唿吸了一口氣,宋梔心中卻忽然有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數日間縈繞在心頭的不對勁,在今天是徹底的消散了。僅僅隻是賣了存糧,宋梔反而有一股輕鬆之感,幸好,隻是錢的問題。
而齊母的前些天的老實也顯得格外的諷刺,一句話浮現在腦海裏,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眼下看來,齊母是真的把這孩子當仇人待了。若說是他們家虧待了她,恐怕連村子裏的人都要替他們說上一份委屈。若說是生兒養子,造骨育血,齊明安這一身皮肉的恩情,這麽幾十年早該還完了。
齊明安一瘸一拐領著她走的飛快,連帶著她的心都突突的跳起來,他們走的不是迴家的路,去的是老支書那。
中午的時候他們剛剛吃下了飯,老支書穿著工字白背心,正坐在門內樹下喝燒酒,桌子上擺了幾道菜,他們一家人正吃著香。
一見他們夫妻兩個來,他們家人也不小氣,連忙引著齊明安往飯桌那裏走,一邊還招唿著要他們喝酒。
宋梔臉上還帶著笑推脫,然後看了齊明安一眼,忽而就深深的歎了口氣,眼圈就紅了。
齊明安臉色也又青又白的很難看,一看這樣,老支書家裏的人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也不再邀,給幾人搬了板凳,坐下來聊。
這對小夫妻兩個平日裏都是挺和善的,倒很少有跟人紅臉的時候,現在這一副委屈橫生的樣子,不由的讓人深想。
誰都知道他們倆,可是有個糊塗的娘,和一幫難纏的親戚,要說還有什麽旁的人,可旁的人也給不了他們委屈受。
連老支書的老伴也在圍裙上擦了擦手,遲疑著細細的問了,她不問可倒好,一問,宋梔就啪嗒啪嗒掉眼淚。
等他們夫妻兩個說了出來之後,滿室都沉默了。
老支書吧嗒吧嗒的抽著煙,黃銅的煙嘴上冒出一團白白的煙霧,閉上眼睛,說了兩句:“你們娘是糊塗了,你們也不能跟著糊塗。”
這村子裏不是沒有不養老的的,有孝順的,自然就有不孝順的。
這個年頭做兒女的,也給不了老人什麽樣的條件,頂多就是多吃點飯,少幹點活,冬天能穿暖,去世了有人收屍燒紙罷了。
也有那種不孝順的,給老人搭個窩棚住著的也有,隻是鮮少有這種鬧著非得來分家的不可。
隻是齊明安這夫妻兩個他們都知道,孝順懂事的小年輕,倒也不是混子,也不是癩子,也不是因為不想養老人才分家的。
隻是明安娘這些年做的事情,可真是讓人從頭頂寒到了腳尖,說是幾分的母子之情,養育之恩,這麽多年的折騰之下,也不知道還能剩下多少。
她這些年折騰來折騰去的,別人可都看在眼裏,她倒是想求一分在自己侄子侄女的麵子,也想著為自己弟弟家考慮,落一分好。
可多年的事情做下來,別人看到眼睛裏的就隻有兩個字——糊塗。
“明安娘啊,咋迴事啊這是。”老支書還是歎道,隻不過還是各方麵都勸勸,他家隻有一個母親,分家這迴事,怎麽都不好聽。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做子女的,還真不能說不要這個老娘就不要這個老娘。
“有些事情,兩方忍忍,就過去了,畢竟是母子,沒理由鬧成這樣,讓旁人看笑話。這樣吧,把你娘也叫過來,這件事莫不是你們都誤會了,解釋解釋總還是母子。”
老支書坐著抽了半天的煙,輕輕的白煙上浮,然後消散在日光下,滿院子的人跟著他一起想了許久,就聽見他說了這段話。
一聽老支書說這些話,齊明安沸騰的情緒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宋梔握著他的手,他的手一向熱,此時卻出了一手的冷汗,大夏天裏手冰冰涼涼。
隻是老支書這樣說了,別人就不能拂他的麵子,到底還是把齊母給請了來。舅舅現在是一心捧大姨,所以在齊明安他們兩個把大姨的麵子給拂了之後,舅舅家再也不許齊母去了。
她無處可去,隻能在家中坐著,他們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在掃雞圈,靛藍的褂子上沾了雞食和雞糞。
………………
七老八十了,親兒子要跟自己分家,這數到哪裏都是一樁醜事,至少他們上堯存村是從來沒有過。私底下無論是讓親老娘吃雞食豬食也好,還是打罵也好,那都是私底下,家裏的醜事他們沒有一個敢拿到明麵上來說的。
所以別人七嘴八舌的把她勸過去之後,齊母首先不是憤怒,而是羞恥,羞的她一張粗黃的臉像是煮熟的蝦子。
老支書是盼望著他們母子能和好的,也不希望他們心存芥蒂,於是先開口問齊母,想給她個台階下:“二妹妹,正好你過來,快解釋解釋,你看看這事鬧的。”
村裏的人無論是看笑話還是什麽,此時倒真不會表現出來,反而一個勁的勸起母子二人。就好像是他們之間從未有橫亙整整二十年的矛盾,齊母是含辛茹苦養育了齊明安二十幾年的母親,而齊明安則是成了因一點小事就要分家的不孝子。
“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怎麽會不疼。”
“你娘也是個苦命人,這事說說就過去吧,都是一家人。”
“我覺得你娘也不一定是那個意思,明安媽,你說是不是,糧食那麽多吃不完也不是淨等著長毛嗎。我看你娘這次也不是壞心。”
“就是,你不還賣了麥子了嗎,快把錢給孩子這件事就算是了了。”
“…”
宋梔茫然的看著之前萬事交代她要對齊明安好點的村民們,忽然覺得他們有點奇怪。
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不痛,齊母慷他人之慨,讓齊明安做牛做馬這麽多年,而這些人也可以很慷慨。
他們你一言我一句的直接把這件事定了,宋梔看著齊明安的額頭上都出了因憤怒而出的青筋。
隻是他是不可能去指責齊母的,她再不好,有一個娘的身份在,齊明安就得盡孝,別的話說的多了,就是不孝。別的不說,就算是村子裏知根知底的這些人,就能你一指我一指的就能把他們脊柱給戳彎了。
說到底,上堯村的人平日裏待他們不錯,但是一遇到事就顯出來了。
宋梔撫著他的胸口讓他平靜下來,湊到耳邊對他說:“這件事你別開口,我來說。”
惡媳婦懦弱兒子的事情,屢見不鮮,這種事他做了不好,但是宋梔一不怕別人說
齊明安握著她的手,搖了搖頭,分家這件事,是今天就得辦了的。
齊母身邊圍著一堆婆子給她出主意,說是讓她趕緊把錢給拿出來,再服軟多幹活,明安這孩子心眼好,以前這麽多年就過來了,哪會現在說是不要老娘就不要老娘?
可她把手在身上摸了個半天,也沒摸到一毛錢,臉色難看的對周圍人解釋道:“我本來說想給他們的,你看我這死老婆子,把錢給弄丟了。”
邊說邊哭,不一會的臉上就掛滿了鼻涕淚,她光是說還不行,不一會就坐到地上,歪著頭邊說邊手拍著地麵,激起一地的粉塵,似乎是十分痛悔的樣子。
隻是她這麽多年,有看她順眼的,也有真的覺得她這個娘實在是做的太離譜的,看不上她這樣的也有。茂才媳婦就也算是其中一個了,眼下撇了撇嘴,直接沒給她留半分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