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夢想起航
重生年代:下鄉種田來致富 作者:笑風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熙帶著人到了二樓,找到今天值班的主治醫生,把情況說了一下,方子給他看了看,然後醫生又摸了孩子的脈,才在顧熙的方子上簽了字。
顧熙雖然感覺這個規定很繁瑣。但想想也是醫院為病人負責,畢竟一開始實習醫生確實有可能診斷錯誤。
而且義診的人找主治醫生複核也是不花錢的,算是醫院給普通老百姓一點福利。
畢竟醫院當時建設都是靠的普通老百姓。
顧熙把人帶到下麵,交代老人直接可以去藥房拿藥就可以了。
“那醫生,你這需要多少診費。”老婦人小聲的問。
“我是義診,不要錢,你隻要給藥錢就可以了。”顧熙笑著說道。
“哎呀,謝謝大善人。”老婦人低頭就要給顧熙鞠躬,嚇得顧熙一把扶住了她。
“不用客氣,快去拿藥吧,拿過再來一趟我和你說怎麽熬,怎麽吃。”
“哎呀,太謝謝你了,今天遇到好人了。”老人帶著孩子,念叨著去拿藥了。
開好藥過來顧熙又和她耐心的說了怎麽吃,怎麽熬,才送走了第一個病人。
“積分到賬100。”顧熙坐下就聽見了係統播報的聲音,這算是成功了一個。
接下來又是一段時間的等待,一般到這裏的人比較少,過來都是衝著知明的老醫生來的,所以顧熙這邊就很清閑。
還好顧熙帶了書過來,不至於幹瞪眼。
中午吃飯,顧熙是一個人去的,因為今天顧熙自己能認得地方了。
醫院的夥食感覺和大學食堂的也差不多,味道好像比大學食堂的差點。
顧熙看也有人帶飯過來吃,想著自己以後也可以試著帶飯過來。
下午依然沒有人來找顧熙,門診下午本來就很清冷。
下班的時候顧熙一個人騎自行車迴家,因為師父一周隻上兩天班,後期醫院忙起來了可能會上的多一些。
5點多下班,天還亮著呢,走到學校門口,顧熙騎著車轉頭朝著宋如的店裏去了。
自己這個合夥人期末考試前送了布料過去,到現在快大半個月了一趟都沒有去看過,確實有點不稱職。
顧熙到的時候,裏麵還有幾個客人在看衣服呢,自從這邊開始做成衣以後,生意真的好了很多。
宋如做的衣服質量好,樣式布料都不差,經過口口相傳,很多人都來她這裏買衣服,當然市麵上也出現了很多仿照品,但是他的布料質量卻不如顧熙給的。
等到宋如送走最後一個客人,顧熙才上去打招唿。
“如姐。”
“顧熙你來了,快來坐一會。”宋如看見顧熙開心的不得了,拉著她就往椅子上讓。
“最近怎麽樣,看著你紅光滿麵的,是不是有什麽好事發生啊。”顧熙笑著問道。
“哎呀,這都被你看出來了,我男人原諒我了,已經從老家過來了。”宋如高興的說。
“那是好事呀,姐夫呢,怎麽沒看見他。”一眼能看到全部的小店沒有其他人在,連原來安置在店裏的縫紉機也搬走了,這個店徹底成了賣衣服的店了。
“他和婆婆一起過來的,我就新租了一個小院子,他們在那邊給我做衣服呢,你看這幾個款式就是我男人做的,這些個手帕是我婆婆繡的。”宋如指著掛在一邊的幾件衣服給顧熙看。
是幾件男裝,樣式還挺好看的,設計放在顧熙那個時候都不算過時。
而她婆婆繡的手帕更是精美,像是藝術品一樣。
“大娘和姐夫太厲害了,這做的真好看。”顧熙拿著手帕忍不住讚歎道。
“不行,如姐,這手帕多少錢,我要買幾個。”
“哎呀,這個不值錢,都是我婆婆用邊角的布做的。”宋如如此說道。
“這可是藝術品,怎麽能不值錢呢,不比衣服貴也要和衣服齊平啊。”顧熙忍不住說道。
“話是這麽說,可是認這個卻是少之又少。”宋如也知道,隻是現在老百姓隻講衣食住行,藝術追求目前還是比較少的。
“對了,姐夫和大娘以前是做這個的嗎?怎麽這麽厲害。”顧熙忍不住問道。
“我婆婆以前是給人家做繡娘的,我公公是裁縫。
他們隻有我男人一個孩子,所有的本事都交給他了,不過這些年也沒有機會動手,我做衣服的本事還是他教的呢。
現在這也算是一個吃飯的手段了。”宋如感慨道。
“那他們現在就天天幫著做衣服。”
“是啊,自從來了就開始忙活了,我婆婆知道刺繡能掙錢更是不停地幹。
我當時也是豬油蒙了心,就一心想著迴來,其實我婆婆他們對我挺好的。”宋如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行為還是後悔不已,幸虧反悔的快,不然一家子就一拍兩散了。
“是啊,一時衝動害人不淺。以後可別這麽幹了。”顧熙語重心長的說。
“哎呀,我發現你年齡不大,但是說話老氣橫秋的。
對了,上的月的分紅出來了,你猜是多少。”宋如笑的一臉神秘。
“500。”
“不對。”宋如搖搖頭。
“1000。”
“不對,是1376塊錢。你能分963.2,我的是412.8。
我真不敢想象,我一個月能掙人家快一年的工資。”宋如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我們把借的錢還了,我能讓我男人他們過來不餓肚子了。”宋如哽咽的說著,顧熙看現在沒人,任由她發泄著情緒。
“這算什麽,我們以後一定可以越做越好,把我們的衣服賣遍全國,賣到全世界。”顧熙看著哭的稀裏嘩啦的宋如,在旁邊鼓勁道。
“真,真的可以嗎?”宋如淚眼朦朧的問道。
“當然可以,你看姐夫做的衣服這麽好看,大娘繡的圖案又真又傳神,憑啥不讓外國人也震驚一把。”顧熙肯定的答道。
“對,你說的我就信,那時候你說店可以開,現在就成功了,將來隻要我們努力這些一定可以實現。”宋如抹了一把眼淚,兩個女人在這小小的店鋪裏立下了誌願。
“宋姐你看這樣,錢我們就先不分,先買幾台縫紉機,招幾個人,一起做衣服,光靠著姐夫一個人,我看做的也不夠用。”顧熙看著比較空的小店提議道。
顧熙雖然感覺這個規定很繁瑣。但想想也是醫院為病人負責,畢竟一開始實習醫生確實有可能診斷錯誤。
而且義診的人找主治醫生複核也是不花錢的,算是醫院給普通老百姓一點福利。
畢竟醫院當時建設都是靠的普通老百姓。
顧熙把人帶到下麵,交代老人直接可以去藥房拿藥就可以了。
“那醫生,你這需要多少診費。”老婦人小聲的問。
“我是義診,不要錢,你隻要給藥錢就可以了。”顧熙笑著說道。
“哎呀,謝謝大善人。”老婦人低頭就要給顧熙鞠躬,嚇得顧熙一把扶住了她。
“不用客氣,快去拿藥吧,拿過再來一趟我和你說怎麽熬,怎麽吃。”
“哎呀,太謝謝你了,今天遇到好人了。”老人帶著孩子,念叨著去拿藥了。
開好藥過來顧熙又和她耐心的說了怎麽吃,怎麽熬,才送走了第一個病人。
“積分到賬100。”顧熙坐下就聽見了係統播報的聲音,這算是成功了一個。
接下來又是一段時間的等待,一般到這裏的人比較少,過來都是衝著知明的老醫生來的,所以顧熙這邊就很清閑。
還好顧熙帶了書過來,不至於幹瞪眼。
中午吃飯,顧熙是一個人去的,因為今天顧熙自己能認得地方了。
醫院的夥食感覺和大學食堂的也差不多,味道好像比大學食堂的差點。
顧熙看也有人帶飯過來吃,想著自己以後也可以試著帶飯過來。
下午依然沒有人來找顧熙,門診下午本來就很清冷。
下班的時候顧熙一個人騎自行車迴家,因為師父一周隻上兩天班,後期醫院忙起來了可能會上的多一些。
5點多下班,天還亮著呢,走到學校門口,顧熙騎著車轉頭朝著宋如的店裏去了。
自己這個合夥人期末考試前送了布料過去,到現在快大半個月了一趟都沒有去看過,確實有點不稱職。
顧熙到的時候,裏麵還有幾個客人在看衣服呢,自從這邊開始做成衣以後,生意真的好了很多。
宋如做的衣服質量好,樣式布料都不差,經過口口相傳,很多人都來她這裏買衣服,當然市麵上也出現了很多仿照品,但是他的布料質量卻不如顧熙給的。
等到宋如送走最後一個客人,顧熙才上去打招唿。
“如姐。”
“顧熙你來了,快來坐一會。”宋如看見顧熙開心的不得了,拉著她就往椅子上讓。
“最近怎麽樣,看著你紅光滿麵的,是不是有什麽好事發生啊。”顧熙笑著問道。
“哎呀,這都被你看出來了,我男人原諒我了,已經從老家過來了。”宋如高興的說。
“那是好事呀,姐夫呢,怎麽沒看見他。”一眼能看到全部的小店沒有其他人在,連原來安置在店裏的縫紉機也搬走了,這個店徹底成了賣衣服的店了。
“他和婆婆一起過來的,我就新租了一個小院子,他們在那邊給我做衣服呢,你看這幾個款式就是我男人做的,這些個手帕是我婆婆繡的。”宋如指著掛在一邊的幾件衣服給顧熙看。
是幾件男裝,樣式還挺好看的,設計放在顧熙那個時候都不算過時。
而她婆婆繡的手帕更是精美,像是藝術品一樣。
“大娘和姐夫太厲害了,這做的真好看。”顧熙拿著手帕忍不住讚歎道。
“不行,如姐,這手帕多少錢,我要買幾個。”
“哎呀,這個不值錢,都是我婆婆用邊角的布做的。”宋如如此說道。
“這可是藝術品,怎麽能不值錢呢,不比衣服貴也要和衣服齊平啊。”顧熙忍不住說道。
“話是這麽說,可是認這個卻是少之又少。”宋如也知道,隻是現在老百姓隻講衣食住行,藝術追求目前還是比較少的。
“對了,姐夫和大娘以前是做這個的嗎?怎麽這麽厲害。”顧熙忍不住問道。
“我婆婆以前是給人家做繡娘的,我公公是裁縫。
他們隻有我男人一個孩子,所有的本事都交給他了,不過這些年也沒有機會動手,我做衣服的本事還是他教的呢。
現在這也算是一個吃飯的手段了。”宋如感慨道。
“那他們現在就天天幫著做衣服。”
“是啊,自從來了就開始忙活了,我婆婆知道刺繡能掙錢更是不停地幹。
我當時也是豬油蒙了心,就一心想著迴來,其實我婆婆他們對我挺好的。”宋如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行為還是後悔不已,幸虧反悔的快,不然一家子就一拍兩散了。
“是啊,一時衝動害人不淺。以後可別這麽幹了。”顧熙語重心長的說。
“哎呀,我發現你年齡不大,但是說話老氣橫秋的。
對了,上的月的分紅出來了,你猜是多少。”宋如笑的一臉神秘。
“500。”
“不對。”宋如搖搖頭。
“1000。”
“不對,是1376塊錢。你能分963.2,我的是412.8。
我真不敢想象,我一個月能掙人家快一年的工資。”宋如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我們把借的錢還了,我能讓我男人他們過來不餓肚子了。”宋如哽咽的說著,顧熙看現在沒人,任由她發泄著情緒。
“這算什麽,我們以後一定可以越做越好,把我們的衣服賣遍全國,賣到全世界。”顧熙看著哭的稀裏嘩啦的宋如,在旁邊鼓勁道。
“真,真的可以嗎?”宋如淚眼朦朧的問道。
“當然可以,你看姐夫做的衣服這麽好看,大娘繡的圖案又真又傳神,憑啥不讓外國人也震驚一把。”顧熙肯定的答道。
“對,你說的我就信,那時候你說店可以開,現在就成功了,將來隻要我們努力這些一定可以實現。”宋如抹了一把眼淚,兩個女人在這小小的店鋪裏立下了誌願。
“宋姐你看這樣,錢我們就先不分,先買幾台縫紉機,招幾個人,一起做衣服,光靠著姐夫一個人,我看做的也不夠用。”顧熙看著比較空的小店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