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軒轅黃帝八世孫,顓頊帝的六世孫子(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其稱號為有虞氏,姚姓,媯氏,因為舜兩眼都是雙瞳仁,故名重華,字都君,舜自五世祖上窮蟬起都是平民。帝舜從小受父親瞽叟、後母和後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異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讚譽。


    舜是由人教派下人來教導的,因為玄都已經是一次人皇之師,所以這次人皇之事是太上老君親自操刀主持的。


    他在曆山耕田,當地人不再爭田界,互相很謙讓,人們都願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即聚集成一個村落。當時部落聯盟領袖帝堯年事已高,欲選繼承人,四嶽一致推舉舜,於是,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九名男子侍奉於舜的左右,以觀其德;又讓舜職掌五典、管理百官、負責迎賓禮儀,以觀其能,皆治,乃命舜攝行政務。


    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麵都表現出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隻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裏,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占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麵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鬥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麵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裏麵。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裏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舜即位後選賢任能,舉用“八愷”、“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兇”,四兇乃是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傳說他巡狩四方,整頓禮製,減輕刑罰。要求人民“行厚德,遠佞人”,“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鄰裏。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賓服,四海鹹頌舜功。


    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係,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他重新修訂曆法,又舉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母親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誌,也叫脩己。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


    當時自帝堯時期,中原黃河之水泛濫成災,百姓苦不堪言,當是時,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這一做法在曆時九年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也並非長久之計,水勢原來越大,鯀便加高堤壩,但是終歸洪水略勝一籌,大水衝塌了他加固的堤壩,最終沒有平息水患,所以他也就被舜所殺死。


    禹被舜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測量儀器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


    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有一次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迴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唿,禹隻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也不敢休息。他親自率領老百姓風餐露宿,過家門而不入,整天在泥水裏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有一次,大禹在治理淮水時,遇到一個名為巫支祁的妖怪,此妖乃是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為天生神猴。後娶龍女為妻,生了三個兒子,都是神通廣大的魔頭。他自為淮渦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龍宮,其勢力波及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經常為患江淮,禍害百姓,此時大禹為了治理水道,觸犯了其地盤,於是便率十幾萬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戰禹王,後被降服,囚在淮河下遊的龜山下。


    於是,原本大禹隻是簡單治水,但是由於巫之祁被抓,逃走的妖怪以一傳百,說大禹要殺他們,便搬山搬石阻擋大禹,大禹無法,此時天庭之上的昊天看到這一情景,便讓太白金星帶著開山斧前往下界,交給大禹,大禹借此神斧,一路開山改水。


    經過13年治理,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因為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之後帝舜功德圓滿,由於是三皇五帝中的最後一個,所以上天賜下的功德較堯要多一點,之後舜便被接往火雲洞中,在知道軒轅與伏羲、神農之事後,便順從了伏羲神農的安排,而沒有何之前的幾人一樣。


    舜將帝位讓給兒子商均,但是天下眾人不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位,定住在陽城,國號夏,大禹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製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禹還規定:帝畿以外五百裏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裏叫侯服,再外五百裏叫綏服,再外五百裏叫要服,最外五百裏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隻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製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製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昊天天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情最有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情最有情並收藏洪荒之昊天天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