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晚晚也點頭表示理解,王爺走了,後院得有一個管事的人,這件事交給高側妃,再合適不過。
所以這日下午,玉蘭殿接到了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側妃娘娘的禁足解了,卻得留在府中,管理後院諸事。
這雖在高側妃的意料之中,但她還是免不了有一點失落。
不過她倒是很會安慰自己,王爺此刻與她有心結,即便她跟過去了,也不一定見得會是好事。
有黎氏那個賤人在,王爺隻會越看她越不順眼。
索性不如留在府裏,安安靜靜的等他迴來,讓他瞧見她把後院治理的井井有條,也許便會對她改觀了。
而陳夫人那裏,得知王爺決定帶黎氏與韋氏同去離山,並未提帶她同去時,之前的那一點子欣喜之色,全部都消失殆盡了。
帶黎氏去也就罷了,她本以為這後院裏,除了黎氏之外,王爺最瞧得上的人,便是她了。
誰知道,王爺竟然帶韋氏都不帶她!
韋氏哪裏比得過她了?
論家世相貌,韋氏沒有一樣能比得過她,平日裏不聲不響的,也沒見她與王爺有何接觸,王爺怎的就選中她了呢?
陳氏氣得夠嗆,一連摔了兩個杯子,“我竟連那韋氏,都比不上了麽?王爺他明明……”明明會更喜歡她才對啊!
前院書房內,江彥把韋氏叫了過來。
“知道本王為何要帶你去麽?”江彥坐在書桌後,拿著一本兵書在看。
“妾身不知。”韋氏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的確是受寵若驚的。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事情似乎沒這麽簡單。
果然她猜對了,王爺叫人請她去前院,怕是有話要交代了。
“在這後院之中,有人不安分,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有人藏著不為人知的私心,本王知道,你向來是最本分的,也知道顧大局,識大體,所以本王選擇帶你同去,希望你能保持以往在府中的作風。”
江彥說這些話時,目光依舊未離開兵書半分。
韋氏也是聰明人,他這麽一點,她便明白了。
“妾身謹遵王爺教誨,定然安分守己,不讓王爺失望。”
她嘴上謝著恩,心裏卻實實在在地自嘲了一把。
她就說吧,王爺帶她出去避暑,並非因為中意於她,侍寢什麽的,就更不必期待了。她就是去湊個數的。
不過湊數也是好的啊,能出去長長見識,總比困在這府中強吧?
再說了,能去伴駕,這府中的女眷都羨慕得緊呢,連側妃娘娘都沒有的待遇,就這樣落在她身上了。
所以也算是個福氣吧。
第三日清早,江彥帶著黎晚晚和韋氏出發了。
先去皇宮前匯合,再跟著皇上的隊伍一道走。
江彥不與睿王府的車隊一道走,他得去皇上那兒伴駕。
黎晚晚和韋氏一人一輛馬車,韋氏是夫人,馬車規格大一些,黎晚晚是侍妾,馬車便小一些了。
她們跟在大隊伍後頭,與江彥的距離並不短。
從京城到遠郊的離山,得走一整日。
江彥雖然不與黎晚晚在一起,卻安排端午不時地過去看看,看她缺不缺什麽,想來也是不放心的,畢竟是頭一次帶她出門。
黎晚晚此番帶了紅纓綠綺出來,將花嬤嬤和小方子留下看家。
江彥隻帶了鍾靈這一個丫頭,芒種端午倒是都跟著。
之前可把毓秀氣壞了,她原本以為,是可以跟著去的,可王爺卻獨獨留下了她一個。難道王爺如今這般厭煩她了麽?還是那黎氏跟王爺告了狀,說了她壞話?
其實江彥是考慮到自己會與黎晚晚住在一起,而黎晚晚已經帶了兩個丫頭了,他便精簡一下人數,隻帶了鍾靈過來。
此番跟來的皇子,有五皇子蜀王,六皇子恭王,九皇子睿王,以及因年幼而尚未封王的十一、十二皇子。
皇上如今有十個兒子,分別是老大,老二,老四,老五,老六,老九,老十一和老十二。
老大老二由於早年參與謀反,被皇上軟禁至今,已然成了廢人。
老三在四歲那年病逝。
老七老八是一對雙胞胎,母親是外族和親公主,不幸的是,他們剛出生半個月就雙雙夭折,他們的母親因為傷心過度,也丟了性命。
老十因為不慎十足落水而亡,但是否真的“不慎”,就不得而知了。
早亡的十皇子與五皇子是一母同胞,五皇子不成器,從小便不愛文武,隻愛音律。到如今,也隻樂得做一位閑散王爺。
也許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性命。
而此番出來避暑,恭王帶了兩位女眷,睿王帶了兩位女眷,蜀王……帶了五位,比皇上還多……
皇上也隻帶了皇後與三位妃子美人,總共四位娘娘。
所以皇上瞧著蜀王府隊裏的那五輛馬車,很是頭疼,都沒讓蜀王過來伴駕,直接叫他迴自己的隊裏維持秩序去了。說是十一十二皇子還小,莫要叫他帶壞了。
蜀王領旨謝恩,然後興高采烈地迴去了。
皇上看得直搖頭。
端午再一次捧著葡萄往睿王府車隊那邊去的時候,叫恭王攔了下來。
“你這一上午跑了七八趟了,做什麽去?”
“迴恭王殿下,奴才奉命給夫人送些水果。”端午跪著賠笑,心裏希望恭王殿下莫要為難才好。
恭王噗嗤一聲笑了,“九弟平日上陣殺敵,何等的氣魄,怎的如今在女人麵前這般扭捏了?”
端午跪著不敢接話。
恭王倒也沒怎麽為難,就讓他起來去了。
端午趕緊謝恩,小跑著去了。
等送到黎晚晚那裏,早已是一身汗了。黎晚晚就讓綠綺給他倒了杯水解解渴。
綠綺就順便在外頭將那串葡萄洗了。
黎晚晚捏了幾顆,倒不是特別喜歡吃,隻是這般炎熱的天氣,吃了這拔過涼的葡萄,倒是十分舒適解渴。
“迴去叫爺別惦記著了,我有事會讓紅纓到前頭稟報的,你也歇歇,這大熱天的,迴頭再中暑了。”黎晚晚對端午道。
“謝姑娘關心。”端午又歇了歇,便迴去了。
韋夫人聽著後邊的動靜,繼續閉目養神,權當不知道。
所以這日下午,玉蘭殿接到了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側妃娘娘的禁足解了,卻得留在府中,管理後院諸事。
這雖在高側妃的意料之中,但她還是免不了有一點失落。
不過她倒是很會安慰自己,王爺此刻與她有心結,即便她跟過去了,也不一定見得會是好事。
有黎氏那個賤人在,王爺隻會越看她越不順眼。
索性不如留在府裏,安安靜靜的等他迴來,讓他瞧見她把後院治理的井井有條,也許便會對她改觀了。
而陳夫人那裏,得知王爺決定帶黎氏與韋氏同去離山,並未提帶她同去時,之前的那一點子欣喜之色,全部都消失殆盡了。
帶黎氏去也就罷了,她本以為這後院裏,除了黎氏之外,王爺最瞧得上的人,便是她了。
誰知道,王爺竟然帶韋氏都不帶她!
韋氏哪裏比得過她了?
論家世相貌,韋氏沒有一樣能比得過她,平日裏不聲不響的,也沒見她與王爺有何接觸,王爺怎的就選中她了呢?
陳氏氣得夠嗆,一連摔了兩個杯子,“我竟連那韋氏,都比不上了麽?王爺他明明……”明明會更喜歡她才對啊!
前院書房內,江彥把韋氏叫了過來。
“知道本王為何要帶你去麽?”江彥坐在書桌後,拿著一本兵書在看。
“妾身不知。”韋氏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的確是受寵若驚的。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事情似乎沒這麽簡單。
果然她猜對了,王爺叫人請她去前院,怕是有話要交代了。
“在這後院之中,有人不安分,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有人藏著不為人知的私心,本王知道,你向來是最本分的,也知道顧大局,識大體,所以本王選擇帶你同去,希望你能保持以往在府中的作風。”
江彥說這些話時,目光依舊未離開兵書半分。
韋氏也是聰明人,他這麽一點,她便明白了。
“妾身謹遵王爺教誨,定然安分守己,不讓王爺失望。”
她嘴上謝著恩,心裏卻實實在在地自嘲了一把。
她就說吧,王爺帶她出去避暑,並非因為中意於她,侍寢什麽的,就更不必期待了。她就是去湊個數的。
不過湊數也是好的啊,能出去長長見識,總比困在這府中強吧?
再說了,能去伴駕,這府中的女眷都羨慕得緊呢,連側妃娘娘都沒有的待遇,就這樣落在她身上了。
所以也算是個福氣吧。
第三日清早,江彥帶著黎晚晚和韋氏出發了。
先去皇宮前匯合,再跟著皇上的隊伍一道走。
江彥不與睿王府的車隊一道走,他得去皇上那兒伴駕。
黎晚晚和韋氏一人一輛馬車,韋氏是夫人,馬車規格大一些,黎晚晚是侍妾,馬車便小一些了。
她們跟在大隊伍後頭,與江彥的距離並不短。
從京城到遠郊的離山,得走一整日。
江彥雖然不與黎晚晚在一起,卻安排端午不時地過去看看,看她缺不缺什麽,想來也是不放心的,畢竟是頭一次帶她出門。
黎晚晚此番帶了紅纓綠綺出來,將花嬤嬤和小方子留下看家。
江彥隻帶了鍾靈這一個丫頭,芒種端午倒是都跟著。
之前可把毓秀氣壞了,她原本以為,是可以跟著去的,可王爺卻獨獨留下了她一個。難道王爺如今這般厭煩她了麽?還是那黎氏跟王爺告了狀,說了她壞話?
其實江彥是考慮到自己會與黎晚晚住在一起,而黎晚晚已經帶了兩個丫頭了,他便精簡一下人數,隻帶了鍾靈過來。
此番跟來的皇子,有五皇子蜀王,六皇子恭王,九皇子睿王,以及因年幼而尚未封王的十一、十二皇子。
皇上如今有十個兒子,分別是老大,老二,老四,老五,老六,老九,老十一和老十二。
老大老二由於早年參與謀反,被皇上軟禁至今,已然成了廢人。
老三在四歲那年病逝。
老七老八是一對雙胞胎,母親是外族和親公主,不幸的是,他們剛出生半個月就雙雙夭折,他們的母親因為傷心過度,也丟了性命。
老十因為不慎十足落水而亡,但是否真的“不慎”,就不得而知了。
早亡的十皇子與五皇子是一母同胞,五皇子不成器,從小便不愛文武,隻愛音律。到如今,也隻樂得做一位閑散王爺。
也許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性命。
而此番出來避暑,恭王帶了兩位女眷,睿王帶了兩位女眷,蜀王……帶了五位,比皇上還多……
皇上也隻帶了皇後與三位妃子美人,總共四位娘娘。
所以皇上瞧著蜀王府隊裏的那五輛馬車,很是頭疼,都沒讓蜀王過來伴駕,直接叫他迴自己的隊裏維持秩序去了。說是十一十二皇子還小,莫要叫他帶壞了。
蜀王領旨謝恩,然後興高采烈地迴去了。
皇上看得直搖頭。
端午再一次捧著葡萄往睿王府車隊那邊去的時候,叫恭王攔了下來。
“你這一上午跑了七八趟了,做什麽去?”
“迴恭王殿下,奴才奉命給夫人送些水果。”端午跪著賠笑,心裏希望恭王殿下莫要為難才好。
恭王噗嗤一聲笑了,“九弟平日上陣殺敵,何等的氣魄,怎的如今在女人麵前這般扭捏了?”
端午跪著不敢接話。
恭王倒也沒怎麽為難,就讓他起來去了。
端午趕緊謝恩,小跑著去了。
等送到黎晚晚那裏,早已是一身汗了。黎晚晚就讓綠綺給他倒了杯水解解渴。
綠綺就順便在外頭將那串葡萄洗了。
黎晚晚捏了幾顆,倒不是特別喜歡吃,隻是這般炎熱的天氣,吃了這拔過涼的葡萄,倒是十分舒適解渴。
“迴去叫爺別惦記著了,我有事會讓紅纓到前頭稟報的,你也歇歇,這大熱天的,迴頭再中暑了。”黎晚晚對端午道。
“謝姑娘關心。”端午又歇了歇,便迴去了。
韋夫人聽著後邊的動靜,繼續閉目養神,權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