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奴才請求待明軍入城時,突然襲殺偽帝,必能扭轉乾坤。請皇上明斷”,北京乾清宮內,赫舍裏·索尼向順治帝請求。
順治帝無助地望著昭聖皇太後。
昭聖皇太後雙目通紅,悠悠地歎道:“汝赫舍裏氏對愛新覺羅家的忠誠,予記住了。然天意難違,大勢已去。縱然殺了那光武帝,城外的十餘萬明軍將士又豈會善罷甘休?況那光武帝一向小心謹慎,入城時又豈會無備?此事勿須再議!”
“太後!”
索尼老淚縱橫。
該來的遲早會來,大明光武五年五月三日,朱亨嘉率大軍進入北京受降。
北京外城正門永定門,順治帝褪去冠冕,手捧玉璽,眼淚汪汪地立於門外,身後跟著議政大臣索尼、輔政大臣米思翰、大學士折庫納、固山額真巴哈納等文武官員,無奈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駕~駕~駕~”
一隊隊騎兵馳至,為首的一名黑臉武將昂首挺胸、得意洋洋,正是大明騎兵悍將、南陵伯孫廣威。
“罪人愛新覺羅·福臨請求覲見陛下”,順治帝含羞忍辱,上前答話。
孫廣威瞟了一眼順治帝,“汝便是那韃子皇帝?聖上有旨,等城裏的守軍全部至外城棄械後,聖駕才會入城。汝趕緊令城裏的守軍出城棄械吧!”
說完,手一揮,馬寧、吳應麒率領本部騎兵,騎馬入城,繞著外城牆根飛馳,迅速控製了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西便門,一會兒時間,外城七門便盡操於明軍之手。
外城屢遭戰亂,城牆殘破,所以索尼並未在外七門留兵,而是將守軍布於內九門。
騎兵行動過後,大明越國公袁宗第、新泰侯郝尚久率第二波兩萬步兵趕到,迅速在永定門外,劃出了一片巨大的空地,擺出了戰鬥陣型。
然後,袁宗第來到順治帝麵前,他年輕大些,做事沉穩,待順治帝的態度比孫廣威和善得多,彬彬有禮地說道:“請恭順公趕緊讓城裏的八旗出城棄械吧,莫要讓聖上等急了”。
順治帝求助似地看著身邊的老臣索尼。索尼暗歎一聲,皇太後說得沒錯,這偽帝果然老奸巨滑、行事謹慎,想借受降之時襲殺他,根本不可能。
無奈打出了令旗,倭赫、尼雅翰、索額圖、霍達、林俊奇、林國梁諸部,魚貫而出,在指定的場地,脫掉盔甲,放下手中的刀槍,至另一片指定的場地,被明軍編號整隊。
見城裏的清軍皆已順從地棄了械,被自己控製了起來,袁宗第對順治帝的態度頓時強硬了起來,和剛才雲泥之別。
厲喝道:“汝老老實實在此待著,恭候陛下,不要亂跑,免得遭來殺身之禍”,說完又與郝尚久入城控製內九門、皇城四門、宮城四門。
順治帝聞言眼圈紅了,卻大氣不敢喘,應了聲:是。
身後的索尼隻氣得胡須飛起、滿臉脹紅,雙拳攥得鐵緊。主辱臣死啊!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縱然不惜一死,又能改變得了什麽?
範友賢、李定國、李來亨、塔天寶、馬進忠、李元胤諸將,紛紛率本部入城。
終於,光武大帝的禦車到了,好一輛高台神車,八匹純色俊馬拉著,跑起來見不到馬蹄。禦車上,大明丹陽伯張成武,率衛士持劍扈衛。一杆盤龍大纛,直入雲宵。
見到禦車,順治帝慌忙迎上,“罪人福臨,恭迎陛下”,說完躬身上前,雙手捧著玉璽獻出。和大明一樣,滿清的寶璽也有二十多枚,這一顆乃是最常用的製誥之寶。
朱亨嘉用眼角掃了一眼順治帝,心裏冷笑,憑汝一個乳臭未幹的豎子,也敢占吾大明的花花江山,看朕怎麽整治汝!心裏動了殺念,臉上卻慈祥地笑著,給順治帝戴起了高帽:“卿為免生靈塗炭,主動令八旗兵棄械歸順。這是大仁、大智、大勇啊!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稍會,朕會令人敕封卿為恭順公。來,到朕的車上來”。
手一招,令順治帝上車,有說有笑地讓他隨自己一起入城。
多麽溫暖,多麽慈祥,瞬間便把順治帝的心兒照亮。
這是做給各地的八旗兵看的。北京雖然降了,各地沒有放下武器的清軍殘部尚有不少。堅守在河南開封的羅托、李蔭祖,困於山東濟南的嶽樂,遼東的敦拜,宣大、歸化城的馬鳴佩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殘兵敗將超過十萬。
所以,還沒到收拾順治帝的時候,朱亨嘉望著福臨的眼神,異常和煦,猶如火爐,照得他渾身上下溫暖如春。
索尼、米思翰、折庫納、巴哈納等滿洲大臣,見光武帝對自家主子的態度尚算和藹,緊攥著的拳頭又鬆開了些。
大軍接著來到正陽門,打算過此門,再經皇城的天安門、宮城的午門入宮。
“太祖高皇帝,臣等今日終複見漢官威儀!”
剛到正陽門外,忽然來了一百多個身著峨冠博帶的士大夫。為首一人,六十多歲,麵如冠玉,長髯隨風,好一副仙風道骨。
“咦?這聲音怎麽這麽熟悉?”
順治帝偷拿眼一瞟,鼻氣差點沒氣歪。居然是他!
來的不是別人,乃是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太保的馮銓。
這馮銓是明萬曆年間的進士,因為諂事魏忠賢,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後又晉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魏忠賢倒台後被削職為民。然後,降清,將祖宗賣了個精光,不僅給清廷出了很多壞主意,還帶頭剃發易服。在孫金鼎所編的《貳臣傳》裏,這位名列第十,乃是當代有名的大漢奸。
在順治帝眼裏,馮銓一直都是大清的忠臣,不料他今日竟然高喊起了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再仔細一看,腦後那根標誌著政治立場正確的小辮,也被剪了。讓他怎能不憤怒?
怒歸怒,可他卻深知自己如今是降虜之身,敢怒而不敢言。
“這些忠臣義士姓甚名誰呀?”
朱亨嘉大喜,自己剛一入京,便有這麽多義士高唿著“太祖高皇帝”來迎接,真正是天命所歸呀!
左右將這夥人的姓名報了上來,朱亨嘉一瞅,楞住了,清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左都禦史魏裔介、給事中王楨??
漢奸一蘿筐,尤以馮銓最為有名。
心裏不由得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但此時剛入京,尚沒到收拾這夥人的時候。
厭惡地擺了擺手,“告訴他們,朕龍體不適,過些日子再召見他們”。
順治帝無助地望著昭聖皇太後。
昭聖皇太後雙目通紅,悠悠地歎道:“汝赫舍裏氏對愛新覺羅家的忠誠,予記住了。然天意難違,大勢已去。縱然殺了那光武帝,城外的十餘萬明軍將士又豈會善罷甘休?況那光武帝一向小心謹慎,入城時又豈會無備?此事勿須再議!”
“太後!”
索尼老淚縱橫。
該來的遲早會來,大明光武五年五月三日,朱亨嘉率大軍進入北京受降。
北京外城正門永定門,順治帝褪去冠冕,手捧玉璽,眼淚汪汪地立於門外,身後跟著議政大臣索尼、輔政大臣米思翰、大學士折庫納、固山額真巴哈納等文武官員,無奈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駕~駕~駕~”
一隊隊騎兵馳至,為首的一名黑臉武將昂首挺胸、得意洋洋,正是大明騎兵悍將、南陵伯孫廣威。
“罪人愛新覺羅·福臨請求覲見陛下”,順治帝含羞忍辱,上前答話。
孫廣威瞟了一眼順治帝,“汝便是那韃子皇帝?聖上有旨,等城裏的守軍全部至外城棄械後,聖駕才會入城。汝趕緊令城裏的守軍出城棄械吧!”
說完,手一揮,馬寧、吳應麒率領本部騎兵,騎馬入城,繞著外城牆根飛馳,迅速控製了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西便門,一會兒時間,外城七門便盡操於明軍之手。
外城屢遭戰亂,城牆殘破,所以索尼並未在外七門留兵,而是將守軍布於內九門。
騎兵行動過後,大明越國公袁宗第、新泰侯郝尚久率第二波兩萬步兵趕到,迅速在永定門外,劃出了一片巨大的空地,擺出了戰鬥陣型。
然後,袁宗第來到順治帝麵前,他年輕大些,做事沉穩,待順治帝的態度比孫廣威和善得多,彬彬有禮地說道:“請恭順公趕緊讓城裏的八旗出城棄械吧,莫要讓聖上等急了”。
順治帝求助似地看著身邊的老臣索尼。索尼暗歎一聲,皇太後說得沒錯,這偽帝果然老奸巨滑、行事謹慎,想借受降之時襲殺他,根本不可能。
無奈打出了令旗,倭赫、尼雅翰、索額圖、霍達、林俊奇、林國梁諸部,魚貫而出,在指定的場地,脫掉盔甲,放下手中的刀槍,至另一片指定的場地,被明軍編號整隊。
見城裏的清軍皆已順從地棄了械,被自己控製了起來,袁宗第對順治帝的態度頓時強硬了起來,和剛才雲泥之別。
厲喝道:“汝老老實實在此待著,恭候陛下,不要亂跑,免得遭來殺身之禍”,說完又與郝尚久入城控製內九門、皇城四門、宮城四門。
順治帝聞言眼圈紅了,卻大氣不敢喘,應了聲:是。
身後的索尼隻氣得胡須飛起、滿臉脹紅,雙拳攥得鐵緊。主辱臣死啊!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縱然不惜一死,又能改變得了什麽?
範友賢、李定國、李來亨、塔天寶、馬進忠、李元胤諸將,紛紛率本部入城。
終於,光武大帝的禦車到了,好一輛高台神車,八匹純色俊馬拉著,跑起來見不到馬蹄。禦車上,大明丹陽伯張成武,率衛士持劍扈衛。一杆盤龍大纛,直入雲宵。
見到禦車,順治帝慌忙迎上,“罪人福臨,恭迎陛下”,說完躬身上前,雙手捧著玉璽獻出。和大明一樣,滿清的寶璽也有二十多枚,這一顆乃是最常用的製誥之寶。
朱亨嘉用眼角掃了一眼順治帝,心裏冷笑,憑汝一個乳臭未幹的豎子,也敢占吾大明的花花江山,看朕怎麽整治汝!心裏動了殺念,臉上卻慈祥地笑著,給順治帝戴起了高帽:“卿為免生靈塗炭,主動令八旗兵棄械歸順。這是大仁、大智、大勇啊!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稍會,朕會令人敕封卿為恭順公。來,到朕的車上來”。
手一招,令順治帝上車,有說有笑地讓他隨自己一起入城。
多麽溫暖,多麽慈祥,瞬間便把順治帝的心兒照亮。
這是做給各地的八旗兵看的。北京雖然降了,各地沒有放下武器的清軍殘部尚有不少。堅守在河南開封的羅托、李蔭祖,困於山東濟南的嶽樂,遼東的敦拜,宣大、歸化城的馬鳴佩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殘兵敗將超過十萬。
所以,還沒到收拾順治帝的時候,朱亨嘉望著福臨的眼神,異常和煦,猶如火爐,照得他渾身上下溫暖如春。
索尼、米思翰、折庫納、巴哈納等滿洲大臣,見光武帝對自家主子的態度尚算和藹,緊攥著的拳頭又鬆開了些。
大軍接著來到正陽門,打算過此門,再經皇城的天安門、宮城的午門入宮。
“太祖高皇帝,臣等今日終複見漢官威儀!”
剛到正陽門外,忽然來了一百多個身著峨冠博帶的士大夫。為首一人,六十多歲,麵如冠玉,長髯隨風,好一副仙風道骨。
“咦?這聲音怎麽這麽熟悉?”
順治帝偷拿眼一瞟,鼻氣差點沒氣歪。居然是他!
來的不是別人,乃是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太保的馮銓。
這馮銓是明萬曆年間的進士,因為諂事魏忠賢,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後又晉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魏忠賢倒台後被削職為民。然後,降清,將祖宗賣了個精光,不僅給清廷出了很多壞主意,還帶頭剃發易服。在孫金鼎所編的《貳臣傳》裏,這位名列第十,乃是當代有名的大漢奸。
在順治帝眼裏,馮銓一直都是大清的忠臣,不料他今日竟然高喊起了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再仔細一看,腦後那根標誌著政治立場正確的小辮,也被剪了。讓他怎能不憤怒?
怒歸怒,可他卻深知自己如今是降虜之身,敢怒而不敢言。
“這些忠臣義士姓甚名誰呀?”
朱亨嘉大喜,自己剛一入京,便有這麽多義士高唿著“太祖高皇帝”來迎接,真正是天命所歸呀!
左右將這夥人的姓名報了上來,朱亨嘉一瞅,楞住了,清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左都禦史魏裔介、給事中王楨??
漢奸一蘿筐,尤以馮銓最為有名。
心裏不由得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但此時剛入京,尚沒到收拾這夥人的時候。
厭惡地擺了擺手,“告訴他們,朕龍體不適,過些日子再召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