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卿為何覺得有詐?”
朱亨嘉笑眯眯地問李定國,這位乃當世名將,對他說的話,光武大帝還是很重視的。
“陛下,清虜足有十餘萬眾,為何攻城的隻有萬餘?陣中缺少攻城器械、亦未見敵炮兵開炮。豈有如此草率攻城的道理?既是攻城,為何不派精銳的滿蒙漢八旗,反而派這些不堪戰的豆腐兵前來?”
“嗯,李卿的意思是清虜是想誘朕出戰?”
李定國正色道:“臣覺得清虜定是在城外平原上列好了陣,想利用其騎兵的優勢,誘我軍至平原決戰”。
一聽說在平原決戰,朱亨嘉便皺緊了眉頭。博野之戰猶在眼前,清虜那一列列無邊無際、鋪天蓋地的騎兵縱隊,衝向自己軍陣的場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與清軍比,明軍的騎兵始終處於劣勢。仗打到現在,孫廣威的一萬騎兵,隻剩五千,加上馬寧的七千迴族騎兵、吳應麒的五千關寧鐵騎,騎兵的數量不過一萬七千;而清軍的騎兵卻有五萬多。在平原作戰,於明軍不利。
半晌,朱亨嘉發出了冷笑:“令馬寧部出西門、孫廣威和吳應麒部出東門,包抄攻城的清虜;令各部集中於北門,準備出城列陣;令車炮營總兵江斌,將所有大炮集中於北城牆。鼇拜想誘朕至遠處決戰,朕偏偏要依托堅城與他戰。他若來,便在北城下決戰;若不來,便吃掉這支綠營”。
李定國聽後暗暗佩服:韃子以綠營為餌,誘陛下至平原決戰;陛下同樣以綠營為餌,誘韃子至城下決戰。這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得著實漂亮。不愧是英明睿智的真龍天子啊!
??
清山海關總兵宜永貴,本是遼陽人,降清較早,入了漢軍正白旗。他隨多爾袞參加過鬆錦大戰、跟著多鐸打過李自成,算是清廷眼中的自己人。
眼下明軍勢大,降將如雲,清廷對綠營將領越來越不放心,大量重用八旗漢軍出身的將領,他們好歹是在旗的,忠誠度高些。這宜永貴便從京師被派到了山海關任總兵。
任總兵是宿將,本想打幾個漂亮仗,好好地為主子爺效勞。無奈剛上任不久,部下積屙難返,想整肅部隊,又沒有時間。勝仗沒打成,倒結結實實吃了幾個敗仗。
此次被派作釣魚的誘餌,他倒是鬆了一口氣。自己的部下自己清楚,打硬仗不行,做魚餌倒是綽綽有餘。
“總鎮,是否攻城?”部下遊擊彭六翮請示。
“嗯,叫將士們布得鬆散些,前方少放些人,明軍一出城,立即撤退”,宜永貴沉聲道。
“嗻!”
三三兩兩的清軍,在前麵裝模作樣地架著梯子攻城,主力卻停留在後方。
攻了一個多時辰,丟下了百餘具屍體,卻不見明軍出城反擊。
宜永貴暗暗納悶,自己的部下慫是慫出了名的,虎狼般兇猛的明軍,見了自己這塊大肥肉,竟然不吃?這可怎麽辦?引不出明軍,如何完成大帥交給的任務?
“噠~噠~噠~”
“噠~噠~噠~”
忽聽馬蹄聲聲,東西兩翼出現了兩道黑線,由細變寬,卷起衝天的灰塵,如同兩道龍卷風。
馬寧部七千騎兵從西邊、孫廣威和吳應麒部一萬騎兵從東邊,兩股龍卷風在清軍的陣後合流,切斷了宜永貴的退路。
“嘭!”
厚重的祁州北城門開了,無數明軍湧出城門,列陣殺來。隨著戰鼓,三步一喊殺,千萬人行進如一人,一看便是身經百戰的精兵。
“不好,被包圍了!”
宜永貴眼神一凝,暗暗埋怨自己,隻知道防著明軍步兵,卻忘了明軍也是有騎兵的,竟然被明軍的騎兵切斷了後路。
“總鎮,我軍被包圍了”,彭六翮可憐兮兮地盯著宜永貴,那意思,您得拿主意。
“呸!沒用的東西,趕緊列陣!等待大帥救援。
宜永貴恨極了這些不中用的部下,這幫家夥跟自己以前統率的漢軍旗根本沒法比。
朱亨嘉令袁宗第帶領張成武、馬寧、孫廣威和吳應麒諸將、三萬步騎,將萬餘北直隸綠營緊緊包圍;自己則率八萬多步兵,在祁州北城下列陣。
“令袁宗第,不要急著殲滅這股清虜,慢慢地打”,光武大帝屹立在禦車上,沉著冷靜地下令。
既然是誘餌,魚沒上鉤前,便不能急著吃掉。
??
祁州北,十五裏外,鼇拜沒有等到明軍追來的消息,卻聽聞了宜永貴部被明軍巴圍在北城下的消息。
這頓時讓他左右為難,不救吧,這一萬多綠營必然被明軍全殲;去救吧,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戰場便失去了作用。
不由憤憤地罵道:“宜永貴這個廢物,當個誘餌都當不好”。
“大帥,明軍雖然沒到咱們安排好的戰場,可畢竟出城了。出擊吧”,穆裏瑪、巴哈納、葉克書、巴山諸將,紛紛請戰。
“出擊”,鼇拜最後還是舍不得那萬餘綠營兵,這些兵馬戰鬥力雖不高,但畢竟是一萬多人,況且見死不救,太傷士氣。
“大帥,那末將的大炮怎麽辦?”
正黃旗固山額真巴顏請示,他雖起了個滿洲的名字,卻是漢人,乃大漢奸李永芳第五子,善用炮,負責清軍的炮兵。
奉鼇拜之命,已經在預設的戰場,架好了大炮。可現在又要換戰場,這些大炮可沉重,一時半會不容易挪動。
“馬牽人抬,不管汝用什麽辦法,都要盡快地帶著大炮趕到”,鼇拜吼道。
清軍從北往南,向祁州前進,旌旗蔽日、來勢洶洶。
行了十裏,鼇拜便讓將士盤坐休息,喝點水,補充體力,又廣布哨騎,嚴防明軍趁自己休息時偷襲。他是老將,作戰嚴格按兵書行事,《武經總要》上說:“凡軍行在道,十裏齊整休息,三十裏會乾糧,六十裏食宿”,自然是要遵守的。
此時,清軍離明軍隻有數裏,數量如此龐大的敵人,自然瞞不過明軍斥侯,一道道軍報,雪花般飄到朱亨嘉麵前。
“令袁宗第立即撤圍,迴歸大陣”,光武大帝,手持天子劍,威風凜凜地站立在禦車上,下達了軍令。
然後禦車拉著皇帝,在戰陣前緩緩行駛,鼓舞士氣。隻有前排的將士能看到皇帝的麵容,後排的隻能看見一個人影和那杆盤龍大纛,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萬歲!”
“萬歲!”
“萬歲!”
四下裏吼聲如雷,明軍老兵們挺直了腰杆,靜靜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血戰。
朱亨嘉笑眯眯地問李定國,這位乃當世名將,對他說的話,光武大帝還是很重視的。
“陛下,清虜足有十餘萬眾,為何攻城的隻有萬餘?陣中缺少攻城器械、亦未見敵炮兵開炮。豈有如此草率攻城的道理?既是攻城,為何不派精銳的滿蒙漢八旗,反而派這些不堪戰的豆腐兵前來?”
“嗯,李卿的意思是清虜是想誘朕出戰?”
李定國正色道:“臣覺得清虜定是在城外平原上列好了陣,想利用其騎兵的優勢,誘我軍至平原決戰”。
一聽說在平原決戰,朱亨嘉便皺緊了眉頭。博野之戰猶在眼前,清虜那一列列無邊無際、鋪天蓋地的騎兵縱隊,衝向自己軍陣的場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與清軍比,明軍的騎兵始終處於劣勢。仗打到現在,孫廣威的一萬騎兵,隻剩五千,加上馬寧的七千迴族騎兵、吳應麒的五千關寧鐵騎,騎兵的數量不過一萬七千;而清軍的騎兵卻有五萬多。在平原作戰,於明軍不利。
半晌,朱亨嘉發出了冷笑:“令馬寧部出西門、孫廣威和吳應麒部出東門,包抄攻城的清虜;令各部集中於北門,準備出城列陣;令車炮營總兵江斌,將所有大炮集中於北城牆。鼇拜想誘朕至遠處決戰,朕偏偏要依托堅城與他戰。他若來,便在北城下決戰;若不來,便吃掉這支綠營”。
李定國聽後暗暗佩服:韃子以綠營為餌,誘陛下至平原決戰;陛下同樣以綠營為餌,誘韃子至城下決戰。這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使得著實漂亮。不愧是英明睿智的真龍天子啊!
??
清山海關總兵宜永貴,本是遼陽人,降清較早,入了漢軍正白旗。他隨多爾袞參加過鬆錦大戰、跟著多鐸打過李自成,算是清廷眼中的自己人。
眼下明軍勢大,降將如雲,清廷對綠營將領越來越不放心,大量重用八旗漢軍出身的將領,他們好歹是在旗的,忠誠度高些。這宜永貴便從京師被派到了山海關任總兵。
任總兵是宿將,本想打幾個漂亮仗,好好地為主子爺效勞。無奈剛上任不久,部下積屙難返,想整肅部隊,又沒有時間。勝仗沒打成,倒結結實實吃了幾個敗仗。
此次被派作釣魚的誘餌,他倒是鬆了一口氣。自己的部下自己清楚,打硬仗不行,做魚餌倒是綽綽有餘。
“總鎮,是否攻城?”部下遊擊彭六翮請示。
“嗯,叫將士們布得鬆散些,前方少放些人,明軍一出城,立即撤退”,宜永貴沉聲道。
“嗻!”
三三兩兩的清軍,在前麵裝模作樣地架著梯子攻城,主力卻停留在後方。
攻了一個多時辰,丟下了百餘具屍體,卻不見明軍出城反擊。
宜永貴暗暗納悶,自己的部下慫是慫出了名的,虎狼般兇猛的明軍,見了自己這塊大肥肉,竟然不吃?這可怎麽辦?引不出明軍,如何完成大帥交給的任務?
“噠~噠~噠~”
“噠~噠~噠~”
忽聽馬蹄聲聲,東西兩翼出現了兩道黑線,由細變寬,卷起衝天的灰塵,如同兩道龍卷風。
馬寧部七千騎兵從西邊、孫廣威和吳應麒部一萬騎兵從東邊,兩股龍卷風在清軍的陣後合流,切斷了宜永貴的退路。
“嘭!”
厚重的祁州北城門開了,無數明軍湧出城門,列陣殺來。隨著戰鼓,三步一喊殺,千萬人行進如一人,一看便是身經百戰的精兵。
“不好,被包圍了!”
宜永貴眼神一凝,暗暗埋怨自己,隻知道防著明軍步兵,卻忘了明軍也是有騎兵的,竟然被明軍的騎兵切斷了後路。
“總鎮,我軍被包圍了”,彭六翮可憐兮兮地盯著宜永貴,那意思,您得拿主意。
“呸!沒用的東西,趕緊列陣!等待大帥救援。
宜永貴恨極了這些不中用的部下,這幫家夥跟自己以前統率的漢軍旗根本沒法比。
朱亨嘉令袁宗第帶領張成武、馬寧、孫廣威和吳應麒諸將、三萬步騎,將萬餘北直隸綠營緊緊包圍;自己則率八萬多步兵,在祁州北城下列陣。
“令袁宗第,不要急著殲滅這股清虜,慢慢地打”,光武大帝屹立在禦車上,沉著冷靜地下令。
既然是誘餌,魚沒上鉤前,便不能急著吃掉。
??
祁州北,十五裏外,鼇拜沒有等到明軍追來的消息,卻聽聞了宜永貴部被明軍巴圍在北城下的消息。
這頓時讓他左右為難,不救吧,這一萬多綠營必然被明軍全殲;去救吧,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戰場便失去了作用。
不由憤憤地罵道:“宜永貴這個廢物,當個誘餌都當不好”。
“大帥,明軍雖然沒到咱們安排好的戰場,可畢竟出城了。出擊吧”,穆裏瑪、巴哈納、葉克書、巴山諸將,紛紛請戰。
“出擊”,鼇拜最後還是舍不得那萬餘綠營兵,這些兵馬戰鬥力雖不高,但畢竟是一萬多人,況且見死不救,太傷士氣。
“大帥,那末將的大炮怎麽辦?”
正黃旗固山額真巴顏請示,他雖起了個滿洲的名字,卻是漢人,乃大漢奸李永芳第五子,善用炮,負責清軍的炮兵。
奉鼇拜之命,已經在預設的戰場,架好了大炮。可現在又要換戰場,這些大炮可沉重,一時半會不容易挪動。
“馬牽人抬,不管汝用什麽辦法,都要盡快地帶著大炮趕到”,鼇拜吼道。
清軍從北往南,向祁州前進,旌旗蔽日、來勢洶洶。
行了十裏,鼇拜便讓將士盤坐休息,喝點水,補充體力,又廣布哨騎,嚴防明軍趁自己休息時偷襲。他是老將,作戰嚴格按兵書行事,《武經總要》上說:“凡軍行在道,十裏齊整休息,三十裏會乾糧,六十裏食宿”,自然是要遵守的。
此時,清軍離明軍隻有數裏,數量如此龐大的敵人,自然瞞不過明軍斥侯,一道道軍報,雪花般飄到朱亨嘉麵前。
“令袁宗第立即撤圍,迴歸大陣”,光武大帝,手持天子劍,威風凜凜地站立在禦車上,下達了軍令。
然後禦車拉著皇帝,在戰陣前緩緩行駛,鼓舞士氣。隻有前排的將士能看到皇帝的麵容,後排的隻能看見一個人影和那杆盤龍大纛,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萬歲!”
“萬歲!”
“萬歲!”
四下裏吼聲如雷,明軍老兵們挺直了腰杆,靜靜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