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遼東總督佟養甲被打臉了,以他原先的想法,明軍掘了昭陵,順治帝必然要治蘇納海、李思忠的罪,二人沒了活路,隻有歸順大明。不料此二人竟是硬氣得很,寧可被治罪,也不肯降。
沒奈何,隻能戰一場。
楊懷一聲令下,明軍各部直撲沈陽城。
蘇納海、李思忠已萌死誌,在沈陽城外挖設了大大小小的陷阱、城壕、攔馬牆,還在城頭排列了大小火炮。
明軍冒著隆隆的炮火,拆除路障、填平壕溝。
三天後,明軍陳奇策部在東門外構築炮台,準備炮轟沈陽。
“大學士,若讓明軍成功築好炮台,我軍危矣。末將願率軍出武毀掉明軍大炮”,牛錄章京楞喀爾向蘇納海請命。
蘇納海點點頭,“汝須小心,若事不成,不可強求,速迴”。
“嗻!”
楞喀爾領命率三百騎開東門出城。
陳奇策未料到清軍屢戰屢敗之後,仍有膽量出城。先是一驚,又見清軍兵少,揮動將旗,令遊擊黃貞明部阻截。
黃貞明部有五百人,亦是經曆過大戰的。不料楞喀爾的三百騎,乃是精挑細選的勇士,又存了拚命之心。人一拚命,戰力便倍增。
戰不多時,黃貞明部居然被擊潰了,本人也被亂軍所殺。
“嗷~嗷~嗷~”
楞喀爾嚎叫著向明軍的炮台衝來。
陳奇策心一橫,率親兵死戰。城內,蘇納海見有戰機,令李思忠部率軍接應。明將顧忠亦率軍增援。
雙方混戰一場,清軍損壞了明軍十餘門大炮後,方迴。
明軍大營內的高台上,楊懷讚道:“不知此人是誰?居然如此勇猛!看來欲克沈陽,必先除去此人”。
佟養甲觀察了一會兒道:“此人雖然兇猛,卻隻顧自己往前衝,根本不管後陣,可見是有勇無謀之輩。大帥可誘而殲之”。
明軍的小股哨騎出現在東城下,楞喀爾連續三次出城野戰,皆小有斬獲,每次都能殺死幾名明軍。
這一日,他正在城內巡視,部下來報,東城外發現了一隊三十餘騎明軍騎兵。
楞喀爾大喜,前幾次每次隻有幾騎或十幾騎,這次居然有三十多騎,是塊肥肉。稟明蘇納海後,率兩百八十騎出城,誓要將這隊明軍消滅。
明軍撥馬便跑,清軍緊追,你追我趕,轉眼便到了十裏開外。
見魚兒已經上鉤,一聲炮響,陳澤部兩千多伏兵盡出,個個手持大刀,下砍馬腿,上劈活人。
“噅聿聿!”
楞喀爾的戰馬忽然嘶吼了起來,前腿被斬斷,栽倒。
楞喀爾倒在地上,尚未起身,忽然脖子一涼,亮閃閃的大刀落下,頭沒了。
??
沈陽的激戰仍在持續。
雙方又對攻了數次,清軍不敵,龜縮在城裏。
大明光武五年二月三日,楊懷先是傳令架炮轟城,然後派出弓手和銃手在城下齊射,接著各軍整隊衝鋒,蜂湧而至,蟻附攻城。
城上齊發火器藥箭拒守,明軍攻城失敗退走。楊懷令阮進、顧忠、陳奇策、陳澤東南西北四麵立四寨,圍之。
二月四日卯時,明軍再次攻城,旌旗招展,各部在楯車的掩護下,四麵奮勇登城。蘇納海在城牆上立了三層銃手,有露頭者,便列隊射之。
攻城再次失敗。
二月五日,明軍集中了所有火炮猛攻東城。
兇猛的炮火射得清軍不敢抬頭,隻敢躲在女牆後,由射孔向下射擊登城的明軍。城上的大炮不甘寂寞,噴出火舌,反擊明軍的大炮。
激戰中,明軍交了好運,一枚炮彈擊中了清軍的火藥庫,引起城上連環爆炸,守城清軍死傷狼籍,敵台、窩鋪、城樓也被大火焚燒,不久後火勢又蔓延到城內房屋,一發不可收拾。
明軍趁勢以雲梯、攻車等戰具登城。
蘇納海見事態緊急,連發令箭催李思忠由南門救援東門。李思忠騎馬從南門趕往東門的途中,中了流矢,帶傷趕到時,發現明軍已大量登上城牆,城裏城外陷入混戰中,各營兵或死或潰,根本組織不起來,城內也燃起了大火熊熊。
“破城!”
“破城!”
“破城!”
明軍高唿沈陽已陷,李思忠無奈之下撤往內城。
沈陽的外城周三十餘裏,形似一個圓。內城,也就是滿清的盛京皇城,周十裏,城方廓圓、壇城形製、宥城融合、有城門八座。本是堅城,奈何李思忠手下兵馬傷亡太大,守不住。
二月六日,明軍攻破內城,驍將顧忠陣斬李思忠。
??
內、外城牆皆已被攻下,沈陽之戰仍未結束。
蘇納海率千餘殘兵退守衙署。他要與明軍巷戰。
明將愛新覺羅·傅勒赫與蘇納海有舊,大唿:“蘇納海,事已至此,何必為偽帝順治丟命?汝若肯降,我必求大帥,饒汝不死”。
蘇納海笑道:“我受皇上深恩厚祿為生,今若降明,則將遺臭後世。汝欲生我,然我不欲生,惟願一死。生則汝名遐播,死則我名垂世。思來想去,還是死了好”。
傅勒赫滿麵羞慚退下。
“不識抬舉!”
楊懷聽聞到了這地步,韃子居然還不肯降,怒極,手一揮下達了攻擊令。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從清晨到夜晚,雙方持火執杖,戰了一夜。最終,蘇納海及千餘殘兵盡皆戰歿。
滿清的盛京,重新成為了大明的沈陽。
??
大明平北將軍楊懷巡視了沈陽的內城和外城,好一座雄城!外圓內方,雄偉肅穆,城牆上的彈孔,向世人訴說著滄桑。
當年努爾哈赤率軍從薩爾滸沿渾河而下攻打沈陽,此戰,明軍傷亡、被俘、投降的人數達到七萬餘人,超過了薩爾滸之戰。遼東明軍近半兵力葬送在沈陽,局勢徹底崩壞,一發不可收拾。
今日,我大明終於打迴來了!恢複神州,還歸舊貌,何其壯哉!
楊懷心潮澎拜,提筆寫道:
《滿江紅·今日複沈陽》
一夜無眠,歡聲起,歌台舞榭。
君莫忘,城池內外,杜鵑啼血。
將士沙場爭意氣,家人何必空悲切。
複衣冠,還我舊河山,豪情烈。
沈陽恥,今日雪;
北京恨,終當滅。
速前行,再望赫圖雲月。
誰道武夫無遠誌,挽弓且把匈奴獵。
大風來,日月旗飛揚,朝天闕。
作完這首詞,楊懷率領兵馬,往滿清的興京:赫圖阿拉,前進。
沒奈何,隻能戰一場。
楊懷一聲令下,明軍各部直撲沈陽城。
蘇納海、李思忠已萌死誌,在沈陽城外挖設了大大小小的陷阱、城壕、攔馬牆,還在城頭排列了大小火炮。
明軍冒著隆隆的炮火,拆除路障、填平壕溝。
三天後,明軍陳奇策部在東門外構築炮台,準備炮轟沈陽。
“大學士,若讓明軍成功築好炮台,我軍危矣。末將願率軍出武毀掉明軍大炮”,牛錄章京楞喀爾向蘇納海請命。
蘇納海點點頭,“汝須小心,若事不成,不可強求,速迴”。
“嗻!”
楞喀爾領命率三百騎開東門出城。
陳奇策未料到清軍屢戰屢敗之後,仍有膽量出城。先是一驚,又見清軍兵少,揮動將旗,令遊擊黃貞明部阻截。
黃貞明部有五百人,亦是經曆過大戰的。不料楞喀爾的三百騎,乃是精挑細選的勇士,又存了拚命之心。人一拚命,戰力便倍增。
戰不多時,黃貞明部居然被擊潰了,本人也被亂軍所殺。
“嗷~嗷~嗷~”
楞喀爾嚎叫著向明軍的炮台衝來。
陳奇策心一橫,率親兵死戰。城內,蘇納海見有戰機,令李思忠部率軍接應。明將顧忠亦率軍增援。
雙方混戰一場,清軍損壞了明軍十餘門大炮後,方迴。
明軍大營內的高台上,楊懷讚道:“不知此人是誰?居然如此勇猛!看來欲克沈陽,必先除去此人”。
佟養甲觀察了一會兒道:“此人雖然兇猛,卻隻顧自己往前衝,根本不管後陣,可見是有勇無謀之輩。大帥可誘而殲之”。
明軍的小股哨騎出現在東城下,楞喀爾連續三次出城野戰,皆小有斬獲,每次都能殺死幾名明軍。
這一日,他正在城內巡視,部下來報,東城外發現了一隊三十餘騎明軍騎兵。
楞喀爾大喜,前幾次每次隻有幾騎或十幾騎,這次居然有三十多騎,是塊肥肉。稟明蘇納海後,率兩百八十騎出城,誓要將這隊明軍消滅。
明軍撥馬便跑,清軍緊追,你追我趕,轉眼便到了十裏開外。
見魚兒已經上鉤,一聲炮響,陳澤部兩千多伏兵盡出,個個手持大刀,下砍馬腿,上劈活人。
“噅聿聿!”
楞喀爾的戰馬忽然嘶吼了起來,前腿被斬斷,栽倒。
楞喀爾倒在地上,尚未起身,忽然脖子一涼,亮閃閃的大刀落下,頭沒了。
??
沈陽的激戰仍在持續。
雙方又對攻了數次,清軍不敵,龜縮在城裏。
大明光武五年二月三日,楊懷先是傳令架炮轟城,然後派出弓手和銃手在城下齊射,接著各軍整隊衝鋒,蜂湧而至,蟻附攻城。
城上齊發火器藥箭拒守,明軍攻城失敗退走。楊懷令阮進、顧忠、陳奇策、陳澤東南西北四麵立四寨,圍之。
二月四日卯時,明軍再次攻城,旌旗招展,各部在楯車的掩護下,四麵奮勇登城。蘇納海在城牆上立了三層銃手,有露頭者,便列隊射之。
攻城再次失敗。
二月五日,明軍集中了所有火炮猛攻東城。
兇猛的炮火射得清軍不敢抬頭,隻敢躲在女牆後,由射孔向下射擊登城的明軍。城上的大炮不甘寂寞,噴出火舌,反擊明軍的大炮。
激戰中,明軍交了好運,一枚炮彈擊中了清軍的火藥庫,引起城上連環爆炸,守城清軍死傷狼籍,敵台、窩鋪、城樓也被大火焚燒,不久後火勢又蔓延到城內房屋,一發不可收拾。
明軍趁勢以雲梯、攻車等戰具登城。
蘇納海見事態緊急,連發令箭催李思忠由南門救援東門。李思忠騎馬從南門趕往東門的途中,中了流矢,帶傷趕到時,發現明軍已大量登上城牆,城裏城外陷入混戰中,各營兵或死或潰,根本組織不起來,城內也燃起了大火熊熊。
“破城!”
“破城!”
“破城!”
明軍高唿沈陽已陷,李思忠無奈之下撤往內城。
沈陽的外城周三十餘裏,形似一個圓。內城,也就是滿清的盛京皇城,周十裏,城方廓圓、壇城形製、宥城融合、有城門八座。本是堅城,奈何李思忠手下兵馬傷亡太大,守不住。
二月六日,明軍攻破內城,驍將顧忠陣斬李思忠。
??
內、外城牆皆已被攻下,沈陽之戰仍未結束。
蘇納海率千餘殘兵退守衙署。他要與明軍巷戰。
明將愛新覺羅·傅勒赫與蘇納海有舊,大唿:“蘇納海,事已至此,何必為偽帝順治丟命?汝若肯降,我必求大帥,饒汝不死”。
蘇納海笑道:“我受皇上深恩厚祿為生,今若降明,則將遺臭後世。汝欲生我,然我不欲生,惟願一死。生則汝名遐播,死則我名垂世。思來想去,還是死了好”。
傅勒赫滿麵羞慚退下。
“不識抬舉!”
楊懷聽聞到了這地步,韃子居然還不肯降,怒極,手一揮下達了攻擊令。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從清晨到夜晚,雙方持火執杖,戰了一夜。最終,蘇納海及千餘殘兵盡皆戰歿。
滿清的盛京,重新成為了大明的沈陽。
??
大明平北將軍楊懷巡視了沈陽的內城和外城,好一座雄城!外圓內方,雄偉肅穆,城牆上的彈孔,向世人訴說著滄桑。
當年努爾哈赤率軍從薩爾滸沿渾河而下攻打沈陽,此戰,明軍傷亡、被俘、投降的人數達到七萬餘人,超過了薩爾滸之戰。遼東明軍近半兵力葬送在沈陽,局勢徹底崩壞,一發不可收拾。
今日,我大明終於打迴來了!恢複神州,還歸舊貌,何其壯哉!
楊懷心潮澎拜,提筆寫道:
《滿江紅·今日複沈陽》
一夜無眠,歡聲起,歌台舞榭。
君莫忘,城池內外,杜鵑啼血。
將士沙場爭意氣,家人何必空悲切。
複衣冠,還我舊河山,豪情烈。
沈陽恥,今日雪;
北京恨,終當滅。
速前行,再望赫圖雲月。
誰道武夫無遠誌,挽弓且把匈奴獵。
大風來,日月旗飛揚,朝天闕。
作完這首詞,楊懷率領兵馬,往滿清的興京:赫圖阿拉,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