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爐小火爐上,煮起了茯茶。茶裏還加了鹽和奶,蒙古人認為“茶沒鹽,水一般”,茶、鹽和牛奶一起熬煮,乳花翻滾,越煮越濃,醇香可口。


    薩岡徹辰就用這一壺鹽奶茶款待包羅。


    五十三歲的薩岡徹辰,長期伏案寫書,已經有些老誌龍鍾。可坐談天下大事,竟是神彩奕奕、容光煥發,仿佛又迴到了十六歲那年與博碩克圖汗一起指點江山的時候。


    “小主子欲如何收複歸化?”


    “我準備在鄂爾多斯東部招募父親舊部,然後聚兵殺迴去”。


    薩岡徹辰想了下,“招集舊部需要時間,況且勢易時移、人心善變。隻怕舊部尚未集齊,清軍便到了”。


    “那依您看,我應該怎麽辦?”


    “小主子可聽說過巴桑?”


    包羅一楞:“巴桑?莫不是杭高的兒子?”


    杭高是包羅的父親俄木布的部將。當年皇太極將俄木布貶為庶人,為了平息土默特人的不滿,將俄木布的兩個部將古祿格、杭高分別任為土默特左、右翼都統。


    後來,這個杭高不怎麽服大清的管,被清廷罷了職,任其子巴桑為右翼都統。巴桑也不服管,又被革職,任托博克為右翼都統。和古祿格、杭高不同,托博克乃蒙古貴族,姓孛兒隻斤,成吉思汗的後代,竟很溫順,一門心思地討好大清朝。


    薩岡徹辰笑道:“這巴桑自被革職後,對清廷極其不滿。他當過都統,在旗兵中有些影響力。何不使人聯係巴桑,裏應外合,先攻取士默特右翼,將右翼牧民盡編入伍,再攻下左翼、歸化城?如今右翼都統博托克去了山西,守軍不多,吾料右翼必唾手可得”。


    “善,便依台吉之言”。


    “奴才這裏還能湊出三百旗丁,先汗舊臣爾鄰勤也住在附近,他那裏亦有三百人,可聯絡其一起行事”。


    ??


    土默特右翼旗,巴桑正在獵狐,一隻白狐。


    黑壯的巴桑騎著大青馬,放出獵犬追狐,好犬,叼住狐的脖子,竟不咬破,要留好皮子給主人。


    “真是張好皮呀!”


    巴桑讚了聲,自從被革職後,打獵成了他最大的愛好。


    “都統,薩岡徹辰台吉的信使來了”。


    “薩岡徹辰?那可是咱蒙古的賢者呀,快請信使進帳”。


    進來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遞上一封信劄。


    拆開一看,信的大意是土默特真正的主人、博碩克圖汗親孫子包羅迴來了,要他跟隨舊主起兵,共謀大事。


    巴桑看完信,半晌方對年輕人說道:“這包羅少主是何等人物?我欲前往鄂爾多斯右翼前旗見見他、可乎?”


    年輕人哈哈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不用去鄂爾多斯,包羅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


    土默特右翼旗都統衙門,門口站立著三四個旗兵,右翼旗的主力已隨托博克去了山西,旗裏隻有三百旗軍。


    巴桑帶了幾十個隨從走了過來,他當過都統,衙門衛兵對其很客氣。


    “是巴桑老爺呀,您是來找瓦瓦副都統的嗎?”


    “嗯,他在嗎?”


    “瓦瓦副都統在裏麵處理公務呢?”


    巴桑聽完使了個眼色,隨從們拔出刀,迅速將衛兵繳了械。


    “看在爾等對我還算恭順的份上,饒爾等不死”。


    說完巴桑令隨從吹了聲響哨。


    包羅、薩岡徹辰、爾鄰勤率九百蒙古兵,飛速湧入衙門。


    副都統瓦瓦正在處理著軍務,忽聽外麵人聲喧嘩,忙出屋查探。剛出來,便挨了巴桑一刀。


    他一死,剩下的旗兵全降了。


    “汝等估計不認識我,但一定聽說過我。我乃博碩克圖汗之孫、俄木布萬戶之子孛兒隻斤·包羅。我迴來了,帶著重振土默特部的願望迴來了。給汝等兩個選擇,要麽歸順我,要麽死”。


    此言一出,頓時多了兩百多部下。又派人馳馬通告各地的牧民,土默特人的大汗迴來了,令每戶出丁壯一名。


    很快,便征集了三千騎。


    “小主子,兵貴神速,應該立即進攻左旗”,薩岡徹辰建議。


    包羅點點頭,率三千多騎,急馳土默特左旗。左旗跟右旗的情況差不多,精兵都被都統古祿格帶去了山西。剩下的三百多守軍,一聽少主子打迴來了,很光棍地投了降。


    軍隊數量如滾雪球,等包羅殺向歸化城時,已經有了七千之眾。


    歸化城,北枕陰山;南臨黃河;東接蠻汗山;西連河套,城防頗完善。


    奈何兵少了些,隻有一個甲喇章京領著六百八旗防守。沒法子,隻好征發城裏的土默特百姓守城。聽說大汗的孫子打迴來了,士默特百姓皆不肯出力守城,有些還倒了戈。包羅輕鬆奪取了歸化城。


    城裏的倉庫裏堆滿了各種物資,居然有不少武器甲胄,大大地發了一筆。


    歸化城一下可不得了,投奔者絡繹不絕,兵馬迅速增加到一萬五千。


    年輕就是好,騎馬不覺得累。包羅騎著大青馬繼續南下,連克雲川(單於城)、九龍溝、赤兒山、玉林、鎮虜等地。


    兵強馬壯,不由得豪情頓發,大唿道:“橫戈數萬,孰與我爭鋒!”


    薩岡徹辰給他潑起了涼水,“少主子,打仗可不是人多便能勝的。如今雖有了一萬五千之眾,可多是沒經過訓練的牧民。如果南下的清軍返迴,恐怕隻要三千人便可擊敗我軍。不知少主子可有良策應對”。


    包羅哈哈大笑,“有汝這樣的智者在,我懶得想”。


    “少主子,奴才想到了兩策:其一,令去山西的土默特將士家眷,給他們寫信,讓他們投奔您,亂敵軍心;其二,往西、北大掠烏拉特、四子王、達爾罕諸部,以為人質”。


    包羅聽了,連聲稱妙,遂令土默特將士家眷給遠在山西的親人寫信,召其迴家投奔舊主;又往西大掠烏拉特部,往北大掠四子王部、達爾罕部,抓獲了諸部數萬牧民。


    ??


    消息傳到了正在臨汾與明軍對峙的鄂碩軍中,軍心亂了。


    土默特人聽說大汗的孫子重新占了歸化城,又收到勸自己投奔少主子的家書,逃歸者甚眾。左翼旗都統古祿格、右翼旗都統托博克,怎麽約束都約束不住。


    達爾罕旗旗主本塔爾、四子王旗主鄂木布、烏拉特前、中、後三旗主圖巴、諤班、巴克巴海,皆收到了包羅寫的信。信中說,隻要他們不幫助滿清,便放迴他們的部眾;否則,俱殺訖。


    五位旗主坐不住了,向鄂碩辭行,“將軍,非是我等不肯助大清,實是後院起火,不得不迴去平亂”。


    鄂碩見軍心已失了,若不返迴,恐怕人都跑光了。當即表態,“本將軍與汝等一起返迴歸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