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翀稟道:“撫台,末將請求立即征發百姓守城”。
張懸錫長歎:“百姓何辜,受此荼毒?打開北門,放百姓們逃生吧”。他雖然把順治帝視為知己,願為知己者死,但卻不肯做殘民以逞之事。
北門開了,束縣百姓拖家攜口,出城而逃。
景可勤謂馬寶曰:“浦城伯,何不趁勢奪門而入?”
馬寶眼眶紅了。他是陝西隆德人,出生時家裏太窮,陝西又遭了災,父母將他棄於荒外,兄嫂偷偷撿了迴來。小時候,兄嫂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食物省給他吃,還教其讀書習字。看著這一個個平凡的百姓,馬寶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兄嫂。
把眼一瞪,“韃子尚且知道愛護百姓,難道吾堂堂大明王師,反不如韃子?不得奪門,等百姓走完再打”。
百姓們走完了,北門迅速關閉。
“攻城!”
馬寶下達了軍令,立於將旗之下,不怒自威,二十九歲的臉龐,雙目血紅。他幼失怙恃,年少力敵成人,魁梧赤眼,擅使鞣鞭槍,足智多謀,英勇絕倫、還喜歡與讀書人交朋友(“寶雖起群盜,好與士大夫遊”)。
一念之仁,攻城的難度便大了許多。
束縣城小且堅,萬餘清軍分成三隊,輪流守城,將城池守得固若金湯。明軍四麵攻城,七日而不破。
明軍第二陣,南安侯郝永忠部萬人趕至,一見馬寶便問道:“浦城伯,汝是我軍勇將,區區小城,緣何遲遲未下?”
馬寶直羞得麵紅耳赤,“束縣城小且堅,偽清巡撫張懸錫頗得軍心,是以遲遲不克”。
原來張懸錫雖然不太懂打仗,但卻為官清廉,從不克扣軍餉,又為人和善,不擺官架子,所以很受部下愛戴,願為之死戰。
郝、馬二將原先都是李自成的部下,郝永忠在大順軍中的資曆比馬寶要老得多,當下把臉一板,“浦城伯,兵貴神速,陛下可在看著俺們哩。依俺的意思,明日淩晨汝攻南門,俺攻西門,定要破城”。
他對馬寶有些小芥蒂,不是因為馬寶本身,而是因為光武帝。
一日光武帝與大學士何吾騶談論明軍諸將,言郝永忠扛旗衝鋒,銳不可擋,堪稱猛將;而馬寶,不光有勇,還有謀,堪稱名將。猛將和名將隻差一個字,郝永忠卻不服氣,當年俺扯旗討生活的時候,馬寶還不知在哪吃奶哩,陛下憑啥說俺隻是猛將,而他馬寶卻是智將?此番朱亨嘉又將先鋒一職給了馬寶,未給他,心中愈發不滿。
次日淩晨,公雞還未打鳴,郝永忠便令部將範風仁搶先攻打西門,欲搶在馬寶前登城。
“浦城伯,末將請戰!”
見郝部提前攻城,馬寶部將塔新策、李貴、焦宏曹、賀天雲、曹福德、單泰徵大憤,紛紛請戰。為將者,爭的便是一口氣,誰也不甘落於人後。
稀稀疏疏的炮彈落於明軍陣中,並未造成多大傷亡。郝部參將範風仁率軍往西門殺來。
“弓弩手,給我射”,克勝額大吼一聲,他從小隨父、兄出征,作戰經驗豐富,等明軍進入射程,才開始放箭。
“嗖嗖嗖”,“啾啾啾”,雙方對射,不斷地有士卒跌倒,也不斷地有人補上來。
張懸錫見西門、南門吃緊,急令林翀從北門增援西門、唐邦傑從東門馳援南門。
範風仁冒著箭雨搶上西城牆,克勝額、林翀死戰不退,大明的日月旗和綠營的綠旗攪在一起,難舍難離。
範風仁運氣不好,激戰中,被流矢射中咽喉而亡。明軍氣勢一沮,被趕下城牆。
郝永忠大怒,令守旗官將大旗前移,親自衝鋒。然而,折了大將,軍心不穩,克勝額和林翀又拚死抵抗,竟攻不上去。
南城門,馬寶將攻城的軍隊分成三隊:塔新策、李貴領一隊,焦宏曹、賀天雲領一隊,曹福德、單泰徵領一隊,輪番攻城。
南城牆背麵,清軍士卒以隊為單位,坐於城階上,安靜地休息,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
“明軍衝過來了,快上城牆”。
隨著嘹望哨的喊聲,一隊隊清軍小跑著登城,血戰開始。
南城外,馬寶讓部下壘起了百座“距堙”,也就是城外的高台。令景可勤領兩千弓手,立於距堙”之上,往城牆攢射。
城上的弓手毫不示弱地反射,火油、金湯、礌石、滾木落雨般投下。
明軍數度攻上城牆,又被清軍趕下,明軍副將塔新策和清軍副將唐邦傑俱戰死。
天色已晚,束鹿依然未克,郝永忠、馬寶無奈鳴金收兵。
??
“迎風踏雪,北伐中原。匈奴未滅,羞迴家園。鳳凰不鳴,黃河未清。太平何時?悠悠我心??迎風揮槊,隻為君舞。慷慨男兒,血洗國恥。枕戈待旦,舍生忘死。麟閣之上,十二玉樓。英靈不朽,羽翼遨遊。冬去春來,芬芳滿樹。熱血如潮,奔騰不住??京畿已近,長歌當歡”。
風獵獵,馬嘶嘶,歌聲若狂。
大明光武四年十月六日,朱亨嘉的大軍直抵束鹿城下。
一杆杆“日月重明”、“三玄四維”、“際天極地,罔不臣妾“的日月旗將束鹿城圍得水泄不通。這青天日月旗可非同凡響,乃大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慶帝親自設計,象征著大明代天而治世。此旗一出,不光是大明境內,朝鮮、琉球、日本都深受影響,後世朝鮮、日本國旗,明顯都留有日日旗的痕跡。
“陛下,束鹿城小卻堅,偽清巡撫張懸錫甚是頑固,末將久攻不下”,郝永忠、馬寶請罪。
聽二將說完情況,朱亨嘉點點頭,“此非汝二人之錯,隨朕探查敵情”。
八匹駿馬拉著禦車,繞城巡查,朱亨嘉端著千裏鏡,立於禦車中央,郝永忠、馬寶一左一右護衛,高揚的盤龍大纛,分外驕狂。
“萬歲!”
“萬歲!”
“萬歲!”
見皇帝親臨,明軍將士士氣大振,久攻堅城不下的沮喪一掃而空。
朱亨嘉視察完城牆,下令道:“南城牆最為殘破,明日集中重炮、衝車,攻擊南城。斬偽巡撫張懸錫之頭者,晉爵一級”。
張懸錫長歎:“百姓何辜,受此荼毒?打開北門,放百姓們逃生吧”。他雖然把順治帝視為知己,願為知己者死,但卻不肯做殘民以逞之事。
北門開了,束縣百姓拖家攜口,出城而逃。
景可勤謂馬寶曰:“浦城伯,何不趁勢奪門而入?”
馬寶眼眶紅了。他是陝西隆德人,出生時家裏太窮,陝西又遭了災,父母將他棄於荒外,兄嫂偷偷撿了迴來。小時候,兄嫂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食物省給他吃,還教其讀書習字。看著這一個個平凡的百姓,馬寶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兄嫂。
把眼一瞪,“韃子尚且知道愛護百姓,難道吾堂堂大明王師,反不如韃子?不得奪門,等百姓走完再打”。
百姓們走完了,北門迅速關閉。
“攻城!”
馬寶下達了軍令,立於將旗之下,不怒自威,二十九歲的臉龐,雙目血紅。他幼失怙恃,年少力敵成人,魁梧赤眼,擅使鞣鞭槍,足智多謀,英勇絕倫、還喜歡與讀書人交朋友(“寶雖起群盜,好與士大夫遊”)。
一念之仁,攻城的難度便大了許多。
束縣城小且堅,萬餘清軍分成三隊,輪流守城,將城池守得固若金湯。明軍四麵攻城,七日而不破。
明軍第二陣,南安侯郝永忠部萬人趕至,一見馬寶便問道:“浦城伯,汝是我軍勇將,區區小城,緣何遲遲未下?”
馬寶直羞得麵紅耳赤,“束縣城小且堅,偽清巡撫張懸錫頗得軍心,是以遲遲不克”。
原來張懸錫雖然不太懂打仗,但卻為官清廉,從不克扣軍餉,又為人和善,不擺官架子,所以很受部下愛戴,願為之死戰。
郝、馬二將原先都是李自成的部下,郝永忠在大順軍中的資曆比馬寶要老得多,當下把臉一板,“浦城伯,兵貴神速,陛下可在看著俺們哩。依俺的意思,明日淩晨汝攻南門,俺攻西門,定要破城”。
他對馬寶有些小芥蒂,不是因為馬寶本身,而是因為光武帝。
一日光武帝與大學士何吾騶談論明軍諸將,言郝永忠扛旗衝鋒,銳不可擋,堪稱猛將;而馬寶,不光有勇,還有謀,堪稱名將。猛將和名將隻差一個字,郝永忠卻不服氣,當年俺扯旗討生活的時候,馬寶還不知在哪吃奶哩,陛下憑啥說俺隻是猛將,而他馬寶卻是智將?此番朱亨嘉又將先鋒一職給了馬寶,未給他,心中愈發不滿。
次日淩晨,公雞還未打鳴,郝永忠便令部將範風仁搶先攻打西門,欲搶在馬寶前登城。
“浦城伯,末將請戰!”
見郝部提前攻城,馬寶部將塔新策、李貴、焦宏曹、賀天雲、曹福德、單泰徵大憤,紛紛請戰。為將者,爭的便是一口氣,誰也不甘落於人後。
稀稀疏疏的炮彈落於明軍陣中,並未造成多大傷亡。郝部參將範風仁率軍往西門殺來。
“弓弩手,給我射”,克勝額大吼一聲,他從小隨父、兄出征,作戰經驗豐富,等明軍進入射程,才開始放箭。
“嗖嗖嗖”,“啾啾啾”,雙方對射,不斷地有士卒跌倒,也不斷地有人補上來。
張懸錫見西門、南門吃緊,急令林翀從北門增援西門、唐邦傑從東門馳援南門。
範風仁冒著箭雨搶上西城牆,克勝額、林翀死戰不退,大明的日月旗和綠營的綠旗攪在一起,難舍難離。
範風仁運氣不好,激戰中,被流矢射中咽喉而亡。明軍氣勢一沮,被趕下城牆。
郝永忠大怒,令守旗官將大旗前移,親自衝鋒。然而,折了大將,軍心不穩,克勝額和林翀又拚死抵抗,竟攻不上去。
南城門,馬寶將攻城的軍隊分成三隊:塔新策、李貴領一隊,焦宏曹、賀天雲領一隊,曹福德、單泰徵領一隊,輪番攻城。
南城牆背麵,清軍士卒以隊為單位,坐於城階上,安靜地休息,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
“明軍衝過來了,快上城牆”。
隨著嘹望哨的喊聲,一隊隊清軍小跑著登城,血戰開始。
南城外,馬寶讓部下壘起了百座“距堙”,也就是城外的高台。令景可勤領兩千弓手,立於距堙”之上,往城牆攢射。
城上的弓手毫不示弱地反射,火油、金湯、礌石、滾木落雨般投下。
明軍數度攻上城牆,又被清軍趕下,明軍副將塔新策和清軍副將唐邦傑俱戰死。
天色已晚,束鹿依然未克,郝永忠、馬寶無奈鳴金收兵。
??
“迎風踏雪,北伐中原。匈奴未滅,羞迴家園。鳳凰不鳴,黃河未清。太平何時?悠悠我心??迎風揮槊,隻為君舞。慷慨男兒,血洗國恥。枕戈待旦,舍生忘死。麟閣之上,十二玉樓。英靈不朽,羽翼遨遊。冬去春來,芬芳滿樹。熱血如潮,奔騰不住??京畿已近,長歌當歡”。
風獵獵,馬嘶嘶,歌聲若狂。
大明光武四年十月六日,朱亨嘉的大軍直抵束鹿城下。
一杆杆“日月重明”、“三玄四維”、“際天極地,罔不臣妾“的日月旗將束鹿城圍得水泄不通。這青天日月旗可非同凡響,乃大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慶帝親自設計,象征著大明代天而治世。此旗一出,不光是大明境內,朝鮮、琉球、日本都深受影響,後世朝鮮、日本國旗,明顯都留有日日旗的痕跡。
“陛下,束鹿城小卻堅,偽清巡撫張懸錫甚是頑固,末將久攻不下”,郝永忠、馬寶請罪。
聽二將說完情況,朱亨嘉點點頭,“此非汝二人之錯,隨朕探查敵情”。
八匹駿馬拉著禦車,繞城巡查,朱亨嘉端著千裏鏡,立於禦車中央,郝永忠、馬寶一左一右護衛,高揚的盤龍大纛,分外驕狂。
“萬歲!”
“萬歲!”
“萬歲!”
見皇帝親臨,明軍將士士氣大振,久攻堅城不下的沮喪一掃而空。
朱亨嘉視察完城牆,下令道:“南城牆最為殘破,明日集中重炮、衝車,攻擊南城。斬偽巡撫張懸錫之頭者,晉爵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