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淒厲的進軍號吹響了,陳萬略、馬寧、賴惱、禿江四下裏殺出。


    “結陣!快結陣!”


    胡國柱大唿結陣。來不及了,四處皆是清兵,其中尤以數千滿蒙騎兵最為難纏,他們縱馬奔馳在陣中,遇到正在集結的明軍,便衝散砍殺。


    夏國相看到一個額頭上刺著隻猛虎的韃子連殺了己方五六名軍士,大怒,戰馬急奔過去,借著馬力,雪亮槍花一閃,這個來自野人女真的八旗兵,便成了冤魂。


    “嘭”,梅勃章京賴惱的狼牙棒到了,從背後偷襲,腦漿迸裂。夏國相不甘心地翻身落馬,生命的最後一瞬,看到了那張猙獰的臉。


    “胡兄、吳兄,汝二人速往後衝,吾來斷後”,王屏藩大唿。


    胡國柱、吳國貴驚異地瞅了眼王屏藩,此人在關寧軍中一貫喜歡玩弄權術,阿諛吳三桂,排斥其他將領。不料今天竟肯舍己為人!


    “賢弟小心”,二人來不及多想,道了聲小心便往後殺去。


    王屏藩領著數百親衛,不退反進,哪裏的清軍多,便往哪闖。他看見有數十騎清軍在陣中奔馳,飛揚跋扈。大怒,躍馬持槊迎去,一槊刺一人,刺死清梅勒章京禿江。見總鎮如此神勇,部下士氣大振,下砍馬腿,上斬騎手,瞬間便將數十騎殺光。


    又連續殺散數股清軍,令清軍的氣勢一沮。


    寧夏總兵馬寧大怒,率千騎躍馬揚刀殺來。王屏藩雖是悍將,但久戰疲倦,敵不住,殉國於亂軍中。


    因為王屏藩的拚死反擊,胡國柱、吳國貴掙得一線生機,突出重圍,奔往漢水岸邊。


    岸邊有胡國柱部將王緒、李匡的八百兵馬看守船隻。


    “兩位總鎮先上船走,末將斷後”,二將在岸邊結陣,掩護胡國柱、吳國貴殘兵逃離。


    馬寧率五百騎兵追至,王緒、李匡不退反進,殺向清騎。江灘土質鬆軟,馬蹄陷入沙中跑不快,一時竟被砍殺了百餘騎。


    馬寧大驚,不敢追太近,隻在江灘邊遠遠地射箭。


    圖海的大軍逼近了,王緒、李匡見己方的敗軍大多已上船,對視一眼,高唿一聲“撤”,帶著部下撒腿便往船上跑。


    “追上去,殺光他們”,圖海憤怒了,就這幾百人,竟然讓自己沒能完成全殲明軍的計劃,一向的淡定從容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氣急敗壞。


    王緒、李匡跑得很快,清軍沒追上。


    “射!給本鎮射死他們”,馬寧狂吼。


    “嗖嗖嗖”,箭如雨下。


    明軍豎起了盾牌,中箭者並不多,漸漸遠去。


    李匡見己方吃了這麽大虧,不由得怒氣滿腔,高唱陝北民歌譏諷清軍:“走不完的大路過不完的河,射箭射不中恁和額。一搭死來一搭裏埋,一搭裏咱上望鄉台。羊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額在船上等恁來??”


    ??


    胡國柱、吳國貴逃迴對岸,清點人馬,一萬兵馬僅餘三千,關寧軍的老底子徹底打殘了。


    二人跪於範友賢麵前,放聲大哭,“末將無能,請大將軍責罰”。


    範友賢急忙撫慰,“此皆本帥判斷失誤所致,沒想到此地竟有埋伏!二位將軍放心,等後方的新兵一到,本帥立即給汝等補充。先下去歇息吧”。


    二將退下後,李定國滿麵羞慚,“此皆末將思慮不周,方有此敗”。


    範友賢忙好言寬慰,“鴻遠無需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下一仗咱們再想法子報仇便是”。


    二人正聊著天,忽報大明陝西巡撫高明瞻押送軍糧到。這高明瞻原是清廷四川巡撫,歸明後巴結上了明軍大將李成爵,被平級轉任陝西巡撫。


    範友賢、李定國忙喚高明瞻入大帳。


    李定國問道:“高撫台,汝久在清廷為官,可知這清軍統帥圖海何等人也?”


    “稟秦國公,這圖海隸滿洲正黃旗,出生於八大姓之馬佳氏,世居綏芬河。此人從小聰明好學,不管學什麽都能舉一反三,精通漢學,熟讀兵書,乃是偽帝順治跟前的紅人。當年偽帝想任其為弘文院大學士,怕眾臣不服,下旨重罰。大臣皆說圖海無罪。偽帝卻說圖海非常人也,若不能重罰,便隻能重用,直接任為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


    此話一出,範友賢、李定國,你看我,我看你,默默無語。


    半晌,範友賢發話了:“偽帝如此器重此人,看來這廝定有過人之處”。


    李定國亦道:“高撫台說圖海擅長揣磨人心,舉一反三。看來這廝是把我等的作戰風格摸透了啊!此仗敗得不冤”。想了想又問高明瞻:“這圖海以前打過仗嗎?”


    “據下官所知,這是其一次岀征”。


    “哼哼,今日這廝雖然占了些便宜,不過畢竟是初次領軍,經驗不足。吾有計矣”,李定國忽然冷笑。


    “哦,鴻遠有何妙策?”


    “今夜從下水渡夜渡”。


    範友賢一驚:“夜渡風險甚大,且我軍新敗,士氣受挫,未必能勝呀”。


    李定國卻道:“就是因為夜渡風險大,書中這方麵戰例記載得不多,圖海才想不到。他是書生領兵,隻道我軍士氣已泄,需要時間恢複,卻不知百戰強兵可以屢敗屢戰。吾已勘察過水情,下水渡水勢平緩,可以夜渡”。


    範友賢動心了,“依鴻遠之見,派誰夜渡為好?”


    李定國昂然道:“我軍新敗,欲恢複士氣,非大將親往不可。末將願往!”


    “叭”,範友賢驚得茶碗落地,“這如何使得?鴻遠,汝可是全軍副帥!”


    “末將心意已決,請大帥成全”,李定國長跪不起。


    “哎!我知鴻遠剛毅,認準的事便不肯放棄。也罷,便依鴻遠,隻是需多加小心才是!”


    ??


    這一日的夜,靜悄悄。


    李定國率靳統武、竇名望、王會、陳健諸將開始登舟。


    古時打仗,夜渡的少,主要是危險,容易撞船、觸礁、偏離目標。


    李定國令每十艘小船以繩索鐵鏈相連,不許點燈,分批劃向對岸。兩萬兵馬,相當一部分被衝向了下遊,還有一小部分觸礁沉沒。


    “咕咕”,“咕咕”,“咕咕”??


    登陸的明軍按照約定的暗號,連學三聲鳥叫聚集。


    李定國隻會集了靳統武、王會等將一萬兵馬,竇名望、陳健部一萬兵馬沒找著,估計是偏離了航線。


    他看了看時辰,此時是寅時(淩晨三點),人睡得正香。


    不管了,打!仗一打起來,竇名望、陳健自然便知道本帥的位置。


    李定國率軍潛行至守衛下水渡的清總兵江義的營寨。


    剛打了勝仗,飲了慶功酒,清軍毫無防範,連崗哨都沒安排多少。


    靳統武一刀劈死營門兵,部下衝入清寨,殺人放火。江義尚未來得及起床,便被斬殺,五千清軍,大半被殲。


    一見衝天火光,竇名望、陳健立刻找到了李定國的位置,前來會合。


    “列陣”,隨著李定國的軍令,明軍開始在江邊布陣,掩護己軍渡江。


    此時天已蒙蒙亮,範友賢率大軍陸續渡江。


    聞明軍占了下水渡、江義陣亡,圖海大驚,急領大軍來奪。無奈明軍軍陣已成,衝不破,登陸的明軍越來越多,漸成汪洋。


    圖海知事不可為,長歎一聲,率軍返迴南鄭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