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鶴丸城內的大手門、石恆及石橋,周鶴芝、周林皋被迎入了靜室。
島津光久、島津綱久跪坐著迎接他們。
“跪”在日本稱作“正座”,即各種坐姿中最正式的坐法。雙膝下跪,將屁股放在腳後跟上,雙腳大拇指甚至腳心保持重疊。
這種坐姿很像中華秦漢晉時期的坐姿。五胡亂華後,凳子傳入中華,到了大明朝已經不流行跪坐了,大明人平時和正式場合都坐凳子。
“兄長、皋兒,快請坐。來人,上香茗”,島津光久十分客氣,下令上茶。
其實日本人在室町時代前,和韓國人一樣,並非跪坐,乃是盤坐。隨著茶道的普及,因為需要在狹小的靜室中品茶,跪坐最適合。
兩個茶童,一人一個,侍奉周鶴芝、周林皋品茶。
此時的日本,上層貴族間流行的是抹茶道。
茶童點起炭火,將餅茶放在火上烘焙幹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進茶碗。接著煮開水,衝入茶碗,用茶筅充分攪動,產生沫浡,即可飲用。
點茶、煮茶、衝茶、獻茶,整套流程十分繁瑣。
其實,原先的流程更麻煩,麻煩到讓人不想喝。十六世紀末,日本茶聖千利休簡化了茶道程序,更側重“和、敬、清、寂”的精神,托他的福,方便了許多。
茶童受過專門訓練,各種姿勢無一不美。
周鶴芝、周林皋暗暗稱讚,他倆都是“日本通”,對怎麽喝日本人的茶,門清。
熟練地雙手接茶,致謝,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姿勢雖慢,時間卻不長,三口便喝完,最後一口,一飲而盡,以示好喝,最後再點一點水喝個半口,以示愛惜。喝完茶,還得品鑒一會茶具。然後賓主之間方才談正事。
島津光久發言了:“兄長來我鶴丸城,可是要借兵馬、恢複大明嗎?”
周鶴芝挺直了腰杆,微笑道:“今時不同往日,賢弟消息靈通,應該知道我大明現在已經收複了整個長江以南的大好河山。如今兵強馬壯,正準備北伐清虜,飲馬中原,已無須向日本借兵矣”。
“哦”,島津光久頓時又謙卑了三分,日本人便是這樣,表麵上十分客氣,但你若不如他,他是瞧不起你的,你若比他強,他心甘情願給你當小弟。
“那兄長此來所謂何事?”
“我大明皇帝陛下令愚兄赴日本,請德川家綱將軍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大阪等港口,與我大明貿易。愚兄想,此事對賢弟十分有利,特來請賢弟幫忙”。
島津光久笑道:“兄長說笑了,德川氏雖然實施鎖國令,可我島津氏實際控製著琉球國,可通過琉球國與大明、朝鮮等國貿易,避開鎖國令影響。目前日本的對外貿易,實際上掌握在德川氏和我島津氏手上。
若一下子放開這麽多港口,則奄美大島(屬琉球國,被薩摩藩侵占)不再具有獨享性。豈不是將一塊餅與眾人分,何利之有?”
周鶴芝哈哈大笑,“賢弟休要誆吾,那德川氏閉關鎖國,為的就是獨占對外貿易之利,又豈會允許賢弟的薩摩藩通過琉球對外貿易?據愚兄所知,幕府隻允許賢弟和琉球國的商船貿易,非琉球國的商船一律轉到幕府直轄的長崎,征收巨額商稅。害得賢弟收入大減,不得不開采長野金礦,聽說現在連金礦也不讓賢弟開采了。哈哈哈!”
島津光久大忿,“兄長漂洋過海來我薩摩藩,難道就是為了取笑小弟嗎?”
周鶴芝正色道:“吾怎會取笑賢弟?特為賢弟指條明路而來。那德川幕府想強幕府弱藩國,賢弟就應該聯合各強藩對抗幕府才對。適才吾提出的那些港口,日向港在賢弟的領地上,下關港屬長州藩,平戶港屬肥前藩,高知港屬土佐藩。汝四家一聯合,德川氏也不敢不答應。賢弟的日向港,距離大明更近,又是深水港,商船更願意來賢弟的港口貿易。一旦成功,薩摩藩必然雄霸日本。請賢弟思之!”
一句雄霸日本,觸動了島津光久。他一直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為了權勢可以殺親殺友,自然心動。
“兄長所言甚有理,小弟立即請各藩主來鶴丸城商議此事”。
??
鶴丸城的正殿內,島津光久召集了長州藩藩主毛利綱廣、肥前藩鍋島勝茂、土佐藩山內忠義、宇和島藩主伊達秀忠、仙台藩主伊達忠宗等十幾個勢力較大的外樣大名。
所謂外樣大名,說白了就是當年在關原之戰中跟德川家康作對的大名們。因為站錯了隊,地位和禦三家、德川氏的鐵杆譜代大名們沒法比,一直都是德川幕府監視、打壓的對象。
島津光久找的這些外樣大名,在德川幕府的鎖國令下達前,都有自己的外貿港口。鎖國令一下,他們的港口不許用了,商品統統要運到幕府直轄的長崎港交易,不僅要上交巨額商稅,還增加了運輸成本。因此,對鎖國令十分不滿。
最不滿的是肥前藩主鍋島勝茂,他今年七十三歲了,是在座之人中資曆最老的。肥前藩本有長崎、平戶、五島、大村四座良港。鎖國令一下,幕府禁止平戶、五島、大村貿易,又把長崎港劃為幕府直轄。一下子就讓原先肥得流油的肥前藩,變得瘦骨嶙峋。
“我鍋島勝茂誓死支持增設外貿港口”,老頭兒第一個吼道。
長州藩藩主毛利綱廣、土佐藩主山內忠義鄙夷地望了鍋島勝茂一眼。是的,鄙視。這鍋島勝茂號稱名將,卻毫無氣節。關原之戰中一開始加入西軍,打德川家康,結果被收買,又倒戈打西軍戰友。因此,都不恥其為人。不過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長州藩有下關港,土佐藩有高知港,利益相通。因此也齊聲讚同。
“我們反對”,宇和島藩主伊達秀忠、仙台藩主伊達忠宗齊聲說道。
他倆是親兄弟,都出自於日本東北部的強藩仙台藩。當年,德川家康為了分化這些不聽話的外樣大名,故意把出身於東北仙台藩的伊達秀忠,分封到西南的宇和島藩當藩主,挑起東北藩和西南藩不和。
島津光久瞅著伊達忠宗心裏一沉,宇和島藩倒也罷了,這仙台藩據有土地廣闊的陸奧國,實力僅比自己差一點。他反對,事情可就麻煩了!按說不應該呀,這仙台藩盛產鮑魚、海參,鎖國前,毎年都有大量的海產從仙台藩的石卷港運往明國、朝鮮販賣。鎖國令一下,他們損失巨大,沒理由反對呀!
伊達忠宗高聲說道:“我們反對,我們要求把仙台藩的石卷港、宇和島藩的宇和島港也加入到通商的港口中”。
“可以”,島津光久鬆了一口氣,立即答應。
其他的小藩都是這些強藩的附庸,自然無意見,很快達成了一致。
島津光久、島津綱久跪坐著迎接他們。
“跪”在日本稱作“正座”,即各種坐姿中最正式的坐法。雙膝下跪,將屁股放在腳後跟上,雙腳大拇指甚至腳心保持重疊。
這種坐姿很像中華秦漢晉時期的坐姿。五胡亂華後,凳子傳入中華,到了大明朝已經不流行跪坐了,大明人平時和正式場合都坐凳子。
“兄長、皋兒,快請坐。來人,上香茗”,島津光久十分客氣,下令上茶。
其實日本人在室町時代前,和韓國人一樣,並非跪坐,乃是盤坐。隨著茶道的普及,因為需要在狹小的靜室中品茶,跪坐最適合。
兩個茶童,一人一個,侍奉周鶴芝、周林皋品茶。
此時的日本,上層貴族間流行的是抹茶道。
茶童點起炭火,將餅茶放在火上烘焙幹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進茶碗。接著煮開水,衝入茶碗,用茶筅充分攪動,產生沫浡,即可飲用。
點茶、煮茶、衝茶、獻茶,整套流程十分繁瑣。
其實,原先的流程更麻煩,麻煩到讓人不想喝。十六世紀末,日本茶聖千利休簡化了茶道程序,更側重“和、敬、清、寂”的精神,托他的福,方便了許多。
茶童受過專門訓練,各種姿勢無一不美。
周鶴芝、周林皋暗暗稱讚,他倆都是“日本通”,對怎麽喝日本人的茶,門清。
熟練地雙手接茶,致謝,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姿勢雖慢,時間卻不長,三口便喝完,最後一口,一飲而盡,以示好喝,最後再點一點水喝個半口,以示愛惜。喝完茶,還得品鑒一會茶具。然後賓主之間方才談正事。
島津光久發言了:“兄長來我鶴丸城,可是要借兵馬、恢複大明嗎?”
周鶴芝挺直了腰杆,微笑道:“今時不同往日,賢弟消息靈通,應該知道我大明現在已經收複了整個長江以南的大好河山。如今兵強馬壯,正準備北伐清虜,飲馬中原,已無須向日本借兵矣”。
“哦”,島津光久頓時又謙卑了三分,日本人便是這樣,表麵上十分客氣,但你若不如他,他是瞧不起你的,你若比他強,他心甘情願給你當小弟。
“那兄長此來所謂何事?”
“我大明皇帝陛下令愚兄赴日本,請德川家綱將軍增開日向、下關、平戶、高知、大阪等港口,與我大明貿易。愚兄想,此事對賢弟十分有利,特來請賢弟幫忙”。
島津光久笑道:“兄長說笑了,德川氏雖然實施鎖國令,可我島津氏實際控製著琉球國,可通過琉球國與大明、朝鮮等國貿易,避開鎖國令影響。目前日本的對外貿易,實際上掌握在德川氏和我島津氏手上。
若一下子放開這麽多港口,則奄美大島(屬琉球國,被薩摩藩侵占)不再具有獨享性。豈不是將一塊餅與眾人分,何利之有?”
周鶴芝哈哈大笑,“賢弟休要誆吾,那德川氏閉關鎖國,為的就是獨占對外貿易之利,又豈會允許賢弟的薩摩藩通過琉球對外貿易?據愚兄所知,幕府隻允許賢弟和琉球國的商船貿易,非琉球國的商船一律轉到幕府直轄的長崎,征收巨額商稅。害得賢弟收入大減,不得不開采長野金礦,聽說現在連金礦也不讓賢弟開采了。哈哈哈!”
島津光久大忿,“兄長漂洋過海來我薩摩藩,難道就是為了取笑小弟嗎?”
周鶴芝正色道:“吾怎會取笑賢弟?特為賢弟指條明路而來。那德川幕府想強幕府弱藩國,賢弟就應該聯合各強藩對抗幕府才對。適才吾提出的那些港口,日向港在賢弟的領地上,下關港屬長州藩,平戶港屬肥前藩,高知港屬土佐藩。汝四家一聯合,德川氏也不敢不答應。賢弟的日向港,距離大明更近,又是深水港,商船更願意來賢弟的港口貿易。一旦成功,薩摩藩必然雄霸日本。請賢弟思之!”
一句雄霸日本,觸動了島津光久。他一直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為了權勢可以殺親殺友,自然心動。
“兄長所言甚有理,小弟立即請各藩主來鶴丸城商議此事”。
??
鶴丸城的正殿內,島津光久召集了長州藩藩主毛利綱廣、肥前藩鍋島勝茂、土佐藩山內忠義、宇和島藩主伊達秀忠、仙台藩主伊達忠宗等十幾個勢力較大的外樣大名。
所謂外樣大名,說白了就是當年在關原之戰中跟德川家康作對的大名們。因為站錯了隊,地位和禦三家、德川氏的鐵杆譜代大名們沒法比,一直都是德川幕府監視、打壓的對象。
島津光久找的這些外樣大名,在德川幕府的鎖國令下達前,都有自己的外貿港口。鎖國令一下,他們的港口不許用了,商品統統要運到幕府直轄的長崎港交易,不僅要上交巨額商稅,還增加了運輸成本。因此,對鎖國令十分不滿。
最不滿的是肥前藩主鍋島勝茂,他今年七十三歲了,是在座之人中資曆最老的。肥前藩本有長崎、平戶、五島、大村四座良港。鎖國令一下,幕府禁止平戶、五島、大村貿易,又把長崎港劃為幕府直轄。一下子就讓原先肥得流油的肥前藩,變得瘦骨嶙峋。
“我鍋島勝茂誓死支持增設外貿港口”,老頭兒第一個吼道。
長州藩藩主毛利綱廣、土佐藩主山內忠義鄙夷地望了鍋島勝茂一眼。是的,鄙視。這鍋島勝茂號稱名將,卻毫無氣節。關原之戰中一開始加入西軍,打德川家康,結果被收買,又倒戈打西軍戰友。因此,都不恥其為人。不過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長州藩有下關港,土佐藩有高知港,利益相通。因此也齊聲讚同。
“我們反對”,宇和島藩主伊達秀忠、仙台藩主伊達忠宗齊聲說道。
他倆是親兄弟,都出自於日本東北部的強藩仙台藩。當年,德川家康為了分化這些不聽話的外樣大名,故意把出身於東北仙台藩的伊達秀忠,分封到西南的宇和島藩當藩主,挑起東北藩和西南藩不和。
島津光久瞅著伊達忠宗心裏一沉,宇和島藩倒也罷了,這仙台藩據有土地廣闊的陸奧國,實力僅比自己差一點。他反對,事情可就麻煩了!按說不應該呀,這仙台藩盛產鮑魚、海參,鎖國前,毎年都有大量的海產從仙台藩的石卷港運往明國、朝鮮販賣。鎖國令一下,他們損失巨大,沒理由反對呀!
伊達忠宗高聲說道:“我們反對,我們要求把仙台藩的石卷港、宇和島藩的宇和島港也加入到通商的港口中”。
“可以”,島津光久鬆了一口氣,立即答應。
其他的小藩都是這些強藩的附庸,自然無意見,很快達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