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奏疏是件極辛苦的事,但如果有佳人相伴,倒也不覺得累。
“陛下,妾為您準備了碗銀耳湯,喝一口潤潤喉吧”,朱亨嘉正在批閱奏疏,傳來了石皇後甜甜膩膩的聲音。
喝了口甜羹,心口一熱,“皇後等著朕,朕還有一個時辰便批好了”。
石皇後臉一紅,伸出一雙如玉般的葇荑,替他按摩起了頭顱和頸椎。
“皇後,左肩用點力!哎呀,右肩輕一點!”
老夫老妻了,沒啥不好意思,朱亨嘉一邊享受著按摩,一邊居然還指揮了起來。
正在夫唱婦隨、其樂融融之際,“哈哈哈”,他忽然樂了。
“陛下為何發笑?”
“定海侯孫貴上疏說,韃子的十幾萬援兵到了江北。朕都登基半個月了,韃子的援兵才到。莫非是知道朕登基,特地來給朕送禮的嗎?哈哈哈!”
“陛下這麵子可不小,清虜居然派了十幾萬人給您送禮”,見皇帝高興,石皇後也開起了玩笑。
心情好,便不按正常套路批奏疏。
朱亨嘉在孫貴上的《請增江防疏》上批複了一首打油詩:“南京城裏金鱗開,北兵十萬方才來。著爾差人問清虜,可是為朕送寶財?”
所謂派個人問清虜,不過是和孫貴開玩笑。可孫貴不敢不當真,玩笑?什麽玩笑?君無戲言!聖上命吾派個人問清虜,必須得派!
孫貴真就派了個倒黴蛋去江北,問清軍統帥信郡王多尼:“汝等十幾萬兵馬來江北做什麽?莫非知道我大明新皇登基,趕來給新皇送大禮來的嗎?”
多尼大怒,命人將這倒黴蛋打了頓板子,趕迴江南。還好,多尼讀過尼堪的書,知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道理,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
內閣大學士何吾騶也上疏了,請求追封楊國威等殉國的功臣。
嗯,楊國威是最早擁立朕的從龍之臣,確實應該追封!
再一細品,殉國的功臣要追封,活著的功臣是不是更要加封?何吾騶這是在提醒朕,新皇登基,應該大封功臣以安撫人心。但是他又怕朕誤會他是為自己請封,所以采用了這種委婉的勸諫方式。
嗬嗬,原以為他是個隻會寫文章的書呆子,不料也有這般機變!
可是,這何吾騶此前一貫敢言直諫,怎麽朕一當上皇帝,他便變得委婉了起來?看來,朕手中的權力越大,敢對孤直言相諫的大臣便越少啊!
朱亨嘉忽然心中閃過一絲悲涼,在題本上一語雙關地批道:“知道了。爾在朕前多年,當知朕是直來直去的至情漢子,斷不會薄待功臣。勉之!”
隨即下旨,將楊國威配亨太廟。大明朝的太廟,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其中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隻有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才有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又下旨,給勳臣授鐵券,允許世襲罔替。以前朱亨嘉封的那些公、侯、伯,都隻是流爵,並非世爵。領了鐵券,才能世襲,一代代往下傳。
封史其文為滇國公、嚴天鳳為閩國公、範友賢為蜀國公、嚴遵誥為鄂國公、李明忠為昌國公、李定囯為秦國公、孫貴為粵國公、沐天波為黔國公、金聲桓為豫國公、鄭彩為建國公;孫可望為平虜侯、楊懷為忠勇侯、劉文秀為伏虜侯、袁宗第為靖國侯、林察為輔明侯、王得仁為建武侯、高明貴為恩平侯、郝尚久為新泰侯、郝永忠為南安侯、李來亨為興國侯、周鶴芝為平夷侯、周瑞為閩安侯;楊武為安南伯、陳友龍為遠安伯、塔天寶為宜都伯、馬進忠為武昌伯、李元胤為廣昌伯、白文選為吳川伯;賀九義為寧海伯、王國璽為武靖伯、趙勇為宜興伯、張成武為丹陽伯、耿繼茂為征虜伯、孫廣威為南陵伯。
另外還有一些未頒鐵券的勳臣,主要是一些文臣,給文臣授勳多是一種榮譽,不世襲。
升關守箴、孫金鼎、何騰蛟、堵胤錫為文華殿大學士;何吾騶、蘇觀生為武英殿大學士;鄭封、文安之為文淵閣大學士。
其他文武官員皆有封賞。
??
本來朱亨嘉的心情被何吾騶的委諫,搞得有些傷感,很快又好了起來。這便是批奏章的妙處,批閱各種不同性格大臣的奏疏,揣摩著人心,真得能品嚐到人生百味!
他的心腹、蜀國公範友賢上疏了。範友賢是從龍之臣,性子又直,說話隨意。他先是匯報了一番四川的軍事形勢,說吳三桂、李國英已經被他和李定國打怕了,無能為矣,請您放心。又說自己在四川獵到一隻老虎,虎皮自己舍不得用,特意獻給您做登基之禮。
“臣目中惟知有陛下,臣意中亦惟知有陛下,此虎皮,臣舍不得用,特獻於陛下??”,閱過這段熱騰騰的奏疏,朱亨嘉的心裏也變得熱騰騰了起來,批複道:“覽爾所題之疏,至真、至誠、至性!爾總是這樣的赤膽忠心,朕甚歡喜!爾好酒,切勿多飲。好生愛惜著身體,為朕多效幾年力”。
??
工部左侍郎蕭錡上疏了,說是江南運河鎮江至常州段淤堵,現在國庫錢糧不足,軍中俘獲了萬餘八旗俘虜,是否可以使用這些俘虜疏通運河?這樣隻需給俘虜供應飯食便可,省銀子。
朱亨嘉一瞅樂了,沒想到這蕭錡還有如此頭腦,懂得節省銀子。批複曰:“爾言甚善,便照此辦理”,又在後麵開玩笑加了一句,“朕不料爾竟是個懂經濟的”。
??
兵部尚書餘朝相上疏說,宜趁著銳氣正盛,徹底殲滅浙江的清軍。
批複曰:“爾之言與朕不謀而合,朕觀李本深、胡茂禎頗能戰,便著此二人去”。
說這兩人能戰是托詞,主要是連番血戰之後,想讓自己的嫡係軍隊休整一下。打仗這種苦活,還是讓降將去吧。
上諭李本深、胡茂禎部兩萬兵馬南下浙江,歸閩國公嚴天鳳節製。
又授嚴天鳳節製浙東楊懷部、浙西袁宗第部之權,從東、南、西、北四麵進取浙江。
??
福建巡撫袁彭年上疏說,長樂、福清、永福三縣遭了水災,請免除三縣當年錢糧、並開藩庫賑災。
批複曰:“覽爾所題之疏甚屬可嘉,速照此為之。爾是聖人的學生,當以仁待百姓,餓殍載道之事斷不可有!”
??
常州知府上的這道疏把朱亨嘉氣壞了,說是常州府出現了祥瑞,一個農夫發現了一隻山龜,背上有“大明光武萬年”六個大字,請您去常州觀看祥瑞。
什麽狗屁祥瑞,汝當朕不知道?這幾個字分明是汝讓人刻上去的。朕日理萬機,每天批奏疏批到晚上。若地方官員都像汝這樣,上些子虛烏有、莫名其妙的奏疏騷擾朕,朕豈不是要累死?
當場批複曰:“朕受命於天,又何需觀祥瑞。朕殫精竭慮,每日批奏疏數百。爾以此子虛烏有之屁事擾朕,欲累死朕耶?真正的狼心狗肺!”
??
常州知府的奏疏不過是讓朱亨嘉發了點小火,宗人令朱任然的上疏則讓他怒火中燒。
朱任然說,從鳳陽府逃過來一個僧人,自稱是崇禎帝第四子、永王朱慈炤。
“陛下,妾為您準備了碗銀耳湯,喝一口潤潤喉吧”,朱亨嘉正在批閱奏疏,傳來了石皇後甜甜膩膩的聲音。
喝了口甜羹,心口一熱,“皇後等著朕,朕還有一個時辰便批好了”。
石皇後臉一紅,伸出一雙如玉般的葇荑,替他按摩起了頭顱和頸椎。
“皇後,左肩用點力!哎呀,右肩輕一點!”
老夫老妻了,沒啥不好意思,朱亨嘉一邊享受著按摩,一邊居然還指揮了起來。
正在夫唱婦隨、其樂融融之際,“哈哈哈”,他忽然樂了。
“陛下為何發笑?”
“定海侯孫貴上疏說,韃子的十幾萬援兵到了江北。朕都登基半個月了,韃子的援兵才到。莫非是知道朕登基,特地來給朕送禮的嗎?哈哈哈!”
“陛下這麵子可不小,清虜居然派了十幾萬人給您送禮”,見皇帝高興,石皇後也開起了玩笑。
心情好,便不按正常套路批奏疏。
朱亨嘉在孫貴上的《請增江防疏》上批複了一首打油詩:“南京城裏金鱗開,北兵十萬方才來。著爾差人問清虜,可是為朕送寶財?”
所謂派個人問清虜,不過是和孫貴開玩笑。可孫貴不敢不當真,玩笑?什麽玩笑?君無戲言!聖上命吾派個人問清虜,必須得派!
孫貴真就派了個倒黴蛋去江北,問清軍統帥信郡王多尼:“汝等十幾萬兵馬來江北做什麽?莫非知道我大明新皇登基,趕來給新皇送大禮來的嗎?”
多尼大怒,命人將這倒黴蛋打了頓板子,趕迴江南。還好,多尼讀過尼堪的書,知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道理,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
內閣大學士何吾騶也上疏了,請求追封楊國威等殉國的功臣。
嗯,楊國威是最早擁立朕的從龍之臣,確實應該追封!
再一細品,殉國的功臣要追封,活著的功臣是不是更要加封?何吾騶這是在提醒朕,新皇登基,應該大封功臣以安撫人心。但是他又怕朕誤會他是為自己請封,所以采用了這種委婉的勸諫方式。
嗬嗬,原以為他是個隻會寫文章的書呆子,不料也有這般機變!
可是,這何吾騶此前一貫敢言直諫,怎麽朕一當上皇帝,他便變得委婉了起來?看來,朕手中的權力越大,敢對孤直言相諫的大臣便越少啊!
朱亨嘉忽然心中閃過一絲悲涼,在題本上一語雙關地批道:“知道了。爾在朕前多年,當知朕是直來直去的至情漢子,斷不會薄待功臣。勉之!”
隨即下旨,將楊國威配亨太廟。大明朝的太廟,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其中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隻有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才有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又下旨,給勳臣授鐵券,允許世襲罔替。以前朱亨嘉封的那些公、侯、伯,都隻是流爵,並非世爵。領了鐵券,才能世襲,一代代往下傳。
封史其文為滇國公、嚴天鳳為閩國公、範友賢為蜀國公、嚴遵誥為鄂國公、李明忠為昌國公、李定囯為秦國公、孫貴為粵國公、沐天波為黔國公、金聲桓為豫國公、鄭彩為建國公;孫可望為平虜侯、楊懷為忠勇侯、劉文秀為伏虜侯、袁宗第為靖國侯、林察為輔明侯、王得仁為建武侯、高明貴為恩平侯、郝尚久為新泰侯、郝永忠為南安侯、李來亨為興國侯、周鶴芝為平夷侯、周瑞為閩安侯;楊武為安南伯、陳友龍為遠安伯、塔天寶為宜都伯、馬進忠為武昌伯、李元胤為廣昌伯、白文選為吳川伯;賀九義為寧海伯、王國璽為武靖伯、趙勇為宜興伯、張成武為丹陽伯、耿繼茂為征虜伯、孫廣威為南陵伯。
另外還有一些未頒鐵券的勳臣,主要是一些文臣,給文臣授勳多是一種榮譽,不世襲。
升關守箴、孫金鼎、何騰蛟、堵胤錫為文華殿大學士;何吾騶、蘇觀生為武英殿大學士;鄭封、文安之為文淵閣大學士。
其他文武官員皆有封賞。
??
本來朱亨嘉的心情被何吾騶的委諫,搞得有些傷感,很快又好了起來。這便是批奏章的妙處,批閱各種不同性格大臣的奏疏,揣摩著人心,真得能品嚐到人生百味!
他的心腹、蜀國公範友賢上疏了。範友賢是從龍之臣,性子又直,說話隨意。他先是匯報了一番四川的軍事形勢,說吳三桂、李國英已經被他和李定國打怕了,無能為矣,請您放心。又說自己在四川獵到一隻老虎,虎皮自己舍不得用,特意獻給您做登基之禮。
“臣目中惟知有陛下,臣意中亦惟知有陛下,此虎皮,臣舍不得用,特獻於陛下??”,閱過這段熱騰騰的奏疏,朱亨嘉的心裏也變得熱騰騰了起來,批複道:“覽爾所題之疏,至真、至誠、至性!爾總是這樣的赤膽忠心,朕甚歡喜!爾好酒,切勿多飲。好生愛惜著身體,為朕多效幾年力”。
??
工部左侍郎蕭錡上疏了,說是江南運河鎮江至常州段淤堵,現在國庫錢糧不足,軍中俘獲了萬餘八旗俘虜,是否可以使用這些俘虜疏通運河?這樣隻需給俘虜供應飯食便可,省銀子。
朱亨嘉一瞅樂了,沒想到這蕭錡還有如此頭腦,懂得節省銀子。批複曰:“爾言甚善,便照此辦理”,又在後麵開玩笑加了一句,“朕不料爾竟是個懂經濟的”。
??
兵部尚書餘朝相上疏說,宜趁著銳氣正盛,徹底殲滅浙江的清軍。
批複曰:“爾之言與朕不謀而合,朕觀李本深、胡茂禎頗能戰,便著此二人去”。
說這兩人能戰是托詞,主要是連番血戰之後,想讓自己的嫡係軍隊休整一下。打仗這種苦活,還是讓降將去吧。
上諭李本深、胡茂禎部兩萬兵馬南下浙江,歸閩國公嚴天鳳節製。
又授嚴天鳳節製浙東楊懷部、浙西袁宗第部之權,從東、南、西、北四麵進取浙江。
??
福建巡撫袁彭年上疏說,長樂、福清、永福三縣遭了水災,請免除三縣當年錢糧、並開藩庫賑災。
批複曰:“覽爾所題之疏甚屬可嘉,速照此為之。爾是聖人的學生,當以仁待百姓,餓殍載道之事斷不可有!”
??
常州知府上的這道疏把朱亨嘉氣壞了,說是常州府出現了祥瑞,一個農夫發現了一隻山龜,背上有“大明光武萬年”六個大字,請您去常州觀看祥瑞。
什麽狗屁祥瑞,汝當朕不知道?這幾個字分明是汝讓人刻上去的。朕日理萬機,每天批奏疏批到晚上。若地方官員都像汝這樣,上些子虛烏有、莫名其妙的奏疏騷擾朕,朕豈不是要累死?
當場批複曰:“朕受命於天,又何需觀祥瑞。朕殫精竭慮,每日批奏疏數百。爾以此子虛烏有之屁事擾朕,欲累死朕耶?真正的狼心狗肺!”
??
常州知府的奏疏不過是讓朱亨嘉發了點小火,宗人令朱任然的上疏則讓他怒火中燒。
朱任然說,從鳳陽府逃過來一個僧人,自稱是崇禎帝第四子、永王朱慈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