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這座城,東部為太湖瀆區,西部為低窪圩區,南部為丘陵山區,皆不適合騎兵作戰。唯有北部的平原區,是騎兵的天堂。


    瓜爾佳·趙布泰在馬背上長大,十幾歲便隨太祖、太宗南征北戰,打老了仗,自然知道在哪裏作戰對己方最有利。


    他從宜興北邊過來了,一路上派出斥侯剿殺明軍斥侯,有效地封鎖了消息。


    直到兵臨城下,馬寶才得知城下來了一支清軍。他已在宜興休整了兩天,正準備去溧陽與朱亨嘉會合,不料竟有清軍敢太歲頭上動土、捋自己的虎須。


    登城一望,敵人皆是綠旗,還有不少“管”字旗、“王”字旗。趙布泰很狡猾,令部下將八旗的軍旗隱藏,成功地騙過了馬寶。


    馬寶有些疑惑,“管效忠、王輔臣?這兩個手下敗將,竟然還有膽子尋咱交戰?”


    陳魁道:“大帥,估計是郎廷佐擔心丟了宜興與浙江的聯係便斷了,所以逼著二賊來救宜興”。


    馬寶想了想,“嗯,是這麽個理。出城迎戰”。


    “大帥,管、王二賊和我軍交戰屢戰屢敗,今日卻有膽子前來挑釁,必有所恃。不如堅守城池,等待監國的大軍”,部將藍衍勸馬寶守城不戰。


    馬寶哈哈大笑,“若是別人,本帥倒也不妨守城。偏是管效忠、王輔臣這兩條喪家之犬,要是不出城迎戰,別人還道本帥怕了這兩個慫人。開城門,列陣!”


    留下藍衍部五千兵馬守城,三萬明軍出城迎戰。


    明軍的中軍是馬寶、馬惟興、郭天才、陳魁部一萬五千餘戰兵,這是明軍的精銳;左翼是義軍劉孔昭、姚誌倬、顧炎武、歸莊、陳忱、潘檉章部七千五百餘人;右翼是義軍陳鑒、莊征麒、範風仁、朱臨、曹家駒部七千五百餘人。


    清軍的前方是管效忠、王輔臣的一萬一千綠營兵,列著方陣;後麵隱藏著趙布泰、噶褚哈的八千滿蒙八旗。


    趙布泰身經百戰,眼光毒辣,對噶褚哈說道:“噶褚哈章京,本帥觀明軍軍陣,中軍嚴整有序,兩翼卻比較雜亂。你我各引一軍攻其左、右兩翼,把潰兵往中央趕,敵軍必亂,擊之可勝!”


    “末將領命!”


    “管提督、王總兵,汝二人在前方列陣,務必要擋住明軍中軍的攻勢,待其兩翼崩潰時,反擊之”。


    “末將領命!”


    大明崇禎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宜興之戰打響。


    馬惟興、郭天才從中路,劉孔昭、姚誌倬從左翼,陳鑒、莊征麒從右翼向清軍猛攻。


    連戰連捷之下,明軍的士氣很旺盛,殺得清軍軍陣搖搖欲墜。


    “列陣,後退者斬”,管效忠奔赴陣前督戰。


    王輔臣二話不說,親自率親兵截殺闖入陣中的明軍將士。在馬背上上下翻飛,靈活無比,真如一隻馬鷂子。


    噶褚哈率四千騎兵從陣後,繞至明軍左翼殺去。


    趙布泰亦率四千騎兵殺向明軍右翼。他喚來葛布什賢超哈營章京白爾赫圖,“白爾赫圖,此戰是勝是敗,全看汝的了!”


    白爾赫圖虎吼:“額真放心,此戰若不勝,末將便戰死於此!”


    葛布什賢超哈營始建於皇太極天聰年間,乃是從滿洲最精銳的巴牙喇兵中的前哨兵中,挑選勇士組建,順治時改成固定的營兵製,駐守京畿重地,相當於滿清的禁衛軍。因為江寧實在太重要了,順治帝除了在此建滿城外,還派出了一營一千五百名葛布什賢超哈兵,歸趙布泰節製。


    白爾赫圖是趙布泰的殺手鐧。他向趙布泰表完決心,立即率部衝殺在最前麵。


    “上馬!”


    “拔刀!”


    “給我殺!”


    葛布什賢超哈營兵的刀,比一般的八旗騎刀好很多,後世將這種刀稱為禁軍腰刀,刀身為精鋼,刀鞘外還覆有皮革。


    “噠噠噠!”


    煙塵滾滾,直撲明軍右翼。


    “快,列陣,豎槍”,陳鑒大吼。


    明軍右翼主要是鬆江府的義軍,以在華亭縣起義的紡戶為主。


    他們雖然士氣高漲,卻缺乏打大仗的經驗。軍陣參差不齊,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要將長槍斜豎於地,隻是直直地舉著長槍。


    八旗兵馳至,前麵的牛錄,至陣前撥轉馬首,沿陣前掠過,右手持腰刀削斷明軍的長槍,左手持騎槍左撥右捅;後麵的牛錄將沒了槍頭的明軍長槍兵砍倒,然後撥轉馬首,沿陣前掠過。殺散第一層長槍兵後,兜個圈迴來,再殺第二層,再兜個圈,殺第三層??直到把長槍陣殺散,便可衝陣。


    如果是明軍戰兵,在清軍削槍頭的同時,後排的銃手、弓手便會銃箭齊射,對清軍造成殺傷。可是義軍中的火銃、弓箭很少,主要依靠後排的長槍攢刺殺敵,義軍的長槍手訓練不足,對清軍的殺傷不大。


    清軍的騎兵兜了三圈後,義軍的長槍陣崩潰了。


    清軍馳入義軍陣中,肆意砍殺,將右翼的義軍驅趕向中軍方向。


    曹家駒正在拚命約束部下,白爾赫圖縱馬風一般掠過,人頭落地。


    “狗韃子,還我曹賢弟命來!”


    莊征麒紅了眼,持槍殺向白爾赫圖,他和曹家駒都是發動華亭起義的義士,感情極好。


    白爾赫圖將身子一伏,射過長槍,右手騎槍借著馬力一遞,捅入了莊征麒的腹部。捅破了莊征麒的內髒,口鼻間滲出血來。


    “陳公速走,吾來斷後”,朱臨拚死護著陳鑒後退。


    趙布泰用鐵板指拉開了他的大梢弓,“嗖”,正中朱臨前額,栽倒。


    陳鑒、範風仁被敗軍裏挾著衝向馬寶的中軍。


    中軍副將陳魁令部下對著敗兵齊唿:“繞陣而走,莫要衝亂了軍陣!”


    兵敗如山倒,沒人聽他們的,敗兵繼續向中軍軍陣衝來。


    陳魁狠了狠心,吼道:“射!射散他們!”


    中陣的明軍弓手、銃手,對著己方的敗軍射去。戰爭就是這麽殘酷,明知是自己人,為了軍陣不亂,為了戰爭的勝利,也得射。


    敗軍被射倒了一片,前麵的敗軍如夢方醒,繞陣而走,後麵的敗軍依然往陣前湧。敗軍的數量太多了,一時射不散。


    忽聽一陣喧嘩,左翼又來了一波潰兵。原來是噶褚哈擊敗了左翼義軍,驅趕潰兵至此。


    左翼的明軍主要是蘇州的義軍。其中劉孔昭、姚誌倬、顧炎武、歸莊部四千五百人,有過起義經驗,兵敗後知道繞陣而走;陳忱、潘檉章部的三千人,作戰經驗不足,被裹挾著往中軍衝來。


    這一下,馬寶、陳魁再也穩不住陣角,中軍被敗兵衝亂。


    陣前的管效忠,王輔臣見明軍兩翼已潰,中軍也亂了。大喜,高唿著“明軍敗了”,轉守為攻。


    管效忠殺向馬惟興軍中,王輔臣馳入郭天才軍中。


    見王輔臣衝得急,郭天才忙率親兵抵擋。王輔臣左衝右突,連殺十餘人,衝至郭天才麵前。


    “噗”,手中長槊刺透了郭天才前胸。


    王輔臣殺散郭天才部,又和管效忠一起夾擊馬惟興。馬惟興拚死衝殺,殺不出去,慘死在亂軍中。


    歸莊、陳忱、潘檉章亦戰歿於亂軍中。


    “忠清,吾不行了,吾的家人便托附於汝了”,歸莊身中數箭,倒在顧炎武懷中。他是顧炎武的同窗好友,曾與顧炎武一起在昆山起兵抗清,號稱“歸奇顧怪”。


    “不,爾禮,汝不會死的,不會的”,顧炎武淚流滿麵。


    “忠清,汝快跑,汝若死了,吾的家人可怎麽辦?快跑”,歸莊頭一軟,再無聲息,大明朝少了一個書畫家、文學家、大詩人。


    “啊!”


    顧炎武仰天長嘯,放下歸莊,拚命地往宜興城跑去。他不能死,他要照顧老友的家人。


    “殺!殺!殺!”


    清軍蜂擁著往馬寶的帥旗衝來。


    陳魁護著馬寶,邊戰邊撤。


    “大帥,這杆帥旗太顯眼,旗到哪,清軍便追到哪。不如棄旗而走”。


    馬寶點點頭,下令棄旗。


    不料護旗校卻抱著大旗,不肯放手,哭道:“末將護旗有責,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這句話激起了馬寶的鬥誌,他對部下說道:“我馬寶可以戰死,但是我的帥旗絕不可以倒”,邊戰邊護旗而走。


    看見明軍的帥旗,白爾赫圖激動了,緊追不舍。巴牙喇兵是滿洲精銳,葛布什賢超哈營則是巴牙喇兵中的精銳。身為葛布什賢超哈營的章京,陣斬敵軍主將,舍我其誰?


    見白爾赫圖追近,馬寶取下鐵胎弓,“嗖”的一箭,射向白爾赫圖。


    白爾赫圖武藝高超,聽力敏銳,聽到箭鳴,微一偏頭,輕鬆躲過。


    心中冷哼,想殺本章京的尼堪還沒生出來呢。他瞧不起漢人,覺得漢人隻會躲在軍陣後放銃射箭,要論正麵搏殺,絕不是滿洲勇士的對手。


    見白爾赫圖殺來,馬寶凝神靜氣,靜入了一種“無我”的狀態。時空一下子慢了下來,躍馬疾馳的白爾赫圖,在他的眼中不過是慢悠悠地踱步。


    馬寶雙眼變得赤紅,他天賦異稟,魁梧赤眼,每當想殺人時,雙眼便變得血紅,取出了自己的成名兵器鞣鞭槍。鞣鞭槍其實是右手槍、左手鞭。右手的七尺花槍,十分顯眼,左手的虎眼鐵鞭懸於手腕上,不過二尺有餘,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貼身近戰時,這根鞭可刺、可砸、可砍、可削,十分厲害。


    跟馬寶交過手的人都知道,絕不能讓他近身,不然兇多吉少。


    白爾赫圖沒跟馬寶交鋒過,不知這鞣鞭槍的厲害,他隻看到了馬寶的槍,沒注意到懸於左手腕的鐵鞭。


    “嘭!”


    白爾赫圖的長槊和馬寶的長槍撞擊在一起,槊比槍沉,壓住了花槍。


    “哈哈哈”,白爾赫圖很得意。


    馬寶笑了,貼近白爾赫圖,左手腕翻起,變戲法般從戰袍下,刺出短鞭。好快的鞭,又準又狠,鞭頭上的尖刺刺穿了白爾赫圖的脖頸,當場落馬,汩汩地冒出血來。


    斬殺了清軍悍將,追兵頓時一緩。


    馬寶率殘兵退迴宜興城,三萬大軍,隻剩一萬五千,加上留在城內的五千人,僅剩兩萬。雖然數量仍比清軍略多,但士氣已沮。隻得據城而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