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仗打瘋了,將士們根本不覺得累,風卷殘雲一般,追著韃子的屁股猛打猛追,一口氣追到歙縣城郊,才遭到抵抗??(《北征老兵迴憶錄》)
王國璽追著張洪德,一路殺!殺!殺!等張洪德逃到歙縣城郊後,六千兵馬僅剩三千。不過,他總算逃到了自家的地盤、清軍總兵劉芳名的防區。
和張勇一樣,劉芳名以前亦是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部下,雙手沾滿義軍的鮮血,因功編入漢軍正白旗,其部五千兵馬,本駐寧夏,被調入江南,十分能戰。
劉芳名見了張洪徳大驚:“張總鎮,汝怎麽跑這來了?”
張洪徳一臉羞赧,“一言難盡,明軍渡過了新安江”。
“速派人稟報大將軍,你我二人合兵,先擋住明軍”。
二人合兵八千,列陣阻擊王國璽。王國璽趕到歙縣城郊,一路上留人看守俘虜、駐守要道,手中兵馬僅剩萬餘,又久戰疲倦,一時攻不破二人軍陣,戰成一團。
清定南大將軍、多羅簡郡王濟度徹底慌了神,不怪他,他隻有十九歲,以前沒打過仗,求救似地望著洪承疇,“洪經略,汝看該怎麽辦?”
“大將軍,明軍已渡新安江,歙縣無險可守。應趕緊放棄歙縣,撤往寧國府。另外,城外的明軍估計是明軍的先頭部隊,應趁其主力未到前趕緊擊潰他們,免得影響吾軍撤退”。
“好。梅勒章京吐爾瑪,汝立即率四個甲喇的滿八旗,協助劉總兵擊潰城外的明軍”,濟度急忙下令。
“嗻!”
“切記,最多攻三個時辰,三個時辰後不管能不能擊潰明軍,都要趕緊撤”,洪承疇囑咐了句。
“末將明白!”
濟度調吐爾瑪的六千滿八旗出擊後,身邊隻剩四千滿八旗和洪承疇的一萬四千中軍,二人在提督李本深、蝦(侍衛)張大元的護衛下,惶惶若喪家之犬,往北朝寧國府逃去。
順治帝的國策是“以漢製漢”,但對洪承疇這樣的漢族高官並非絕對信任,除了任濟度為定南大將軍外,還給洪承疇派了兩隻蝦(侍衛):張大元和劉忠,掛總兵銜,明為助他一臂之力,實則也有監視、製衡之意。
洪承疇畢竟見過大場麵,退而不亂,一邊撤一邊下達軍令。
“令張勇、劉忠、李茹春迅速北撤寧國府”。
“令池州總兵於永綬放棄池州南部,依九華山、池口河防守池州北部”。
“令操江巡撫李日芃、副將梁大用守住安慶水道,不可放明軍鄱陽湖水師入江寧”。
濟度雖然作戰經驗不足,但是心裏也明白,這是要全麵收縮了。唉!想不到我堂堂大清,居然被尼堪們逼迫成了這樣。雖然心裏難受,但是形勢比人強,由不得他不逃。
??
“兒郎們,讓明軍見識見識八旗將士的武勇,隨我殺!”
梅勒章京吐爾瑪一聲虎吼,率四個甲喇六千滿洲八旗,殺向明軍王國璽部。
這些人都是滿洲貴族家的阿哈出身,幾乎都當過各家主子們的親兵,老兵油子,戰場經驗極豐富。
“噠噠噠”,衝到明軍陣前,迅速撥轉馬首,手持長刀或順刀伸出,借著馬力,削斷一杆杆長槍槍頭。掠過明陣後再掉頭反複衝殺。等明軍的長槍陣變稀疏後,便開始以牛錄為單位,列縱隊衝入陣中砍殺。
有了真滿洲大軍助戰,劉芳名、張洪德精神大振,隨後掩殺。
“弟兄們堅持住,監囯的大軍馬上就到”,王國璽大聲唿喝,提振士氣。心裏卻暗暗叫苦:大意了,大意了啊!不該突進得這麽快,陷到狼窩裏了。援兵要再不來,俺這一百多斤可就要交待在此了!
似乎是上天聽到了王國璽的呐喊,“噠噠噠”,煙塵滾滾,明軍孫廣威部九千騎殺到。他本有萬騎,幾番血戰下來,僅剩九千騎了。
吐爾瑪是慣將,一見明軍卷起的煙塵,便知對方騎兵數量多於己方。不敢戀戰,對劉芳名、張洪德說道:“洪經略令吾等最多攻三個時辰便撤,現在三個時辰已到,趕緊撤!”
說完,帶著六千滿洲八旗,掉頭便跑。
他是騎兵,逃得快,可苦了劉芳名、張洪德的步兵,隻得邊結陣,邊緩緩後退。
又是一陣滾滾煙塵,龍州土衛指揮史趙奚的象兵到了。大象比人走的快,所以他的軍隊第二批趕到。
趙奚部本有三百隻大象,戰損了幾十頭,還有二百多頭。
雖然數量沒有毛竹山之戰多,但依然聲勢驚人。
真滿洲大軍逃了,綠營兵本已是驚弓之鳥,一見這些龐然大物,心膽俱裂。
“快跑啊!”
混亂中不知誰發了一聲喊,綠營兵四散而逃,軍陣立即散了。
人跑得再快,也跑不過馬。步兵想在騎兵的追擊下逃命,基本上是逃不掉的。
有聰明的,跪地請降,便保住了腦袋;不聰明的,一門心思往前跑,被風馳電掣的騎兵追上,砍了腦袋。
劉芳名被大象踩死,張洪德則被騎兵割了腦袋。二人的八千部下,逃掉的不過數百。
“哎呀,孫賢弟,多虧汝到得快,不然哥哥我就躺在這了”。
“哼,汝這黑廝心太貪,活該!得了渡江首功還不甘心,還想一口氣打下歙縣,把濟度、洪承疇都砍了。肉都讓汝吃完了,怎麽著,連口湯都不想留給咱騎兵喝?”
王國璽嗬嗬一笑,“哪能呢!愚兄欠賢弟一個大人情,日後必定報答。賢弟,韃子已經潰不成軍了,咱們是不是合兵再追一陣,沒準真能割下洪賊的腦袋”。
孫廣威一嘻,“追個屁,為了救汝,監國令咱馬不停蹄地跑。汝沒見咱的戰馬都吐白沫了嗎?馬可比人金貴,得趕緊停下來歇息”。
??
張勇、劉忠、李茹春三將接到洪承疇的軍令,撒開腳丫子往寧國府跑。
劉文秀、馬進忠、武邦賢等部明軍跟在後麵,緊追不舍。
清軍損失了幾千人,卻依然擺脫不了明軍的追擊。
張勇喚來劉忠、李茹春,“劉總兵、李總兵,這樣可不行,得打一仗,不然沒等到寧國,軍隊便垮了”。
“依張總兵之見呢?”
“馬上就要到黃山西部的小嶺腳了,此處山並不高,明軍的戒心一定不強,不如在此處伏擊他們”。
“善!”
馬進忠和武邦賢追清軍追得甚急,忽見有山擋路。
“籲!”
馬進忠勒住馬,下令停止前進。
武邦賢問:“武昌伯,汝怎麽不走了?”
“此處乃山地,得小心韃子埋伏,還是等大帥來了再追吧”。
“等大帥來了,韃子早跑沒影了。不如吾在前,您在後,縱有埋伏,也有接應。如何?”
馬進忠一瞅,此山看著並不險,“也罷,便依汝,且小心著些行事”。
武邦賢領五千人先行。小嶺腳看著不險,卻深,走了數裏,仍未走出去。心裏焦急萬分,生怕清軍逃遠了,立不了功。
忽聽號炮連天,張勇從石人峰、劉忠、從白雲溪、李茹春從白門溪殺出。
武邦賢匆忙列陣,被殺得七零八落。幸好後隊馬進忠趕到,才幸免於難。清點人馬,損失了千餘人。
二將不敢再追,等劉文秀趕到,張勇等將已逃到寧國府龍門山布防。
王國璽追著張洪德,一路殺!殺!殺!等張洪德逃到歙縣城郊後,六千兵馬僅剩三千。不過,他總算逃到了自家的地盤、清軍總兵劉芳名的防區。
和張勇一樣,劉芳名以前亦是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部下,雙手沾滿義軍的鮮血,因功編入漢軍正白旗,其部五千兵馬,本駐寧夏,被調入江南,十分能戰。
劉芳名見了張洪徳大驚:“張總鎮,汝怎麽跑這來了?”
張洪徳一臉羞赧,“一言難盡,明軍渡過了新安江”。
“速派人稟報大將軍,你我二人合兵,先擋住明軍”。
二人合兵八千,列陣阻擊王國璽。王國璽趕到歙縣城郊,一路上留人看守俘虜、駐守要道,手中兵馬僅剩萬餘,又久戰疲倦,一時攻不破二人軍陣,戰成一團。
清定南大將軍、多羅簡郡王濟度徹底慌了神,不怪他,他隻有十九歲,以前沒打過仗,求救似地望著洪承疇,“洪經略,汝看該怎麽辦?”
“大將軍,明軍已渡新安江,歙縣無險可守。應趕緊放棄歙縣,撤往寧國府。另外,城外的明軍估計是明軍的先頭部隊,應趁其主力未到前趕緊擊潰他們,免得影響吾軍撤退”。
“好。梅勒章京吐爾瑪,汝立即率四個甲喇的滿八旗,協助劉總兵擊潰城外的明軍”,濟度急忙下令。
“嗻!”
“切記,最多攻三個時辰,三個時辰後不管能不能擊潰明軍,都要趕緊撤”,洪承疇囑咐了句。
“末將明白!”
濟度調吐爾瑪的六千滿八旗出擊後,身邊隻剩四千滿八旗和洪承疇的一萬四千中軍,二人在提督李本深、蝦(侍衛)張大元的護衛下,惶惶若喪家之犬,往北朝寧國府逃去。
順治帝的國策是“以漢製漢”,但對洪承疇這樣的漢族高官並非絕對信任,除了任濟度為定南大將軍外,還給洪承疇派了兩隻蝦(侍衛):張大元和劉忠,掛總兵銜,明為助他一臂之力,實則也有監視、製衡之意。
洪承疇畢竟見過大場麵,退而不亂,一邊撤一邊下達軍令。
“令張勇、劉忠、李茹春迅速北撤寧國府”。
“令池州總兵於永綬放棄池州南部,依九華山、池口河防守池州北部”。
“令操江巡撫李日芃、副將梁大用守住安慶水道,不可放明軍鄱陽湖水師入江寧”。
濟度雖然作戰經驗不足,但是心裏也明白,這是要全麵收縮了。唉!想不到我堂堂大清,居然被尼堪們逼迫成了這樣。雖然心裏難受,但是形勢比人強,由不得他不逃。
??
“兒郎們,讓明軍見識見識八旗將士的武勇,隨我殺!”
梅勒章京吐爾瑪一聲虎吼,率四個甲喇六千滿洲八旗,殺向明軍王國璽部。
這些人都是滿洲貴族家的阿哈出身,幾乎都當過各家主子們的親兵,老兵油子,戰場經驗極豐富。
“噠噠噠”,衝到明軍陣前,迅速撥轉馬首,手持長刀或順刀伸出,借著馬力,削斷一杆杆長槍槍頭。掠過明陣後再掉頭反複衝殺。等明軍的長槍陣變稀疏後,便開始以牛錄為單位,列縱隊衝入陣中砍殺。
有了真滿洲大軍助戰,劉芳名、張洪德精神大振,隨後掩殺。
“弟兄們堅持住,監囯的大軍馬上就到”,王國璽大聲唿喝,提振士氣。心裏卻暗暗叫苦:大意了,大意了啊!不該突進得這麽快,陷到狼窩裏了。援兵要再不來,俺這一百多斤可就要交待在此了!
似乎是上天聽到了王國璽的呐喊,“噠噠噠”,煙塵滾滾,明軍孫廣威部九千騎殺到。他本有萬騎,幾番血戰下來,僅剩九千騎了。
吐爾瑪是慣將,一見明軍卷起的煙塵,便知對方騎兵數量多於己方。不敢戀戰,對劉芳名、張洪德說道:“洪經略令吾等最多攻三個時辰便撤,現在三個時辰已到,趕緊撤!”
說完,帶著六千滿洲八旗,掉頭便跑。
他是騎兵,逃得快,可苦了劉芳名、張洪德的步兵,隻得邊結陣,邊緩緩後退。
又是一陣滾滾煙塵,龍州土衛指揮史趙奚的象兵到了。大象比人走的快,所以他的軍隊第二批趕到。
趙奚部本有三百隻大象,戰損了幾十頭,還有二百多頭。
雖然數量沒有毛竹山之戰多,但依然聲勢驚人。
真滿洲大軍逃了,綠營兵本已是驚弓之鳥,一見這些龐然大物,心膽俱裂。
“快跑啊!”
混亂中不知誰發了一聲喊,綠營兵四散而逃,軍陣立即散了。
人跑得再快,也跑不過馬。步兵想在騎兵的追擊下逃命,基本上是逃不掉的。
有聰明的,跪地請降,便保住了腦袋;不聰明的,一門心思往前跑,被風馳電掣的騎兵追上,砍了腦袋。
劉芳名被大象踩死,張洪德則被騎兵割了腦袋。二人的八千部下,逃掉的不過數百。
“哎呀,孫賢弟,多虧汝到得快,不然哥哥我就躺在這了”。
“哼,汝這黑廝心太貪,活該!得了渡江首功還不甘心,還想一口氣打下歙縣,把濟度、洪承疇都砍了。肉都讓汝吃完了,怎麽著,連口湯都不想留給咱騎兵喝?”
王國璽嗬嗬一笑,“哪能呢!愚兄欠賢弟一個大人情,日後必定報答。賢弟,韃子已經潰不成軍了,咱們是不是合兵再追一陣,沒準真能割下洪賊的腦袋”。
孫廣威一嘻,“追個屁,為了救汝,監國令咱馬不停蹄地跑。汝沒見咱的戰馬都吐白沫了嗎?馬可比人金貴,得趕緊停下來歇息”。
??
張勇、劉忠、李茹春三將接到洪承疇的軍令,撒開腳丫子往寧國府跑。
劉文秀、馬進忠、武邦賢等部明軍跟在後麵,緊追不舍。
清軍損失了幾千人,卻依然擺脫不了明軍的追擊。
張勇喚來劉忠、李茹春,“劉總兵、李總兵,這樣可不行,得打一仗,不然沒等到寧國,軍隊便垮了”。
“依張總兵之見呢?”
“馬上就要到黃山西部的小嶺腳了,此處山並不高,明軍的戒心一定不強,不如在此處伏擊他們”。
“善!”
馬進忠和武邦賢追清軍追得甚急,忽見有山擋路。
“籲!”
馬進忠勒住馬,下令停止前進。
武邦賢問:“武昌伯,汝怎麽不走了?”
“此處乃山地,得小心韃子埋伏,還是等大帥來了再追吧”。
“等大帥來了,韃子早跑沒影了。不如吾在前,您在後,縱有埋伏,也有接應。如何?”
馬進忠一瞅,此山看著並不險,“也罷,便依汝,且小心著些行事”。
武邦賢領五千人先行。小嶺腳看著不險,卻深,走了數裏,仍未走出去。心裏焦急萬分,生怕清軍逃遠了,立不了功。
忽聽號炮連天,張勇從石人峰、劉忠、從白雲溪、李茹春從白門溪殺出。
武邦賢匆忙列陣,被殺得七零八落。幸好後隊馬進忠趕到,才幸免於難。清點人馬,損失了千餘人。
二將不敢再追,等劉文秀趕到,張勇等將已逃到寧國府龍門山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