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卿覽閱:昔嶽武穆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複興明祚,在親民之吏,端重循良;忠勇之將,舍生忘死。今嚴平虜已入福建,所向披靡。恢興事業,重光可待。數萬虎賁,屯於舟山,箭在弦上,不可不發。孤拭目以觀卿之蛟龍騰海。天水一方,不盡依依。朱亨嘉手諭。崇禎二十四年六月十八日”。


    大明浙閩總督何騰蛟放下了朱亨嘉寫給自己的這封仙翰(帝王寫的書信),立刻明白了,監國殿下等不及了,要自己盡快從舟山攻略浙江,策應福建的明軍。


    自從上次長沙會戰,十八萬大軍被孔有德的九萬清軍擊敗後,何騰蛟便清楚了,自己不是將才,不善長指揮打仗。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他令浙江提督、忠勇侯楊懷全權指揮浙江戰事。


    楊懷是靖王府的老人,曾當過朱亨嘉的親衛隊正,對監國靖王的諭令一向堅決執行,立即製定了攻取寧波府的方略。


    他令定西侯張名振、平西伯王朝先,率鄭麟、李英傑、符文煥諸將,領兵一萬五千,從龍山所登陸,攻打慈溪縣;令輔明侯林察、平虜侯周鶴芝,率王興、餘龍、阮捷、魏賓諸將,領兵兩萬,從錢倉所登陸,攻打象山縣和昌國衛;自己和蕩胡伯阮進,率杜子香、李如碧、黃大振、顧忠、羅蘊章、鮑國祥諸將,領兵三萬,從定海登陸,攻打寧波府治鄞縣。


    ??


    “將軍,您來了?”


    “嗯,叫弟兄們都精神點,每隔一個時辰,巡視一遍海灘”。


    寧波府觀海衛龍山所,清參將王升正在巡視炮台,這炮台是新建的,設有十八門三千斤大將軍炮、十八門千斤佛朗機炮,炮口正朝著海灘。


    王升本是魯監囯侍郎馮京第的部下,後來出賣馮京第降清,又殘忍地將馮京第肢解,名聲臭滿大街,因此沒有退路。


    他知道別人可以降來降去,自己若要降明,必死無疑,所以對龍山所的防禦抓得特別緊,在海灘上布了很多拒馬、鐵蒺藜,甚至還埋了不少不知道從哪搞來的炸炮。


    張名振和王朝先的軍隊,趁著黑夜,在龍山所登陸了,這二人皆是魯監國舊部,素來關係不睦,楊懷將這二人放在一起,也有讓他們互相牽製之意。對魯軍舊部“既用又防、慢慢融合”,是浙閩總督何騰蛟授予楊懷的錦囊妙計,他心領神會,付諸實踐。


    “定西侯,聽說這龍山所守將是王升那狗賊,末將願為先鋒,取其人頭,以祭馮侍郎”,王朝先和馮京第、王翊等人關係極好,欲為馮京第報仇。


    張名振心裏一直對王朝先鬧餉、逼魯監國退位一事,耿耿於懷,不願讓其立功,“平西伯,汝是副帥,不可輕易赴險,還是讓其他將領打先鋒吧”。


    “末將願取王進狗頭祭馮侍郎!”


    鄭麟、李英傑、符文煥齊聲請求,此三人亦是魯監國舊部,恨王進入骨。


    “不要爭了,汝三人一起去”,張名振大吼。


    三將率五千兵馬直撲炮台,剛開始很幸運,沒有碰到巡哨的清軍。


    “轟!”


    一個軍卒不小心踩到了清軍埋在海灘上的炸炮,捂腳痛唿。


    爆炸聲驚醒了炮台裏的清軍,王升立即下令點燃篝火、燈籠,向海灘放炮、放銃。


    “弟兄們,為馮侍郎報仇!隨我殺!”


    鄭麟拔刀殺向炮台,李英傑、符文煥緊隨其後。


    炮台裏有王升的三千部下,在王升的彈壓下,負隅頑抗。


    “轟轟轟!”


    “呯呯呯!”


    銃炮如雷,清軍的炮台修得極堅固,從晚上打到次日清晨,明軍居然攻不上去。


    張名振和王朝先的大軍到了,問明原委,決定攻心為上。


    “炮台裏的弟兄們聽好了,吾等此來,是為了替馮侍郎報仇,隻誅王升一人。降者免死!”


    炮台裏的守軍,很多都是馮京第舊部,對王升殘殺馮京第一事,敢怒不敢言,聞言皆不願替王升賣命。


    王升見部下神態,不由得麵如死灰。


    “殺”,王朝先手持雙刀,第一個躥上炮台,鄭麟、李英傑、符文煥緊隨殺上,迅速控製炮台,俘虜了王升。


    “定西侯、平西伯,吾是被逼的呀”,王升跪在地上,拚命哀求。


    “狗賊”,王朝先揮刀欲砍,張名振攔住,“一刀砍了,豈不便宜了他?到慈溪再說”。


    明軍又攻下了觀海衛和慈溪縣。


    ??


    慈溪縣東街一小院,七十歲的劉大海正悠閑地躺在太師椅上,品著香茗。人過七十古來稀,是該好好享受享受人生了!


    這茶葉是在縣衙當劊子手的小徒弟趙三送的。小徒弟人不錯,知道孝敬師傅,而且工作也好,收入高、清閑,一年隻在秋季三個月幹活。可惜,就是太笨,自己的很多絕活都沒學會,隻會一刀斷頭,連皮帶肉、藕斷絲連等技巧,怎麽教都記不住。


    “呯”,院門被打開了,幾個當兵的走了進來。


    “汝就是‘劉一刀’?”


    劉大海戰戰兢兢:“正是小老兒從前的一點賤名”。


    為首的明軍哨長樂了:“跟我們走一趟,大帥有請!”


    張名振接見了劉大海,也不囉嗦,直接掏出錠銀子,足有十兩,“替我們磔誅(淩遲處死)一個人,割足3357刀,銀子就是汝的;少割一刀,便要汝的命”。


    劉大海一聽磔誅,倒吸一口氣,乖乖,這得多大仇!頭搖得似撥浪鼓,“不成,不成,咱們這行行規,一生最多殺九十九個人,不然會受天罰。小老兒已經足數,不敢再殺了!”


    “混帳,汝到底幹不幹?”


    王朝先拔刀架在劉大海脖子上。


    劉大海一見,得,不殺人便被人殺!


    “小老兒願意幹,隻是不知此人是誰?”


    “就是那殘害馮公京第的狗漢奸王升!”


    一聽說要磔誅王升,劉大海大喜,“漢奸不算人,不在九十九人之數,此事,小老兒願幹”。


    淩遲是個技巧活,太祖朱元璋規定,淩遲最高刀數為3357刀,但實際真割到這個刀數的,大明朝隻有三個人,劉瑾、鄭鄤和袁崇煥。


    馮京第忠義之名,全浙江都知道。劉大海雖是劊子手,亦深恨王升。


    他讓徒弟趙三將王升綁在柱子上,本來,如果犯人家屬打點,是可以灌點麻沸散的,但劉大海隻給王升嘴裏塞了個麻核桃,以防其罵人,幹擾自己幹活。


    第一刀,劉大海用左手猛拍王升的心窩,右手操著刀子,靈巧的一轉,“第一刀,謝天”,徒弟趙三大喊。


    “第二刀,謝地!”


    “第三刀,謝鬼神!”


    此後,劉大海每割十刀,趙三就要吆喝一聲。


    期間還喂王升喝了幾碗稀粥,維持生命。


    已是累得渾身冒汗、四肢發軟,狠狠地瞪了徒弟一眼,“你小子,叫你好好學,偏不學,害得師傅我這麽一大把年紀,還得受這個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