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為了搶在清軍援兵到來前攻克武昌,朱亨嘉率軍日夜兼程,終於趕到了武昌府治江夏縣。


    到了武昌城下,探得消息:孔有德令湖廣總督羅繡錦、固山額真金礪、劉之源領兵一萬守武昌對岸的漢陽,自己率沈誌祥、阿哈尼堪、曹得先、李養性、杜弘場、賈一選等將兩萬餘兵馬守武昌。


    巡查了一番地勢,朱亨嘉望城而歎:“好一座雄城!”


    此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瀕洋瀾湖;東南隅有鳳凰台,城內還有黃鵠山(今蛇山)貫穿中央。


    不光是山多江急,城牆還又高又厚。城高二丈八尺,牆厚六丈八尺,頂寬五丈四尺,周長二十多裏。有城門九座,水門兩座。


    觀察完了地形,朱亨嘉明白了:武昌之所以難打,關鍵在於其有水門和長江相通,和對麵的漢陽隔江唿應。欲克武昌,必先攻下西山,在江邊遍設炮台,截斷其和漢陽的聯係才行。


    迴到明軍大帳,朱亨嘉問眾將:“何人敢攻西山?”


    “末將願往!”


    大將馮雙禮、杜永和、陳友龍三人同時請戰。


    朱亨嘉點點頭,屢戰屢勝,軍心可用啊!


    “馮將軍、杜將軍攻山,陳將軍接應”。


    “末將領命!”


    “郝尚久將軍攻打武昌北城的武勝門;耿繼茂、惠之觀將軍攻打東城的賓陽門、忠孝門;田霈霖將軍攻打南城的望山門、保安門、中和門”。


    “末將領命!”


    “孫廣威將軍率騎兵在城北遊弋,以防韃子援兵。其餘諸將,隨孤在東城紮營”。


    “末將領命!”


    朱亨嘉見武昌的西邊臨著長江,易受漢陽之敵騷擾;南邊有洋瀾湖,部隊施展不開;遂把東城和北城作為攻城的重點方向。


    蟻附攻城這一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自然交給了深受朱亨嘉信任的耿繼茂、惠之觀部降軍和田霈霖等將的土司兵。


    ??


    武昌,曾經是吳王孫權的囯都;西山曾經是孫權的避暑行宮。這裏還是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晉代高僧慧遠曾在此參禪並修建了靈泉寺。


    慧遠很會選地方,將靈泉寺建在吳王孫權的避署行宮舊址之上。能將吳王行宮改建成佛教勝地,足見當時“淨土宗”的興盛。


    孔軍的大將李養性也很選地方,一道軍令,靈泉寺就成了孔軍的西山指揮部。


    寺裏的僧人,被驅趕到了偏院,隻能念著“阿彌陀佛”,祈求佛祖保佑,不要讓戰火毀掉了這千年古刹。


    馮雙禮眺望諸峰,見西山風景秀麗、地形險峻,不由讚歎:“果然不愧為‘楚門東戶、古都明珠’,監囯高明啊,奪了此處,就切斷了武昌和外界的聯係,孔有德也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杜將軍,汝攻西山南麓的九曲嶺,吾攻椅子山、靈泉寺,如何?”


    馮雙禮是攻山的主將,杜永和自然從命。


    “轟!”


    “轟!”


    “轟!”


    明軍的大炮,打破了西山的寧靜。


    “給我殺!”


    杜永和拔出了寶劍,大胡子抖動著,一臉猙獰。


    無數手持藤牌、雁翎刀的明軍將士,三、五人一組向九曲嶺衝去。


    “殺!殺!殺!”


    馮雙禮的部隊,更為精銳,先是緩緩而行,三步一喊殺,到了山腳下,才加速衝山。


    “快,放礌石滾木!”


    “弓箭手準備,射!”


    “銃手準備,射!”


    隨著一條條軍令下達,山上的守軍拚死抵抗。


    雖然西山是武昌的門戶,可孔有德兵力匱乏,隻給了李養性七千人馬,分散在各座山峰上。


    仗一打起來,兵少的弱點展露無遺,各處都吃緊。


    “將軍,弟兄們頂不住了,趕緊點燃烽火吧!”


    李養性在山頂上建了三座烽火台,孔有徳、羅繡錦和他約好了,隻要一點燃烽火,武昌、漢陽的清軍,就會出城救援。


    李養性本想先堅守幾天,再點烽火求救。沒想到才一天,就頂不住了。


    他顧不上麵子,點燃了烽火。


    ??


    “王爺,西山的烽火台被點燃了!”


    孔有徳大驚,才一天,李養性就頂不住了?


    他找來滿洲兵部尚書富察·阿哈尼堪,“富察尚書,西山要是失守,我們和漢陽的聯係就斷了,汝率騎兵從漢陽門救援西山,吾率步兵從平湖門救援”。


    阿哈尼堪出身於滿洲八大姓之富察氏,他是滿洲老將了,少小從軍,參加過寧遠戰役。


    聞言慨然道:“王爺放心,末將一定死戰!”


    西山的山腳下,陳友龍剛率著孫華、張大勝布好陣,前方一陣煙塵滾滾。


    “將軍,韃子的騎兵衝過來了!”


    陳友龍冷冷地瞅了一眼,“傳我將令,各軍堅守本位,陣中喧嘩、不遵號令、擅自後退者,斬!”


    中軍旗鼓傳完令,三軍寂靜無聲。


    “銃手準備,射!”


    明軍的銃手射倒了幾十騎,騎兵的速度很快,一會兒衝到離軍陣隻有三十步。


    “豎槍!”


    前營副將張大勝下令。


    一杆杆長杆槍斜豎起。


    “噠噠噠!”


    一騎騎清兵衝到陣前,砍斷槍頭往軍陣裏突。


    “啊!”


    一名清兵馬速太快,撞上了槍頭,被紮成了血葫蘆。


    如林的長槍很密,阻住了騎兵的去路。


    見衝不破明軍軍陣,阿哈尼堪下令騎兵下馬步射,陳友龍亦令弓箭手對射。


    雙方僵持著,一時難分勝負。


    孔有徳帶著三千步兵打開平湖門出城,見阿哈尼堪已經牽製住了陳友龍,他率部悄悄潛至西山南麓的九曲嶺。


    明將杜永和正在督促部下攻嶺,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


    孔有徳喚來王府侍衛統領白雲龍,“白侍衛,全軍成敗就在汝的身上了”。


    白雲龍吼道:“王爺放心,今日有敵無我,有我無敵!”


    帶著八百侍衛,如一枝出弦的利箭,射向杜永和的將旗。


    這八百王府侍衛,皆是孔有德從各軍百裏挑一的勇士,平時拿雙餉,關鍵時刻去搏命。


    白雲龍帶著八百侍衛,一路斬將搴旗,孔有德率二千多精銳緊跟其後。


    杜永和正攻著山,忽見後隊喧嘩,一隊人馬向己方殺來。


    “嗯?”


    杜永和的臉色陰沉了下來,趕緊集結身邊的親兵抵抗。


    “將軍小心!”


    一名親兵撲到杜永和麵前,血亮的刀影劃過,身子劃為兩半。


    “二狗子!”


    看到自己的親兵兼同鄉慘死,杜永和眼睛紅了,揮刀砍向敵將。


    “嘭!”


    刀對刀,杜永和虎口一震,來將好大的手勁。


    白雲龍比杜永和年輕,武藝也好,一刀快似一刀。


    赤紅鋼刀斬中杜永和脖子,身軀緩緩而倒。


    血光下,白雲龍猙獰地大叫:“某,白雲龍,斬明將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