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土門
三軍搏命競先登,
百萬雄師戰土門。
戰鼓聲聲不忍聞。
又一城。
雨打芭蕉傷心人。
這首《憶王孫·土門》,是大明監囯靖王朱亨嘉,諷刺清攝政王多爾袞所作。
描寫的是大明西征大軍,一日攻克嶽州東部門戶土門鎮的戰況,還有臆測多爾袞聞聽嶽州危急後的傷心焦灼。
多爾袞傷不傷心、焦不焦灼,朱亨嘉其實並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倒是蠻樂的。土門鎮之戰打得十分順利,一天即拔城。
尚可喜集結了由雲龍、徐得功、連得成、鄭元勳等部一萬七千兵馬防守土門鎮。
由雲龍,大將也,能征善戰,可惜他的軍隊人心不穩。其本部人馬不過四千,徐得功、連得成部各有五千,鄭元勳部三千。
由雲龍召眾將商議道:“土門,小城耳。最多不過容納數千人馬,吾與鄭將軍率七千兵馬守城,徐將軍、連將軍率一萬兵馬,紮於城外,互為犄角。如何?”
眾將皆稱善。
徐得功、連得成紮營於土門鎮旁土坡。
此二人本是懷順王耿仲明的舊將,對清廷不讓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承襲王爵、統領耿仲明舊部,十分不滿。
紮完營,連得成找到徐得功商量。
“徐兄,吾等皆老王爺舊部,尚可喜讓吾等守土門,可沒安好心,是想讓咱們耿軍和明軍互耗,他好保存實力。你、我死不足惜,可要是把弟兄們都拚完了,將來世子依靠何人?”
徐得功一歎:“是啊!咱們王爺為滿清鞍前馬後這麽多年,不想為了幾個逃奴,把命都丟了。那攝政王也太不念舊情,居然不讓世子繼承王位。還把咱們耿軍劃歸尚可喜管。實在過分啊!”
“徐兄,咱們可得為世子保住耿軍的骨血,待會明軍攻上來的時候,咱們稍微打一下,就往嶽州撤。”
“此計甚善,就這麽辦!”
大明崇禎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清晨,朱亨嘉的西征大軍來到了土門鎮。
他端著千裏鏡觀察了一下。
土門,小城耳,高不到兩丈,拔之甚易。不過這清軍主將倒是將才,在城畔的土坡紮了營,互為犄角,不太好打。
欲拔土門,必先攻克城外的敵營。
“白將軍、馮將軍、高將軍,汝三人帶本部兵馬攻打城外土坡!”
“是!”
“趙將軍,汝率炮營在土門城東架設炮台,炮擊土門!”
“是!”
“其餘諸將隨孤包圍土城!”
“是!”
白文選、馮雙禮、高明貴三將,率本部兩萬兵馬,直撲城外土坡。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明軍尚未衝到土坡,土坡上的徐得功、連得成二將,拔腿就跑。
跑得飛快,明軍跟在後麵攆都攆不上。
白文選攻上土坡,砍倒“清”字旗,換上“明”字旗。
圍城的明軍士氣大振,土門城牆上,由雲龍、鄭元勳麵如土色。
“萬勝!”
“萬勝!”
“萬勝!”
明軍的呐喊聲,令土門城牆顫抖。
朱亨嘉微微一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來人,勸降!”
一騎噪門大的明兵,衝到城下,大聲喊道:“城上的人聽著,監國靖王令,降者免死!”
由雲龍大怒,取出牛角弓,一箭射出。
不知為何,以前百發百中的技藝,今日居然未中。
箭矢擦著明軍頭盔飛過,嚇得他撥馬便跑。
朱亨嘉冷冷一笑:“螳臂擋車,不自量力。告訴炮營,給孤狠狠地轟!”
八十門紅夷大炮、一百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組成的炮群開火了。
土門,不過是座小土城,城基不深、土坯不厚,隨著一聲聲震天動地的“轟隆”聲,僅僅過了兩個時辰,東城牆轟然倒塌。
“快,推刀車堵豁口!”
由雲龍正指揮抵抗,一枚大炮彈射來,身體飛上了天。
“殺!”
李定囯、秦裕春、姚友興、杜永和、郝尚久諸將,從倒塌的城牆處,殺入城內。
鄭元勳見勢不妙,率親兵拚死逃出。
??
嶽州府治巴陵城,平南王尚可喜,怒氣衝衝地召來徐得功、連得成二人。
“汝二人給孤說說,土門鎮是怎麽丟的?”
“王爺,明軍兵多將廣,末將等抵擋不住,拚死殺出重圍”。
“拚死殺出重圍?為何有人說,汝等見了明軍,不發一矢,抱頭鼠竄?”
“冤枉啊!王爺!”
“冤枉?爾等還有臉說冤枉。王爺,您要為戰死在土門鎮的由將軍作主啊”,鄭元勳竄了出來,痛哭流涕。
徐、連二人見了鄭元勳,聲音不由一滯。
尚可喜怒道:“爾等可知罪?”
“末將知罪,求王爺準我等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讓汝二人再賣了孤的嶽州城?”
尚可喜冷冷道:“拖出去,斬!”
“尚老賊,汝不得好死!”
“尚可喜,汝想兼並吾耿軍,世子絕不會答應!”
二人罵不絕口,被侍衛拖出,須臾斬訖。
尚可喜令許爾顯、班誌富將二人部下的一萬兵馬,分拆給尚軍各營。
耿軍一陣騷動,許爾顯一口氣砍了三百顆腦袋,方才彈壓下去。
耿仲明世子耿繼茂,聞尚可喜兼並了父親遺留下來的最精銳的一萬人馬,大驚失色,急忙來找尚可喜。
“世叔,徐得功、連得成,皆我父舊將,不知犯了何錯,居然斬了二人,並其兵馬?”
尚可喜擺起長輩姿態,和顏悅色地說:“世侄,吾本不想殺此二人。可彼輩不戰而逃,致喪吾大將。不殺,震不住軍心。嶽州危矣!”
“世叔,縱使二人有錯殺之,為何兼並其軍?”
尚可喜臉一沉,目露寒光。
“吾奉攝政王之命,統領兩藩諸軍。調兵遣將,尋常事耳。何來兼並一說?怎麽,莫非賢職不服攝政王的諭令不成?”
見尚可喜抬出多爾袞這尊大神,耿繼茂不敢再辯,隻得憤憤而退。
一不做,二不休。
尚可喜索性將剩餘耿軍全部打散整編到尚軍中。
看到父親留下的老部隊,全部被尚可喜兼並,耿繼茂氣出了病,隻好有氣無力地在府裏養病。
??
兼並了耿軍後,尚可喜一麵向孔有德求援,一麵調兵遣將布置城防。
他令辰常總兵徐勇,從桑植、明溪、永定衛撤兵,收縮兵力,防守慈利、石門、澧州等縣,阻擋嚴遵誥的八萬大軍,又派鄭元勳增援徐勇;令總兵許爾顯、副將何九成守衛臨湘縣城和道人磯、城陵磯、鴨欄磯等長江沿岸要塞;自己率班誌富、馬蛟麟等將死守嶽州府治巴陵縣。
為了以防萬一,老奸巨猾的尚可喜令嶽州的一萬水軍,帶著搜集來的大量民船,駐於洞庭湖君山一帶。他做好了打不過就從洞庭湖逃往長江的準備。
戰死嶽州、為大清殉囯,這個念頭,尚老漢奸從未想過。
三軍搏命競先登,
百萬雄師戰土門。
戰鼓聲聲不忍聞。
又一城。
雨打芭蕉傷心人。
這首《憶王孫·土門》,是大明監囯靖王朱亨嘉,諷刺清攝政王多爾袞所作。
描寫的是大明西征大軍,一日攻克嶽州東部門戶土門鎮的戰況,還有臆測多爾袞聞聽嶽州危急後的傷心焦灼。
多爾袞傷不傷心、焦不焦灼,朱亨嘉其實並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倒是蠻樂的。土門鎮之戰打得十分順利,一天即拔城。
尚可喜集結了由雲龍、徐得功、連得成、鄭元勳等部一萬七千兵馬防守土門鎮。
由雲龍,大將也,能征善戰,可惜他的軍隊人心不穩。其本部人馬不過四千,徐得功、連得成部各有五千,鄭元勳部三千。
由雲龍召眾將商議道:“土門,小城耳。最多不過容納數千人馬,吾與鄭將軍率七千兵馬守城,徐將軍、連將軍率一萬兵馬,紮於城外,互為犄角。如何?”
眾將皆稱善。
徐得功、連得成紮營於土門鎮旁土坡。
此二人本是懷順王耿仲明的舊將,對清廷不讓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承襲王爵、統領耿仲明舊部,十分不滿。
紮完營,連得成找到徐得功商量。
“徐兄,吾等皆老王爺舊部,尚可喜讓吾等守土門,可沒安好心,是想讓咱們耿軍和明軍互耗,他好保存實力。你、我死不足惜,可要是把弟兄們都拚完了,將來世子依靠何人?”
徐得功一歎:“是啊!咱們王爺為滿清鞍前馬後這麽多年,不想為了幾個逃奴,把命都丟了。那攝政王也太不念舊情,居然不讓世子繼承王位。還把咱們耿軍劃歸尚可喜管。實在過分啊!”
“徐兄,咱們可得為世子保住耿軍的骨血,待會明軍攻上來的時候,咱們稍微打一下,就往嶽州撤。”
“此計甚善,就這麽辦!”
大明崇禎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清晨,朱亨嘉的西征大軍來到了土門鎮。
他端著千裏鏡觀察了一下。
土門,小城耳,高不到兩丈,拔之甚易。不過這清軍主將倒是將才,在城畔的土坡紮了營,互為犄角,不太好打。
欲拔土門,必先攻克城外的敵營。
“白將軍、馮將軍、高將軍,汝三人帶本部兵馬攻打城外土坡!”
“是!”
“趙將軍,汝率炮營在土門城東架設炮台,炮擊土門!”
“是!”
“其餘諸將隨孤包圍土城!”
“是!”
白文選、馮雙禮、高明貴三將,率本部兩萬兵馬,直撲城外土坡。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明軍尚未衝到土坡,土坡上的徐得功、連得成二將,拔腿就跑。
跑得飛快,明軍跟在後麵攆都攆不上。
白文選攻上土坡,砍倒“清”字旗,換上“明”字旗。
圍城的明軍士氣大振,土門城牆上,由雲龍、鄭元勳麵如土色。
“萬勝!”
“萬勝!”
“萬勝!”
明軍的呐喊聲,令土門城牆顫抖。
朱亨嘉微微一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來人,勸降!”
一騎噪門大的明兵,衝到城下,大聲喊道:“城上的人聽著,監國靖王令,降者免死!”
由雲龍大怒,取出牛角弓,一箭射出。
不知為何,以前百發百中的技藝,今日居然未中。
箭矢擦著明軍頭盔飛過,嚇得他撥馬便跑。
朱亨嘉冷冷一笑:“螳臂擋車,不自量力。告訴炮營,給孤狠狠地轟!”
八十門紅夷大炮、一百二十門千斤佛朗機炮組成的炮群開火了。
土門,不過是座小土城,城基不深、土坯不厚,隨著一聲聲震天動地的“轟隆”聲,僅僅過了兩個時辰,東城牆轟然倒塌。
“快,推刀車堵豁口!”
由雲龍正指揮抵抗,一枚大炮彈射來,身體飛上了天。
“殺!”
李定囯、秦裕春、姚友興、杜永和、郝尚久諸將,從倒塌的城牆處,殺入城內。
鄭元勳見勢不妙,率親兵拚死逃出。
??
嶽州府治巴陵城,平南王尚可喜,怒氣衝衝地召來徐得功、連得成二人。
“汝二人給孤說說,土門鎮是怎麽丟的?”
“王爺,明軍兵多將廣,末將等抵擋不住,拚死殺出重圍”。
“拚死殺出重圍?為何有人說,汝等見了明軍,不發一矢,抱頭鼠竄?”
“冤枉啊!王爺!”
“冤枉?爾等還有臉說冤枉。王爺,您要為戰死在土門鎮的由將軍作主啊”,鄭元勳竄了出來,痛哭流涕。
徐、連二人見了鄭元勳,聲音不由一滯。
尚可喜怒道:“爾等可知罪?”
“末將知罪,求王爺準我等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讓汝二人再賣了孤的嶽州城?”
尚可喜冷冷道:“拖出去,斬!”
“尚老賊,汝不得好死!”
“尚可喜,汝想兼並吾耿軍,世子絕不會答應!”
二人罵不絕口,被侍衛拖出,須臾斬訖。
尚可喜令許爾顯、班誌富將二人部下的一萬兵馬,分拆給尚軍各營。
耿軍一陣騷動,許爾顯一口氣砍了三百顆腦袋,方才彈壓下去。
耿仲明世子耿繼茂,聞尚可喜兼並了父親遺留下來的最精銳的一萬人馬,大驚失色,急忙來找尚可喜。
“世叔,徐得功、連得成,皆我父舊將,不知犯了何錯,居然斬了二人,並其兵馬?”
尚可喜擺起長輩姿態,和顏悅色地說:“世侄,吾本不想殺此二人。可彼輩不戰而逃,致喪吾大將。不殺,震不住軍心。嶽州危矣!”
“世叔,縱使二人有錯殺之,為何兼並其軍?”
尚可喜臉一沉,目露寒光。
“吾奉攝政王之命,統領兩藩諸軍。調兵遣將,尋常事耳。何來兼並一說?怎麽,莫非賢職不服攝政王的諭令不成?”
見尚可喜抬出多爾袞這尊大神,耿繼茂不敢再辯,隻得憤憤而退。
一不做,二不休。
尚可喜索性將剩餘耿軍全部打散整編到尚軍中。
看到父親留下的老部隊,全部被尚可喜兼並,耿繼茂氣出了病,隻好有氣無力地在府裏養病。
??
兼並了耿軍後,尚可喜一麵向孔有德求援,一麵調兵遣將布置城防。
他令辰常總兵徐勇,從桑植、明溪、永定衛撤兵,收縮兵力,防守慈利、石門、澧州等縣,阻擋嚴遵誥的八萬大軍,又派鄭元勳增援徐勇;令總兵許爾顯、副將何九成守衛臨湘縣城和道人磯、城陵磯、鴨欄磯等長江沿岸要塞;自己率班誌富、馬蛟麟等將死守嶽州府治巴陵縣。
為了以防萬一,老奸巨猾的尚可喜令嶽州的一萬水軍,帶著搜集來的大量民船,駐於洞庭湖君山一帶。他做好了打不過就從洞庭湖逃往長江的準備。
戰死嶽州、為大清殉囯,這個念頭,尚老漢奸從未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