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肅親王豪格準備從四川凱旋迴京了,他令明朝降將王遵坦、李囯英等人留守保寧。


    部下將一箱箱的金銀珠寶裝車,準備運迴北京。這一次遠征四川,愛新覺羅·豪格又撈了不少。


    京裏的八旗都在傳:“禮王府的牆,豫王府的房,肅王府的銀子用鬥量”。


    呸!這些愛嚼舌根的家夥,太不體諒肅王爺了。


    肅王爺家大業大的,光有記載的妻妾就有十三人,兒子都生了七個,不多撈點銀子,怎麽夠用?


    “親王殿下,您要迴京了嗎?上帝保佑您!”


    聽說豪格要走了,四川耶穌會傳教士利類思、安文思趕緊來送行。


    豪格對西洋科技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他們的大炮。在北京時就與著名傳教士湯若望打得火熱。湯若望托他到四川後保護主的仆人,豪格一口就答應了。


    利類思、安文思二人在四川逃難途中被清兵抓捕,送到豪格營中。豪格一看,這長相,金發碧眼,鐵鐵的,老湯的朋友。


    他這人,對朋友,一向爽氣,“寵渥有加,每日賜肉給米,妥為照顧”。


    結果,撿到寶了,這二人既是傳教士,也是科學家。豪格向他倆請教關於機器的知識。一聊,“大為驚異,以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稱讚不已”。


    於是豪格授意他們把科技、天文類書籍,詳加解說,譯成滿語,準備帶迴北京,交給順治帝。


    豪格想,應該以西洋之法,改良大清的火器。


    “二位珍重,漢人有句俗話,叫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孤相信,還會有與二位重逢的那一天”。


    說完,豪格哈哈大笑,翻身上馬,踏上了迴京的棧道。


    這是一條不歸路。


    ??


    滿載而歸的豪格大軍,經陝西、山西、河北,足足走了五個多月,才走到北京。


    一到北京,豪格就覺得不太對勁。濟爾哈朗怎麽不出來迎接自己?索尼呢?自己這一陣營的人呢?


    他不知道,就在自己遠征四川的兩年時間,多爾袞已經將他在京裏的勢力,清洗得差不多了。


    豪格捏了一下自己的小耳朵,這是他的習慣,一猶豫就喜歡捏耳朵。


    可惜耳朵太小,怎麽捏也捏不大。


    豪格,滿語,小耳垂的意思。滿族有以體貌特征給孩子取名的習慣。比如,多爾袞,獾;阿濟格,小;多鐸,胎兒??


    多爾袞沒派人來迎接,百官也未出迎,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順治帝派人來了。


    十歲的小皇帝在太和殿設宴慰勞豪格。


    小皇帝親自設宴,給了豪格極大的安慰,雖然迎接的官員不多,但畢竟是一國之君,代表著朝廷的態度。


    吃完飯,豪格讓八旗將士返迴各旗。各迴各家、各找各媽。離家兩年了,八旗子弟也想念老婆孩子熱炕頭啊!


    肅親王是大好人,體諒部下。


    當然,自己也得迴家見見家人。


    豪格帶著少數侍衛,還有搶來的金山銀山,迴到了位於北京玉帶橋東岸的和碩肅親王府。


    好一個花好月圓夜,人月兩團圓。


    忽然,王府被兩白旗的兵包圍了。


    豪格措手不及、大驚失色。


    有沒有搞錯?皇上剛賜完宴,誇我對囯家有大功,你們就抓我?沒見過這麽辦事的!


    多爾袞就是讓他想不到。雖然多爾袞比豪格還小三歲,但政治手腕,又狠又辣。專門選政敵想不到的時候,動手。


    年齡比多爾袞大十三歲的濟爾哈朗都不是對手,就別提隻大三歲的豪格了。猝不及防之下,豪格束手就擒,被關進了監獄。


    抓人總得有理由吧?豪格剛打了勝仗,功勞這麽大,又是太宗長子,皇帝剛賜完宴,抓他的理由是什麽?


    這個不用擔心,攝政王多爾袞早給他備好了。兩條:一是冒領軍功;二是包庇部屬、提拔罪人揚善的弟弟吉賽。


    冒領軍功,這個太普通,殺敵五千,報上去一萬,很正常。八旗入關後,慢慢墮落,冒領軍功,各旗都有,沒啥奇怪的。


    提拔罪人之弟,這事確實有。


    瓜爾佳·揚善,是清開囯五大臣費英東的弟弟,也是豪格的心腹大將。幾年前,原本支持豪格的何洛會反水。在多爾袞指使下,何洛會誣告揚善及其子羅碩諂附豪格為亂,父子二人皆被斬於市,豪格也被削了王爵。


    瓜爾佳·揚善是為支持自己而死的,當然要保他的家人。豪格將揚善的弟弟、瓜爾佳·吉賽,藏於自己軍中,這次征討四川立了功,豪格又給他升了官。


    這就成了滔天大罪了。


    ??


    “額娘!”


    聽說大哥被人抓了,小皇帝福臨,慌慌張張地來找自己的母親、聖母皇太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皇上,汝是一國之君,處事不可慌亂。找額娘什麽事?”


    順治帝定了定神:“額娘,大哥被抓了,您要救他啊!”


    “唉!皇上!咱們孤兒寡母的,沒有力量管這件事。汝萬不可幹涉此事,免得激怒了攝政王,惹火燒身!”


    布木布泰長歎一口氣,眼裏卻閃著寒芒。


    他比多爾袞,更想豪格死。


    豪格是太宗長子。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福臨皇位的一大威脅。不殺了他,兩黃旗的老臣就不會真正歸心。


    這一點,聖母皇太後看得透。


    但是,殺豪格這事,自己這一方不能幹。絕不讓皇上背上一個殺兄的罵名。


    這個鍋,必須多爾袞背。


    “可是,額娘,大哥是冤枉的呀!”


    “皇上,汝要記住,沒有力量的時候得忍耐,慢慢積蓄實力。豪格是冤枉的,等皇上長大親政了,再給他昭雪便是”。


    聖母皇太後一邊安慰著福臨,一邊心中暗喜。


    豪格耳朵小,沒福,這一生吃女人的虧吃得多。


    先是母親、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太狂。違反努爾哈赤不許在宮內坐轎的諭令,被廢。母親被廢,不僅讓豪格失去了嫡長子身份,還讓他在後宮孤立無援。使得布木布泰能以太後身份,興風作浪。


    接著嶽母莽古濟,不顧皇太極諭令,在豪格迎娶林丹汗的女人為側福晉的婚禮上鬧事。皇太極怒極,逼豪格殺了自己的嫡福晉哈達納喇氏。背上了一個“殺妻”的罵名。


    最後,就是吃這位聖母皇太後的虧,直接丟了命。


    紅顏禍水,女人,惹不起!


    ??


    多爾袞使人議豪格的罪。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豪格無愧於太宗長子的身份。他對審訊的官員說:我是先帝的長子,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你們趕快殺我,如果放了我,我迴去也要殺了自己的孩子,再自殺,去見先帝”。


    審訊的官員上報多爾袞:豪格的罪過比天都大,得殺!


    多爾袞假惺惺:“他是先帝長子,我怎麽忍心下這個手呢?”


    他是不忍心下手,但兩個月後,豪格就在獄中死了。


    怎麽死的?曆史懸案。


    多爾袞繼續清洗其他政敵,為自己稱帝掃除障礙。


    先收拾鄭親王濟爾哈朗。


    他找了條好狗,濟爾哈朗的侄子,愛新覺羅·屯齊。


    為什麽侄子要告叔叔?


    說來話長。


    當年努爾哈赤殺了弟弟叔爾哈齊,將叔爾哈齊的幼子濟爾哈朗養在身邊。濟爾哈朗長大後,和努爾哈赤、皇太極親得不得了。可叔爾哈齊的其他幾個成年的兒子,阿敏、圖倫,卻忘不了這血海深仇,視濟爾哈朗為叛徒。


    屯齊是圖倫的兒子。


    屯齊先告豪格諸悖妄狀,說何洛會可以證明。狗背叛了主人後,自然要往死裏咬主人。何洛會說,絕對有這事,複從而證之。多爾袞遂坐奪豪格王爵,以幽係終。


    然後,屯齊聯絡另外兩個濟爾哈朗的親戚:尚善、屯齊喀,一起誣告濟爾哈朗,說太宗初喪時,濟爾哈朗不舉發兩黃旗大臣謀立肅親王豪格;以及扈從入關時,擅自令兩藍旗越序立營前行。議罪當死。


    濟爾哈朗見勢不妙,趕緊向順治帝請罪。三月,被削親王,降為多羅郡王。


    勳臣額亦都、費英東、揚古利諸子侄皆受到牽連,後從輕發落。


    最後,屯齊攻擊兩黃旗在職的最後兩位忠於太宗血脈的老臣:索尼和熬拜。


    他告發索尼,在皇太極去世後,和圖賴等人準備謀立豪格為皇帝。多爾袞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將索尼奪官抄家,讓索尼去給先帝守陵。


    隨後他告發鼇拜等人曾試圖謀立豪格,鼇拜因此被判死罪,得旨“罰鍰自贖”。四月,鼇拜又被人告發在皇太極死時“擅發兵丁守門”,再次論死,後改革職為民。


    至此,當年發誓要扶保太宗血脈的兩黃旗八大臣,拜音圖、何洛會、譚泰和冷僧機投奔了多爾袞;圖賴、圖爾格已死;索尼、敖拜迴家喝小米粥。


    整垮了豪格,多爾袞開始瓜分豪格的遺產,包括女人。


    多爾袞娶了豪格的大福晉博爾濟吉特·杜勒瑪和一位側福晉;多鐸娶了一位側福晉。


    這沒啥好奇怪的,蒙古女人,向來如此,男人在外麵打生打死,女人在家裏閑嘮家常。


    豪格的大福晉,和聖母皇太後,還有多爾袞的大福晉都是堂姐妹,都姓博爾濟吉特,關係很好。有他們說情,改嫁很正常。


    更何況博爾濟吉特·杜勒瑪替豪格生了嫡子富綬。


    不改嫁多爾袞,富綬,還有豪格的其他六個兒子,一個都別想活。


    大福晉和側福晉們改嫁了,也有不願意改嫁而殉葬的。


    有三名妻妾為豪格殉葬。一個是側福晉舒唿禮;一個姓氏不詳;最出名的一個是庶福晉黃氏,朝鮮黃業沁之女。


    黃氏為豪格生了兩個兒子,次子固泰、三子握赫納,按說不需要殉葬。但她是朝鮮人,受理學影響。不願意嫁二夫,上吊自盡,以死殉豪格。


    多爾袞殺了豪格後,將豪格的兒子們養在身邊,對他們很好,視同己出。


    何洛會很怕。狗一旦背叛了主人,就想把主人一家都咬死。不然,小主人長大以後報仇怎麽辦?


    他勸多爾袞斬草除根。


    多爾袞召豪格諸子入府校射,何洛會詈之曰:“見此鬼魅,不覺心悸!”


    多爾袞沒同意。畢竟睡了人家老媽,再殺人家兒子,堂堂攝政王,實在不好意思。再說了,豪格的兒子們年紀都小,小孩子,誰養大了,跟誰親。當年努爾哈赤殺了濟爾哈朗的父親,將濟爾哈朗養在身邊。濟爾哈朗長大後,跟努爾哈赤親得不得了。


    豪格的七個兒子得以幸存。


    ??


    豪格死了,濟爾哈朗倒了,代善病重,索尼和敖拜在家喝小米粥,多爾袞權勢滔天。


    聖母皇太後覺得這樣不行,得製衡,不然兒子的帝位不保。


    她開始了反擊。


    先給濟爾哈朗複爵,濟爾哈朗三月份被降為多羅郡王,四月份即恢複鄭親王爵位。


    再分化瓦解多爾袞陣營。


    多爾袞這邊有三個王: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這三個王如果團結一心擁護多爾袞稱帝,福臨的皇位危險。


    聖母皇太後拉攏多鐸,多鐸態度中立。福臨當皇帝,自己可以當攝政王,可多爾袞即位,自己就攝不了政了。但是,多爾袞沒兒子,要是過繼自己的兒子給他,支持他稱帝也可以考慮。


    中立就行,聖母皇太後的突破點在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


    阿濟格當年雖然和多鐸一起,拔刀子支持多爾袞稱帝。但那是他以為,大家都是一個娘肚子裏出來的,多爾袞稱了帝,自己自然水漲船高。


    可沒想到多爾袞當了攝政王,阿濟格反而受了一肚子氣。


    本來他和多爾袞同領鑲白旗(原努爾哈赤的正黃旗),阿濟格是旗主。多爾袞當了攝政王後,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將兩白旗纛旗顏色對調,鑲白旗變為正白旗。多爾袞獨領正白旗,將原旗主阿濟格調到了鑲白旗,歸多鐸管。這樣,阿濟格就喪失了旗主身份。


    這還不算,多爾袞還經常訓斥、懲戒阿濟格,有一次因為阿濟格出師索賄,將他降為郡王,後來才複晉親王。


    弄得阿濟格憤憤不平,說自己這個弟弟,比自己老爹管自己管得還嚴。


    有怨氣,就好挑撥。


    聖母皇太後使人激阿濟格:您的戰功那麽大,沒道理您的兩個親弟弟都是攝政王,而您不是。您也應該攝政才對。


    阿濟格一想,是這個理。我跟他倆一個娘肚子裏出來的,年紀比他倆都大,資曆比他倆都老,戰功也立了不少。憑啥他倆是攝政王我不是?我也要當攝政王。


    於是阿濟格啟於弟多爾袞,爭稱叔王。


    多爾袞沒同意。


    不同意也就罷了,還勃然大怒:想跟我搶權?攝政王是你想當就能當的?


    多爾袞不給親哥麵子,令百官議阿濟格的罪。即論其驕妄諸罪,令勿預部務並禁交接漢官。


    阿濟格慫了,隻好道歉認錯。


    這事發生後,阿濟格跟多爾袞有了隔閡,再不像以前那樣,積極支持多爾袞稱帝。


    在聖母皇太後的高超政治手腕下,小皇帝福臨的皇位,暫時安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