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江水湍急、山峰聳峙、懸崖密布、猿猴難攀。以流急、灘多、穀狹,聞名天下,自古號稱“天險”。。


    此時,烏江南岸,四員大將正在巡視烏江防線。


    為首一人,正是大明朝定西伯李明忠,他奉朱亨嘉之命,帶著慶遠韋氏大將韋萬忠、安龍岑氏大將黃瑪,領兵三萬馳援貴州,以防大西軍南下。


    另一人,乃是大明朝貴州都指揮史陳瑞征,他征召了兩萬貴州衛所軍,協助李明忠防守烏江。


    李明忠見烏江地勢險峻,十分滿意。但他畢竟是沙場宿將,不敢大意,依然認真地詢問情況。


    “陳將軍,汝在貴州多年,熟悉地形。汝覺得大西賊會從哪裏渡江?”


    陳瑞征想了想:“此處烏江江麵有兩個渡口,一個是對麵的烏江渡;另一個是下遊的犵閃渡。末將判斷,大西賊絕不會走仡閃渡,必然從烏江渡渡江。”


    “哦,為何?”


    “大帥有所不知,從犵閃渡過江打貴陽,要經過草塘安撫司、白泥司、黃平安撫司,大大小小的土司幾十家。等他們通過了這些土酋的地盤,還有清水江攔路。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末將判斷,西賊必從烏江渡過江。”


    李明忠想了想:“西賊會不會從烏江上遊陸廣河的陸廣渡、黃沙渡渡江?”


    陳瑞征哈哈大笑:“大帥不是貴州人,不知貴州情況。陸廣河是貴州宣慰使安坤的地盤,水西安氏有雄兵十萬。西賊要是想從安坤的地盤渡河,安坤一定會崩掉他們幾顆牙。況且,即使他們渡過了陸廣河,陸廣驛還有吾大明定番侯皮熊的七千兵馬。穩如磐石”。


    李明忠點點頭,水西安氏的大名他聽說過。那是和泗城岑氏齊名的大土司,稱霸水西六百年,帶甲十萬。


    不過李明忠畢竟是沙場宿將,為了預防萬一,他還是下令韋萬忠領慶遠韋氏土兵一萬防守黃沙渡對麵的青山司、息烽所;令黃瑪領安龍岑氏土兵五千,守衛陸廣驛附近的底寨司;自己和陳瑞征沿烏江渡布防。


    “陳將軍,汝再給本帥說說烏江渡的情況。”


    陳瑞征來了精神:“大帥,烏江渡自古天險,烏江關附近有虎跳峽、鷹愁峽等七座險峻峽穀,碧峰聳峙,飛鳥難渡。西賊若由此處渡江,末將有把握讓其全軍覆沒”。


    李明忠又看了看烏江地勢,越看越滿意,忽然來了興致,朗聲吟道:“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此處是李明忠弄錯了。楚霸王項羽自刎的烏江,在今天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不是貴州的烏江)。


    吟完詩,李明忠豪氣頓生:西賊要是乖乖地歸順則罷,不然就讓他們葬身在烏江!


    ??


    四川遵義軍民府桃源洞(明朝時,遵義屬於四川),大西軍老營。


    大西國平東王孫可望、安西王李定國、撫南王劉文秀、定北王艾能奇正在接見朱亨嘉的使者、陝西道禦史連城璧。


    孫可望問連城璧:“監囯靖江王給吾等何爵?”


    連城璧道:“四位將軍皆封列侯。”


    孫可望大怒:“吾兄弟四人在大西囯乃王爵,何以歸明後,連公爵都封不了?”


    連城璧絲毫不懼:“李闖餘部李過等亦是侯爵。自古功名馬上取,將軍想封國公,當為大明建功才是”。


    孫可望喝退了連城璧後,四王商議。


    “大哥,當前清軍在後麵追我們,父王中箭身亡,我們與清軍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敵當前,不可再與明軍廝殺”,李定國主張降明。


    劉文秀、艾能奇亦讚同。


    見三位兄弟皆欲降明,孫可望眉頭緊皺。


    此人工於心計,極有手段。本來大西囯總兵力一百二十營:張獻忠自領二十二營;艾能奇領二十營;孫可望領十九營;李定國領十六營;劉文秀領十五營;王尚禮、王定國、馮雙禮、馬元利、張化龍五都督領二十八營。孫可望的實力僅排第三。


    但他先以大西囯世子的名義接管了張獻忠的禦營,又成功拉攏了王尚禮、馮雙禮。現在已經控製了大西國一半的兵力。


    他不想降明,想割據稱王。


    但是其他三王想降明,直接拒絕可能會導致大西軍分裂。


    孫可望想了想:“吾也想降明,但是這靖江監國太小瞧人,隻給吾等封個侯爵。依吾的意思,先打下貴州,然後再降。”


    眾人拗不過孫可望也隻得同意。


    ??


    初日曈曈似曉霞,雨痕新霽渡頭沙。


    溪深幾曲雲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


    白鳥去邊迴驛路,青崖缺處見人家。


    遍行奇勝才經此,江上無勞羨九華。


    這首詩寫得是烏江上遊陸廣河風景。陸廣河,河床是一道峽穀,“兩岸連山,略無地處”,河麵極其狹窄。有多窄?它的下遊有一段叫貓跳河,當地人稱虎為貓,意思是老虎都可以跳過去,可見其狹窄。


    陸廣驛,建在陸廣河畔,是貴州到四川的九個驛站之一,景色秀麗、風景怡人。


    大明朝定番侯、貴州副將皮熊正拿著一份奏疏和朱亨嘉的批字,嗟歎不已。


    這封奏疏是中書舍人吳其雷所寫,密告皮熊勾結韓王,意圖謀逆。


    農民軍大起義,韓王朱顥溧失囯,逃到了貴陽,當時皮熊駐守貴陽,對韓王甚好。韓王愛上了皮熊的女兒,娶之為妃。


    問題是大明朝的祖製規定,王妃通過選秀女的方式從民間娶,不得娶高官女。皮熊是定番侯、又是從二品高官,違製了。


    大明朝的讀書人,最喜歡聯想。為什麽韓王要娶皮熊之女,是不是看上了皮熊手裏的兵?皮熊為什麽把女兒嫁給韓王,是不是想擁立韓王稱帝?


    謠言四起。


    吳其雷密報朱亨嘉。朱亨嘉不相信:皮熊要是想擁立韓王稱帝、弘光帝死的時候為什麽不擁立?非得等到現在?


    既然不相信,索性送皮熊一個大人情。


    朱亨嘉將這封奏疏送給皮熊看,還批了兩個字:信任。


    看到朱亨嘉寫的“信任”,六十五歲的皮熊感動得老淚縱橫:監囯知吾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靖江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泱泱大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泱泱大明並收藏南明靖江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