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把人送走了,結果攤我頭上了。」劉好好沒好氣地說,「你們把方誌辦當成什麽?」
鄭其樂和李文明大笑,「你在方誌辦也就掛個名,別那麽認真,別搭理他們就是了。」
劉好好無奈,陳浩還年輕,如果就這麽放棄不管了,似乎又有些可惜,畢竟方誌辦除了她就隻有三個人,如果三個都是奇葩,她要是都不搭理,那就真的什麽都別做了,鄭其樂他們是局外人,可以笑嘻嘻地讓她什麽都不做,她身上有責任在,卻不能說不做就不做的。
「那方運和王國強呢?他們兩個怎麽樣?」她最好奇的是自己手下的幾個人,大院裏她也有好幾個熟人,但因為過去在省裏的時候對口聯繫的就是他們倆,所以和他們的關係會更近一些,她要了解方誌辦那三個人,從他們這裏了解最穩妥。
鄭其樂他們知道她想了解情況,早點進入角色,也不藏私,和李文明一人捧著一個搪瓷茶缸,一邊喝茶,一邊和劉好好說起這兩個人。
「那個方運,我是真沒什麽印象,他在這個大院裏進進出出這麽多年了,我連他的長相都記不清楚了。」
「對啊,他這個人也不多說話,每天就窩在方誌辦裏不知道在做什麽。」
「還能做什麽?混日子唄。」
「方誌辦一成立,他就來了,是地地道道的老人,雖然他混日子,但是他是唯一一個願意踏踏實實地呆在那個不起眼的地方的老實人。」
「對,像他這樣的老實人,肯定是沒有壞心眼的,是個本分人,但你要指望他幹工作,恐怕是指揮不動的。」
「誰讓他資格老呢,而且他也快退休了,沒幾年時間了,他為你賣命,圖什麽呢?」
「對啊,方誌辦這種地方也沒有什麽硬性任務吧?你就蕭規曹隨得了,千萬別去找事,老哥我給你說句心裏話,那種冷門的部門就算你做出什麽成就了,領導也不會看在眼裏,讓你去方誌辦掛這個副主任,本來也不是為了讓你去做什麽的,是那裏正好有職數而已。」鄭其樂誠懇地說。
這話說的算是掏心掏肺了,就算劉好好之前也知道是這麽迴事,但還是十分感激鄭其樂這一番好意。
「但我覺得方誌辦雖然是個冷衙門,它的存在卻也是有意義的,而且和我們政研室的聯繫還很密切,」劉好好雖然感激他,但是她的想法卻和他完全不同,「一個城市的歷史淵源、市情地貌方方麵麵的資料都來自方誌辦,我們市又是開放的前沿的地帶,吸引外資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與外賓華僑的聯繫恐怕是我們將來工作的重點。外頭的人來了,我們怎麽介紹我們這座城市?所有需要的素材都得從方誌辦拿,出過哪些名人,有哪些名勝古蹟,有哪些特產,產業的發展歷史……都離不開方誌辦。如果今後領導讓我們寫相關的材料怎麽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這些素材,或者說素材不精準,咱們就寫不出好的材料。」
鄭其樂和李文明都愣了一下,他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之前領導布置什麽,他們就寫什麽,最多是翻翻報紙找資料,看看別的地方怎麽寫,東抄西抄搬過來就是了,從來沒有想過利用方誌辦踏踏實實寫自己的東西。
「……所以我打算把方誌辦的作用充分發揮起來。」劉好好認真地說。
鄭其樂的眼神複雜,他終於知道林明為什麽那麽看重劉好好,總是看不上他們寫的材料了,她的大局觀比他們強太多了,她站在全市的角度,站在林明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想他需要的是什麽樣的材料,並且提前積累素材做好準備,而不是把寫材料當成任務應付。
鄭其樂心悅誠服地說,「難怪你的文章寫的好,原來是站得高看得遠,被你這麽一說,我們真是慚愧,眼界不如你開闊,難怪市長不滿意。」
「你又抬舉我,我愧不敢當啊,」劉好好笑道,「我也是去了方誌辦之後,才會去仔細思考它的作用。」
「但是照你剛才說的,方誌辦的工作負擔會重很多,靠那三個刺頭兒根本做不來,你不會是想自己做吧,別說你現在挺著個大肚子,就算你把孩子生下來之後,也不可能做得到,工作量太大了。」李文明很現實,他對這件事並不看好。
「方誌辦的事情理當由方誌辦的人做,領了這份工資,就得對得起這份工資,」劉好好堅決地說,她從來就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不會縱容手下偷懶耍滑,在她手下要麽好好幹,要麽就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對了,我聽說之前王國強一直想當方誌辦副主任,結果我突然來占了他的位子,他應該很不舒坦吧?」
「不舒坦是肯定的,方誌辦原來那三個人裏,就屬他最油滑,最有『上進心』,老方負責辦裏的專業事務,對外聯絡都是靠王國強,他功利心重,還很喜歡計較爭取,方誌辦靠著他上躥下跳,還爭取到了不少福利。」李文明雖然不看好劉好好的想法,但還是很樂於向她透底的。
「他是從後勤處調過去的,名聲不大好,雖然沒有什麽實據說他違紀,但是後勤處的領導也是非常討厭他,才會把他調過去的,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一直都不想呆在方誌辦,如果那時候給他提了副主任,也許他還會勉強留下來,但是現在你來了,他肯定想離開方誌辦,」鄭其樂低聲道,「不過方誌辦本來就是座冷宮,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他想離開不是那麽容易,這一點他應該也清楚。」
劉好好眸光微閃,若有所思,既然王國強知道自己無法離開,那麽就光明正大地消極怠工,反正他破罐子破摔了,再砸也砸不破他的鐵飯碗。
看來李文明說的沒錯,方誌辦的三個人,個個都是刺頭兒啊。
</br>
鄭其樂和李文明大笑,「你在方誌辦也就掛個名,別那麽認真,別搭理他們就是了。」
劉好好無奈,陳浩還年輕,如果就這麽放棄不管了,似乎又有些可惜,畢竟方誌辦除了她就隻有三個人,如果三個都是奇葩,她要是都不搭理,那就真的什麽都別做了,鄭其樂他們是局外人,可以笑嘻嘻地讓她什麽都不做,她身上有責任在,卻不能說不做就不做的。
「那方運和王國強呢?他們兩個怎麽樣?」她最好奇的是自己手下的幾個人,大院裏她也有好幾個熟人,但因為過去在省裏的時候對口聯繫的就是他們倆,所以和他們的關係會更近一些,她要了解方誌辦那三個人,從他們這裏了解最穩妥。
鄭其樂他們知道她想了解情況,早點進入角色,也不藏私,和李文明一人捧著一個搪瓷茶缸,一邊喝茶,一邊和劉好好說起這兩個人。
「那個方運,我是真沒什麽印象,他在這個大院裏進進出出這麽多年了,我連他的長相都記不清楚了。」
「對啊,他這個人也不多說話,每天就窩在方誌辦裏不知道在做什麽。」
「還能做什麽?混日子唄。」
「方誌辦一成立,他就來了,是地地道道的老人,雖然他混日子,但是他是唯一一個願意踏踏實實地呆在那個不起眼的地方的老實人。」
「對,像他這樣的老實人,肯定是沒有壞心眼的,是個本分人,但你要指望他幹工作,恐怕是指揮不動的。」
「誰讓他資格老呢,而且他也快退休了,沒幾年時間了,他為你賣命,圖什麽呢?」
「對啊,方誌辦這種地方也沒有什麽硬性任務吧?你就蕭規曹隨得了,千萬別去找事,老哥我給你說句心裏話,那種冷門的部門就算你做出什麽成就了,領導也不會看在眼裏,讓你去方誌辦掛這個副主任,本來也不是為了讓你去做什麽的,是那裏正好有職數而已。」鄭其樂誠懇地說。
這話說的算是掏心掏肺了,就算劉好好之前也知道是這麽迴事,但還是十分感激鄭其樂這一番好意。
「但我覺得方誌辦雖然是個冷衙門,它的存在卻也是有意義的,而且和我們政研室的聯繫還很密切,」劉好好雖然感激他,但是她的想法卻和他完全不同,「一個城市的歷史淵源、市情地貌方方麵麵的資料都來自方誌辦,我們市又是開放的前沿的地帶,吸引外資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與外賓華僑的聯繫恐怕是我們將來工作的重點。外頭的人來了,我們怎麽介紹我們這座城市?所有需要的素材都得從方誌辦拿,出過哪些名人,有哪些名勝古蹟,有哪些特產,產業的發展歷史……都離不開方誌辦。如果今後領導讓我們寫相關的材料怎麽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這些素材,或者說素材不精準,咱們就寫不出好的材料。」
鄭其樂和李文明都愣了一下,他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之前領導布置什麽,他們就寫什麽,最多是翻翻報紙找資料,看看別的地方怎麽寫,東抄西抄搬過來就是了,從來沒有想過利用方誌辦踏踏實實寫自己的東西。
「……所以我打算把方誌辦的作用充分發揮起來。」劉好好認真地說。
鄭其樂的眼神複雜,他終於知道林明為什麽那麽看重劉好好,總是看不上他們寫的材料了,她的大局觀比他們強太多了,她站在全市的角度,站在林明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想他需要的是什麽樣的材料,並且提前積累素材做好準備,而不是把寫材料當成任務應付。
鄭其樂心悅誠服地說,「難怪你的文章寫的好,原來是站得高看得遠,被你這麽一說,我們真是慚愧,眼界不如你開闊,難怪市長不滿意。」
「你又抬舉我,我愧不敢當啊,」劉好好笑道,「我也是去了方誌辦之後,才會去仔細思考它的作用。」
「但是照你剛才說的,方誌辦的工作負擔會重很多,靠那三個刺頭兒根本做不來,你不會是想自己做吧,別說你現在挺著個大肚子,就算你把孩子生下來之後,也不可能做得到,工作量太大了。」李文明很現實,他對這件事並不看好。
「方誌辦的事情理當由方誌辦的人做,領了這份工資,就得對得起這份工資,」劉好好堅決地說,她從來就不是一個軟弱的人,不會縱容手下偷懶耍滑,在她手下要麽好好幹,要麽就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對了,我聽說之前王國強一直想當方誌辦副主任,結果我突然來占了他的位子,他應該很不舒坦吧?」
「不舒坦是肯定的,方誌辦原來那三個人裏,就屬他最油滑,最有『上進心』,老方負責辦裏的專業事務,對外聯絡都是靠王國強,他功利心重,還很喜歡計較爭取,方誌辦靠著他上躥下跳,還爭取到了不少福利。」李文明雖然不看好劉好好的想法,但還是很樂於向她透底的。
「他是從後勤處調過去的,名聲不大好,雖然沒有什麽實據說他違紀,但是後勤處的領導也是非常討厭他,才會把他調過去的,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一直都不想呆在方誌辦,如果那時候給他提了副主任,也許他還會勉強留下來,但是現在你來了,他肯定想離開方誌辦,」鄭其樂低聲道,「不過方誌辦本來就是座冷宮,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他想離開不是那麽容易,這一點他應該也清楚。」
劉好好眸光微閃,若有所思,既然王國強知道自己無法離開,那麽就光明正大地消極怠工,反正他破罐子破摔了,再砸也砸不破他的鐵飯碗。
看來李文明說的沒錯,方誌辦的三個人,個個都是刺頭兒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