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陸生的眼望著自己太太。


    夏太太急忙轉過身去:“沒有。媽說的可以考慮國際學校,我想著去問問情況。”


    “我知道了,她想討好你。”


    害,夏太太想抽自己的嘴,對著丈夫說:“她是想討好你。”


    “我不需要她討好。”夏陸生的口氣冷冰冰的,當然他也知道自己太太夾在中間難做,他太太終究得看在他爸的麵子上。


    夏太太摸摸自己老公的肩頭安撫了下,道:“我去讓雅雅出來。”說完,她去廚房把龔夏雅拉了出來。同時,龔夏雅手裏端著最後一盤菜放上了餐桌。


    再次見到他爸爸,龔夏雅謹慎地喊:“叔叔。”


    “坐,一起吃。”夏陸生溫和地對她說,拿起筷子時看到了她炒出來的最後那道菜,愣了愣,“這是——”


    “鍋塌豆腐,叔叔。”龔夏雅答。


    “怎麽做的?”夏陸生好奇地用筷子夾起這豆腐塊,稀奇地左右觀察著。


    啃上一口這奇怪的他未曾見過的豆腐,夏陸生眯起雙眼。


    看爸爸的表情,夏實秋就知道這豆腐味道妙極了,趕緊伸出筷子搶一塊。


    “我和你說怎麽做的。”夏太太扶著眼鏡,雖然她不會做,但是是哈佛高材生記得住程序,如實給丈夫描述著,“雅雅把豆腐先切成長條,她說要厚要薄都可以,然後裹上雞蛋汁,裹上芡粉,放入油鍋裏炸,炸到你現在看到的金黃金黃的,再澆上醬汁。好不好吃?”


    “好吃。”


    他爸爸這麽爽快地誇,龔夏雅反而有點兒不好意思了。要知道,他爸爸是全國唯一一家民營五星級酒店的總裁。


    外頭有車聲。保姆走去開門。夏實秋聽見動靜就猜到:“小叔來了,應該是聞到豆腐的香氣了。”


    夏明生拎著醫生的提包走進來,半路已經聽到了侄子的戲謔聲,知道侄子沒大病,不禁走過去先摸下侄子的腦袋:“你這是要把全家人嚇死是不是?”


    “小叔,吃鍋塌豆腐。”夏實秋趕緊給小叔夾一塊消消火。


    接過侄子的筷子,夏明生吃一口這他也沒有吃過的鍋塌豆腐,美妙的滋味在他舌尖滾動著,吃完說道:“這次迴來值了。”


    夏實秋喜滋滋地對爸爸和小叔表態:你們得多誇誇我了。要不是我,你們都吃不到鍋塌豆腐。


    這熊娃子~龔夏雅在心裏頭翻白眼。


    再說陳太太在閔公館臉算是丟盡了,午飯沒吃,帶著女兒興匆匆迴到家,拿起家裏的東西摔著發脾氣:“她是我老同學,一直是這個樣,以為她自己最聰明,到處給我設陷阱。”


    “媽——”陳珊珊拘束地站在角落裏不敢動。


    發完氣,陳太太冷靜下來了,思來想去,今兒夏太太能得逞,龔夏雅都是托了龔老爺子的名聲。如果龔老爺子的名聲受損的話,對了,龔家不是有家店嗎?


    拿起電話機,陳太太撥了個電話給誰:“聽說你要找家飯館擺壽宴,我給你推薦一家。”


    第26章


    龔家的店開了有三四年了, 當初起名的時候,想著是兄弟倆一起開的,於是取名為怡怡居。所謂家和萬事興, 怡怡,即和睦相處的意思。


    三四年時間過去了, 由於店裏頭主力軍隻有龔家兄弟倆,隻在外聘請了一兩個夥計做幫廚和端菜倒茶等服務員的任務,怡怡居的生意一直是不慍不火的。


    為什麽?口碑有,然而, 人力不足,客人多也供應不上量,生意為此不敢做大了去做宣傳。加上店麵小, 不過是三米寬二十米長的店麵, 能擺幾張桌子凳子而已。


    早餐同百花台一樣做的包子饅頭,午餐晚餐有滿足客人點菜炒菜,更多時候來的是些沒什麽錢的外地打工人員,喝一碗麵條湯了事。好在,利潤可以, 滿足得了家裏頭的經濟需求。龔家兩兄弟是得過且過了,日子過得也行。


    沒有什麽大的抱負, 卻當年曾經大喊著開店要當老板,因此,家裏的大伯龔力正少不了天天被自己家媳婦李翠批評說誌短沒氣。


    大房三天兩頭的吵架二房聽在耳朵裏。田愛芳心裏對丈夫也頗有怨言。想當初,她辭去廠裏的工作跟著老公迴家, 不也是指望著開店賺大錢的。沒錯,現在賺錢了,可賺的都是小錢錢。何時像百花台白家那樣買一輛小轎車, 家裏買台電視機和冰櫃。似乎是想都不敢想了。尤其是龔家兩男人這種佛一樣的心態。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龔老爺子的天生佛態遺傳了給了兒子,否則以龔老爺子的名聲和能力,早就可以比白玉堂更大紅大紫了。


    家裏麵的孩子們,聽著父母吵架,是聽不懂的。如同龔夏武小雷雷這樣,隻要有的吃,家裏大人是大廚,家裏的飯菜吃起來比外麵人家店裏做的都更好吃,有什麽理由有怨言。


    小雷雷整天跟在丫丫姐姐後頭吃好吃的,後來又纏上了喜歡做點心的大哥龔俊。


    話說迴來,如今這家裏有點抱負的男人估計隻剩下龔俊了。


    龔俊考不上中學後一直在家裏頭幫忙。那年頭讀書名額少,他考不上很正常。家裏也想他繼承家業。可這小子想的是自立門戶,愛上了做點心,於是和爸爸爺爺商量著什麽時候自己攢夠錢另開個小店麵專門賣點心。


    兒子要單獨出去,龔力正一方麵深感自豪,另一方麵怕是怡怡居後繼無人。二房幾個孩子,龔夏文和龔夏武根本對做飯不感興趣,唯獨龔夏雅對廚藝有天賦,卻是個女孩子終究要嫁人的。


    這怡怡居,究竟要往哪裏走?


    此時,龔老爺子接到了一通電話。是遠在外地多年的家中老三,第三個兒子,龔夏雅他們的三叔龔力漾,說中秋節要迴老家一趟和父母團聚。


    三叔在外是做的茶葉批發生意,這是龔夏雅一幫孩子從大人口裏邊聽到的。然而,事情遠遠不止如此。你想這麽多年來,年年逢年過節,同樣是見不到老三一家的蹤影。說是攜兒帶女難千裏迢迢迴老家,不信老三一個人沒法迴來。對此,李翠和田愛芳都不敢多問老人。龔奶奶卻是十分直爽,直言道:“出國去了。”


    居然這個三叔一家是出國去了。


    “他們人在英國,英國人愛喝茶。”龔奶奶說,“但是,我老頭子不愛出國的人,和兒子鬧別扭了唄。其實,老三做的生意是專門賺外國人的錢。”


    龔老爺子也知道三兒子是專門摳外國人的錢包,實際上是好事,隻是自己礙著麵子不願意隨意放下。


    來了書信說要迴家。老三一家搭乘飛機,風塵仆仆一路趕迴到了老家過中秋。


    飛機抵達首都機場那天,龔力正龔力偉兩兄弟包了輛車去接這個許久未迴家的弟弟。家裏頭,龔奶奶把剩餘的房間收拾了,大房那頭再騰出一間房,給三房住。據說,三叔這迴是把三個兒子都帶了迴來見爺爺奶奶。龔奶奶心裏頭高興,又見孫子了。


    多了幾個堂哥堂弟,家裏的孩子們都期盼著見新來的小夥伴。等快到傍晚的時候,三房到了。門口站著的三叔一家,男人穿的西裝西褲,女的穿的洋裙,三個男孩一樣穿的小西裝。乍一看,以為洋人來家裏做客了。


    龔老爺子對三兒子眯眯眼。


    龔力漾走過去,向父母一鞠躬,解釋說:“說是國內的人現在穿的都挺時髦的,喇叭褲,燙卷發。我估摸著我和媳婦還是穿規矩點迴來好。”


    你穿規矩點,好歹穿點國內的服飾。龔力漾就此繼續說:“不是國內早就穿西式衣服了嗎?”


    國內,西裝這玩意兒,普通老百姓哪裏穿得起,一套要多少錢。隻能說,這老三叔真的是發財了,一土豪。證實這個說法有接下來的,幾兄弟一起進了龔老爺子的屋子裏說話。


    都坐了下來後,龔力漾侃侃如流:“我都聽說了,爸,大哥二哥開了店。我的大侄子龔俊也想開店,需要錢,我這個三叔想好了,出錢支持大侄子再開店。”


    龔俊一聽,激動地站起來喊:“三叔!”


    迴來的土豪三叔猶如他龔俊的再生父母了。家裏爺爺爸爸口頭說支持,半天沒有行動,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缺資金資助他。


    “沒事沒事,龔俊。”龔力漾大方地朝大侄子擺擺手,“你三叔這點錢還出得起。”


    三房的媳婦張玉珍,急忙拉拉丈夫的衣服:別得瑟了,不看看爸和你兩個哥的臉色。


    龔力漾想起來了,起身朝大哥二哥抱拳鞠躬:“對不起,大哥二哥,我這個弟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出門太久沒有迴家,總覺得欠了家裏太多,想出點力。大哥二哥奉養老父親老母親這麽多年,我這個弟弟常年在外沒有孝養老人是不對。如今給大侄子出錢,也隻是為了彌補這點。”


    聽見弟弟這麽說,龔力正迴話道:“我們知道你這個心是好的,但是有一點錯的是,家裏沒有想著你有幾個錢。爸爸媽媽隻想著能見到你們一家。”


    龔力漾說到此心頭酸酸的:“可我隻有幾個錢。”


    一句話下來,大堂裏整片的鴉雀無聲。


    幾乎所有人都在想:隻有幾個錢,不是最了不起的了嗎?


    見氣氛尷尬成這樣,龔力漾坐了下來,先不開口了。許久沒迴家,實際上他的心情真的是十分激動人心的。


    清聲嗓子後,龔老爺子說了話:“行吧,你想怎樣就怎樣。你有幾個錢,想怎麽花,那是你的錢,沒人能阻止你。”


    眼看老爺子是放下心頭的疙瘩了。龔力漾大喜,又站了起來,發言宣誓:“爸,我給大哥二哥再買個門麵,大的。今天我路過大哥二哥的門店了。那門店太小太小了,哪裏能對得起我們祖宗禦廚的招牌,哪能對得起爸您的名氣。更對不起大哥二哥。”


    “沒,沒對不起我們!”三弟這話,嚇得龔力正龔力偉急忙澄清。


    老三這是打算將他們老大老二架在火上烤,不給他們佛態了。


    原來這三叔這麽有野心,積極進取的。李翠和田愛芳好高興來著。李翠一把將自己丈夫扯迴來,對著三叔笑容滿麵:“三叔,真得多謝謝你了。實不相瞞,是想把門店開大的。”


    “沒有!”龔力正直瞪著媳婦。


    看出大哥二哥臉上的一絲為難,龔力漾摸著下巴:“大哥二哥缺什麽,盡管出聲。缺錢就補錢,缺人就補人,缺力就補力。”


    這老三實在是太給力了。李翠和田愛芳爭先恐後地向前擠著,向三房一家把這兩年的苦水全吐了。


    “你說缺人吧,叫他們兄弟倆招人。他們倆是行啊,說是招一個不滿一個,也不知道他們是滿意什麽樣的。”李翠說。


    “對。店裏進貨的東西,他們必須親自去挑,起早貪黑的,不是累死自己嗎?說自己當老板怎麽當成這樣。”田愛芳其實也心疼自己老公勞累。


    龔力漾發出“哦”的一聲明白了,指出老大老二的毛病:“大哥二哥這是不放心,事事親力親為。其實,怎麽管下麵的人,是有一套法子的。如果大哥二哥信得過我,我來試著給大哥二哥管一管門店。讓大哥二哥看看怎麽管人。”


    龔力正到此給剛迴家一腔熱血的老三潑潑冷水:“國內做飯館,不像你在國外賣茶葉。你在國外賣茶葉可能就你一家,競爭小。在首都,開飯館的遍地都是,開的多了去了。人家不上你這兒吃是可以的。光是有牌頭的老字號,不少於幾十家,個個掛著祖宗的名號。”


    對於大哥這話,龔力漾駁斥道:“爸的名氣我清楚。國外都有人知道爸,洋人都知道爸,國內的人怎麽能不知道我們爸?祖宗的名聲要傳到一代又一代下來,不容易的。不能在爸這一代斷了。這樣吧,我和你們打個賭,大哥二哥,門店一大,很快會有貴客找上門的。”


    老三這賭約,讓龔力正龔力偉搖頭談笑:有的話,早就有了,用得著等門店開大了嗎?


    不過老爺子這話放這裏了,老三想花錢讓他花。估計龔老爺子心底裏暗自希望老三在自家門口摔個跟頭接受個教訓。


    第二天,讓老婆孩子先住下來,龔力漾自己在首都裏四處找門麵去了。龔力正和龔力偉想著老三這是三天兩頭熱,應該很快會放棄。好門麵,也不容易找到的。老三誇下海口說一天能找著,幾天給兩個哥哥和老父親搞家大的,聽起來像是笑話。


    到了晚上,龔力漾興致匆匆迴來了,對父親和兩個哥哥說:“門麵找好了,很大的一棟樓,位置也不錯,靠近內環西單。整整三層,如果不夠,已經和房東說好,後麵有空地,那棟小樓裝修裝修可以接著擴店。房子我都講好價,買下了。這樓房以前做過飯館,後廚什麽的都基本做好的裝飾,迴頭再叫幾個工人打理打理,大哥二哥可以遷店了。對了,冰箱,我給買了三台,不夠再補。”


    “你——”龔老爺子唾沫哽了半天,擠出一行字給三兒子,“一下子出這麽多的錢——”


    “爸怕我虧本?不會的!”龔力漾哈哈大笑道,“我還想多買幾個店麵,這兩天我會在首都裏繼續逛,屯多點店麵。”


    “不是不是。你買房子做什麽?”龔力正和龔力偉叫起來,老三這是瘋了嗎?


    這個年代,房子其實不值錢,也不見多升值,還不如多買豬肉。


    “今天出門時,和你女兒聊了聊。”龔力漾眯著眼望望二哥。


    他的女兒丫丫?龔力偉愣住。


    既然三叔這麽有錢,想著未來首都房子絕對升值的龔夏雅,那肯定是要鼓勵三叔幫自己家族多投資房子了。於是在今天三叔要出門的時候,她過去說了。


    龔力漾拿起茶盞,磕磕茶蓋,吃一口茶,環視老父親和兩個兄弟,感覺父親兄弟好像都沒有迴過神來。他迴家搞投資,能不先提前調查清楚嗎?隻帶著錢迴來怎麽行?怎麽說,他也是一個洋務商人,而且是幹到頂級的茶葉商人。


    實際上,他這次專門迴來,都是因為聽外國人說起他的小侄女。


    “二哥您女兒出名了,老外都知道。日本納豆,因為你女兒,那邊外國人知道了原來是起源於我們國內。對老外宣教多少年不如你女兒一句話打臉老外。”


    聽三弟述說他女兒怎麽在外國人圈子中幫國家美食爭氣,龔力偉的心裏頭熱乎乎的,蠻驕傲的。


    “爸,你後繼有人了。”龔力漾轉頭對老父親說。


    龔老爺子緩緩地點了點頭。可以說,二房這孫女一來他家,他自從瘸了腿後沮喪的精神氣都重新提上來了。


    “既然老父親後繼有人,侄女如此優秀。我這個三叔此時不為家族做點什麽,不是個混賬東西嗎?”龔力漾說,“房子先買下,我們國家現在要開放,要走到國際上去,國內美食一樣要走向國際,丫丫說的對,不會錯的。”


    這話是說得,一向佛態的龔家男人們內心熱血沸騰。


    過兩天,新店整弄好,舊店的東西搬移到了新店。舊店改成龔俊賣點心的小門麵,剛好沒浪費。現在隻等著討個吉日開張大吉。


    可沒想到,這店未正式放鞭炮,有人給新店下單了。下單的人說是聽聞龔老爺子開大店,想有幸做龔家的第一個客人。


    龔力漾拿著客人下的定金,對打賭的大哥二哥喜滋滋地炫耀著:看吧,我說的沒錯吧。老爸的店一開,多的是人想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丫丫是美食家族的小閨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路並收藏丫丫是美食家族的小閨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