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給他們訂的同一趟車。”夏太太經由小叔這話想起,沒想小叔比她更惦記住了龔家人的行程。


    坐在病床上的夏實秋也迴過了頭,薄唇裏對著沈太太母女迸出一句:“你們看見他們了嗎?”


    夏家人的眼神望過來,沈太太的神色好像在夢遊一般奇奇怪怪的。


    “很好認的。”夏太太提醒對方,“雅雅才兩歲半,紮著兩條小辮子,長得水靈靈的一個小姑娘。”


    沈太太這瞬刻像是醒過來了,臉上皮笑肉不笑道:“沒見到呢。或許他們沒拿夏太太給的票上火車。”同時,她暗地裏擰一下女兒的手。沈佳媛配合媽媽點頭:沒見到龔夏雅他們一家。


    夏太太一愣:“是嗎?”


    龔家人為什麽不用她送的車票?


    夏明生揪一下眉頭。


    夏實秋冰冷的小眸子在沈太太母女臉上眯了起來。


    這邊從火車站出發的龔家人,打了兩輛三輪車直到要到龔家老家附近才下來行走。剛好走路要經過六必居。龔力正轉頭給侄子侄女們出了一道題:“你們誰能給我說說,六必居的牌匾誰寫的?”


    龔夏文和龔夏武表情呆呆地望著大伯。


    龔力偉不好意思地對大哥說:“我出去這麽多年,沒做廚子,也沒有教過他們。”


    “丫丫你知道嗎?”龔力正發現小侄女好像有話要說。


    “是——嚴嵩。”


    第11章


    “你知道嚴蒿是誰嗎?”龔力正繼續拷問小侄女,想這麽小的孩子估計是隻會背書不懂其中的道理。


    龔夏雅想自己怎麽可能不知道,她體內裝著美食百科全書呢,於是咬著奶聲童音淡定地迴答龔大伯:“明、朝、大、學、士。”


    “她真的知道?”龔力正一隻手撈住自己要掉下來的下巴。應說他本來提這個問題是想考年紀最大的龔夏文的,因為據說龔夏文是三好學生。未想,龔夏文答不出來反而是沒上幼兒園的小丫丫答出來了。


    “丫丫她——”龔力偉和田愛芳都不知道怎麽迴答龔家大伯這個疑問,因為女兒對美食的博學多才也是他們夫妻倆百思不得其解的。


    龔力正顧不上搭理他們夫妻倆了,是一門心思都在小侄女身上,興致勃勃地牽著龔夏雅的小手再問:“你知道為什麽叫六必居嗎?”


    “柴、米、油、鹽、醬、醋、茶。”龔夏雅的小指頭給大伯數著,“它不賣茶,所以叫六、必、居。”


    “天啊。”龔力正迴頭望著自己弟弟雙目炯炯,“你這個女兒了不起啊。都是你和她講的是不是?這麽小的年紀能記住這麽多東西,厲害厲害!——你教女有方啊,二弟!”


    龔力偉被大哥誇到滿臉通紅,沒法說出自己其實沒有教過女兒的真相。


    “爸應該高興死了。”龔力正說,“他本來挺擔心你帶兒女離開老家後,把咱老祖宗都給忘了。”


    大哥說出的關於老父親的心思,讓龔力正眼眶一紅。


    想當初他離家另謀它業的時候,父親一個字都沒說,心裏卻是應該有些哀愁。做兒女的任性妄為,龔老爺子寬宏大量,有什麽事自個兒吞著。如今他混得不好拖家帶口要迴老家,龔老爺子也是二話不說接納他迴來。


    前頭是龔家老家的祖宅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四合院子。那年代,北平房價未高漲,四合院子也不值錢。最少比什麽新建的居民小區以及公館別墅落後多了,設施不完備,改裝的廁所下水道都時常堵著不太方便。


    龔老爺子和龔奶奶早安排好了,老二一家同以前老二單個住的時候一樣,住院子左側的那間房。


    “我去車站接你們。爸和媽可能去菜市場了,親自給你們家再去買點好吃的,接風洗塵。”龔力正打開龔家的院子門時說。


    先沒見到龔家兩老,是見龔力正的媳婦李翠抱著小兒子龔雷走出來接客。


    兩房媳婦一碰麵,妯娌之間少不了一陣你來我往的寒暄。


    田愛芳誇了一番大房的新丁。


    李翠反捧二房:“你兒子說是要上史家小學了?”


    “是——”


    “他成績真好,太好了。這個史家小學,不是最優秀的孩子都進不了這個學校。”


    田愛芳有些窘,實話實說:“其實是這樣的,認識一個朋友,知道我們要搬來這邊孩子上學有問題,幫忙給介紹的。”


    “哪個朋友?”李翠眨個眼,這個朋友應該很不一般。


    田愛芳卻不知道怎麽解說。因為據他們家後來得知的消息,這個關係靠夏太太還不行,都是夏家小叔給幫的忙。隻是這個夏家小叔,她田愛芳麵都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人。


    大人們說話的時候,小孩子先玩到一起了。


    “我們玩踢毽子吧。”龔俊組織一群小堂弟小堂妹說,說著他轉身要迴房間裏拿毽子。


    結果他媽媽李翠發話了:“玩什麽玩?你們爺爺奶奶迴來要吃晚飯了。天都黑了,趕緊收拾桌子,擺椅子。”


    挨了媽媽一頓罵的龔俊,隻好改了方向去廚房幫爸爸。龔力偉見狀,卷起兩個袖管跟在大哥後頭說:“大哥,有什麽要我做的,你說。”


    “不需,你們坐了一天的車都累了,去歇著躺著。有我兒子幫忙夠了。”一邊說,一邊龔力正又交代大兒子,“去,拿泡茶出來,給你二叔二嬸他們衝一壺好茶。”


    此時龔力偉望到了擱在院子角落的那把茶壺,攔住大侄子:“不用,喝那茶壺裏的就好。”


    “什麽?”龔力正迴頭,“別開玩笑了。老二,你剛迴來喝什麽大壺茶。去,俊兒,給你二叔拿銀托白瓷蓋碗出來。你爺爺最寶貝的那套。”


    “沒事。”龔力偉樂嗬嗬的,“很久沒用綠豆碗喝茶了。在其它地方,想念老家的大壺茶和綠豆碗。”


    聽弟弟這麽一說,龔力正不出聲了。


    綠豆碗,指的是晚清民國時期經常出現的豆青綠釉,俗稱綠豆碗。老北平的人,習慣了大壺茶配綠豆碗。至於那印著萬壽無疆的白瓷小蓋碗,雖然是最好用的茶具,可是,泡沏茶來,按照龔力偉說的,沒泡幾下就得換茶葉,麻煩,不爽。


    當然,喝茶講究時,龔老爺子會拿萬壽無疆的白瓷小蓋碗出來。


    說到國人喝茶,是天南地北都有,隻要有國人的地方必有茶。各地方皆有出名的茶葉,譬如,西湖的龍井,享譽朝廷百官。六安的瓜皮,四川的沱茶,雲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武夷山的岩茶,諸如此類等等,對了,天津的大葉茶也是有的一說。


    迴到老北平,自然是要喝北平當地的雙窨。


    何為雙窖?隻知道光是這個聽起來很陌生的名字,都知道格調之高可以裝逼一把。


    龔力偉帶著兒子女兒走到大壺茶那邊,給兒子女兒講講老家飲食的課。剛要開口講的時候,他滿腔思鄉的情緒湧現心頭,一時半會兒咽住了口沫。


    “爸爸。”幾個孩子盯著張口不說話龔力偉有些納悶。


    “這該怎麽說呢?”龔力偉掉頭問大哥,“這茶葉,還是去的東鴻記買的嗎?”


    “是。爸喜歡那地方。”龔力正在廚房裏邊迴答弟弟的問題。


    “東鴻記是個茶鋪。”龔俊幫二叔給堂弟堂妹講,“有空我帶你們去瞧瞧。爺爺可喜歡那裏的香片和龍井了。”


    香片,龍井?龔夏文和龔夏武四隻小眼睛冒問號。


    見狀龔俊跑迴爺爺奶奶的屋子裏把茶葉包拿出來。見是小巧玲瓏的茶葉包,像是中藥鋪包藥的縮小版。打開後裏頭肯定是茶葉茶梗了。


    但是雙窨是什麽?龔夏文幹脆偷偷聲問起自己妹妹。


    龔夏雅果然沒辜負哥哥的期望,告訴大哥:“茉莉花窨過的茶葉,再放一把茉莉花,叫做雙窨。窨的意思是熏,把茉莉花和茶葉放一起,其它茶葉染上茉莉花的氣味。”


    妹妹的奶聲,讓龔夏文專注地豎起耳朵。


    再看,連早知道雙窨是什麽的龔俊都貼在了龔夏雅背後聽小丫丫說話,邊張開一口燦燦的白牙說:“丫丫真厲害。”


    比起好學的大哥和妹妹,龔夏武哪管叫什麽名字,好喝好吃就行。緊跟在爸爸身後,先喝起一碗雙窨。喝完,小手抹小嘴巴,很爽。


    沒有孩子跟著,田愛芳趕緊先把行李拾掇拾掇。李翠抱著娃子和田愛芳繼續攀談著:“你說的夏家,該不會是那有名的夏公館吧?”


    田愛芳隻是從李嬸口裏聽說夏家有頭有臉,具體怎麽個有頭有臉法她也不懂。


    李翠哄著醒來要喝奶的老二,和田愛芳小聲報信:“爸說了,說是準備收徒。”


    “爸要收徒?”


    “對,放眼老北平的廚子,爸的地位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一說京城菜,都得提起我們爸的大名。但是,爸沒有收徒。連自己兒子都不收,說是忙不過來。估計是現在腿不好了,不能上一線了,因此想收徒了。”


    老爺子要收徒就收徒,兩個兒子不是在這嗎?


    “爸說是收徒要認真,從小收起。所以我老公你老公超齡了。”


    老爺子真有意思,這是想?


    “爸說了,收了徒,把宮廷的禦廚秘籍都傳給徒弟。死後也安心了。因而爸以前的同門師弟嚷嚷著,說要帶其他孩子過來比賽,要公平競爭。”


    田愛芳吃一驚,原來老爺子叫他們一家迴來還有這個緣故。


    醫院走廊裏,沈太太把耳朵貼在病房的門板上。


    病房裏頭夏太太問著自家小叔的意見:“實秋這兩天又吃不太下飯。可能是剛過來這邊,環境一變,有些水土不服。我想了想,要不請人單獨給他做飯。醫院裏提供的飯食感覺不合他的口味,你看行不?”


    夏明生說:“他現在需要體力,如果真決定要動手術的話。如果醫院裏的飯食他確實吃不下,嫂子是可以在外麵買些給他吃,隻要符合我們醫生對病人夥食上的一些要求。”


    沈太太挑著眉頭想:嘿,這不是都給你們提供了醬菜嗎?不吃我家的醬菜難怪吃不下飯?快點,把醬菜給他吃就對了。


    夏太太思考著:“有什麽能讓實秋感覺開胃的?”


    “醬菜先別要了,高鹽。”夏明生以醫生的角度說。


    沈太太的眉頭皺成疙瘩。


    夏太太隻好說:“隻能是再去請龔家的人幫幫忙了。如果雅雅在就好了。實秋隻要看到她,基本能吃下東西。”


    雅雅?之前夏家人逼問她們母女有沒有見過的那一個小丫頭片子?


    沈太太的目光暗了暗。


    夏太太道:“哎,不知道怎麽迴事?雅雅他們一家怎麽沒有上火車?”


    儼然夏家人沒有懷疑她們母女的話。沈太太的嘴角一勾,拉起女兒的手離開醫院:龔家人比起她沈太太的手段,肯定是要輸一把的。


    第12章


    龔老爺子和龔奶奶迴來了。


    兩個老人手挽手,龔奶奶一手臂裏掛著一竹籃。


    龔力偉帶著兒女和媳婦上前給父母行禮。


    龔夏雅跟著兩個哥哥喊:“爺爺,奶奶。”


    “哎,乖孩子呦。”龔奶奶立馬放開老伴的手,伸出手摸三個孫子孫女的臉蛋兒,摸到龔夏雅嬰兒肥的小臉蛋時忍不住手指輕掐一下,樂道,“長得像豆腐西施似的。”


    龔力偉和田愛芳聽這話好像是誰說過。(其實是李嬸說過,說夏太太私下有說到他們女兒像西施豆腐的臉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丫丫是美食家族的小閨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路並收藏丫丫是美食家族的小閨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