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蓮並不是一個很有恆心的人,說要做生意她念叨了不止半年一年,可直到現在她什麽都沒幹成。所以她會不會下定決心,林佩是真不清楚。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原計劃,無非是搞不成壟斷就做零售而已,價格雖然便宜點,但薄利多銷,想到這裏陳桂花心裏稍稍安定。
……
陳紅蓮這一考慮就是好幾天,時間滑到年二十八,鄭旭東開始放假。
年二十九家裏沒什麽事,林佩便跟陳桂花商量著去市裏逛逛,順道也看看新衣裳,買了正好過年穿。陳桂花起先覺得麻煩,在鎮上逛逛就好了,但林佩說市裏比鎮上熱鬧,光百貨商店就有幾層樓高。
陳桂花還沒逛過幾層樓的百貨商店,被林佩說得有些心動就答應了。至於鄭旭東更不用說,老娘媳婦做好的決定他根本不可能反對。
隻是寶寶們年紀小,他們自己又沒車不好帶去,隻好留在家裏讓李三妹照看。
因為要趕車,第二天林佩聽見軍號聲就起來了,吃過早飯剛過七點,三人出發去外麵乘車。
基地離市裏有三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到漁北市汽車站的時候已經上午十點多,三人直接叫兩輛人力車去好吃鍋。
好吃鍋就在市中心,店鋪共有兩層,招牌做得非常大,好吃鍋三個字前麵有一個q版中年人抱著鍋的商標。好吃鍋的商標是林佩提議注冊的,她認為企業想做大,有自己獨特的logo是必須的。而商標圖案也基本是按照林佩的意見設計的,何升不過提了兩點意見而已。
其實注冊商標的時候何升還有點遲疑,但隨著各種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何升覺得林佩的提議實在是太好了。於是前兩個月他又重新做了招牌,把原本的商標從右上角放大挪到店名前麵,然後在店裏強調圖標,務必要讓顧客一看圖標就是知道是好吃鍋。
人力車停在好吃鍋店門口,陳桂花抬頭看去,感歎說:“好大!”
“裏麵更大。”林佩帶著陳桂花進去,邊走邊介紹,“好吃鍋店鋪有兩層,下麵大堂共有十八張桌子,四人桌十二張,圓桌有六張。樓上是包間,有八間,娘,您想在樓上還是樓下吃?”
好吃鍋不僅抓味道,還很注重服務,他們一進門就有服務員迎上來,問他們幾位,做樓下還是樓上。
陳桂花他們就三個人,沒必要坐樓上包廂,就說:“在樓下坐吧。”
三人被引進去,在靠牆的位置坐下。
落座後的陳桂花抬頭看著頭頂,雖然是白天,但好吃鍋店麵深,不點燈太暗,所以店裏的燈都被打開了。他們作為上麵就有一個燈泡,造型有點像台燈,燈泡瓦數高,亮得可以看到桌麵的紋理。
陳桂花心疼說:“這一個月得多少電費啊。”
鄭家燈泡瓦數是最小的,就這樣陳桂花還舍不得點燈,可這裏不光座位上有燈泡,每條過道頂上都有小燈。座位的燈是有人坐下才開,過道頂部的等卻是一直亮著的。
這要是別家的店就算了,一想到林佩有股份,陳桂花就覺得心口疼。
再看看店裏的人,不算裏麵大廚,光外麵的服務員就有七八個,哦對門口還站著倆迎賓。陳桂花算著他們的工資,一個人每月最少二十,一個月光服務員工資,最少都要給兩百。偏偏這時候人少,加上他們也才三桌,這些人大多無所事事。
陳桂花抓住林佩的手問:“你們請這麽多人幹啥?他們都沒事做,在這白拿工資?”
林佩抬頭看去,失笑說:“怎麽可能白拿工資,現在才十一點,吃飯的人少,等到十二點店裏就熱鬧起來了,七八個服務員都算少的,經常忙不過來。”
“店裏生意真這麽好?”陳桂花問。
鄭旭東說:“剛才我們一路過來,路上有多少家火鍋店你也看到了,都是好吃鍋開起來後跟著開的,要是生意不好,能開這麽多火鍋店?”
陳桂花迴想剛才一路,的確看到好幾家火鍋店。
林佩接口說道:“至於人員工資、電費開銷都是必須的,火鍋本來就燙,店裏光線好就算了,要是光線不好燙到顧客就麻煩了。請這麽多人也是為了顧客有更好的體驗,不然顧客太多服務員太少,菜很久不上,也影響生意。”
“這樣啊。”陳桂花沉吟,是她想得太少了。
說話間林佩點好菜,把勾好的菜單遞給服務員,問:“你們老板在嗎?”
“您有什麽事嗎?”服務員拿了菜單問。
“我叫林佩,如果他在的話你跟他說一聲。”
服務員應聲後拿著菜單去了後廚,陳桂花上下看著桌子問:“這火鍋上來了咋煮?”
林佩在家做過一次火鍋,陳桂花知道這玩意是邊煮邊吃,可這飯館裏吃飯都有桌子,總不能在桌麵上放個煤氣灶把?
“這桌子有機關。”鄭旭東說著把桌子拉開,裏麵是一個大的凹槽,凹槽底部放著鐵爐,“待會會有人拿點燃的木炭來,木炭能燒到一頓飯吃完。”
這時候沒有電磁爐,而煤氣灶太危險,所以剛開始他們用的是酒精爐。但酒精爐也不是那麽安全,還很麻煩,還是林佩想到前世吃過鐵板烤肉用的就是木炭,提出建議。何升才找人定做了桌子和爐子,試驗過後確定安全性更高,分店就全部用這樣的桌子,然後將總店的桌子也都陸續換掉了。
看到裏麵機關,陳桂花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很快,何升過來了。
他身上穿著廚師服,頭頂還戴著高帽子,看著比平時沉穩些。看到林佩他們臉上堆起笑容,一臉熱情地說:“你們怎麽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這位就是老太太吧,我叫何升,是林老師的合作夥伴。”
前兩天打電話的時候,劉鵲跟他說過陳桂花來漁北的事。
陳桂花態度大方說:“我聽佩佩說過你,說你很有本事,也很照顧她。”
何升連連擺手說:“不敢不敢,我能有今天多虧了林老師才對。”明麵上看好吃鍋的老板是他,這家店能有今天的規模他出力最大,但何升知道功勞最大的其實是林佩。他們合作以來,林佩每一次都能恰到好處地給到建議,而這些建議都能適當地把好吃鍋推往更高。
而他隻是一個執行者。
因此雖然林佩總是和和氣氣,但合作時間越長,何升在林佩麵前越謹慎。他在別人麵前可以吹牛說大話,但在林佩麵前不行。
互相吹捧完,林佩說起正事。
陳桂花決定來市裏,並不隻是因為市裏的百貨商店更大,也因為林佩說順道當麵跟何升談蔥油醬代售的事。
因為不確定陳紅蓮的態度,所以林佩先前隻跟陳桂花假設了一下這件事,並沒有跟何升談過。那天陳桂花和很紅蓮談過後,他們覺得陳紅蓮八成隻會買斷河口鎮,所以林佩想可以先跟何升提一提這件事。
等陳紅蓮那邊確定,這件事也基本能落實下來。
何升聽說林佩有新的食物心裏一喜,對他來說林佩就像個百寶箱,總能想出新的菜色,不論是冬天吃的火鍋,還是夏天吃的龍蝦,甚至是飯後甜點你小蛋糕,都已經成為了好吃鍋的特色。
但聽說是林佩婆婆做出來的蔥油醬,何升心裏就有點失望了,林佩廚藝是不錯,但陳桂花廚藝如何他就不知道了。
林佩見何升麵露遲疑,說道:“有什麽話你直接說就成。”
“這個蔥油醬,我能不能先試試?”何升說道。
林佩看向陳桂花,陳桂花連忙點頭,讓鄭旭東從袋子裏拿出蔥油醬。來之前林佩特意提醒過,帶一瓶蔥油醬讓何升嚐嚐味道。
鄭旭東打開蔥油醬,遞給何升,他聞了聞味道,的確很香。
“你要是想嚐嚐蔥油麵,我現在可以去廚房給你做。”陳桂花說道。
“那敢情好。”何升笑道,領著陳桂花去後廚。
林佩本來要跟去,但陳桂花說不用,讓他們繼續吃。他們一走,林佩在鄭旭東麵前揮揮手問:“在想什麽?”
“娘這兩年變了不少。”鄭旭東說道。
林佩疑惑:“嗯?”
有服務員端了兩盤水果過來,一盤是橙子,一盤是蘋果,都是應季的水果,價格並不貴,按切成一片片端上來就很貼心了。
林佩道了聲謝,拿起一片蘋果遞給鄭旭東,等待著他的迴答。
“她心境開闊了,比以前更有精神氣了,也更自信。”鄭旭東吃著蘋果說。
陳桂花並不是一個懦弱的,畏畏縮縮的女人,如果真是這樣,在丈夫死後她根本沒辦法養大五個孩子。她算不上潑辣,但也說不上溫柔,跟人吵架從來沒輸過,遇到事能很快拿定主意。
但陳桂花還是個平凡的女人,生活讓她不得不彎腰妥協,讓她眼角眉梢染上愁苦。但是現在,那些愁苦都消失了,她眉眼飛揚,活得比過去更自在,也更自信。
林佩琢磨著鄭旭東的話說:“這叫經濟基礎決定生活態度。”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有錢沒錢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過去的陳桂花雖然有鄭旭東的支持,但仍受困於金錢,把自己過得像陀螺一樣,一刻不能停歇。但現在她有了錢,兒子媳婦都在麵前伏低做小,心境自然就開闊了,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日子過好了,這精神氣就好了,也就更自信了。
鄭旭東想了想說:“沒錯。”
有了蔥油醬後,做蔥油麵省了很多步驟,兩三分鍾就能做一碗。沒多久的陳桂花和何升出來了,她手裏還端著兩碗蔥油麵,給林佩和鄭旭東一人一碗。
何升嚐過蔥油麵後態度就不一樣了,表示代售沒問題,又說:“您是林老師的婆婆,大家都是一家人……”
何升說著覺得身邊一涼,轉頭看鄭旭東眯著眼問:“一家人?”
何升連忙幹笑說:“朋友、朋友,大家都是朋友,談錢多傷感情,所以我想著林老師要是同意,我們好吃鍋不收您代賣費用。”
“這……”驚喜來得太突然,陳桂花有點不知所措。
何升都同意了,林佩這個兒媳婦自然沒有任何不願意,點頭說:“可以。”
“但是……”何升慢吞吞說。
“但是啥?”陳桂花急忙問。
何升臉上堆起笑容:“我想在好吃鍋的菜單上加上蔥油麵,老太太您放心,這醬料我們不白用,都給您算錢。”
陳桂花心動不已,好吃鍋生意這麽好,要是點蔥油麵的人多,一天說不定能用好幾瓶蔥油醬。加上代賣的,一個月收入十分可觀。
但林佩卻說:“這恐怕有點困難。”
何升和陳桂花都朝林佩看去,何升是愕然,每次他想把林佩做的新菜加到菜單上,她從來沒反對過,可這次……
而陳桂花是摸不準林佩的想法,鬧不懂哪裏困難了。
林佩對陳桂花說:“娘您忘了,紅蓮嫂子那裏。”
陳桂花猛地想起來:“哦對……”
“誰?她咋了?”何升不明所以。
林佩便把和陳紅蓮談合作的事說了出來:“我們先和她商量的這件事,所以如果她要壟斷河口鎮的售賣,那總店那邊就不能賣蔥油麵。”
林佩沒說這話,何升還覺得這蔥油麵可有可無,聽她說完就覺得心痛不已:“你們找別人幹啥,咱們合作那麽久,不比別個可靠嗎?”
林佩解釋說:“要不是有她提醒,我娘也想不到要賣蔥油醬。”
何升歎了口氣,他也知道這蔥油醬是陳桂花琢磨出來的……事已至此,何升隻好說:“那這樣,漁北市我包圓了,價錢好商量。”
陳桂花聞言眼睛一亮,差點要點頭,但鄭旭東插話說:“這恐怕不行。”
“又有啥不行?”何升無奈了。
陳桂花也看向鄭旭東,鄭旭東說道:“如果您現在答應了何老板,到時候陳紅蓮也想要漁陽市的壟斷權,您怎麽辦?”
經兒子提醒,陳桂花反應過來:“哦對,那這事不成了?”
何升極力克製,才沒問出“那你們現在來找我幹啥”這種話。
“也不是不成,隻是如果真這樣,何老板可以和陳紅蓮商量好,合作買斷也可以。”鄭旭東提出另一個解決方案。
陳桂花看向林佩,林佩點頭,她又看向何升,遲疑問:“那我們,年後再談這件事?”
何升能有什麽選擇,歎了口氣說:“那就年後再談。”
第78章 新年好
談完正事陳桂花放鬆不少, 想著開拓新生意也有入賬,進百貨商店的時候陳桂花十分豪氣說:“你們要買啥,我來付賬。”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原計劃,無非是搞不成壟斷就做零售而已,價格雖然便宜點,但薄利多銷,想到這裏陳桂花心裏稍稍安定。
……
陳紅蓮這一考慮就是好幾天,時間滑到年二十八,鄭旭東開始放假。
年二十九家裏沒什麽事,林佩便跟陳桂花商量著去市裏逛逛,順道也看看新衣裳,買了正好過年穿。陳桂花起先覺得麻煩,在鎮上逛逛就好了,但林佩說市裏比鎮上熱鬧,光百貨商店就有幾層樓高。
陳桂花還沒逛過幾層樓的百貨商店,被林佩說得有些心動就答應了。至於鄭旭東更不用說,老娘媳婦做好的決定他根本不可能反對。
隻是寶寶們年紀小,他們自己又沒車不好帶去,隻好留在家裏讓李三妹照看。
因為要趕車,第二天林佩聽見軍號聲就起來了,吃過早飯剛過七點,三人出發去外麵乘車。
基地離市裏有三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到漁北市汽車站的時候已經上午十點多,三人直接叫兩輛人力車去好吃鍋。
好吃鍋就在市中心,店鋪共有兩層,招牌做得非常大,好吃鍋三個字前麵有一個q版中年人抱著鍋的商標。好吃鍋的商標是林佩提議注冊的,她認為企業想做大,有自己獨特的logo是必須的。而商標圖案也基本是按照林佩的意見設計的,何升不過提了兩點意見而已。
其實注冊商標的時候何升還有點遲疑,但隨著各種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何升覺得林佩的提議實在是太好了。於是前兩個月他又重新做了招牌,把原本的商標從右上角放大挪到店名前麵,然後在店裏強調圖標,務必要讓顧客一看圖標就是知道是好吃鍋。
人力車停在好吃鍋店門口,陳桂花抬頭看去,感歎說:“好大!”
“裏麵更大。”林佩帶著陳桂花進去,邊走邊介紹,“好吃鍋店鋪有兩層,下麵大堂共有十八張桌子,四人桌十二張,圓桌有六張。樓上是包間,有八間,娘,您想在樓上還是樓下吃?”
好吃鍋不僅抓味道,還很注重服務,他們一進門就有服務員迎上來,問他們幾位,做樓下還是樓上。
陳桂花他們就三個人,沒必要坐樓上包廂,就說:“在樓下坐吧。”
三人被引進去,在靠牆的位置坐下。
落座後的陳桂花抬頭看著頭頂,雖然是白天,但好吃鍋店麵深,不點燈太暗,所以店裏的燈都被打開了。他們作為上麵就有一個燈泡,造型有點像台燈,燈泡瓦數高,亮得可以看到桌麵的紋理。
陳桂花心疼說:“這一個月得多少電費啊。”
鄭家燈泡瓦數是最小的,就這樣陳桂花還舍不得點燈,可這裏不光座位上有燈泡,每條過道頂上都有小燈。座位的燈是有人坐下才開,過道頂部的等卻是一直亮著的。
這要是別家的店就算了,一想到林佩有股份,陳桂花就覺得心口疼。
再看看店裏的人,不算裏麵大廚,光外麵的服務員就有七八個,哦對門口還站著倆迎賓。陳桂花算著他們的工資,一個人每月最少二十,一個月光服務員工資,最少都要給兩百。偏偏這時候人少,加上他們也才三桌,這些人大多無所事事。
陳桂花抓住林佩的手問:“你們請這麽多人幹啥?他們都沒事做,在這白拿工資?”
林佩抬頭看去,失笑說:“怎麽可能白拿工資,現在才十一點,吃飯的人少,等到十二點店裏就熱鬧起來了,七八個服務員都算少的,經常忙不過來。”
“店裏生意真這麽好?”陳桂花問。
鄭旭東說:“剛才我們一路過來,路上有多少家火鍋店你也看到了,都是好吃鍋開起來後跟著開的,要是生意不好,能開這麽多火鍋店?”
陳桂花迴想剛才一路,的確看到好幾家火鍋店。
林佩接口說道:“至於人員工資、電費開銷都是必須的,火鍋本來就燙,店裏光線好就算了,要是光線不好燙到顧客就麻煩了。請這麽多人也是為了顧客有更好的體驗,不然顧客太多服務員太少,菜很久不上,也影響生意。”
“這樣啊。”陳桂花沉吟,是她想得太少了。
說話間林佩點好菜,把勾好的菜單遞給服務員,問:“你們老板在嗎?”
“您有什麽事嗎?”服務員拿了菜單問。
“我叫林佩,如果他在的話你跟他說一聲。”
服務員應聲後拿著菜單去了後廚,陳桂花上下看著桌子問:“這火鍋上來了咋煮?”
林佩在家做過一次火鍋,陳桂花知道這玩意是邊煮邊吃,可這飯館裏吃飯都有桌子,總不能在桌麵上放個煤氣灶把?
“這桌子有機關。”鄭旭東說著把桌子拉開,裏麵是一個大的凹槽,凹槽底部放著鐵爐,“待會會有人拿點燃的木炭來,木炭能燒到一頓飯吃完。”
這時候沒有電磁爐,而煤氣灶太危險,所以剛開始他們用的是酒精爐。但酒精爐也不是那麽安全,還很麻煩,還是林佩想到前世吃過鐵板烤肉用的就是木炭,提出建議。何升才找人定做了桌子和爐子,試驗過後確定安全性更高,分店就全部用這樣的桌子,然後將總店的桌子也都陸續換掉了。
看到裏麵機關,陳桂花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很快,何升過來了。
他身上穿著廚師服,頭頂還戴著高帽子,看著比平時沉穩些。看到林佩他們臉上堆起笑容,一臉熱情地說:“你們怎麽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這位就是老太太吧,我叫何升,是林老師的合作夥伴。”
前兩天打電話的時候,劉鵲跟他說過陳桂花來漁北的事。
陳桂花態度大方說:“我聽佩佩說過你,說你很有本事,也很照顧她。”
何升連連擺手說:“不敢不敢,我能有今天多虧了林老師才對。”明麵上看好吃鍋的老板是他,這家店能有今天的規模他出力最大,但何升知道功勞最大的其實是林佩。他們合作以來,林佩每一次都能恰到好處地給到建議,而這些建議都能適當地把好吃鍋推往更高。
而他隻是一個執行者。
因此雖然林佩總是和和氣氣,但合作時間越長,何升在林佩麵前越謹慎。他在別人麵前可以吹牛說大話,但在林佩麵前不行。
互相吹捧完,林佩說起正事。
陳桂花決定來市裏,並不隻是因為市裏的百貨商店更大,也因為林佩說順道當麵跟何升談蔥油醬代售的事。
因為不確定陳紅蓮的態度,所以林佩先前隻跟陳桂花假設了一下這件事,並沒有跟何升談過。那天陳桂花和很紅蓮談過後,他們覺得陳紅蓮八成隻會買斷河口鎮,所以林佩想可以先跟何升提一提這件事。
等陳紅蓮那邊確定,這件事也基本能落實下來。
何升聽說林佩有新的食物心裏一喜,對他來說林佩就像個百寶箱,總能想出新的菜色,不論是冬天吃的火鍋,還是夏天吃的龍蝦,甚至是飯後甜點你小蛋糕,都已經成為了好吃鍋的特色。
但聽說是林佩婆婆做出來的蔥油醬,何升心裏就有點失望了,林佩廚藝是不錯,但陳桂花廚藝如何他就不知道了。
林佩見何升麵露遲疑,說道:“有什麽話你直接說就成。”
“這個蔥油醬,我能不能先試試?”何升說道。
林佩看向陳桂花,陳桂花連忙點頭,讓鄭旭東從袋子裏拿出蔥油醬。來之前林佩特意提醒過,帶一瓶蔥油醬讓何升嚐嚐味道。
鄭旭東打開蔥油醬,遞給何升,他聞了聞味道,的確很香。
“你要是想嚐嚐蔥油麵,我現在可以去廚房給你做。”陳桂花說道。
“那敢情好。”何升笑道,領著陳桂花去後廚。
林佩本來要跟去,但陳桂花說不用,讓他們繼續吃。他們一走,林佩在鄭旭東麵前揮揮手問:“在想什麽?”
“娘這兩年變了不少。”鄭旭東說道。
林佩疑惑:“嗯?”
有服務員端了兩盤水果過來,一盤是橙子,一盤是蘋果,都是應季的水果,價格並不貴,按切成一片片端上來就很貼心了。
林佩道了聲謝,拿起一片蘋果遞給鄭旭東,等待著他的迴答。
“她心境開闊了,比以前更有精神氣了,也更自信。”鄭旭東吃著蘋果說。
陳桂花並不是一個懦弱的,畏畏縮縮的女人,如果真是這樣,在丈夫死後她根本沒辦法養大五個孩子。她算不上潑辣,但也說不上溫柔,跟人吵架從來沒輸過,遇到事能很快拿定主意。
但陳桂花還是個平凡的女人,生活讓她不得不彎腰妥協,讓她眼角眉梢染上愁苦。但是現在,那些愁苦都消失了,她眉眼飛揚,活得比過去更自在,也更自信。
林佩琢磨著鄭旭東的話說:“這叫經濟基礎決定生活態度。”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有錢沒錢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過去的陳桂花雖然有鄭旭東的支持,但仍受困於金錢,把自己過得像陀螺一樣,一刻不能停歇。但現在她有了錢,兒子媳婦都在麵前伏低做小,心境自然就開闊了,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日子過好了,這精神氣就好了,也就更自信了。
鄭旭東想了想說:“沒錯。”
有了蔥油醬後,做蔥油麵省了很多步驟,兩三分鍾就能做一碗。沒多久的陳桂花和何升出來了,她手裏還端著兩碗蔥油麵,給林佩和鄭旭東一人一碗。
何升嚐過蔥油麵後態度就不一樣了,表示代售沒問題,又說:“您是林老師的婆婆,大家都是一家人……”
何升說著覺得身邊一涼,轉頭看鄭旭東眯著眼問:“一家人?”
何升連忙幹笑說:“朋友、朋友,大家都是朋友,談錢多傷感情,所以我想著林老師要是同意,我們好吃鍋不收您代賣費用。”
“這……”驚喜來得太突然,陳桂花有點不知所措。
何升都同意了,林佩這個兒媳婦自然沒有任何不願意,點頭說:“可以。”
“但是……”何升慢吞吞說。
“但是啥?”陳桂花急忙問。
何升臉上堆起笑容:“我想在好吃鍋的菜單上加上蔥油麵,老太太您放心,這醬料我們不白用,都給您算錢。”
陳桂花心動不已,好吃鍋生意這麽好,要是點蔥油麵的人多,一天說不定能用好幾瓶蔥油醬。加上代賣的,一個月收入十分可觀。
但林佩卻說:“這恐怕有點困難。”
何升和陳桂花都朝林佩看去,何升是愕然,每次他想把林佩做的新菜加到菜單上,她從來沒反對過,可這次……
而陳桂花是摸不準林佩的想法,鬧不懂哪裏困難了。
林佩對陳桂花說:“娘您忘了,紅蓮嫂子那裏。”
陳桂花猛地想起來:“哦對……”
“誰?她咋了?”何升不明所以。
林佩便把和陳紅蓮談合作的事說了出來:“我們先和她商量的這件事,所以如果她要壟斷河口鎮的售賣,那總店那邊就不能賣蔥油麵。”
林佩沒說這話,何升還覺得這蔥油麵可有可無,聽她說完就覺得心痛不已:“你們找別人幹啥,咱們合作那麽久,不比別個可靠嗎?”
林佩解釋說:“要不是有她提醒,我娘也想不到要賣蔥油醬。”
何升歎了口氣,他也知道這蔥油醬是陳桂花琢磨出來的……事已至此,何升隻好說:“那這樣,漁北市我包圓了,價錢好商量。”
陳桂花聞言眼睛一亮,差點要點頭,但鄭旭東插話說:“這恐怕不行。”
“又有啥不行?”何升無奈了。
陳桂花也看向鄭旭東,鄭旭東說道:“如果您現在答應了何老板,到時候陳紅蓮也想要漁陽市的壟斷權,您怎麽辦?”
經兒子提醒,陳桂花反應過來:“哦對,那這事不成了?”
何升極力克製,才沒問出“那你們現在來找我幹啥”這種話。
“也不是不成,隻是如果真這樣,何老板可以和陳紅蓮商量好,合作買斷也可以。”鄭旭東提出另一個解決方案。
陳桂花看向林佩,林佩點頭,她又看向何升,遲疑問:“那我們,年後再談這件事?”
何升能有什麽選擇,歎了口氣說:“那就年後再談。”
第78章 新年好
談完正事陳桂花放鬆不少, 想著開拓新生意也有入賬,進百貨商店的時候陳桂花十分豪氣說:“你們要買啥,我來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