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蓮一走, 林佩便跟陳桂花說這一排都住了哪些人。
“隔壁住的是丁亞明營長,他是旭東剛當兵時候的班長,他媳婦叫沈文麗, 現在是連長,在文工團, 他們家孩子叫丁朝陽, 比姐姐弟弟他們大半歲。”
陳桂花聽了問道:“那你們不是前後腳懷上的?”
“前後隔了半年。”林佩繼續往下說,“他家也請了保姆,叫王銀鳳,她出門比較少。”
說話間一個穿著藍色棉襖的中年女人挎著菜籃走進來, 看到林佩笑著問:“林老師, 您家來客人了?”
“這是我婆婆陳桂花。”林佩介紹完又指著對方說,“這是王姐。”
陳桂花猜出對方丁家保姆, 客客氣氣衝人笑了笑。
說完丁家,林佩繼續往右說:“丁家過去是趙國慶副營長家, 他媳婦叫陳紅蓮,就剛才跟您打過招唿的,他家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叫白楊, 小的是閨女,叫綠丫。他們都已經上學了,現在放寒假在家。”
說起周家的時候林佩和陳桂花抱著孩子進屋,開口說道:“最右邊住的是周連長,他媳婦叫陳秀芳, 有個四歲的閨女叫妞妞。他們家……”
“他們家怎麽了?”陳桂花抱著的弟弟醒了,看林佩停下來,邊哄著孩子邊問。
“他們夫妻在鬧別扭,陳秀芳現在也很少出門。”林佩簡單說道。
陳桂花卻有點好奇:“鬧啥子別扭了?”
林佩簡單說了下情況,陳桂花聽後沉默半響說:“所以這女人啊,千萬不能糊塗。”說完也不再提周家的事,提出想去轉轉。
正好今天陽光好,她們便把孩子用包被裹好一起抱出去。
……
來到部隊家屬房後,陳桂花展現了她超強的交際能力,沒兩天就跟左鄰右舍關係熟絡起來,還知道了不少林佩不知道的八卦。
吃完晚飯,林佩坐在客廳裏繼續打毛線,還剩下頂上這一圈,兩頂帽子就都打完了。
她打毛線的時候陳桂花就坐在另一邊沙發上逗孩子玩,跟林佩說她最新打聽到的八卦:“聽說周連長這陣子總去鎮上,八成是有情況了。”
“說不定是有事。”林佩邊打毛線邊說。
“啥事得隔三差五去鎮上,就是迴家都沒這麽勤。”陳桂花昨晚剛見周連長迴來,在家待了沒兩小時人就出門了,大晚上的又不是迴部隊,可疑。
林佩哪能知道周連長為什麽總往鎮上跑,隻是不好憑空去猜測,說道:“那也不能就這麽說他有情況吧?”
“難不成還要捉奸在床?”陳桂花反問,“這陳秀芳也是可憐,她幫襯娘家雖然錯了,但好歹結婚幾年了,兩人還有個孩子,這男人也忒不是個東西。”
陳桂花剛罵完,門便被從外麵推開,鄭旭東進來問:“誰不是個東西?”
聽見聲音陳桂花動作一頓,抱著孩子轉身看過去。
看著看著陳桂花的眼睛就紅了,不住點頭說:“白了胖了,挺好,挺好。”
鄭旭東:“……”
林佩噗嗤一聲問:“你怎麽迴來了?吃過飯了嗎?”
“放假就迴來了,吃過飯了。”鄭旭東迴答說,走進來喊,“娘。”
“唉!”陳桂花高興起來,“我正跟你媳婦念起你呢,說你咋還不迴來。”
鄭旭東半開玩笑問:“合著您是在罵我不是個東西?”
“沒罵你,你是我兒子我還能這麽罵你?”陳桂花連忙解釋,伸手往周家那邊指了指,“是說周連長呢。”
鄭旭東先去廚房洗手,再去主屋脫掉軍大衣,然後走迴來從李三妹懷裏抱過閨女,問:“麗麗呢?”
“在屋裏寫作業呢。”李三妹迴答說道。
鄭旭東應了聲,哄了哄閨女問:“周連長怎麽了?”
陳桂花便把自己聽說的事跟鄭旭東說了,完了還提起一個人:“當初他跟隔壁灣王寡婦攪和上不也是這樣,隔三差五說有事出門,夜裏還不迴來睡,結果就被王寡婦她小叔子抓到了。”
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鄭旭東也不在家,是後來聽人提起的。陳桂花要是不提,他差點忘記這事。
陳桂芳繼續說周家這事:“他們夫妻好幾年,總有情分在,更何況兩人還有個閨女,就算陳秀芳有錯兩人何至於鬧到這程度。再說了,他以前能忍,現在她真改了就忍不了了?肯定是變心了。”
鄭旭東無奈說:“那畢竟是別人的家事,我們摻和太多不好。”
“我又沒說要摻和,就是說說而已。”陳桂花說道,想起自己這次帶來的東西,說,“我給你做了兩雙鞋,拿來給你試一試。”
陳桂花說著把孩子給李三妹進了主屋。
鄭旭東湊到林佩麵前問:“我真胖了?”
他微微皺著眉,表情很嚴肅。
林佩仔細端詳著鄭旭東的臉,看來看去也不覺得他胖了,搖頭說:“沒有啊。”又有點疑惑,“你以前不是不在意這些嗎?”
鄭旭東低聲說:“你不是不喜歡胖子?”
“我哪有……”林佩的聲音戛然而止。
她想起之前她鍛煉的時候,鄭旭東說過她已經很瘦,不需要再減肥。當時她怎麽說來著,哦對了,她說別人胖不胖她無所謂,反正不能容忍自己肚子上有一圈小肉肉。
想到這裏林佩笑起來,鄭旭東眉間褶皺更深,她卻笑得更厲害了。
陳桂花拿著鞋走出來問:“笑啥呢這麽高興?”
林佩還沒迴答,鄭旭東已經說:“沒什麽,看到我迴來她太高興了。”
林佩瞪大眼睛,靠在鄭旭東肩膀上湊過去壓低聲音問:“哪有你這麽自誇的,臉呢?”
“在這裏。”鄭旭東說道。
陳桂花拿著鞋過來,聽見這話問:“嗯?”
“沒什麽。”鄭旭東將閨女給媳婦抱,彎腰脫鞋,試穿陳桂花做的黑布鞋。
“咋樣?合適不?”陳桂花問。
鄭旭東起身走動兩圈說:“挺好的,謝謝娘。”
“我是你娘,有啥好謝的。”陳桂花笑嗬嗬說,又從李三妹懷裏抱過孫子,笑著說,“我現在生意做起來了,田地都租給別人種,自己就不管了。店裏的事也有你二嫂和四弟妹,每天閑得很,沒事就在那做鞋和襪子。”
林佩適時在旁邊說陳桂花帶了好多寶寶的衣裳鞋子來,陳桂花聽了說:“也不光是我做的,也有佩佩她娘做的。”
“您來之前見過佩佩她娘?”鄭旭東坐迴來問道。
“見過,我還去他們在礦區開的店了,地方還不小,擺了一個長的玻璃櫃台,賣吃的用的。”陳桂花懷裏的弟弟啊啊兩聲,陳桂花眉開眼笑地逗他,過一會才說,是“他們還做早飯呢,我去的時候看著生意還挺好。”
林佩沒想到方翠蘭夫妻前陣子才說要買櫃台,現在已經弄好了,笑著說:“我娘剛開始就是賣早飯,帶著賣點汽水瓜子之類的,直到前段時間他們才寫信來說打算弄個櫃台開小賣鋪,我還以為要到明年才能弄好。”
“櫃台找木匠打就成了,真想幹快得很。”陳桂花心裏感慨無限。
當初兩家剛結親,林家在村裏是出了名的窮,倒不是方翠蘭夫妻懶,而是他們太軸。這年頭讀書不容易,每年光學費就要上百塊,再加上各種雜費、生活費,一年少說要兩百。所以一般人家都是緊著男孩子供,女孩連學堂門都摸不到。
但林家不一樣,兩個閨照樣讀書上學,所以土改後別家都住上了紅磚瓦房,林家住的卻還是十多年前建起來的土坯房。
所以林家雖然有兩個人拿工資,但有林源這個無底洞在,這日子就好不起來。
當時誰也想不到林家能起來,但前後不過兩年,林家境況翻天覆地,雖然還住在土坯房裏,但沒人再覺得林家窮,這一切正是因為他們肯幹敢幹。
陳桂花說道:“你爹娘都是有主意的,往後日子肯定越來越好,不過……”她神色頓了頓,有些欲言又止。
“不過什麽?”林佩問。
“這次我去你娘家還看到了你妹妹,她好像跟你娘吵了一架,氣衝衝地走了。”陳桂花說道。
“他們因為什麽吵架您知道嗎?”
陳桂花搖頭說:“我沒聽清,你娘看見我就跟沒事人一樣,我也不大好問。”
林佩點頭:“我知道了。”
說著走到陳桂花身邊,說:“您看我這帽子是不是這樣收尾?”林佩拿著毛衣針勾著毛線。
這頂帽子隻剩下收尾,她不大會,上一頂帽子收尾就是讓陳桂花幫忙看著,這一頂也是這樣。不過今天還算順利,一次就收好了,林佩在帽子頂部還留了兩根線,個墜著一個毛線球。
織完帽子林佩將帽子戴在弟弟腦袋上,試了下大小,然後問鄭旭東:“好不好看?”
“好看。”鄭旭東毫不猶豫。
陳桂花說道:“這個配色好,看著喜慶。”
林佩將帽子取下來,說:“明天把帽子洗了,曬兩天,到過年剛好可以戴。”說著進屋將另一個帽子拿出來,兩頂帽子放在一起。
一起拿出來的還有兩團毛線,當時她怕不夠,就多買了點毛線。看著剩下的毛線,林佩想了想決定給鄭旭東打條圍巾。
晚上鄭旭東迴屋,林佩就跟他說了打圍巾這事。
不論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林佩都給鄭旭東買過不少東西,結婚前的圍巾手套,再到結婚後的衣裳鞋子。但林佩親手做的東西也就結婚前她送鄭旭東的手帕,鄭旭東收到手帕後一直很寶貝,到現在用得發白了還沒換。
林佩不是沒想過給鄭旭東做點東西,但她那手藝頂多給手帕鑲個邊改改褲子,再多的她也不會。
所以聽說她要給自己做圍巾,鄭旭東非常高興,隻是等他知道圍巾顏色,眉毛就皺起來了:“這顏色……是不是不太適合我?”
媳婦用給孩子們做帽子剩下的毛線給他織圍巾就算了,可他一米八多的把老爺們戴紅色圍巾,合適嗎?
“有什麽不合適的,紅色可是流行色,”林佩一本正經說,“再說了,你剛才不還說這顏色好看嗎?怎麽現在又不行了?”
鄭旭東看著林佩手裏紅白混色的毛線,麵露掙紮。
林佩坐在床上看著她,笑盈盈地催促:“嗯?”
鄭旭東艱難開口:“行……吧。”
林佩哈哈大笑,笑到一般想起孩子們都在睡覺,連忙捂住嘴巴說:“逗你的,你不喜歡紅色就算了,我給自己也織一條圍巾。”
鄭旭東:“……我的圍巾沒了?”
“有有有,你喜歡什麽顏色,我買毛線迴來給你織,不要紅色,那黑色吧。”
鄭旭東臉上露出笑容:“行。”
“然後給娘也織一條……”林佩說完覺得這難度可能有點高,陳桂花過完年就要迴老家了,在她走之前自己不一定織得完,“算了,先給娘織好了。”
鄭旭東握住林佩的手,低聲喊道:“佩佩。”
“喊我也沒用,你排娘後頭。”林佩完全不給鄭旭東插隊的機會。
鄭旭東抱住林佩說:“我是高興。”
不是每一對婆媳都能像陳桂花和林佩這樣相處和諧,遠的不說就丁亞明他娘和沈文麗,不說水火不容也差不多了,就是別的戰友,也基本是在夾縫中生存。
林佩抬頭摸著鄭旭東的臉,輕聲說:“高興就好。”
其實人和人的相處很難沒有摩擦,隻是很多時候看你願不願意退讓。陳桂花看林佩百般好嗎?不是,隻是為了兒子她願意沉默。而林佩也願意妥協,所以婆媳倆才能相處愉快。
擁抱過後,鄭旭東提起陳桂花說的事,林佩聽後沉默半響說:“年後寫信迴去問問吧。”郵局過幾天就要放假了,現在寫信會去也沒有用。
“隔壁住的是丁亞明營長,他是旭東剛當兵時候的班長,他媳婦叫沈文麗, 現在是連長,在文工團, 他們家孩子叫丁朝陽, 比姐姐弟弟他們大半歲。”
陳桂花聽了問道:“那你們不是前後腳懷上的?”
“前後隔了半年。”林佩繼續往下說,“他家也請了保姆,叫王銀鳳,她出門比較少。”
說話間一個穿著藍色棉襖的中年女人挎著菜籃走進來, 看到林佩笑著問:“林老師, 您家來客人了?”
“這是我婆婆陳桂花。”林佩介紹完又指著對方說,“這是王姐。”
陳桂花猜出對方丁家保姆, 客客氣氣衝人笑了笑。
說完丁家,林佩繼續往右說:“丁家過去是趙國慶副營長家, 他媳婦叫陳紅蓮,就剛才跟您打過招唿的,他家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叫白楊, 小的是閨女,叫綠丫。他們都已經上學了,現在放寒假在家。”
說起周家的時候林佩和陳桂花抱著孩子進屋,開口說道:“最右邊住的是周連長,他媳婦叫陳秀芳, 有個四歲的閨女叫妞妞。他們家……”
“他們家怎麽了?”陳桂花抱著的弟弟醒了,看林佩停下來,邊哄著孩子邊問。
“他們夫妻在鬧別扭,陳秀芳現在也很少出門。”林佩簡單說道。
陳桂花卻有點好奇:“鬧啥子別扭了?”
林佩簡單說了下情況,陳桂花聽後沉默半響說:“所以這女人啊,千萬不能糊塗。”說完也不再提周家的事,提出想去轉轉。
正好今天陽光好,她們便把孩子用包被裹好一起抱出去。
……
來到部隊家屬房後,陳桂花展現了她超強的交際能力,沒兩天就跟左鄰右舍關係熟絡起來,還知道了不少林佩不知道的八卦。
吃完晚飯,林佩坐在客廳裏繼續打毛線,還剩下頂上這一圈,兩頂帽子就都打完了。
她打毛線的時候陳桂花就坐在另一邊沙發上逗孩子玩,跟林佩說她最新打聽到的八卦:“聽說周連長這陣子總去鎮上,八成是有情況了。”
“說不定是有事。”林佩邊打毛線邊說。
“啥事得隔三差五去鎮上,就是迴家都沒這麽勤。”陳桂花昨晚剛見周連長迴來,在家待了沒兩小時人就出門了,大晚上的又不是迴部隊,可疑。
林佩哪能知道周連長為什麽總往鎮上跑,隻是不好憑空去猜測,說道:“那也不能就這麽說他有情況吧?”
“難不成還要捉奸在床?”陳桂花反問,“這陳秀芳也是可憐,她幫襯娘家雖然錯了,但好歹結婚幾年了,兩人還有個孩子,這男人也忒不是個東西。”
陳桂花剛罵完,門便被從外麵推開,鄭旭東進來問:“誰不是個東西?”
聽見聲音陳桂花動作一頓,抱著孩子轉身看過去。
看著看著陳桂花的眼睛就紅了,不住點頭說:“白了胖了,挺好,挺好。”
鄭旭東:“……”
林佩噗嗤一聲問:“你怎麽迴來了?吃過飯了嗎?”
“放假就迴來了,吃過飯了。”鄭旭東迴答說,走進來喊,“娘。”
“唉!”陳桂花高興起來,“我正跟你媳婦念起你呢,說你咋還不迴來。”
鄭旭東半開玩笑問:“合著您是在罵我不是個東西?”
“沒罵你,你是我兒子我還能這麽罵你?”陳桂花連忙解釋,伸手往周家那邊指了指,“是說周連長呢。”
鄭旭東先去廚房洗手,再去主屋脫掉軍大衣,然後走迴來從李三妹懷裏抱過閨女,問:“麗麗呢?”
“在屋裏寫作業呢。”李三妹迴答說道。
鄭旭東應了聲,哄了哄閨女問:“周連長怎麽了?”
陳桂花便把自己聽說的事跟鄭旭東說了,完了還提起一個人:“當初他跟隔壁灣王寡婦攪和上不也是這樣,隔三差五說有事出門,夜裏還不迴來睡,結果就被王寡婦她小叔子抓到了。”
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鄭旭東也不在家,是後來聽人提起的。陳桂花要是不提,他差點忘記這事。
陳桂芳繼續說周家這事:“他們夫妻好幾年,總有情分在,更何況兩人還有個閨女,就算陳秀芳有錯兩人何至於鬧到這程度。再說了,他以前能忍,現在她真改了就忍不了了?肯定是變心了。”
鄭旭東無奈說:“那畢竟是別人的家事,我們摻和太多不好。”
“我又沒說要摻和,就是說說而已。”陳桂花說道,想起自己這次帶來的東西,說,“我給你做了兩雙鞋,拿來給你試一試。”
陳桂花說著把孩子給李三妹進了主屋。
鄭旭東湊到林佩麵前問:“我真胖了?”
他微微皺著眉,表情很嚴肅。
林佩仔細端詳著鄭旭東的臉,看來看去也不覺得他胖了,搖頭說:“沒有啊。”又有點疑惑,“你以前不是不在意這些嗎?”
鄭旭東低聲說:“你不是不喜歡胖子?”
“我哪有……”林佩的聲音戛然而止。
她想起之前她鍛煉的時候,鄭旭東說過她已經很瘦,不需要再減肥。當時她怎麽說來著,哦對了,她說別人胖不胖她無所謂,反正不能容忍自己肚子上有一圈小肉肉。
想到這裏林佩笑起來,鄭旭東眉間褶皺更深,她卻笑得更厲害了。
陳桂花拿著鞋走出來問:“笑啥呢這麽高興?”
林佩還沒迴答,鄭旭東已經說:“沒什麽,看到我迴來她太高興了。”
林佩瞪大眼睛,靠在鄭旭東肩膀上湊過去壓低聲音問:“哪有你這麽自誇的,臉呢?”
“在這裏。”鄭旭東說道。
陳桂花拿著鞋過來,聽見這話問:“嗯?”
“沒什麽。”鄭旭東將閨女給媳婦抱,彎腰脫鞋,試穿陳桂花做的黑布鞋。
“咋樣?合適不?”陳桂花問。
鄭旭東起身走動兩圈說:“挺好的,謝謝娘。”
“我是你娘,有啥好謝的。”陳桂花笑嗬嗬說,又從李三妹懷裏抱過孫子,笑著說,“我現在生意做起來了,田地都租給別人種,自己就不管了。店裏的事也有你二嫂和四弟妹,每天閑得很,沒事就在那做鞋和襪子。”
林佩適時在旁邊說陳桂花帶了好多寶寶的衣裳鞋子來,陳桂花聽了說:“也不光是我做的,也有佩佩她娘做的。”
“您來之前見過佩佩她娘?”鄭旭東坐迴來問道。
“見過,我還去他們在礦區開的店了,地方還不小,擺了一個長的玻璃櫃台,賣吃的用的。”陳桂花懷裏的弟弟啊啊兩聲,陳桂花眉開眼笑地逗他,過一會才說,是“他們還做早飯呢,我去的時候看著生意還挺好。”
林佩沒想到方翠蘭夫妻前陣子才說要買櫃台,現在已經弄好了,笑著說:“我娘剛開始就是賣早飯,帶著賣點汽水瓜子之類的,直到前段時間他們才寫信來說打算弄個櫃台開小賣鋪,我還以為要到明年才能弄好。”
“櫃台找木匠打就成了,真想幹快得很。”陳桂花心裏感慨無限。
當初兩家剛結親,林家在村裏是出了名的窮,倒不是方翠蘭夫妻懶,而是他們太軸。這年頭讀書不容易,每年光學費就要上百塊,再加上各種雜費、生活費,一年少說要兩百。所以一般人家都是緊著男孩子供,女孩連學堂門都摸不到。
但林家不一樣,兩個閨照樣讀書上學,所以土改後別家都住上了紅磚瓦房,林家住的卻還是十多年前建起來的土坯房。
所以林家雖然有兩個人拿工資,但有林源這個無底洞在,這日子就好不起來。
當時誰也想不到林家能起來,但前後不過兩年,林家境況翻天覆地,雖然還住在土坯房裏,但沒人再覺得林家窮,這一切正是因為他們肯幹敢幹。
陳桂花說道:“你爹娘都是有主意的,往後日子肯定越來越好,不過……”她神色頓了頓,有些欲言又止。
“不過什麽?”林佩問。
“這次我去你娘家還看到了你妹妹,她好像跟你娘吵了一架,氣衝衝地走了。”陳桂花說道。
“他們因為什麽吵架您知道嗎?”
陳桂花搖頭說:“我沒聽清,你娘看見我就跟沒事人一樣,我也不大好問。”
林佩點頭:“我知道了。”
說著走到陳桂花身邊,說:“您看我這帽子是不是這樣收尾?”林佩拿著毛衣針勾著毛線。
這頂帽子隻剩下收尾,她不大會,上一頂帽子收尾就是讓陳桂花幫忙看著,這一頂也是這樣。不過今天還算順利,一次就收好了,林佩在帽子頂部還留了兩根線,個墜著一個毛線球。
織完帽子林佩將帽子戴在弟弟腦袋上,試了下大小,然後問鄭旭東:“好不好看?”
“好看。”鄭旭東毫不猶豫。
陳桂花說道:“這個配色好,看著喜慶。”
林佩將帽子取下來,說:“明天把帽子洗了,曬兩天,到過年剛好可以戴。”說著進屋將另一個帽子拿出來,兩頂帽子放在一起。
一起拿出來的還有兩團毛線,當時她怕不夠,就多買了點毛線。看著剩下的毛線,林佩想了想決定給鄭旭東打條圍巾。
晚上鄭旭東迴屋,林佩就跟他說了打圍巾這事。
不論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林佩都給鄭旭東買過不少東西,結婚前的圍巾手套,再到結婚後的衣裳鞋子。但林佩親手做的東西也就結婚前她送鄭旭東的手帕,鄭旭東收到手帕後一直很寶貝,到現在用得發白了還沒換。
林佩不是沒想過給鄭旭東做點東西,但她那手藝頂多給手帕鑲個邊改改褲子,再多的她也不會。
所以聽說她要給自己做圍巾,鄭旭東非常高興,隻是等他知道圍巾顏色,眉毛就皺起來了:“這顏色……是不是不太適合我?”
媳婦用給孩子們做帽子剩下的毛線給他織圍巾就算了,可他一米八多的把老爺們戴紅色圍巾,合適嗎?
“有什麽不合適的,紅色可是流行色,”林佩一本正經說,“再說了,你剛才不還說這顏色好看嗎?怎麽現在又不行了?”
鄭旭東看著林佩手裏紅白混色的毛線,麵露掙紮。
林佩坐在床上看著她,笑盈盈地催促:“嗯?”
鄭旭東艱難開口:“行……吧。”
林佩哈哈大笑,笑到一般想起孩子們都在睡覺,連忙捂住嘴巴說:“逗你的,你不喜歡紅色就算了,我給自己也織一條圍巾。”
鄭旭東:“……我的圍巾沒了?”
“有有有,你喜歡什麽顏色,我買毛線迴來給你織,不要紅色,那黑色吧。”
鄭旭東臉上露出笑容:“行。”
“然後給娘也織一條……”林佩說完覺得這難度可能有點高,陳桂花過完年就要迴老家了,在她走之前自己不一定織得完,“算了,先給娘織好了。”
鄭旭東握住林佩的手,低聲喊道:“佩佩。”
“喊我也沒用,你排娘後頭。”林佩完全不給鄭旭東插隊的機會。
鄭旭東抱住林佩說:“我是高興。”
不是每一對婆媳都能像陳桂花和林佩這樣相處和諧,遠的不說就丁亞明他娘和沈文麗,不說水火不容也差不多了,就是別的戰友,也基本是在夾縫中生存。
林佩抬頭摸著鄭旭東的臉,輕聲說:“高興就好。”
其實人和人的相處很難沒有摩擦,隻是很多時候看你願不願意退讓。陳桂花看林佩百般好嗎?不是,隻是為了兒子她願意沉默。而林佩也願意妥協,所以婆媳倆才能相處愉快。
擁抱過後,鄭旭東提起陳桂花說的事,林佩聽後沉默半響說:“年後寫信迴去問問吧。”郵局過幾天就要放假了,現在寫信會去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