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師跟著點頭:“沒錯,太占便宜了。”
林佩把閨女抱進懷裏,一臉淡定說:“占便宜你們不也得喊?”
徐玉香:“……”
周老師:“……”
她們還不是總聽林佩喊姐姐弟弟,順嘴了嗎?
第73章 去接人
“我這個發型是現在最時髦的, 好多電視明星都燙這樣呢!”陳紅蓮靠在自家門口,邊說邊用手摸摸頭發。
趙梅坐在趙家門口, 手裏端著碗麵吃著, 抬頭朝陳紅蓮看去。
陳紅蓮把頭發剪短了, 長度剛過耳朵,燙成蓬鬆的小卷,額前還留了一縷燙卷的劉海。她人胖臉盤子就大,這發型將她臉型修飾得挺好, 頭頂的頭發墊高, 讓她平白長了兩公分。
趙梅點頭說:“是做得挺好看。”
“是吧。”陳紅蓮得意說,“我跟林老師一塊去的,當時我跟她說了, 就燙這發型,多好看啊,她非不聽,要弄什麽大波浪,做出來年紀看著足足大了三歲!”
趙梅吸著麵條,說道:“沒有吧, 我看林老師頭發燙得也挺好看, 咱家屬院好幾個人說要去燙她那樣的呢!”其實她也想燙成林佩那樣, 可林佩臉小皮膚白, 人高高瘦瘦的燙那發型好看,她卻未必。
陳紅蓮則翻了個白眼,心想都啥眼光啊!她燙的才是現在最時髦的發型好嗎?
隔壁鄭家客廳裏, 沈文麗聽見外麵聲音忍不住跟林佩嘀咕:“別人燙了頭發也不見得跟她一樣,非要鬧得人盡皆知誇她兩句才行!”
沈文麗一向低調,很看不上陳紅蓮這種得意,不過是換了個新發型,至於嗎?但跟本人都沒燙過頭一樣。
林佩正坐在燈泡底下打毛線,她準備給孩子們織兩頂毛線帽。隻是她不太會打毛線,很容易打錯,雖然有李三妹幫她拆讓她不至於重頭開始,但她必須讓自己精力集中,不然總出錯也不好。
聽到沈文麗的話,林佩不得不放下手裏毛線,說道:“她是這樣的性格。”
陳紅蓮這樣的性格,說好也挺好,樂天派嘛,一點小事都能高興很久。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像沈文麗就覺得她虛榮沉不住氣。
沈文麗逗著兒子,輕哼:“那倒是,我就是見不慣她逢人就說她發型多麽多麽好看,就那麽大圓臉盤子,再好看的發型有什麽用!”
林佩剛起針又停下來,半開玩笑說:“這話你可別當著紅蓮嫂子的麵說,不然你倆又要吵起來。”
沈文麗跟陳紅蓮向來不對付,兩人碰到一起就冷嘲熱諷,沒個消停的時候。但沈文麗這話有點太拉仇恨了,陳紅蓮要是聽見,兩人肯定又要吵個天翻地覆。
“誰怕她?”沈文麗冷笑,捏了捏兒子的臉蛋問,“是不是啊?陽陽。對了,姐姐弟弟呢?”
“睡覺呢。”林佩說道,“你是不怕她,可街坊鄰居住著,何必鬧得這麽難看?她換了新發型心裏高興,逢人就說也正常,又沒幹什麽壞事。”
“你就是好脾氣。”沈文麗說道。
林佩笑:“我就隻想過好自家的日子。”然後把織了一半的帽子給沈文麗看,“你看這個花色怎麽樣?”
她選用了紅白的毛線,織出的效果是紅底上有片片雪花落下,很有聖誕氣息。沈文麗看了會說:“這個好看誒,你在哪買的毛線?我也去買給陽陽織一頂。”
“就鎮上供銷社買的。”林佩笑著說,“那我就這樣織下去了。”
“挺好。”沈文麗說道,注意力終於從陳紅蓮身上被挪開,低著頭逗著兒子,不經意間看見剛洗完澡從洗手間裏走出來的王麗麗,問,“麗麗是不是長高了?”
林佩聞聲抬頭,眯著眼睛看了王麗麗一會,說:“好像是長高了。”
“我一米四五了。”王麗麗走過來坐在林佩身邊說,她前幾天剛量的身高,比她剛來鄭家的時候長高了十五公分。
沈文麗說:“我還記得她剛來的時候,人瘦瘦小小的,也不怎麽愛說話,現在看開朗多了。今年上幾年級了?”最後一句是問王麗麗的。
“四年級。”王麗麗輕聲說。
“成績怎麽樣?”沈文麗順口問。
“她上學期期末考拿了年級第一。”林佩替王麗麗迴答說。
王麗麗其實很聰明,掌握學習方法進步很快,雖然明年下半年才上五年級,但她已經自習完了五年級內容,現在已經開始看六年級的書。
沈文麗驚訝了:“麗麗很聰明啊。”
小姑娘性格雖然開朗許多,但麵對稱讚依然有點羞澀。林佩笑道:“她腦子靈光,人也靜得下心來。”
沈文麗一想也是,現在的小孩子不比往年了。
他們那時候是沒機會上學,每個人都無比渴望學習機會。現在的小孩有了學習機會,卻連作業都不想做,成天隻知道漫山遍野跑,有太多事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像隔壁白楊,成天跟人玩遊擊戰,綠丫以前多乖的小姑娘啊,現在成了個瘋丫頭。
他們這一排三個上學的孩子,也就王麗麗能靜得下心讀書。
沈文麗笑道:“讀書好,學到了本事,以後也好安身立業。”
王麗麗重重點頭。
林佩繼續織帽子,她最近放寒假,除了帶孩子也沒別的事,所以雖然錯過幾次,但兩天時間帽子就織完了大半。她打算一鼓作氣,年前把帽子織好,正好過年能戴。
林佩想到過年滿心期待,沈文麗卻心煩不已,她去年沒迴婆家,今年肯定是要迴去的。早一個月她婆婆就寫信來問過,說他們要是不迴去,她就和丁亞明他爸一起來這邊,正好丁亞心也在,一家人一起過。
但沈文麗吃過丁亞心的虧,深知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不然當初她也不會非要請保姆,不肯讓婆婆來照顧月子。與其讓他們來部隊,沈文麗覺得還不如他們迴去。
隻是丁亞明老家偏僻,沈文麗實在不喜歡那裏。
沈文麗歎了口氣,問林佩過年什麽打算,迴不迴老家。林佩搖頭說:“孩子太小了,今年不迴去,不過旭東他娘要過來,後天就到漁北。”
“你婆婆要過來?”沈文麗驚訝不已,“不是說你弟妹生產,她在家裏走不開嗎?”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林佩提醒說。
沈文麗想想也是,孩子都半歲了,她弟妹一個人想必也照顧得過來,問道:“但你就這樣讓你婆婆過來?”你就不怕相處不好?後一句沈文麗沒問出來。
林佩點頭:“對啊,我們去年就沒有迴,今年有了寶寶不好迴去,就隻能旭東他娘過來了。你呢?今年是迴去還是留在漁北。”
“今年得迴去。”沈文麗說道。
聽她這麽說,林佩明白她為什麽提起過年的事了。
沈文麗和婆婆關係並不好,後來因為丁亞心的事,沈文麗更是埋怨上婆婆了。為這去年過年他們夫妻都沒迴去,而是去沈文麗娘家過年。後來丁亞明父母知道這件事,寫信發了很大脾氣,夫妻倆還為此吵過一架。
種種前因,沈文麗當然不想跟著迴丁亞明老家。
林佩歎了口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
陳桂花來的那天鄭旭東沒法離營,因此林佩一個人去漁北市接人。火車下午一點到,林佩吃過早飯就出發了,到漁北的時候將將十二點。林佩有點餓了,就在路邊買了點雜糧餅,等到了火車站站在柵欄外麵等著。
這一等就是三個小時,直到三點十五,林佩才聽說陳桂花乘坐的那列火車到站。
又等十來分鍾,林佩才看見陳桂花從樓梯上來。她身上穿了件蒼藍色的棉襖,為這條紅圍巾,非常好辨認。雖然坐了一夜車,但陳桂花精神頭好,上來後遠遠看到林佩,衝她用力揮著手,一路跑到柵欄口被人攔住,手忙腳亂摸出火車票遞給對方。
查驗後,陳桂花一手提著一個花花綠綠的編織袋出來。
那兩個編織袋都不小,看著也挺沉,林佩上前接過一個,估摸著少說也有七八斤重,不由問:“娘您怎麽帶這麽多東西來?”
“這哪算多的,我才裝了兩罐醃菜,這也不光我的東西,你娘聽說我要來,也收拾了不少東西讓我給你帶來。”陳桂花看林佩非老大勁提著東西,伸手說拿過編織袋說,“我來提吧,你們小年輕力氣小,拿不動。”
可林佩是來接人的,哪能讓陳桂花一個人提東西,連忙說:“沒事我能提,再說您坐了一夜火車多累啊。”
“累啥累啊!我說買硬座就好,可你五弟非不肯,說硬座坐著難受,非給我買了張臥鋪。”鄭旭北不放心親娘,特意送她到省城,親眼看她上火車才迴去,還因為怕陳桂花難受,特意買了臥鋪票。陳桂花心裏高興嘴上卻抱怨說,“你說說他,家裏日子好過才多久,他就這麽亂花錢,一點都不知道節省!”
林佩哪能聽不出來陳桂花的意思,笑著說:“五弟還不是怕您太累了,您自己說說,這臥鋪是不是比硬座舒服多了?”
陳桂花一想說:“這倒是,我還是頭一次睡臥鋪,那床雖然窄了點,但躺著可舒服了,到晚上也沒什麽人吵鬧,安靜得很。我這一夜就是睡過來的,天亮了才醒過來。”
陳桂花好幾年前來過一次部隊,那時候家裏沒啥錢,要不是硬座站票一樣價錢,她當時都想買站票過來。但硬座也沒多舒坦,車廂過道全是人,一晚上都有人說話,她也怕被人扒走錢,幾乎一晚上沒合眼,也沒離開過座位。
到第二天下火車,她腰酸背痛得厲害,等迴去再坐一晚火車,到家半拉月才緩過來。
想起過去,陳桂花覺現在的日子實在太美好了。
第74章 財神爺
出了火車站, 林佩叫了輛人力車直接去車站。
漁北的風可比漁陽冷多了,陳桂花拉起圍巾說:“一下車我就覺得這天比咱們老家冷好多, 還有這風也是, 跟刀子似的。”
“漁北是胡省最北邊了。”林佩說道。
“那倒是, 我前幾年來就覺得奇怪,咱們老家都吃粉啊飯啊,他們就不,愛吃麵。”陳桂花說, “還都不是細麵, 就愛吃那種寬的手擀麵。”
漁北本地人的確如此,像沈文麗就是吃麵條長大的,現在也愛吃麵條, 家裏常備麵粉。
林佩笑著說:“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就是咱們縣城,不同地方風俗不也有不一樣的嘛?”
陳桂花琢磨說:“這倒是。”
火車站離汽車站不遠,人力車十來分鍾就到了,兩人到得巧,汽車剛要發車, 兩人攔住車趕忙上去。上去後坐下來陳桂花就說:“我先前就跟旭東說了, 不用你們來接, 前幾年我來過他們部隊一次, 路都記著呢!那孩子就是不聽,還特意讓你過來。”
“旭東也是不放心,我在家也沒事, 也想早點見到您嘛。”
雖然抱怨著,但陳桂花聽林佩這話也覺得心裏熨帖。該怎麽走她是記得,可真要讓孤零零去部隊,心裏沒點想法是不可能的,感歎說道:“你是好孩子。”
這話是真心的。
自從做起生意,陳桂花在家威信比以前高多了,說一不二的,就是鄭旭南當著大隊幹部,在她麵前也是伏低做小。更別提兩個兒媳婦,不誇張地說,隻要她願意,讓她們給她倒洗腳水她們都樂意。
但越是如此,陳桂花越覺得心寒。
過去林翠芬和李紅雖然不敢對她頤指氣使,但基本是叫了才會動,不然她做飯洗碗她們能在旁邊幹看著,萬萬沒有現在的殷勤。這其中的區別是什麽?不用別人說陳桂花也清楚,無外乎是她手裏有錢,名下有店。
她們爭相討好她不是因為敬著她,認識想從她手裏掏錢,甚至想要她的店。
相對的卻是三兒子夫妻雖然在外地,卻迴迴寫信都要關心她的身體,有什麽好吃的記得給她寄一份,逢年過節總要寄錢迴來。
林佩隨軍前她看林佩三分好,如今已經成了七分,再聽她說的這話,就成了九分。
……
林佩早上出門,到家卻已經是六七點鍾。
外麵天已經全黑了,廣場上沒什麽人,走在路上隻兩邊屋子泄出來微弱光亮。不過陳桂花眼神好,這點亮光足夠讓她看清馬路和兩邊屋子,一路走一路感問:“這一排住幾戶人家?”
“一排住四戶,但不一定都有人住。”林佩迴答說道。
“那不是挺擠的,我看屋子也不大。”陳桂花問,老家沒房的都能跟村裏申請宅基地,一般是按照人頭分,蓋棟帶前後院的屋子沒問題。可這裏一排排看過去,要住四戶人家就憋悶了。
“都是兩房一廳的結構,”林佩看陳桂花麵露疑惑,解釋說,“就是兩間屋帶一個堂屋,裏麵有廚房和浴室,但要上廁所就要去外邊。”
陳桂花聞言點頭,兩房還行,這裏就旭東夫妻倆,夠住了。想到這裏陳桂花頓了頓,壓低聲音問:“你家那保姆過年迴家嗎?”
林佩把閨女抱進懷裏,一臉淡定說:“占便宜你們不也得喊?”
徐玉香:“……”
周老師:“……”
她們還不是總聽林佩喊姐姐弟弟,順嘴了嗎?
第73章 去接人
“我這個發型是現在最時髦的, 好多電視明星都燙這樣呢!”陳紅蓮靠在自家門口,邊說邊用手摸摸頭發。
趙梅坐在趙家門口, 手裏端著碗麵吃著, 抬頭朝陳紅蓮看去。
陳紅蓮把頭發剪短了, 長度剛過耳朵,燙成蓬鬆的小卷,額前還留了一縷燙卷的劉海。她人胖臉盤子就大,這發型將她臉型修飾得挺好, 頭頂的頭發墊高, 讓她平白長了兩公分。
趙梅點頭說:“是做得挺好看。”
“是吧。”陳紅蓮得意說,“我跟林老師一塊去的,當時我跟她說了, 就燙這發型,多好看啊,她非不聽,要弄什麽大波浪,做出來年紀看著足足大了三歲!”
趙梅吸著麵條,說道:“沒有吧, 我看林老師頭發燙得也挺好看, 咱家屬院好幾個人說要去燙她那樣的呢!”其實她也想燙成林佩那樣, 可林佩臉小皮膚白, 人高高瘦瘦的燙那發型好看,她卻未必。
陳紅蓮則翻了個白眼,心想都啥眼光啊!她燙的才是現在最時髦的發型好嗎?
隔壁鄭家客廳裏, 沈文麗聽見外麵聲音忍不住跟林佩嘀咕:“別人燙了頭發也不見得跟她一樣,非要鬧得人盡皆知誇她兩句才行!”
沈文麗一向低調,很看不上陳紅蓮這種得意,不過是換了個新發型,至於嗎?但跟本人都沒燙過頭一樣。
林佩正坐在燈泡底下打毛線,她準備給孩子們織兩頂毛線帽。隻是她不太會打毛線,很容易打錯,雖然有李三妹幫她拆讓她不至於重頭開始,但她必須讓自己精力集中,不然總出錯也不好。
聽到沈文麗的話,林佩不得不放下手裏毛線,說道:“她是這樣的性格。”
陳紅蓮這樣的性格,說好也挺好,樂天派嘛,一點小事都能高興很久。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像沈文麗就覺得她虛榮沉不住氣。
沈文麗逗著兒子,輕哼:“那倒是,我就是見不慣她逢人就說她發型多麽多麽好看,就那麽大圓臉盤子,再好看的發型有什麽用!”
林佩剛起針又停下來,半開玩笑說:“這話你可別當著紅蓮嫂子的麵說,不然你倆又要吵起來。”
沈文麗跟陳紅蓮向來不對付,兩人碰到一起就冷嘲熱諷,沒個消停的時候。但沈文麗這話有點太拉仇恨了,陳紅蓮要是聽見,兩人肯定又要吵個天翻地覆。
“誰怕她?”沈文麗冷笑,捏了捏兒子的臉蛋問,“是不是啊?陽陽。對了,姐姐弟弟呢?”
“睡覺呢。”林佩說道,“你是不怕她,可街坊鄰居住著,何必鬧得這麽難看?她換了新發型心裏高興,逢人就說也正常,又沒幹什麽壞事。”
“你就是好脾氣。”沈文麗說道。
林佩笑:“我就隻想過好自家的日子。”然後把織了一半的帽子給沈文麗看,“你看這個花色怎麽樣?”
她選用了紅白的毛線,織出的效果是紅底上有片片雪花落下,很有聖誕氣息。沈文麗看了會說:“這個好看誒,你在哪買的毛線?我也去買給陽陽織一頂。”
“就鎮上供銷社買的。”林佩笑著說,“那我就這樣織下去了。”
“挺好。”沈文麗說道,注意力終於從陳紅蓮身上被挪開,低著頭逗著兒子,不經意間看見剛洗完澡從洗手間裏走出來的王麗麗,問,“麗麗是不是長高了?”
林佩聞聲抬頭,眯著眼睛看了王麗麗一會,說:“好像是長高了。”
“我一米四五了。”王麗麗走過來坐在林佩身邊說,她前幾天剛量的身高,比她剛來鄭家的時候長高了十五公分。
沈文麗說:“我還記得她剛來的時候,人瘦瘦小小的,也不怎麽愛說話,現在看開朗多了。今年上幾年級了?”最後一句是問王麗麗的。
“四年級。”王麗麗輕聲說。
“成績怎麽樣?”沈文麗順口問。
“她上學期期末考拿了年級第一。”林佩替王麗麗迴答說。
王麗麗其實很聰明,掌握學習方法進步很快,雖然明年下半年才上五年級,但她已經自習完了五年級內容,現在已經開始看六年級的書。
沈文麗驚訝了:“麗麗很聰明啊。”
小姑娘性格雖然開朗許多,但麵對稱讚依然有點羞澀。林佩笑道:“她腦子靈光,人也靜得下心來。”
沈文麗一想也是,現在的小孩子不比往年了。
他們那時候是沒機會上學,每個人都無比渴望學習機會。現在的小孩有了學習機會,卻連作業都不想做,成天隻知道漫山遍野跑,有太多事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像隔壁白楊,成天跟人玩遊擊戰,綠丫以前多乖的小姑娘啊,現在成了個瘋丫頭。
他們這一排三個上學的孩子,也就王麗麗能靜得下心讀書。
沈文麗笑道:“讀書好,學到了本事,以後也好安身立業。”
王麗麗重重點頭。
林佩繼續織帽子,她最近放寒假,除了帶孩子也沒別的事,所以雖然錯過幾次,但兩天時間帽子就織完了大半。她打算一鼓作氣,年前把帽子織好,正好過年能戴。
林佩想到過年滿心期待,沈文麗卻心煩不已,她去年沒迴婆家,今年肯定是要迴去的。早一個月她婆婆就寫信來問過,說他們要是不迴去,她就和丁亞明他爸一起來這邊,正好丁亞心也在,一家人一起過。
但沈文麗吃過丁亞心的虧,深知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不然當初她也不會非要請保姆,不肯讓婆婆來照顧月子。與其讓他們來部隊,沈文麗覺得還不如他們迴去。
隻是丁亞明老家偏僻,沈文麗實在不喜歡那裏。
沈文麗歎了口氣,問林佩過年什麽打算,迴不迴老家。林佩搖頭說:“孩子太小了,今年不迴去,不過旭東他娘要過來,後天就到漁北。”
“你婆婆要過來?”沈文麗驚訝不已,“不是說你弟妹生產,她在家裏走不開嗎?”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林佩提醒說。
沈文麗想想也是,孩子都半歲了,她弟妹一個人想必也照顧得過來,問道:“但你就這樣讓你婆婆過來?”你就不怕相處不好?後一句沈文麗沒問出來。
林佩點頭:“對啊,我們去年就沒有迴,今年有了寶寶不好迴去,就隻能旭東他娘過來了。你呢?今年是迴去還是留在漁北。”
“今年得迴去。”沈文麗說道。
聽她這麽說,林佩明白她為什麽提起過年的事了。
沈文麗和婆婆關係並不好,後來因為丁亞心的事,沈文麗更是埋怨上婆婆了。為這去年過年他們夫妻都沒迴去,而是去沈文麗娘家過年。後來丁亞明父母知道這件事,寫信發了很大脾氣,夫妻倆還為此吵過一架。
種種前因,沈文麗當然不想跟著迴丁亞明老家。
林佩歎了口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
陳桂花來的那天鄭旭東沒法離營,因此林佩一個人去漁北市接人。火車下午一點到,林佩吃過早飯就出發了,到漁北的時候將將十二點。林佩有點餓了,就在路邊買了點雜糧餅,等到了火車站站在柵欄外麵等著。
這一等就是三個小時,直到三點十五,林佩才聽說陳桂花乘坐的那列火車到站。
又等十來分鍾,林佩才看見陳桂花從樓梯上來。她身上穿了件蒼藍色的棉襖,為這條紅圍巾,非常好辨認。雖然坐了一夜車,但陳桂花精神頭好,上來後遠遠看到林佩,衝她用力揮著手,一路跑到柵欄口被人攔住,手忙腳亂摸出火車票遞給對方。
查驗後,陳桂花一手提著一個花花綠綠的編織袋出來。
那兩個編織袋都不小,看著也挺沉,林佩上前接過一個,估摸著少說也有七八斤重,不由問:“娘您怎麽帶這麽多東西來?”
“這哪算多的,我才裝了兩罐醃菜,這也不光我的東西,你娘聽說我要來,也收拾了不少東西讓我給你帶來。”陳桂花看林佩非老大勁提著東西,伸手說拿過編織袋說,“我來提吧,你們小年輕力氣小,拿不動。”
可林佩是來接人的,哪能讓陳桂花一個人提東西,連忙說:“沒事我能提,再說您坐了一夜火車多累啊。”
“累啥累啊!我說買硬座就好,可你五弟非不肯,說硬座坐著難受,非給我買了張臥鋪。”鄭旭北不放心親娘,特意送她到省城,親眼看她上火車才迴去,還因為怕陳桂花難受,特意買了臥鋪票。陳桂花心裏高興嘴上卻抱怨說,“你說說他,家裏日子好過才多久,他就這麽亂花錢,一點都不知道節省!”
林佩哪能聽不出來陳桂花的意思,笑著說:“五弟還不是怕您太累了,您自己說說,這臥鋪是不是比硬座舒服多了?”
陳桂花一想說:“這倒是,我還是頭一次睡臥鋪,那床雖然窄了點,但躺著可舒服了,到晚上也沒什麽人吵鬧,安靜得很。我這一夜就是睡過來的,天亮了才醒過來。”
陳桂花好幾年前來過一次部隊,那時候家裏沒啥錢,要不是硬座站票一樣價錢,她當時都想買站票過來。但硬座也沒多舒坦,車廂過道全是人,一晚上都有人說話,她也怕被人扒走錢,幾乎一晚上沒合眼,也沒離開過座位。
到第二天下火車,她腰酸背痛得厲害,等迴去再坐一晚火車,到家半拉月才緩過來。
想起過去,陳桂花覺現在的日子實在太美好了。
第74章 財神爺
出了火車站, 林佩叫了輛人力車直接去車站。
漁北的風可比漁陽冷多了,陳桂花拉起圍巾說:“一下車我就覺得這天比咱們老家冷好多, 還有這風也是, 跟刀子似的。”
“漁北是胡省最北邊了。”林佩說道。
“那倒是, 我前幾年來就覺得奇怪,咱們老家都吃粉啊飯啊,他們就不,愛吃麵。”陳桂花說, “還都不是細麵, 就愛吃那種寬的手擀麵。”
漁北本地人的確如此,像沈文麗就是吃麵條長大的,現在也愛吃麵條, 家裏常備麵粉。
林佩笑著說:“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就是咱們縣城,不同地方風俗不也有不一樣的嘛?”
陳桂花琢磨說:“這倒是。”
火車站離汽車站不遠,人力車十來分鍾就到了,兩人到得巧,汽車剛要發車, 兩人攔住車趕忙上去。上去後坐下來陳桂花就說:“我先前就跟旭東說了, 不用你們來接, 前幾年我來過他們部隊一次, 路都記著呢!那孩子就是不聽,還特意讓你過來。”
“旭東也是不放心,我在家也沒事, 也想早點見到您嘛。”
雖然抱怨著,但陳桂花聽林佩這話也覺得心裏熨帖。該怎麽走她是記得,可真要讓孤零零去部隊,心裏沒點想法是不可能的,感歎說道:“你是好孩子。”
這話是真心的。
自從做起生意,陳桂花在家威信比以前高多了,說一不二的,就是鄭旭南當著大隊幹部,在她麵前也是伏低做小。更別提兩個兒媳婦,不誇張地說,隻要她願意,讓她們給她倒洗腳水她們都樂意。
但越是如此,陳桂花越覺得心寒。
過去林翠芬和李紅雖然不敢對她頤指氣使,但基本是叫了才會動,不然她做飯洗碗她們能在旁邊幹看著,萬萬沒有現在的殷勤。這其中的區別是什麽?不用別人說陳桂花也清楚,無外乎是她手裏有錢,名下有店。
她們爭相討好她不是因為敬著她,認識想從她手裏掏錢,甚至想要她的店。
相對的卻是三兒子夫妻雖然在外地,卻迴迴寫信都要關心她的身體,有什麽好吃的記得給她寄一份,逢年過節總要寄錢迴來。
林佩隨軍前她看林佩三分好,如今已經成了七分,再聽她說的這話,就成了九分。
……
林佩早上出門,到家卻已經是六七點鍾。
外麵天已經全黑了,廣場上沒什麽人,走在路上隻兩邊屋子泄出來微弱光亮。不過陳桂花眼神好,這點亮光足夠讓她看清馬路和兩邊屋子,一路走一路感問:“這一排住幾戶人家?”
“一排住四戶,但不一定都有人住。”林佩迴答說道。
“那不是挺擠的,我看屋子也不大。”陳桂花問,老家沒房的都能跟村裏申請宅基地,一般是按照人頭分,蓋棟帶前後院的屋子沒問題。可這裏一排排看過去,要住四戶人家就憋悶了。
“都是兩房一廳的結構,”林佩看陳桂花麵露疑惑,解釋說,“就是兩間屋帶一個堂屋,裏麵有廚房和浴室,但要上廁所就要去外邊。”
陳桂花聞言點頭,兩房還行,這裏就旭東夫妻倆,夠住了。想到這裏陳桂花頓了頓,壓低聲音問:“你家那保姆過年迴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