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的速度比較快,走完這一段路,下一個地方就有水了,那邊有船提前繞過去。


    這邊送到此地的船轉頭迴去,帶上東西走京杭大運河去北平。


    其他的大船一部分出去了,做買賣去了,比如呂宋,另一部分先捕魚,然後把物資送到定遼都衛。


    朱樉把圖紙收好,決定按照裏長說的先采輞穀水菜峪川的玉石,雇人。


    叫人把那裏圈起來,被雇的人進去的時候領牌子,搜身,出來的時候也搜身,按照找到的玉石多少和品質給工錢。


    不能讓百姓隨便采再收購,那樣價格必須壓低,百姓覺得吃虧,這種屬於先確定東西是誰的,百姓打工賺了錢則高興。


    “迴頭咱找人照著雞血石的方法來宣傳,雞血石一小塊就能賣百十來貫,而且還不是最好的。”


    朱樉決定把一般的藍田玉給賣出高價,跟兄長學。


    最開始的時候下丘村和兄長合作,圈下來一大片地方,又收購了人家拿來蓋房子和砌牆的石頭。


    隨之開始炒作,把沒人理會的紅色的石頭給弄出來天價,各種撲賣。


    尤其是下丘村的奢侈品店,價格在那標著,然後又跑便民處收購,別處又沒有,大家都想找。


    為了賺大錢,自己的父皇更是配合賞賜重臣,富貴人家有一塊雞血石的印章,感覺地位無形中提高了。


    藍田玉自古就是好東西,比雞血石好炒,雞血石還得刻意往外漏一些,讓其在市麵上流動。


    藍田玉好的一些古代傳下來的,始終作為傳家之寶,再把古代寫藍田玉的詩詞都找一找。


    跟在隊伍後麵的百姓上了車,今天要強行軍一次,不然得走到晚上。


    大家打算下去抵達藍田縣,稍微休整,把貨物什麽的放到船上,晚上睡一覺,明天中午抵達原來的長安城所在。


    大的機械設備已經通過船走黃河送到地方,包括河南一部分、河北一部分、山東一部分、北平一部分。


    多出來的大牲口給別人用,尤其是小丘陵的地方,大型機械上不去,牲口幫著耕地,那種山上的土壤通常都不錯。


    路上,大隊人馬趁著馬和騾子休息吃喝的時候,隊伍停一下,吃早上帶的包子,裏麵放了五香粉,鹽也多,沒有時間擺桌子蘸醋和醬油,就那麽拿著吃。


    倒是下丘村的隊伍特殊,他們有桌子,跟著四個親王一起吃,人可以堅持著趕路,牲口那麽趕必然廢掉。


    “山上的路還有人走嗎?”朱樉把藍田縣跟著的人喊過來,請他們一起吃,專門做了點野菜蛋花湯,別人沒有,隻有水囊裏的白開水。


    去洛南縣的藍田縣百姓有二百餘人,其中有三個裏長,他們知道迎接秦王,百姓有走親戚的正好一起。


    那麽必然要跟著,能看一眼秦王殿下就是福分,哪想到還被單獨叫過來吃包子,有小菜和湯。


    “迴殿下問,有走的,山上都是石頭,之前殿下的隊伍過來把路修上了,山上始終有窩棚和修路的工具。


    咱們百姓很聽話,不偷工具,走路的時候順便幫忙維護路,路越修越好。


    大家需要做磨盤采石頭,就去那上麵找,然後拖下山,放十來根木頭就行,滾著走。


    咱們願意拿大石頭,一塊大石頭可以做兩三套大磨,小磨更多。


    要麽就是用來鑿成碾子、滾子、石舂。


    還有工匠過去,直接在山上用石頭鑿出來水槽,把麥飯石放進去靜水。


    帶著牲口上上的時候馱水,加上石頭的爐灶等器皿,在那裏能直接燒水喝。


    別看這邊修了大路,有的人家就在山腳下,從山腳下走到大路的距離遠,不如翻山。


    山上寸草不生,沒有野獸,安全,咱們像獵人小屋一樣在那裏維護著。”


    一個裏長利索地迴答著,山路需要爬山,看著比不上大路,但要看住的地方,翻個山的距離是三十裏,走大路要走五十裏,顯然走山劃算。


    有人就是要去洛南東邊山腳下的村子,不去別處。


    山上的路之前軍隊修的,留下工具,百姓們自己路過的時候修一下,大家都修,路就好走了。


    朱樉頷首:“不錯,山上幹不了別的,全是石頭,種豆子都種不了,沒水。


    總不能把土挑上去,然後再把水也馱上去,何苦來哉!不劃算,有那力氣去別的幹活豈不是更好?


    裏長,你說要是弄個軌道,跟礦山一樣,把車送上去,然後裝石頭滑下來行不行?”


    朱樉想到了礦區的軌道車,百姓用石頭做東西,用滾木來迴放著搬運石頭太累了,還得有人用繩子拽,控製住。


    軌道車哪怕是木頭的,包一層鐵,運石頭也夠用,拿麻繩即可,好的麻繩很結實的,不怕斷了,時間長了有磨損,就換一條繩子。


    裏長突然沉默,使勁地想想,組織好語言:“殿下的法子好,軌道鋪就的時候,正好從山腳那裏炸大石頭,然後當成軌道的枕木。”


    朱樉:“……”


    朱棡、朱棣、朱橚三人:“……”


    他們聽出來了,有炸藥的話,為什麽非要去山上采石頭?直接在下麵炸呀!一炸就能解決很多百姓打造石磨的石頭了。


    顯然裏長是不想在外人麵前否決朱樉的話,那樣是不是不好?


    “不要軌道了,以後這條路修鐵軌,不需要又上山又下山的軌道,咱留好的炸藥,用雷管的,炸大石頭。


    將來大家采石頭就別往上走了,不夠咱們還是要把階梯多平整一下,順便用石頭做成蓄水池。


    遇到雨天,多多儲備水,放麥飯石,加上柴火、糧食,就當獵人小屋那樣使喚。”


    朱樉很坦然地承認錯誤,不幹了。


    “多謝殿下。”這個裏長感謝,他也聽出來人家下丘村裏長話裏的意思。


    其他的人不知道情況,跟著喊謝謝,反正謝就對了,保證有好事兒。


    “不用謝咱!牲口休息好了,咱們繼續趕路,那個藍田縣的知縣祁午想是在等著咱。”


    朱樉擺擺手,繼續吃包子,想起了當地的知縣。


    沒了今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