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朱元璋想著一個字一百文,看向裏長。


    “陛下,吳王殿下,這裏麵有個事情,商人派人手到其他地方,不是一個商人派,是許多商人都有人。”裏長提醒。


    朱橚露出茫然的神色,沒明白,許多商人難道就不發電報了?


    朱元璋恍然:“商人多了,當一個地方出現缺東西的時候,他們的人手會紛紛向他們傳遞消息。


    那樣就不是一個商人組織貨物運過去,大家一起運,若是判斷不好,不但賺不到錢,甚至會賠錢。


    最先賣貨向那裏送的商人在買貨的時候價錢低,過去後賣得高。


    若是買慢了,這邊的價格漲上來,那邊的又低了,自然要賠錢。”


    “啊!”朱橚這次懂了:“既然如此,還是十文吧!十文也不少了。”


    “殿下,可按照使用的人數來調整,若人多,整天排隊發報,就多收錢,若人少,自然要降價。


    等以後電話線鋪出去,還可以打電話,那個價錢高一些,一分鍾收一貫錢想來沒問題。


    因為線路有限,電話線也是錢啊!在便民處之間拉幾條線,想來商人願意支付。”


    裏長沒確定最終價格,物以稀為貴,看消費能力,憨憨說二百文一個字的電報都會有人用。


    這麽想著,裏長看憨憨,憨憨那裏遞過來烤好的羊肉串。


    朱聞天確實說過,他是按照清朝末年時候的電報價格來算的,發兩個字將近一個大洋。


    換成八十年代的話,月平均收入五十元,電報一角四,能發三百五十八個字。


    南京百姓平均收入在八百文,一個字十文錢,隻能發八十個字。


    官府發電報不花錢,就是給他們用的,軍隊自然也不花錢,都不是盈利部門。


    百貨商店屬於央企,它需要單獨核算,有利潤的。


    故此裏長說完電話的事情,又提業務分離的問題。


    “陛下,電報部門單獨核算,若百貨商店使用正常的電報業務,也得花錢。


    若使用自己的電報機,則不花錢,包括其他咱們的買賣。


    如果有需要,百貨商店的電報也可以讓商人有償使用。


    眼下還得造設備,同時把電報的線路和地點、編號確定。


    無線電報的優點是節省電線,缺點則是數量多的話,周圍的電報機全能收到信號,比較亂。”


    裏長說完,端起啤酒喝一口,說話說得都渴了。


    朱元璋跟著喝口,拿起串羊肉串:“交給他們操心去吧!咱隻管等著收錢,咱缺錢。唉!”


    大家點頭,表示支持,確實缺錢,軍隊的武器得造、鐵路要鋪、電話線得拉、蒸汽機和其他機械得生產、儲備糧需要錢買……


    沒錢的時候抓心撓肝的,最後不得不發行寶鈔。


    現在賺錢多了,花錢也多,大明交通和水利的基礎建設,曾經是用百姓一個月的勞役來完成。


    來迴組織人手特別耽誤事情,有的百姓沒有田地,隻能依靠幹別的活賺錢。


    修河堤的話,必須分開來,在百姓農忙的時候停,沒有地的人幹一個月,換著上。


    這種模式不好,不夠專業,百姓不熟練另一種活計,非要讓他們去做一個月的工,效率低,還容易出現傷亡的情況。


    想要專業的、高效率的,找沒有土地的人,給他們錢,他們修一個河堤用半年時間,半年都是屬於他們。


    等一段河堤修完,附近還有要修的,再把他們拉過去幹,如工業區工匠們。


    “把風扇打開,咱還說呢,咋如此熱?”


    朱元璋吃個串兒,感受著中午的氣溫,讓開電風扇。


    電風扇簡單,就一個電機帶著扇葉旋轉,外麵加個網罩,避免傷到人。


    實際上小孩子把手放到那裏都沒問題,設計的時候控製著轉速和力度,寧肯風小一點,也不能出意外情況。


    過完了穀雨後的南京熱,江南皆這般,不像東北和北方,有的地方還冷著呢!河裏的冰剛融化完不長時間。


    風扇一吹,朱元璋擦擦汗:“現在電話線拉到了周圍的幾個府,當試試看收費,在便民處留一部電話,按宜長說的,一分鍾一貫。


    沒有人打的話,就便宜一點,咱主要是拿來賺錢,不要小看這個,總歸能把電話線的錢一點點收迴來。


    一貫錢就是一千個銅錢,也能拉出來不少的電話線,宜長有沒有安排?”


    裏長先起身,把對著吹的風扇朝牆,這樣更柔和一些。


    重新落座才說:“由於電話找人需要人在,故此可以兩分鍾的通話時間,需要迴撥……”


    這個事情早說過了,打電話叫人,那邊先打過來,這邊找人,讓人到這裏再撥迴去,等待的時間不一定多少,然後叫到哪個哪個接聽。


    單向收費就行,一部電話許多人就等吧!


    等著裏長說完,飯也就吃完。


    ……


    當天晚上便民處那裏就拉線放電話,這個好通知,一個電話打過去,附近的州府立即安排。


    於是太陽升起,又被烏雲遮擋,並且雨水落下的時候,便民處的所在就有商人在等。


    便民處有休息的地方,商人就不用四處跑,隨時能夠在這裏招工或者買賣。


    屬於十二個時辰營業,加上吃喝什麽的,賺錢。


    昨天晚上開始布線,商人們便打聽,這是要作甚?當聽到有電話安裝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就睡不著了。


    他們知道什麽是電話,朝廷貼出告示了,說不讓百姓去碰那個電話線,屬於朝廷的重要東西,用來在各地及時通信的,碰了就是死罪。


    拉電話線的人都知道這個的用途,商人自然也清楚,他們原本還以為與自己無關。


    這可是千裏傳音的好東西,朝廷的,哪曾想便民處要給大家準備。


    費用也打聽到了,一貫錢兩分鍾,分鍾明白,便民處有擺鍾,有分針和秒針。


    秒針轉一圈就是一分鍾,一千文能夠占用轉兩圈的時間。


    有的商人買賣大,自己在這裏的便民處,合夥人或手下在另外的便民處。


    他們就想試一下,看能不能通過電話喊到那邊的人手。


    “電話能夠連上了,現在隻有六個府可以通話,都在那寫著呢,包括規則,你們自己看。”


    便民處的人專門分出來一個負責電話,同時收費。


    沒了今天,今年的冬天太冷了。大家注意保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