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真人似的,畫的畫哪比得上?”


    “畫畫不好,要呆很長時間,讓別人照著畫,這個好,一下就可以了。”


    “多少錢弄一張合適?陛下問咱們。”


    “看有多少錢,錢多了,十貫八貫的不覺得貴,錢少了幾文錢舍不得。”


    “說是要用賣照片的錢給大明百姓拍戶籍照,往後作假費勁嘍!”


    晚飯的時候,後宮的一群人在她們的範圍內傳遞著今天下午拍攝,並洗出來的照片。


    她們都畫過像,畫得並不好,反正跟她們在鏡子裏看到的自己不像。


    現在遇到了照相,這個像,一模一樣,一次就把自己和周圍的景色都給‘畫’下來了。


    決定下次多換幾套漂亮的衣服再照,孩子們也一樣,孩子們照的相片都在這裏。


    ……


    朱元璋所在的吃飯位置更不用說,他今天下午照了十張照片,不是不想繼續照,是村子的膠片用完了。


    需要等下次,村子裏多做出來,才能放開了照,隻要材料夠,批量製作的話很快。


    文臣和武將們互相傳看著,包括馬皇後的十一張照片,其實第十一張是二人的合影。


    文武百官眼熱,中午看的是黑白的,現在變成了有顏色的,有顏色的好看,與真的沒什麽區別。


    “陛下,這個錢多嗎?”胡惟庸代表大家問出來都想知道的話,意思是咱能來一下不。


    “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來,村子得先做出來照的東西,照的是一個東西,現在這個印上的是另一個東西。


    那個叫膠片,這個叫相紙,膠片先把你給照下來,然後再用一種辦法弄到相紙上。


    一個膠片可以做出來很多相片,咱和後宮的底片留在村子裏,自己不好保存,萬一相片沒了,找村子要底片再洗。”


    朱元璋一點廢話沒有,直接告訴大家過十幾天來照相,一般都願意照個單人的照,再照個全家人的。


    “謝陛下!”胡惟庸達到目的,趕緊道謝。


    其他人跟著感謝,同時期待下丘村繼續努力,每當下丘村有好東西的時候,大家就能享受到。


    “諸位說說,這照相照一次,多少錢合適?咱賣給夷人。”


    朱元璋趁機詢問,強調不是要收大家的錢。


    “陛下,臣若有錢,二十貫一張是行的,這跟照鏡子似的,後麵還有景色。”吏部尚書呂熙發言。


    同為吏部尚書的詹同跟著說:“陛下,咱想著是這樣,夷人到了咱大明,換了貨物後,是不是想著如何迴去跟他們的皇帝、國王、酋長等頭頭說。


    口說無憑,若是有一套這個……相片,拿迴去給大家看,那麽此人必然就獲得了更多的認可,比如十萬貫的手表。


    東西越少越貴,越是提前買了送迴去價值越大,大明這麽大,誰不想自己站在漂亮的地方多拍幾張照片?”


    他的話一說,其他官員眼睛都亮了,覺得是這麽個道理,一說外麵什麽樣,隻能靠別人講解。


    若是換成一大堆照片,一張張看著,豈不是相當於親眼所見?


    刑部尚書劉仁想著便出聲:“陛下,外麵說有一種稀奇的野獸咱不知道長啥樣,有人拍了照片拿迴來,看一次收個幾文錢,想來會有人願意看吧?”


    “這個一般需要先獻給咱,不過你說得對,就是十萬貫的手表叫價有了,一直沒人買啊!那可是一億文啊!


    咱跟著他們換東西,換了有一年,才換了幾百萬貫,他們舍不得拿出來幾十分之一買那個。


    到時候如果拍照的也嫌貴,他們不願意買,豈不是……”


    “陛下,急報。”一個太監從外麵匆匆跑進來,滿臉喜色。


    “陛下,手表賣出去了,年前賣出去的,由於路遠,消息才傳迴來,放在那的三塊手表全賣了。”太監腰彎得快與地麵平行了。


    朱元璋:“……”


    群臣:“……”


    就連朱聞天都:“……”


    朱聞天知道十萬貫的價錢是大家經過分析定的,然後就一直沒有成交,送過去三塊手表讓夷人看,看的夷人多,但就是看看。


    沒想到現在一下子就全成交了,那可是一億文,能買很多大米了。


    不說旁的,下丘村一條街的房子和圖書館的房子,包括後來的改造、裝修,加起來也就是一塊表的錢。


    大明之前的朝廷一年財政收入才三百多萬貫,拿出來三十分之一買塊表,呃……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朱元璋知道了,而且確實想要,又在夷人的手裏,能夠湊出來閑錢的話,說不定就買了。


    至少要拿過來拆了看看裏麵長啥樣,能不能仿造。


    那麽夷人買,想是也如此考慮的,一個是獻給上麵,一群人聯合起來買,要麽是買兩塊,一塊獻上去,一塊自己拆了研究。


    “裏長,那手表能夠仿製嗎?”工部尚書李敏顯然想到了同樣的問題,有人下決心買,必然會琢磨著造。


    “李尚書我給你工具,伱把表拆開看一下,就知道能不能造了,關鍵不是零件的問題,而是太小了。


    裏麵的遊絲,也就是發條,需要特殊的金屬,否則沒有那麽好的彈性。


    憑借現在大明工匠都造不出來,更不用說外麵的夷人,拆完了他們都裝不迴去。


    隻是下一步咱們還賣嗎?十萬貫一塊表,能買的人很少,換成有一千貫一塊表,想來有人會願意擁有。”


    裏長保證不會被仿製,他考慮怎麽能夠多賣錢,一百塊一千貫的手表就能抵上一塊十萬貫的。


    究竟哪一個劃算?擁有一千貫購買力的人有多少?如果有一百個,那就不能賣一千貫。


    “這個賣表的錢得算在今年了,去年的賬目已經攏好。咱先吃飯,邊吃邊說,今日還要留下,明天諸卿再迴去。”


    朱元璋在高興的時候,決定先穩定下情緒,要求文武官員慢點吃,今天不走了。


    群臣紛紛答應,他們也願意在下丘村住,家眷可以得到照顧,尤其是老人與孩子。


    晚上就是為了喝酒,有的人喝白酒藥酒,有的喝黃酒藥酒,有的喝啤酒,啤酒沒有藥酒。


    當然還有果酒,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很多過子的果酒,如桑葚酒,這個比較不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