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咱知道的,有人告訴咱太原府不好,說比不上二哥和四弟的封地,咱把名單都記下來了,給……”


    “別給我,給父皇,其實你也無須給父皇,父皇那裏應該有名單。”


    朱樉打斷三弟的話,自己堅決不能要名單,不歸自己管,自己隻負責盡量教導弟弟。


    “好呢!咱在找人安排過去,建大棚和青貯池。王府不用修得太華麗,大體的宮殿有了,咱過去再慢慢修。


    正好把工匠抽調出來幹利民的事情,百姓有錢了,咱才能有錢啊!


    咱把修宮殿的錢先用在百姓身上,等咱再修的時候,錢不會缺。”


    朱棡也決定采取宮殿緩建,抽調工匠搞利民工程的模式。


    百姓有錢才能消費,消費就有商稅,田賦是定死的,難以改變,商稅卻不是。


    多收田賦,父皇保證要訓斥的,即便百姓糧食增產。


    商稅為三十稅一,想辦法從這方麵撈錢,然後往外賣東西,以王府名義來賣,跟宮裏賣東西一樣。


    至於怎麽賣,相信下丘村會給出完美答案。


    ……


    麥到芒種秫到秋,黃豆白露往家收。


    白露這天,朱元璋帶著宮中一大群人出巡,去下丘村,其實要到石臼湖和丹陽湖那裏停一下的。


    看農諺就知道,黃豆和高粱是一起收的,這就是為什麽收完麥子後大豆與高粱套種的原因。


    大豆幫高粱固氮,高粱為大豆遮陽。


    石臼湖的百姓不種高粱,他們就是小麥接大豆,種了很大一片。


    沒有存糧的時候,他們不敢隨便種,種了出問題搭種子和人工,越如此越沒糧。


    有了餘糧後,他們敢賭,賭輸了可以從頭再來,不至於餓死,賭贏了就賺大了。


    下丘村為他們托底,加上有過路經濟,他們收入增加,那就種唄!


    朱元璋第一站選擇石臼湖所在,下丘村留下一部分人看家,就是上次去北地的二十個人。


    他們可以找太子府的幫忙,市場那邊的買賣剩一個,就是收攤位費的那個,下丘村的攤子就留一個做炒菜的讓學徒們練手。


    原來的村老,看著要不行了的,現在反而紅光滿麵,愈發精神。


    年歲大的人不像小娃娃,新陳代謝快,給點好東西就立即反應出來。


    歲數大的人的長時間補,才能一點點變成現在的樣子。


    大家上船,之前那收兩千石的海船是旗艦,它繞一圈過來的。


    被橋攔著,不能拆橋,它的高度又太高了,哪怕堆石頭也無法把它給堆矮了。


    它就走長江到黃池河、入丹陽湖、進石臼湖、順真胭脂河與秦淮河抵達那個橋的另一邊。


    兩地之間直線距離不到二裏,結果需要跑出去幾百裏。


    “咱當初若有這些個蒸汽機船,何必打得那麽辛苦?真是拚了。有現在的實力,欺負死他陳友諒。”


    朱元璋上了船,使勁跺跺甲板,生出無限感慨。


    他自己都承認,如果再與陳友諒打一次水戰,他是沒底氣的。


    那一場鄱陽湖水戰,是老天爺站在了他的一方,當然也有陳友諒指揮失誤的緣故。


    “重八說得是呢!若陳友諒有如此的人支持,他退到洞庭湖等地方潛心發展,真是太可怕了。”


    馬皇後感受到了自己男人的後怕,就說著怕。


    結果她說完,朱元璋反而挺了挺胸:“老天爺站在咱一邊,下丘村也是咱一方的。”


    見他如此,馬皇後就不出聲了,臉上帶著笑容看周圍的景色。


    孫貴妃在旁邊看著、聽著,同樣露出笑容,她始終都不敢想要取代馬皇後的地位,就因為如此。


    她知道自己是因為漂亮,用容貌和體貼來征服陛下。


    而皇後姐姐則是在坤寧宮裏追著陛下打,邊打邊罵,陛下隻能抱頭鼠竄。


    皇後姐姐有時跟陛下說話是夾槍帶棒的,比如陛下要處理宮女,皇後姐姐要保,直接就說,這個事情對,你是陛下,朝堂上的律法一定可以這樣。


    關鍵後宮的宮女所犯錯誤不在律法當中,陛下就隻能放過宮女。


    其實不是律法的問題,是態度,聽話聽音。


    經過前期‘預熱’之後,船隊出發,逆流朝著石臼湖的方向前進,岸邊有馬隊和馬車隨行。


    “宜長呢?”在秦淮河上航行一段時間,朱元璋發現少了人。


    “帶著下丘村的孩子在動力艙看情況呢!他夫人也在。”馬皇後知道情況。


    朱元璋扭頭看看,甲板上都是下丘村和自己的孩子,女眷就馬皇後和孫貴妃,便出聲:“請上來,聊聊。”


    他明白妹子的意思,朱宜長帶著婆娘過來,就是方便接觸。


    要對等,不然自己帶著皇後和貴妃,那邊就裏長一個男人,怎麽相處?


    裏長跟憨憨等人上來,裏長的媳婦兒很自然地與馬皇後和孫貴妃湊到一起說話。


    然後就是二德子的媳婦兒過來麵對太子妃,朱標跟二弟、三弟呆在父皇和下丘村孩子隊伍的身旁。


    這是最簡單的禮節,沒去細糾,否則雙方就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下丘村的孩子跟朱標見麵就點點頭,太熟悉了,無法客氣,客氣就是距離。


    “宜長,這邊坐,憨憨,你站在咱旁邊保護咱,咱請吃你肉串,看旁邊烤著呢!”


    朱元璋招唿裏長,更不能冷落了下丘村的守村人。


    “烤,我,去,行,飛,能,嗯!嘿嘿嘿嘿!”朱聞天說著到旁邊的烤架處搶過主烤的位置。


    他才不願意傻站著呢!船高,誰能找到攻擊的角度?


    別看這迴整個隊伍就出動了一萬五千人,工匠占三千,其他的後宮的人加上大臣們等等兩千,那也沒問題的。


    這一萬軍士全裝備了後裝紙殼彈的槍,人手一支轉輪式燧發槍。


    後裝彈的槍管裏麵有膛線,上麵有準星和照門。


    這部隊遇到十萬敵人突然出現,根本不會慌,直接處理掉,一打十很正常。


    既然如此,朱聞天選擇跑過去烤串兒,自己還能多吃點,邊烤邊吃,他飯量大。


    “宜長,有幾成把握?”朱元璋沒去管憨憨,他更關心此行的成功率。


    “陛下,帶了許多更換的零件,不行就換,又不是打仗,你死我活的,新的東西需要嚐試,有容錯率,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為創新鼓勵。”


    裏長不說能不能成功,他也不在乎,不行就改唄!這玩意兒不死人,陛下在又如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