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的棚子和冶煉的爐子火始終不熄,翻砂工每天隻睡四個時辰。


    去捕魚的人在爬犁上睡覺,把魚送迴來,還要擺放好位置。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大家有了主心骨,對未來充滿了盼頭,好生活就要來了。


    好處是實實在在的,不管是將士,還是牧民,有魚肉吃,牧民的孩子偶爾還會得到爆米花棒和用鍋爐爆的米花。


    尤為重要的是以前一到冬天,牧民會有人生病去世,今年沒有,生病由太醫們出手。


    洗手有肥皂,喝熱水,帳篷中又殺菌,生病的幾率非常小,加上吃魚肉補充營養,身體抵抗力增強。


    牧民們把所有不用的皮毛全部獻了出來,大家製作狗皮帽和狗皮手套。


    每天半個時辰,有人負責給講課,教識字與算術。


    手上和臉上能夠塗石蠟與石脂禦寒,缺牙的人給鑲牙,金子內芯的牙,牧民們不會賣。


    有個好牙口,比賣金子強,他們有的時候需要吃肉、啃骨頭,牙沒了隻能吃稀的。


    金子是北元皇帝等人留下的,正好用上,在這裏金子不值錢,因為不能吃。


    有的品相不好的珍珠都給磨成粉給人開方子吃了,牧民看著太醫磨珍珠,然後給自己配藥。


    尤其是小寶寶驚悸、夜啼,值錢的珍珠成了粉,加入到藥中,喝完見效。


    牧民們愈發擁護太子,太醫說的,太子殿下告訴,但凡能用在百姓身上的東西,不計較價錢,隻在乎平安。


    牧民們從來沒有感受到這等關懷和恩澤,現在大家都冷,需要皮毛,就把家裏儲備拿出來。


    臘月十二,提前幾天,鑄鐵的爐子、鐵皮煙囪和各種鐵製工具,包括鍋、刀、矛頭、箭頭,紛紛送到牧民的家中。


    五千工匠中有一千會打鐵的工匠帶著將士們打造東西,采鐵礦的軍隊迴來,夠用了,挖煤的繼續。


    牧民家中的女人用大鐵鍋在河邊洗煤,洗好的煤也有她們家裏用的。


    迴來的軍隊休整兩天,沿河出去安營紮寨捕魚。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魚匯聚,幹草紮成捆,已經打過冰窟窿的位置,隔一段選個位置。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是幹什麽用的,因為不養魚,這個是北方地區養魚人冬天用的手段。


    尤其是池塘養魚,一般會把收完玉米的秧子、高粱稈子、稻草捆子放進去一半,凍上了後,可以為池塘的魚提供氧氣。


    魚會遊到這個附近唿吸,如此池塘一冬天上麵結冰,魚卻不死。


    大明的南方用不上,北方誰養魚啊?對,南方也不養,直接從河湖捕撈。


    現在用出來,魚就匯聚,下一次從旁邊鑽孔下網,捕撈更容易。


    不過網孔必須大,不能下絕戶網,已經屬於大明的地方了,將來年年捕撈。


    “果然人多力量大,所有的帳篷全有爐子。”


    朱樉帶著狗皮帽子和手悶子,不怕冷地來到城牆上。


    他看一個個帳篷中冒的煙,發出感慨。


    裏長不願意上來,被硬拉著來的,他看到的則是帳篷之間距離近了。


    “大家都生爐子,近了互相影響,要再分散一下,煤還是不錯的,煙塵小,含硫低。”


    裏長說出自己的看法,實際上屬於行政命令,朱標兄弟不會反駁。


    煤確實是好煤,含硫少,又水洗了,選出來的都是塊煤。


    人多,心又齊,幹活效率高,硬是又開出來一百畝地,把大棚蓋上了。


    讓同樣站在城牆上被冷風吹的朱聞天想到了曾經的某個時代,那時百姓也是如此。


    這二百零二畝的大棚不會拆,夏天可以拿來育種,冬天種菜。


    最開始的兩畝大棚中的青菜已經能吃了,這個青菜是統稱,不是單指某一種。


    後來的一百畝地裏的葉子菜也快到收獲的時刻,至於後麵種的,需要過完春節才行,正月初十前。


    牧民們一家家喜氣洋洋的,有鐵爐子嘍!鐵鍋、菜刀、鐵勺子……


    哎呀!原來可以有如此多的鐵製家什,不敢想呢!


    牧民們按照以前的鐵器價格來計算,一口鐵鍋可了不得,何況給的不是一口,大小一套三口。


    一個大的燉菜用,一個小的是炒鍋,還有一個也不大,平底的煎鍋。


    菜刀送一組,連剪子和逢衣針都有,加上兩個銅頂針。


    這些東西,牧民覺得十年賺不迴來,換成平時,他們不會要如此珍貴的禮物,還不起。


    正如他們不會去管其他的牧民借鹽一樣,鹽就是生命,管別人借鹽,說明自己到了承受不住的時候了。


    別人不借,是仇啊!容易殺人搶的。


    別人若是借,拿什麽來還?或許別人也沒有多少鹽了。


    所以借鹽的時候,會側麵提一句,對方能聽懂,若對方願意借,就會把鹽混合在馬糞或者牛糞、羊糞中,用個東西遞過來。


    意思是沒借你鹽,你也別宣傳,萬一別人都來借鹽怎麽辦?同時也不要求你還。


    涉及到生存的東西,永遠都是最寶貴的。


    但牧民偏偏要了這些東西,包括之前的鹽和吃的藥。


    他們不是跟個人借,要表忠心,大明皇帝和太子的恩德,以後就是大明人,北元再打迴來時,得一起打北元。


    北元若是贏了,自己的東西就沒了,北元的皇帝和太子可沒給過。


    拿到了東西的牧民開心,正好休息的人唱歌跳舞,也不怕冷。


    尤其是馬頭琴的聲音,聽著像講故事一樣,用的是絲線的弦和馬尾的弓。


    音樂這個東西不分樂器,心情好的時候,什麽樂器都能表達出來。


    馬頭琴居然拉出來了非常歡快的節奏,大家聽了跟著開心。


    朱樉享受一會兒,扭頭看裏長:“裏長,你會嗎?”


    裏長:“不曾學,咱有會的,賜宴時候的隊伍。”


    裏長提醒,你們府裏那麽多好手,你問我,我上哪去學啊?


    “果然人力有窮時啊!不對!你們村有八音盒,能造出來八音盒,豈會不曉得這些個樂器?”


    朱樉剛遺憾,突然反應過來,那個八音盒可好聽了,是一種樂器,能製造一種新樂器的人,他難道不會其他樂器?


    裏長同樣一愣,隨即笑了:“對對對,以後找機會學學。”


    今天就三更,之後補,昨天跑太遠了,累,今天又修電腦,心神都耗掉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