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拿出來,展開,朱標、朱樉一同看。
果然,就這處位置是兩條河最近的地點,不管南邊還是北麵,隻有這個位置最適合當市場。
百姓自己選擇,什麽地點好不好,他們多年來總結出答案了。
龍亢鎮距離懷遠縣的縣城七十五裏,太子的隊伍用船隻運輸大量的東西後,牲口增加,屬於半輕裝前進。
他們都走了半天的時間,其他百姓,尤其是西肥水的,他們怎麽可能順流跑到懷遠縣下遊一段位置,再折返迴懷遠縣交易?
順流倒是快了,迴來呢?劃著船慢慢走唄?加上折轉的距離,八十多裏地啊!
百姓又不傻,他們正好找到了此處,於是想不成集市都不行。
朱標看裏長:“若行軍打仗,有裏長在,將領當省去多少心神?”
“太子殿下謬讚了,這不算什麽,有人能從每個地方的曆代地理誌描述的地形地貌與河流推算出當下的那裏大概的山川河流情況。
如唐朝唐太宗時代的一處山,高六百尺,北邊河流經過,河寬二百二十尺。
到了宋仁宗時候,山高六百一十尺,北邊河流有轉,河寬二百尺。
再到元明宗,同樣一座山,高六百二十尺,北邊河流南凹,河寬二百六十尺。
曆代地理誌中,同一座山,同一條河的說法都不一樣,它就是變動的。
通過變動,即便沒有親眼所見,亦能猜個大概情況。”
裏長在說憨憨,憨憨就有這本事。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憨憨不但知道前朝的,還知道後麵的。
至於為什麽不畫出來……那會累死他,他隻能遇到某一個地方後去迴憶當地的情況。
關鍵有時候的地理誌隨著戰爭的損毀而遺失,這才是最可悲的。
但凡有點文明的朝代,都會努力把前朝延續下來的書籍,尤其是地理誌保存好。
朱聞天的時候有說元朝野蠻的,也有說清朝野蠻的,但不管如何,人家也努力保存地理誌,同時寫斷代史。
真正的野蠻是把一個文明曾經的傳承毀滅,把會說那個文明話和認識字的人殺光。
瑪雅的文明斷了、天竺的文明斷了,以及尼羅河的……
“用地理誌來推算?”朱標不知道曆史最後什麽樣,他此刻渾身發麻,嚇的。
他知道裏長說的人是誰,需要背下來地理誌,而且曆朝曆代的,從中尋找規律。
這個……危素不行,曾魯也不行,兩個人已經夠厲害了。
“估計是記性好一些吧!”裏長一副淡然的樣子。
“裏長所言甚是,記性好一些。”朱標選擇了點頭附和,行,沒毛病。
隊伍再前進一會兒,他所在的位置就到了集市上。
這裏是個鎮子,不過看不到種稻子等作物的地方,隻有種菜的。
“哎?裏長!”朱標看到情況,扭頭。
“本來地勢就低,又是兩條河流中間,總被衝。
如之前的石臼湖周圍一樣,大家不願意種糧食。
殿下看,他們種草,種草可以用來喂牲口,高的地方種大豆。
這個大豆如果老天爺賞臉,就能收獲豆子,若不賞臉,下大雨,他們就割了豆秧喂牲口。
至於黃瓜、茄子、生菜、豇豆等蔬菜,衝就衝了吧!”
裏長掃兩眼就知道當地的百姓怎麽考慮的了,石臼湖那邊的百姓一樣選擇。
人家收完麥子就種大豆,說死不種水稻,怕漲水。
大豆有個特性啊!提前割了也能拿來為牲口,還是好飼料呢!
水稻種下,一漲水,提前割了喂什麽?
大豆是旱田,說割就割,水稻是水田,一腳深一腳淺,趟著水、踩著泥去割?
大豆提前收割,至少還能吃個毛豆,水稻漿還沒滿,割完曬一曬,能脫粒出芝麻大的大米?
大豆的秧子叫豆秧,牲畜可以吃,水稻的叫稻草,牲畜也能吃,隻是吃完掉膘。
朱標深以為然:“看樣子百姓早想好了退路,本地是集市,種的東西最好能喂養牲畜。”
他再看看,更清楚了,集市最多搭個簡陋的棚子,上麵用茅草遮擋,防雨的。
其他的都是攤子,放個草簾子在地上,有的甚至草席子都沒有,直接放。
擺攤的百姓知道太子和秦王來了,不過提前被告知不用下跪,該幹啥就幹啥,故此一個個好奇地看著太子溜達。
旁邊有人給百姓發香皂和爆米花棒,朱聞天最緊張,但肌肉卻處在半放鬆狀態下。
他不是要殺人,而是準備隨時一手一個拉著朱標和朱樉撲在地上。
他飛簽子射程有限,別人遠距離用弓弩,他打不到人家。
下丘村的孩子們在朱標和朱樉周圍,人手一個轉輪後裝彈的小手槍。
朱標都不認識那個小槍,就這小東西,槍管裏麵有膛線。
最有意思的是,下丘村的孩子們眼睛上戴墨鏡,他們能看到別人的眼睛,別人看不到他們的眼睛。
“裏長,這個是近視鏡,還是花鏡?”
朱樉懵了,之前大家都好好的,怎麽一戴上這個鏡子,就感覺跟下丘村的好朋友距離遠了?
“殿下,都不是,別想太多,這個就是為了讓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眼睛看向何處,更方便保護人。”
裏長理解朱樉的心情,看不到別人的眼睛,便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正常來說,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是種尊重,看著說話人的眼睛也是種尊重。
當一方把眼睛遮擋起來的時候,另一方就別扭了。
“哦哦,好,給我一個,我也試試。”朱樉又高興起來。
“阿姐,這黃瓜怎麽賣的啊?頂花帶刺兒的,瞧著新鮮。”
朱標蹲在一個賣黃瓜、茄子、豇豆的攤子前麵,詢問價錢。
“太子殿下你拿走,都拿走。”對方其實都四十來歲了,臉色煞白。
朱標:“……”
咱是搶百姓菜的人嗎?咱就是問問。
場麵瞬間僵持,官員都懵了。
“買,錢,給,嗯!嘿嘿嘿嘿!”關鍵時刻,憨憨出手,掏出來一大把銅錢扔到對方身邊。
“多了多了,你給這麽多錢幹什麽啊?我這都是論堆賣的,加起來才二十錢。”
賣菜的人看到銅錢,一邊撿一邊說,很怕哪個銅錢沒看到撿漏了。
朱標突然扭頭看憨憨,就見憨憨已經蹲下,拿起根黃瓜用手搓啊搓的,然後哢嚓咬一口:“嗯!好吃呢!”
(本章完)
果然,就這處位置是兩條河最近的地點,不管南邊還是北麵,隻有這個位置最適合當市場。
百姓自己選擇,什麽地點好不好,他們多年來總結出答案了。
龍亢鎮距離懷遠縣的縣城七十五裏,太子的隊伍用船隻運輸大量的東西後,牲口增加,屬於半輕裝前進。
他們都走了半天的時間,其他百姓,尤其是西肥水的,他們怎麽可能順流跑到懷遠縣下遊一段位置,再折返迴懷遠縣交易?
順流倒是快了,迴來呢?劃著船慢慢走唄?加上折轉的距離,八十多裏地啊!
百姓又不傻,他們正好找到了此處,於是想不成集市都不行。
朱標看裏長:“若行軍打仗,有裏長在,將領當省去多少心神?”
“太子殿下謬讚了,這不算什麽,有人能從每個地方的曆代地理誌描述的地形地貌與河流推算出當下的那裏大概的山川河流情況。
如唐朝唐太宗時代的一處山,高六百尺,北邊河流經過,河寬二百二十尺。
到了宋仁宗時候,山高六百一十尺,北邊河流有轉,河寬二百尺。
再到元明宗,同樣一座山,高六百二十尺,北邊河流南凹,河寬二百六十尺。
曆代地理誌中,同一座山,同一條河的說法都不一樣,它就是變動的。
通過變動,即便沒有親眼所見,亦能猜個大概情況。”
裏長在說憨憨,憨憨就有這本事。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憨憨不但知道前朝的,還知道後麵的。
至於為什麽不畫出來……那會累死他,他隻能遇到某一個地方後去迴憶當地的情況。
關鍵有時候的地理誌隨著戰爭的損毀而遺失,這才是最可悲的。
但凡有點文明的朝代,都會努力把前朝延續下來的書籍,尤其是地理誌保存好。
朱聞天的時候有說元朝野蠻的,也有說清朝野蠻的,但不管如何,人家也努力保存地理誌,同時寫斷代史。
真正的野蠻是把一個文明曾經的傳承毀滅,把會說那個文明話和認識字的人殺光。
瑪雅的文明斷了、天竺的文明斷了,以及尼羅河的……
“用地理誌來推算?”朱標不知道曆史最後什麽樣,他此刻渾身發麻,嚇的。
他知道裏長說的人是誰,需要背下來地理誌,而且曆朝曆代的,從中尋找規律。
這個……危素不行,曾魯也不行,兩個人已經夠厲害了。
“估計是記性好一些吧!”裏長一副淡然的樣子。
“裏長所言甚是,記性好一些。”朱標選擇了點頭附和,行,沒毛病。
隊伍再前進一會兒,他所在的位置就到了集市上。
這裏是個鎮子,不過看不到種稻子等作物的地方,隻有種菜的。
“哎?裏長!”朱標看到情況,扭頭。
“本來地勢就低,又是兩條河流中間,總被衝。
如之前的石臼湖周圍一樣,大家不願意種糧食。
殿下看,他們種草,種草可以用來喂牲口,高的地方種大豆。
這個大豆如果老天爺賞臉,就能收獲豆子,若不賞臉,下大雨,他們就割了豆秧喂牲口。
至於黃瓜、茄子、生菜、豇豆等蔬菜,衝就衝了吧!”
裏長掃兩眼就知道當地的百姓怎麽考慮的了,石臼湖那邊的百姓一樣選擇。
人家收完麥子就種大豆,說死不種水稻,怕漲水。
大豆有個特性啊!提前割了也能拿來為牲口,還是好飼料呢!
水稻種下,一漲水,提前割了喂什麽?
大豆是旱田,說割就割,水稻是水田,一腳深一腳淺,趟著水、踩著泥去割?
大豆提前收割,至少還能吃個毛豆,水稻漿還沒滿,割完曬一曬,能脫粒出芝麻大的大米?
大豆的秧子叫豆秧,牲畜可以吃,水稻的叫稻草,牲畜也能吃,隻是吃完掉膘。
朱標深以為然:“看樣子百姓早想好了退路,本地是集市,種的東西最好能喂養牲畜。”
他再看看,更清楚了,集市最多搭個簡陋的棚子,上麵用茅草遮擋,防雨的。
其他的都是攤子,放個草簾子在地上,有的甚至草席子都沒有,直接放。
擺攤的百姓知道太子和秦王來了,不過提前被告知不用下跪,該幹啥就幹啥,故此一個個好奇地看著太子溜達。
旁邊有人給百姓發香皂和爆米花棒,朱聞天最緊張,但肌肉卻處在半放鬆狀態下。
他不是要殺人,而是準備隨時一手一個拉著朱標和朱樉撲在地上。
他飛簽子射程有限,別人遠距離用弓弩,他打不到人家。
下丘村的孩子們在朱標和朱樉周圍,人手一個轉輪後裝彈的小手槍。
朱標都不認識那個小槍,就這小東西,槍管裏麵有膛線。
最有意思的是,下丘村的孩子們眼睛上戴墨鏡,他們能看到別人的眼睛,別人看不到他們的眼睛。
“裏長,這個是近視鏡,還是花鏡?”
朱樉懵了,之前大家都好好的,怎麽一戴上這個鏡子,就感覺跟下丘村的好朋友距離遠了?
“殿下,都不是,別想太多,這個就是為了讓別人不知道自己的眼睛看向何處,更方便保護人。”
裏長理解朱樉的心情,看不到別人的眼睛,便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正常來說,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是種尊重,看著說話人的眼睛也是種尊重。
當一方把眼睛遮擋起來的時候,另一方就別扭了。
“哦哦,好,給我一個,我也試試。”朱樉又高興起來。
“阿姐,這黃瓜怎麽賣的啊?頂花帶刺兒的,瞧著新鮮。”
朱標蹲在一個賣黃瓜、茄子、豇豆的攤子前麵,詢問價錢。
“太子殿下你拿走,都拿走。”對方其實都四十來歲了,臉色煞白。
朱標:“……”
咱是搶百姓菜的人嗎?咱就是問問。
場麵瞬間僵持,官員都懵了。
“買,錢,給,嗯!嘿嘿嘿嘿!”關鍵時刻,憨憨出手,掏出來一大把銅錢扔到對方身邊。
“多了多了,你給這麽多錢幹什麽啊?我這都是論堆賣的,加起來才二十錢。”
賣菜的人看到銅錢,一邊撿一邊說,很怕哪個銅錢沒看到撿漏了。
朱標突然扭頭看憨憨,就見憨憨已經蹲下,拿起根黃瓜用手搓啊搓的,然後哢嚓咬一口:“嗯!好吃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