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裏長,你給我讓出來兩條街,我也要送綠豆水。”


    一同吃過了頓小根蒜盒子的徐掌櫃說明來意,他看著下丘村的人手滿南京送綠豆水,也打算送。


    他知道自己的福華樓為什麽能夠開得穩,該做的事情必須做。


    裏長擺下手:“本來我下丘村想要做一件事情,既然徐掌櫃想行善,不如徐掌櫃去做。”


    “何事?”徐掌櫃很自然地問。


    “上元縣與江寧縣各有一個養濟院,明日立夏,給他們送吃食,下丘村本打算送雞蛋羹,福華樓……”


    裏長不想讓徐掌櫃額外折騰人手跑街上給人送綠豆粥,耽誤時間。


    下丘村可以專門雇傭人手幹這個事情,福華樓即便雇傭,組織能力也不行,保證亂糟糟的。


    “對對,雞蛋,立夏可以立雞蛋,雞蛋羹好,雞蛋羹……”徐掌櫃說著露出為難的神色。


    在他的印象中,雞蛋羹是一個碗裏打一個到兩個雞蛋,然後上鍋蒸。


    他想到了養濟院的人數,需要很多碗,關鍵灶不夠用,一迴蒸幾十碗,要從什麽時候開始蒸?


    “徐掌櫃把雞蛋拿過來,下丘村用大鍋來做,一次能蒸六大盆,你像豆腐腦那樣舀給養濟院的人吃。”


    裏長看出來徐掌櫃的難處,別看福華樓是數一數二的酒樓,論做飯的能力,整個南京隻有光祿寺能與下丘村比肩。


    “我直接給你錢不行嗎?”徐掌櫃覺得讓下丘村幫忙蒸雞蛋非常好,於是他更想偷懶。


    “明天早上來取。”裏長鄙視地看徐掌櫃一眼。


    “好好好!”徐掌櫃笑著起身離開,根本沒問多少錢。


    理論上這錢不用給了,上次裏長帶宋掌櫃等人到福華樓吃飯,也沒給錢。


    不過料酒、高湯和蠔油,福華樓從下丘村買,是要給錢的。


    ……


    立夏,有的人家給家人煮雞蛋,天熱了,補一補,有條件的話會買肉吃。


    現在可不能吃清淡的,百姓缺油水,天熱時需要靠身體來抵抗。


    “這是豆腐腦?”朱標一早來東華門取飯,看到有個能夠用來洗衣服的大盆,裏麵的東西像豆腐腦。


    “豆腐腦的話會用桶裝,豆腐腦點出來的,這個雞蛋羹是蒸出來的,拿桶蒸不了。”


    裏長指著一片蓋著蓋子的盆說,另外也有桶,桶裏裝著鹵兒。


    旁邊的笸籮則是放著大拇指那麽大的小麻花,而且是軟的,加上昨天晚上做的酸甜口泡菜黃瓜和今天早上現做的蔥油千張絲等小菜。


    “朱裏長,為何……”朱標看著東西太多了,納悶。


    “做多了,村子裏今天都吃這個。昨天福華樓徐掌櫃來……”裏長講緣由。


    他怕供應不上,就讓村子一起做,做了二百多盆的雞蛋羹和五十桶鹵兒。


    徐掌櫃帶人取走一半的雞蛋羹和鹵兒,倒是沒拿鹹菜和主食,這兩樣福華樓能做。


    下丘村剩下的顯然吃不完,給秦王朱樉的府上送一堆,一府的人都吃。


    給圖書館送一堆,眼下自然要給太子府送一堆。


    朱標看著盆的大小,理解地點點頭:“下丘村底蘊深厚,從哪尋來許多的雞蛋?”


    “有鴨蛋的和鵝蛋的,為太子府送的是雞蛋羹,怕吃不習慣鵝蛋與鴨蛋的味道。”裏長表示我們壓力也很大。


    “還有剩嗎?”朱標認可,雞蛋的熟悉,不吃別的蛋羹。


    “有,還剩二十盆吧!下次不做這麽多了。”裏長露出一絲苦惱的神色。


    “給大臣們吃,一般早上是沒有飯的,隻提供中午一頓,以前在奉天門外,不過禮節煩瑣,很多人不想折騰。


    後來給他們送到各自行公事的地方,不如為他們加一次早餐,有人早早過來,沒吃飯。”


    朱標想到個辦法,幫下丘村處理吃不完的東西。


    裏長立即答應,把剩下的叫人都送過來。


    於是今天滿朝文武大臣都吃到了太子殿下賞賜的雞蛋羹,沒有小麻花,也不需要吃小菜。


    鹵兒鹹,正好就著雞蛋羹吃。


    汪廣洋看著麵前的一碗雞蛋羹,與胡惟庸說:“今天太子殿下居然給送了好東西,立夏了啊!”


    他對這頓早飯十分滿意,雞蛋就不用說了,鹵兒裏有瘦肉丁、胡蘿卜丁、黃瓜丁、木耳、千張絲、蘑菇丁,芫荽和蔥花自己放。


    胡惟庸看汪廣洋一眼,跟著說:“太子殿下果然體貼臣子,大明之福。”


    其實官員們都知道這東西怎麽來的,上元縣衙門距離最近,一早送題本,誇讚福華樓給上元縣的養濟院送來大量雞蛋羹。


    接著有人說下丘村做得太多了,工匠們的早餐已經做好了,不需要,其他雇工的亦如此。


    給秦王府送一堆,太子府送一堆,包括圖書館,結果還是有剩。


    那一盆能盛出來一百多碗,最後剩的全給宮裏,不僅僅官員有,忙碌的太監、宮女也吃到了。


    不過這話誰敢直接挑明?都得誇太子殿下。


    “終歸是下丘村的飯菜,鹵兒還有沒?給我留一碗,我帶了一個餅,準備餓了的時候吃。”


    汪廣洋不在乎誰給的,反正下丘村的東西好,他想起來自己還有個麵餅。


    早上沒吃飯,餓了就吃幾口,正好送來鹵兒。


    “汪丞還有,鹵兒更多,根本吃不完,估計中午也能吃,放著不怕涼。”外麵有人迴應。


    胡惟庸跟著喊:“給我也留一碗。”


    轉過頭挑毛病:“鹵兒沒做好,應該放雞蛋花的。”


    別人不出聲,懶得搭理他,吃雞蛋羹放雞蛋花的鹵兒?


    ……


    立夏的第二天,更多的大商戶開始送東西,學習下丘村與福華樓。


    百姓們享受到了福利,賣羊湯和其他湯,包括茶水的人不高興了。


    別人都跑出喝免費的,誰來消費?


    好在兩天後,一場大雨落下,送東西的人停止,明天估計能涼爽。


    朱元璋的桌案上放了幾個題本,山東送來的,說前幾天下了一場雨,讓澆水的百姓能夠休息一下。


    又提今年應該不會減產多少,最多半成,這是由於一些人地多人少,澆不過來水,又不舍得花錢找人幫忙,以為還能下雨。


    “不減產好!真不敢想若去年一片地方幹旱後大量減產,今年山東再大旱減產,會是什麽情形?”


    朱元璋一陣後怕,百姓吃不飽飯,就要到處找食兒吃,會餓死很多人,搶劫等事情屬於常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