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白術湯的正方裏麵有人參的,但這個給出來的是減方。


    八珍湯裏同樣有人參,卻不要黃芪了。


    而十全大補湯裏依舊有人參,兩者的區別在於,八珍湯比較穩,十全大補湯相對急。


    後者是前者的附方,前者為正方,附方是為了加強效果和微調的。


    具體怎麽用要看人,兩個方用錯了其實沒什麽大問題,關鍵他不應該錯。


    朱聞天寫方子,裏長抄,抄完出去找朱太一,從宮中的太醫院要藥材。


    朱太一帶著方子跑了,他也看到婦人的臉色蒼白,他不想有人死在自己麵前。


    晚飯是九轉大腸,孩子們做的,今天買肉白得了大量的下水。


    小草過來了,擔心娘親,看到大家吃的飯,再看娘親的飯,他滿臉疑惑之色。


    別人都吃大米飯,自己娘親吃薏米飯。


    別人那麽多的菜,自己的娘親一個砂鍋,裏麵是鴨子,再仔細看有枸杞、大棗、蓮子、豆腐、蝦皮子。


    “朱裏長,我娘吃的……”


    “等過上一個來月,就可以隨便吃了,目前隻能吃一些補身子的東西,九轉大腸好吃,但不行,你洗手啊!然後過來一起吃。”


    裏長知道對方要問什麽,卻不正麵迴答,解釋起來除了浪費時間,沒有任何其他意義。


    “好,好啊!”小草去洗手。


    福華樓的徐掌櫃心思不在別人身上,他盯著九轉大腸看,剛才吃一個了。


    吃的時候他知道這個是大腸,有一點點抗拒,結果吃到口中發現跟以前吃的天差地別。


    豬腸子可以做得這麽好吃?根本感覺不到是吃大腸,買肉白搭的東西,吃起來比肉更勝一籌。


    “朱裏長,這個好吃,想是做起來不易?”徐掌櫃又吃一個。


    裏長直接給他一張紙:“用的料、費的工,比正常吃肉貴。”


    “賣得也貴呀!多謝!”徐掌櫃接過紙,小心地揣好。


    他已經決定,用這個來當特殊菜肴,不熟的客人堅決不給上,菜單上不寫,夥計不推薦。


    ……


    翌日,店裏照舊,小草正式加入,太醫院的生藥庫給她母親抓藥。


    如是幾日,眼見著要到五月,宮裏終於把四個東西做好,命人送給裏長。


    裏長明白,可以迴村子了,那麽店自然就關了,施工繼續,由太子府派來人盯著。


    太子還得出錢幫忙收幹菜,並到城外找個倉庫用來裝幹菜,兩千兩銀子的幹菜可不是小數目。


    一切安排完畢,下丘村的人加上太子府護衛乘上了迴村的船。


    臨上船之前,裏長掏出來一封帶火漆的信,交給太子府來送行的人:“把這個給太子殿下。”


    對方看一眼信,轉身就跑,邊跑邊在心裏罵,你等我把你送到河邊再給,是怕我中途跑了?壞呀!


    等他迴到太子府的時候,太子剛上完一堂課,心情不錯。


    連續三天晚上嚐試,他發現用藍色的琉璃燈照水麵網的確實魚多,什麽原理他不懂,反正好用。


    “殿下,剛剛朱裏長給我的信,在河邊給的。”


    送信的人喘著,說完這一句話,又咳嗽起來。


    朱標一看有漆封,不敢耽擱,立即找來自己的印比對一下,確認是真的,再拆開,裏麵有一張紙條,上麵隻有一句話:洪武五年山東旱。


    朱標閉眼睛,過了幾息睜開,再看,還是那七個字,沒變。


    “為什麽?我大明百姓已經夠苦的了,去年幹旱,今年更多的地方旱,明年山東又旱。”


    朱標難過,他已經確定,明年山東幹旱跑不掉,下丘村的高人從來不說假話。


    他深吸口氣,轉身找父皇,趕緊的吧!看看是否繼續派人挖井。


    朱標找到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正享受著冰盆的清涼。


    曆史上他夏天不會用冰降溫,有文字記載:太祖視事東閣,天熱甚,汗濕衣,左右更衣以進,皆經浣濯者。


    說他在東閣辦公,天熱,汗水濕透衣服,換下來的衣服派人去洗。


    現在沒有東閣,還未建,南京皇宮建了很多年,一樣樣的建築才修好。


    不過此刻他用冰,不僅僅是他,其他地位夠的人也用,這不是有錢嘛!


    人家下丘村都用呢,說是不用冰的話,天熱人會中暑,即便沒倒下,熱得頭昏腦脹的也不利於做事和學習。


    朱元璋知道後,覺得有道理,自己省那麽點錢,耽誤批題本。


    相當於拿錢買效率,硝石又能重複使用,買,製好冰左右丞、六部等地方送去。


    “標兒來了,是天熱學習困?咱叫人多給你送冰過去。”


    朱元璋聽到其他人喊殿下,抬頭關切地說道。


    “多謝父皇關心,父皇,有大事。”朱標來到近前,把信遞上。


    朱元璋抽出裏麵的紙條,看過後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一拍桌子:“欺人太甚,怎能年年盯著我大明旱?”


    其他人嚇一跳,卻不敢出聲,在旁邊小心翼翼的。


    朱元璋拿起桌子上的冰糖綠豆湯喝一口:“標兒你也喝。”


    旁邊宮女已經拿過來一碗綠豆湯,其實是綠豆水,加了冰糖和金銀花。


    朱標接過碗,喝一大口:“父皇,須如今年幹旱應對之法,提前於山東打井,眼下他們正有時間。”


    朱標了解山東的情況,那裏種小麥,春小麥,等著收完,地就空著了,不像下丘村輪換著種,追肥。


    “對,來得及,立即挖,收完小麥繼續挖,明年種的時候不怕旱。好啊!這信好!”


    朱元璋說完情緒又變好了,信來得太及時了,時間夠用。


    而且現在山東地區百姓正好種完了大豆、高粱,並且已經澆完一遍水。


    眼下算農閑,侍弄菜地、織布什麽的,不耽誤挖井。


    於是一群大臣被找來,朱元璋宣布山東派衙門按照去年別處的地方那樣帶百姓挖井,要快,一定在明年小麥種植前挖好。


    一眾人臉色變了,和去年一樣?去年挖井今年可是用上了,那麽多的地方,平均每畝隻減產一兩鬥。


    照此說來明年山東豈不是……


    大家心情很複雜,不知道該擔憂,還是應該高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守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家一鍋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家一鍋出並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