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衣少年手掌一翻,已然多出一支玉簫。
他輕輕吹起玉簫,簫聲迭起,初時若涓涓細流,而後百川匯聚成江河,水勢浩浩蕩蕩,奔流入海,不複西歸。
玉簫聲動轉長空,海上明月共潮生,短暫的幽咽低迴過後,簫聲忽地一轉,變得平靜婉轉,眾人隻覺得似乎看見了萬裏無波的浩渺大海,連心神也因之而漸漸歸於寧靜。
然而這樣的平靜之中卻隱藏著不同尋常,簫聲漸漸從平靜轉向動蕩,似是遙遠的海上忽而風雲湧動,浪潮迭起,潮水緩緩推進,漸近漸快,其後終於變得波濤洶湧,白浪連山,不複平靜。
不知不覺間,眾人想到不久之前從他們的家園肆虐而過的可怕洪水,似乎那樣的滅頂之災再度降臨,隻令人心神俱顫,肝膽俱裂,恨不能奪路而逃。
然而當他們因之驚懼不已時,簫聲之中卻全無畏懼、迷茫、惶恐,清澈靈動。
恍惚之間,眾人看見那驚濤駭浪之中魚躍鯨浮,萬裏長空之下風嘯鷗飛,絕美的鮫人、猙獰的海獸、怪異的妖魔、飄忽的鬼魅……弄潮戲水,歡笑嬉鬧,暢快自在,那教人畏懼的風浪,又能奈他們如何!
簫聲盡情肆意,忽而海上升明月,忽而烏雲卷狂風,忽而巨浪衝長天……似乎天地萬象皆在樂中,端得是變幻莫測。
眾人被樂音所迷,心神亦隨之動蕩搖曳,飄忽不定,已然忘卻身處何境。
簫聲漸漸轉低,曲調進入尾聲,方才那樣的玄奇瑰麗似乎隻是一場幻夢,根本不曾存在過一般。
海麵水平如鏡,而在看不見的海底,卻是暗流洶湧,於無聲處有驚雷!
一曲終了,眾人卻仍舊沉浸在簫聲營造出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他們漸漸轉醒,正不解那藍衣少年為何答應了救人卻隻吹奏一曲時,忽地便齊齊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雙眼所見。
隻見浩浩蕩蕩的洪水之中突然之間分開一條長長的直延伸到視野盡頭的鴻溝,而鴻溝之下,卻是他們熟悉的土地,隻是被洪水破壞得一片狼藉……
一些還在水中掙紮的人突然脫困,跌在地上,茫然四顧,便看見滔滔洪水似是被某種力量阻隔,始終無法吞沒這條鴻溝!
更加奇異的事情還在後麵,渾濁的洪水各自迅速退去,複歸於河道之中,即便沒有堤壩,卻也沒有流出分毫!
“這……這……”有人被震驚得失語,無法表達此刻的心情。
“神跡!”有人立刻跪下,三拜九叩,“神跡!”
“多謝大仙援手!”
“大仙慈悲為懷!”
……
然而,藍衣少年卻沒有因為那些讚美之辭而有任何動容,隻是看了眼最初求他救人的少年,“你哥哥很快便會迴來。”
旋即,他將玉簫別在身後,步步生蓮,緩緩走進雲中,消失不見。
洪水過後,藍衣少年的廟宇也被建立起來,人們還送了他一個神名:碧簫渡難神君。
·
王城。
一場觥籌交錯的貴族宴會上,幾個年輕人在喝酒之餘閑聊起最近見聞。
“聽說安州大旱已經解除,據說還是一個仙人出的手。”說起此事之人是個圓滾滾的大胖子,語氣頗為不悅,“分明之前便約定好了,這次那地方的信仰之力歸我所有,如今居然有人截胡,真是可惡至極!”
“別說了,我也倒黴了,先前沅州水災,我好容易打敗家族裏其他人,結果還是沒能得到那些人的信仰之力!”一個男生女相的年輕人狠狠將酒杯拍在桌上,看起來十分惱怒於此事。
兩人開了口,其餘人也紛紛議論起來,然後議論著議論著,就發現了不對——怎麽今年類似的事情這麽多?
年輕貴族都能想到的事情,那些老奸巨猾的朝中大臣自然早已想到了,並且他們還知道做下這些事情的人究竟是誰。
一個以前從未聽聞過的人,如今在十九州內都流傳著傳說,都有著他的廟宇與信徒……
他是誰?
他想要做什麽?
這些他們都不得而知,也因此更加擔心。
宴會結束後,各路貴族紛紛散去,準備返迴家中。
——然而也正是在此時,他們發現周圍許多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湧去,臉上或好奇或虔誠。
“去打聽下什麽情況。”胖子貴族指使下人打探情況。
其餘人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很快,這些貴族們都得到了同一個答案——玉神君已經到王城了!
玉神君,自然便是這些貴族們之前議論過的那個——因容貌絕美,故而世人名之曰“玉”;因神通廣大,故眾人尊之為“神君”。
“玉神君?”男生女相的那位年輕貴族皺了皺眉,旋即道:“走,去看看!
很快,他和不少貴族就驅車穿過擁擠卻不敢觸碰他們車駕分毫的人群,來到了視野最好的第一線,也終於看見了那所謂的“玉神君”。
刹那間,整條街道上寂靜無聲,隻因那從城門處緩緩走來的白衣少年太過出眾!
即便是那些遍覽人間美色的貴族,也下意識地屏住了唿吸,生怕唿吸之聲太大,將這位偷偷從仙界逃下的仙人驚走。
玉神君眉眼間似乎帶著笑意,卻又似乎什麽情緒都沒有,這樣的矛盾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真美啊!”所有人不禁在心中喃喃自語。
“這麽美的人,肯定不會有什麽陰謀……”
一時間,那些剛才還在想著怎麽將玉神君弄死的貴族們紛紛倒戈,爭先恐後,蜂擁而上,擠到玉神君麵前,自我介紹起來。
“在下寧國公世子……”
“在下明郡王……”
……
這無疑是失禮的行為,然而玉神君卻依舊一派淡然自若、從容不迫的高人模樣,世俗與紅塵的紛擾,無法讓他沾染哪怕難點塵埃。
“高人!這才是高人啊!”眾人心想。
然而,他們都不知道,在這副高人之姿下,隱藏著一個怎樣不靠譜的靈魂。
()
第363章 離開?
饒是墨天微心中早有成算,也不曾想到事情竟會如此順利,似乎是老天給她開了外掛一般。
在遊曆十九州時,幾乎是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有天災人禍,一堆難民災民等待她伸出援手——也正因此,不過短短幾年,她已經將全圖聲望刷到崇敬。
而王城就是最後一塊沒有被攻克的死角,墨天微早有計劃,又豈會放過?
她辛辛苦苦偽裝神棍,自然不是真的為了救苦救難——這些都是假象罷了,而是因為這是另一條離開真武祈天陣的路。
之前她便明白了,想要離開真武祈天陣,就在於將她的修為全部解封,而解封靈力又需要藏在每個人體內的靈力。
將人統統殺光固然是一種辦法,但那與自己的道不太相符,因此墨天微寧願選擇這條麻煩一點的路——收集信仰!
其實說來,最開始她並不確定這條路是否切實可行,因為之前也沒有嚐試過。
但當年李家三兄妹曾說過,王城之中的貴人天生就比普通人更強大,一些達官顯貴甚至有唿風喚雨之能。
那麽問題來了,除了每個人體內的一道靈力,這個幻境世界裏並沒有任何靈力的存在,那些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根據後來收集到的一些情報,她有了一個猜測——那些貴族正是靠收集信仰而使自己變得強大!
這個世界的政體與分封製頗為相似,每個貴族都有著自己的領地,且領地上的一應事務由他們自行處理,無須交由天子朝廷決議。他們隻需要每年上交部分賦稅,在天子有難時須擔負起拱衛之責罷了——現在想來,恐怕諸貴族還需要上交部分信仰,確保天子的王權。
在遊曆的過程之中,墨天微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些貴族對他們領地的掌控力,因此也就愈發堅定了要收集信仰的想法。
這樣的行為無疑是虎口奪食,但墨天微沒什麽怕的,首先她收集的並不多,且來曆神秘,貴族們沒有摸清楚她的底細不會隨便下手——他們擔心那是天子秘密派出去收集信仰的人,總不好一點麵子也不給。
其次,就算真打起來,她也不虧啊,除非那些王公貴族派出最強的人來,否則都是來給她送菜的。
墨天微豈會不想早早恢複修為離開真武祈天陣?隻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大開殺戒的理由罷了。
如她這樣的虛偽之人,其實心中挺期待貴族們派人來圍剿的,這樣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屠殺了。
不過……
在來到王城之後,不知出於什麽緣故,這些貴族對她都十分友善,甚至聯名上書天子,請天子冊封她為國師。
天子久不聽政,隻在見過墨天微一次後便準奏。
自此,墨天微從一個野生神靈變成了官方冊封的神靈,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十九州內任何地方建立廟宇收集信仰。
不過墨天微當然不會這麽做了,有些事情在擺上台麵後反而不好做,她要是真在貴族們的封地上攪風攪雨,那些人能讓她當國師,也能把她給擼下來。
至於為什麽請天子冊封她為國師,其實是一種心照不宣的交易,因為國師與國家氣運相連,可以分潤每年諸貴族上交給天子的信仰,相當於墨天微從挖貴族的牆角,到挖天子的牆角,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墨天微早已想明白了這一點,挖天子的牆角確實比她辛辛苦苦救災救難的迴報高多了。
閑話暫且不提,總之,當上國師之後墨天微就沒什麽事情了,隻需要每年主持一下祭祀,其餘時候就隻管閑下來長虱子。
——拜她見多識廣的緣故,又有一張盛世美顏,扮演一個神棍倒也似模似樣。
時間流逝,很快就過去了五年。
這五年,無論是那些貴族,還是平民,都已經習慣了國師的存在,早先墨天微掀起的波瀾已經漸漸平複。
但誰都沒想到,這樣平靜的日子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五月初五,中天節,大吉,宜出行。”
國師府邸之中,墨天微伸手打亂棋盤,隨手拈起一枚白玉棋子,輕聲自言自語。
陽光下,玉白的指節與棋子幾乎融為一體,教人難以區分開來。
須臾,她將棋子扔迴棋盒之中,喚來侍立在門外的仆人,“準備一下,吾欲入宮麵聖。”
仆人訝異地抬起頭,但又立刻垂首,恭敬應聲:“是。”旋即便下去準備國師出行的車駕了。
仆人的效率還是很高的,不過短短一個時辰,墨天微已經到了天子居住的紫氣殿外。
不論天子究竟有何打算,但既然封了墨天微為國師,而墨天微以往又從未求過他什麽,這次她求見,天子當然不可能拒絕。
是以墨天微很快便進了紫氣殿,見到了這位極少露麵的天子。
——也不能說真的見到了,因為天子藏在帷幔之後,根本沒有出來見她,隻隔著帷幔問了一句:“國師求見,所為何事?”
墨天微已經在這破地方耗了十年,雖然明知道這是在陣法之中,時間根本做不得數,到底心中已經覺得十分厭煩。
因而麵對這個藏著秘密的天子,她已經沒有什麽做戲的心思了,單刀直入:“二鳳,你是要違背我們之間的約定嗎?”
帷幔後的天子忽地唿吸一亂,沉默不語。
他輕輕吹起玉簫,簫聲迭起,初時若涓涓細流,而後百川匯聚成江河,水勢浩浩蕩蕩,奔流入海,不複西歸。
玉簫聲動轉長空,海上明月共潮生,短暫的幽咽低迴過後,簫聲忽地一轉,變得平靜婉轉,眾人隻覺得似乎看見了萬裏無波的浩渺大海,連心神也因之而漸漸歸於寧靜。
然而這樣的平靜之中卻隱藏著不同尋常,簫聲漸漸從平靜轉向動蕩,似是遙遠的海上忽而風雲湧動,浪潮迭起,潮水緩緩推進,漸近漸快,其後終於變得波濤洶湧,白浪連山,不複平靜。
不知不覺間,眾人想到不久之前從他們的家園肆虐而過的可怕洪水,似乎那樣的滅頂之災再度降臨,隻令人心神俱顫,肝膽俱裂,恨不能奪路而逃。
然而當他們因之驚懼不已時,簫聲之中卻全無畏懼、迷茫、惶恐,清澈靈動。
恍惚之間,眾人看見那驚濤駭浪之中魚躍鯨浮,萬裏長空之下風嘯鷗飛,絕美的鮫人、猙獰的海獸、怪異的妖魔、飄忽的鬼魅……弄潮戲水,歡笑嬉鬧,暢快自在,那教人畏懼的風浪,又能奈他們如何!
簫聲盡情肆意,忽而海上升明月,忽而烏雲卷狂風,忽而巨浪衝長天……似乎天地萬象皆在樂中,端得是變幻莫測。
眾人被樂音所迷,心神亦隨之動蕩搖曳,飄忽不定,已然忘卻身處何境。
簫聲漸漸轉低,曲調進入尾聲,方才那樣的玄奇瑰麗似乎隻是一場幻夢,根本不曾存在過一般。
海麵水平如鏡,而在看不見的海底,卻是暗流洶湧,於無聲處有驚雷!
一曲終了,眾人卻仍舊沉浸在簫聲營造出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他們漸漸轉醒,正不解那藍衣少年為何答應了救人卻隻吹奏一曲時,忽地便齊齊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雙眼所見。
隻見浩浩蕩蕩的洪水之中突然之間分開一條長長的直延伸到視野盡頭的鴻溝,而鴻溝之下,卻是他們熟悉的土地,隻是被洪水破壞得一片狼藉……
一些還在水中掙紮的人突然脫困,跌在地上,茫然四顧,便看見滔滔洪水似是被某種力量阻隔,始終無法吞沒這條鴻溝!
更加奇異的事情還在後麵,渾濁的洪水各自迅速退去,複歸於河道之中,即便沒有堤壩,卻也沒有流出分毫!
“這……這……”有人被震驚得失語,無法表達此刻的心情。
“神跡!”有人立刻跪下,三拜九叩,“神跡!”
“多謝大仙援手!”
“大仙慈悲為懷!”
……
然而,藍衣少年卻沒有因為那些讚美之辭而有任何動容,隻是看了眼最初求他救人的少年,“你哥哥很快便會迴來。”
旋即,他將玉簫別在身後,步步生蓮,緩緩走進雲中,消失不見。
洪水過後,藍衣少年的廟宇也被建立起來,人們還送了他一個神名:碧簫渡難神君。
·
王城。
一場觥籌交錯的貴族宴會上,幾個年輕人在喝酒之餘閑聊起最近見聞。
“聽說安州大旱已經解除,據說還是一個仙人出的手。”說起此事之人是個圓滾滾的大胖子,語氣頗為不悅,“分明之前便約定好了,這次那地方的信仰之力歸我所有,如今居然有人截胡,真是可惡至極!”
“別說了,我也倒黴了,先前沅州水災,我好容易打敗家族裏其他人,結果還是沒能得到那些人的信仰之力!”一個男生女相的年輕人狠狠將酒杯拍在桌上,看起來十分惱怒於此事。
兩人開了口,其餘人也紛紛議論起來,然後議論著議論著,就發現了不對——怎麽今年類似的事情這麽多?
年輕貴族都能想到的事情,那些老奸巨猾的朝中大臣自然早已想到了,並且他們還知道做下這些事情的人究竟是誰。
一個以前從未聽聞過的人,如今在十九州內都流傳著傳說,都有著他的廟宇與信徒……
他是誰?
他想要做什麽?
這些他們都不得而知,也因此更加擔心。
宴會結束後,各路貴族紛紛散去,準備返迴家中。
——然而也正是在此時,他們發現周圍許多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湧去,臉上或好奇或虔誠。
“去打聽下什麽情況。”胖子貴族指使下人打探情況。
其餘人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很快,這些貴族們都得到了同一個答案——玉神君已經到王城了!
玉神君,自然便是這些貴族們之前議論過的那個——因容貌絕美,故而世人名之曰“玉”;因神通廣大,故眾人尊之為“神君”。
“玉神君?”男生女相的那位年輕貴族皺了皺眉,旋即道:“走,去看看!
很快,他和不少貴族就驅車穿過擁擠卻不敢觸碰他們車駕分毫的人群,來到了視野最好的第一線,也終於看見了那所謂的“玉神君”。
刹那間,整條街道上寂靜無聲,隻因那從城門處緩緩走來的白衣少年太過出眾!
即便是那些遍覽人間美色的貴族,也下意識地屏住了唿吸,生怕唿吸之聲太大,將這位偷偷從仙界逃下的仙人驚走。
玉神君眉眼間似乎帶著笑意,卻又似乎什麽情緒都沒有,這樣的矛盾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真美啊!”所有人不禁在心中喃喃自語。
“這麽美的人,肯定不會有什麽陰謀……”
一時間,那些剛才還在想著怎麽將玉神君弄死的貴族們紛紛倒戈,爭先恐後,蜂擁而上,擠到玉神君麵前,自我介紹起來。
“在下寧國公世子……”
“在下明郡王……”
……
這無疑是失禮的行為,然而玉神君卻依舊一派淡然自若、從容不迫的高人模樣,世俗與紅塵的紛擾,無法讓他沾染哪怕難點塵埃。
“高人!這才是高人啊!”眾人心想。
然而,他們都不知道,在這副高人之姿下,隱藏著一個怎樣不靠譜的靈魂。
()
第363章 離開?
饒是墨天微心中早有成算,也不曾想到事情竟會如此順利,似乎是老天給她開了外掛一般。
在遊曆十九州時,幾乎是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有天災人禍,一堆難民災民等待她伸出援手——也正因此,不過短短幾年,她已經將全圖聲望刷到崇敬。
而王城就是最後一塊沒有被攻克的死角,墨天微早有計劃,又豈會放過?
她辛辛苦苦偽裝神棍,自然不是真的為了救苦救難——這些都是假象罷了,而是因為這是另一條離開真武祈天陣的路。
之前她便明白了,想要離開真武祈天陣,就在於將她的修為全部解封,而解封靈力又需要藏在每個人體內的靈力。
將人統統殺光固然是一種辦法,但那與自己的道不太相符,因此墨天微寧願選擇這條麻煩一點的路——收集信仰!
其實說來,最開始她並不確定這條路是否切實可行,因為之前也沒有嚐試過。
但當年李家三兄妹曾說過,王城之中的貴人天生就比普通人更強大,一些達官顯貴甚至有唿風喚雨之能。
那麽問題來了,除了每個人體內的一道靈力,這個幻境世界裏並沒有任何靈力的存在,那些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根據後來收集到的一些情報,她有了一個猜測——那些貴族正是靠收集信仰而使自己變得強大!
這個世界的政體與分封製頗為相似,每個貴族都有著自己的領地,且領地上的一應事務由他們自行處理,無須交由天子朝廷決議。他們隻需要每年上交部分賦稅,在天子有難時須擔負起拱衛之責罷了——現在想來,恐怕諸貴族還需要上交部分信仰,確保天子的王權。
在遊曆的過程之中,墨天微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些貴族對他們領地的掌控力,因此也就愈發堅定了要收集信仰的想法。
這樣的行為無疑是虎口奪食,但墨天微沒什麽怕的,首先她收集的並不多,且來曆神秘,貴族們沒有摸清楚她的底細不會隨便下手——他們擔心那是天子秘密派出去收集信仰的人,總不好一點麵子也不給。
其次,就算真打起來,她也不虧啊,除非那些王公貴族派出最強的人來,否則都是來給她送菜的。
墨天微豈會不想早早恢複修為離開真武祈天陣?隻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大開殺戒的理由罷了。
如她這樣的虛偽之人,其實心中挺期待貴族們派人來圍剿的,這樣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屠殺了。
不過……
在來到王城之後,不知出於什麽緣故,這些貴族對她都十分友善,甚至聯名上書天子,請天子冊封她為國師。
天子久不聽政,隻在見過墨天微一次後便準奏。
自此,墨天微從一個野生神靈變成了官方冊封的神靈,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十九州內任何地方建立廟宇收集信仰。
不過墨天微當然不會這麽做了,有些事情在擺上台麵後反而不好做,她要是真在貴族們的封地上攪風攪雨,那些人能讓她當國師,也能把她給擼下來。
至於為什麽請天子冊封她為國師,其實是一種心照不宣的交易,因為國師與國家氣運相連,可以分潤每年諸貴族上交給天子的信仰,相當於墨天微從挖貴族的牆角,到挖天子的牆角,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墨天微早已想明白了這一點,挖天子的牆角確實比她辛辛苦苦救災救難的迴報高多了。
閑話暫且不提,總之,當上國師之後墨天微就沒什麽事情了,隻需要每年主持一下祭祀,其餘時候就隻管閑下來長虱子。
——拜她見多識廣的緣故,又有一張盛世美顏,扮演一個神棍倒也似模似樣。
時間流逝,很快就過去了五年。
這五年,無論是那些貴族,還是平民,都已經習慣了國師的存在,早先墨天微掀起的波瀾已經漸漸平複。
但誰都沒想到,這樣平靜的日子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五月初五,中天節,大吉,宜出行。”
國師府邸之中,墨天微伸手打亂棋盤,隨手拈起一枚白玉棋子,輕聲自言自語。
陽光下,玉白的指節與棋子幾乎融為一體,教人難以區分開來。
須臾,她將棋子扔迴棋盒之中,喚來侍立在門外的仆人,“準備一下,吾欲入宮麵聖。”
仆人訝異地抬起頭,但又立刻垂首,恭敬應聲:“是。”旋即便下去準備國師出行的車駕了。
仆人的效率還是很高的,不過短短一個時辰,墨天微已經到了天子居住的紫氣殿外。
不論天子究竟有何打算,但既然封了墨天微為國師,而墨天微以往又從未求過他什麽,這次她求見,天子當然不可能拒絕。
是以墨天微很快便進了紫氣殿,見到了這位極少露麵的天子。
——也不能說真的見到了,因為天子藏在帷幔之後,根本沒有出來見她,隻隔著帷幔問了一句:“國師求見,所為何事?”
墨天微已經在這破地方耗了十年,雖然明知道這是在陣法之中,時間根本做不得數,到底心中已經覺得十分厭煩。
因而麵對這個藏著秘密的天子,她已經沒有什麽做戲的心思了,單刀直入:“二鳳,你是要違背我們之間的約定嗎?”
帷幔後的天子忽地唿吸一亂,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