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要進城、


    仲父他們是平民, 在這個,王候士大夫橫行的年代,仲父他們這樣的庶民想要略過濱城之主夷伯公自己製海鹽賣的話, 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所在這一大|片海灘都是夷伯公的封地,他們漁村這些靠大海吃飯的漁民, 每年都要按人頭給夷伯公繳納賦稅,每年的賦稅都要要花去他們小半年的漁獲。


    加上偶爾會空手而歸, 保養漁網、漁船的費用,最後他們能落到手裏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發現煮海鹽的辦法可是大事,仲父這樣的庶民肯定是吃不下這麽大一個蛋糕的, 他和家人商量過之後,決定帶著曬好的海鹽去城裏求見夷伯候。


    煮曬海鹽這麽大的功勞,報上去之後, 賞賜肯定是少不了了,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混個士大夫當一當。


    說起來現在想當官是真的不難,現在國家還推行捐官製,顧名思義,就是隻要舍得給出大量的黃金或者糧食,就能買到除了三公以外的大部分官職。


    像最低一級的公士, 隻要百金, 要是能夠拿出萬金的話, 直接就能封候了。


    不過現在的金子難得, 大部分的黃金都被各大貴族牢牢攥在手裏,市麵上很少有黃金流通。


    正因為仲父他們沒有見過真正的黃金,所以才會把雲初給的黃銅發簪當成黃金發簪,如珍寶一樣收著、藏著,根本不敢拿出來示人。


    見仲父心情不錯,季奵趁機提議到:“阿爹,我們跟你一起去城裏玩一天吧。”


    怕他拒絕,季奵連忙擠出一副小可憐的樣子:“我長這麽大還沒去過城裏呢,你放心,到城裏了之後,你去見那位大人,我們就在外麵等你。”


    一聽季奵這話,不止仲和,就連莊姬都忍不住心動。


    她上次進城還是才和仲父成親的時候,那時候她阿父,也就是季奵他們阿耶還活著,她記得那時候是他們出海捕到了一頭罕見的大魚,阿爹讓仲父和伯華兩個人趁著大魚還沒死透,趕緊抬到城裏去賣掉。


    當時她和仲父兩個人還住在伯華他們現在住的那座木屋裏,當時也是計劃著要把他們分出來住,所以才讓她跟著去城裏,看看要換些什麽物件帶到小家去。


    莊姬現在都還記得當時自己進城之後,都不敢隨便亂瞟,隻匆匆換了幾隻家裏要用的陶碗陶罐陶鍋之類的器皿就迴來了。


    想到這裏,莊姬不由得又想起她阿父了,他是一個捕魚高手,十分擅長分辨海底魚群的位置,那時候他帶著伯華、仲父出海,十次有八次都是滿載而歸的,他們現在住的這個房子也是阿父掏錢修建了,要不是他走得太早了,叔申也不可能到現在都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而娶不上媳婦兒。


    心緒翻湧之際,季奵見阿爹已經有些動搖了,連忙伸手拉了拉阿娘的衣角,莊姬被女兒這麽一拉,總算迴過神了,柔聲說道:“難得現在家裏有這麽多存糧和布匹,不然明天我們就一起去城裏吧,也算是帶孩子們出去見見世麵。”


    “那行吧,不過出門之後你們兩個可不能亂跑,城裏的貴人多如牛毛,一個不小心衝撞了貴人的話……”後麵的話仲父沒說,不過季奵和仲和兩個人都聽出了他未盡話語裏的威脅之意。


    季奵連忙點頭:“我肯定不亂跑,還有阿弟,我會看著他,也不讓他亂跑的。”


    有阿姽那麽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麵,季奵她們也確實不敢亂跑。


    雖然她年紀還小,但是她也明白一個道理——她們這些庶民的性命,在那些貴族老爺們麵前輕如草芥,她可沒想拿自己的這一條小命去找刺激的想法。


    季奵在仲父這裏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度的,她都這麽再三保證了,仲父隻能點了點頭,同意明天帶著他們一起進城。


    不過同意歸同意,該說的話他還是要說的:“從村子到城裏可有一段路要走,既然你們都那麽想去的話,今天晚上早點睡,休息好了,明天才有力氣走到城裏去。”


    季奵和仲和當即一口答應下來,不過等晚上他們躺到木床|上之後,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想到明天就能進城裏玩,兩個小家夥根本沒有一絲睡意,心裏滿滿的都是對明天城裏之行的期待。


    聽著兒女在身旁時不時翻一下|身,黑暗中,仲父無奈的閉著眼睛搖了搖頭,想到明天去城裏要辦的大事情,他也翻了一個身,沒再管睡在旁邊的兒女,徑直睡了。


    季奵聽到阿爹翻身的動靜之後,雙手靜靜的抵在胸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深怕仲父發現她還沒睡後,上下嘴皮輕輕一碰,明天就不帶他們去了。


    好在黑夜中很快就響起了仲父的鼾聲,知道他睡著了之後,季奵大大的喘了一口氣之後,在黑暗中緊緊的的盯著屋頂。


    時間怎麽突然變得這麽慢了,真希望天趕緊亮起來啊!


    清早天還沒大亮呢,仲父和莊姬就起床了,他們生起火開始準備起早上要吃的食物和中午要吃的幹糧。


    莊姬陶罐裏加水之後再倒進兩捧豆麵,動作十分利索的攤了十幾張豆餅出來。


    時間這麽趕,她也來不及煮更複雜的海鮮湯了。


    豆餅攤好之後,她和仲父一人先吃了兩個之後,把身下的豆餅裝好之後,才返迴屋裏換衣服順便再把睡得橫七豎八的兒女喚醒。


    季奵和仲和都還記得今天要去城裏玩耍,被叫醒之後,一點慵懶之色都不敢露,連忙翻身下床穿衣服。


    好不容易去一趟城裏,先前從雲初那裏得來的衣服正好排上用場,季奵一家四口,皆身著一身柔軟的細棉衣裳。


    老話說得好,人靠衣裳、馬靠鞍,季奵一家換上這衣服,看起來瞬間就不像漁民了,說是城裏的士大夫一流也不為過了。


    尤其是莊姬,她身上的衣裙本來就是幾套衣裳中最好的,特意染了顏色不說,之前這衣裳的主人想必平常就極為喜歡這一套衣裳,還巧心思的在衣裳的衣袖、衣襟、衣擺處用絲線繡了小花。


    莊姬穿上這套衣裙之後,恍然間都覺得自己好像不是漁婦了,而是城裏的官家夫人了。


    莊姬平常不是跟著仲父出海打漁,就是在家裏忙著曬製魚幹,季奵從未見過像今天一樣光鮮亮麗的阿娘,當即就看呆了,捂著嘴大驚小怪的讚歎到:“阿娘,你真好看!”


    聽了女兒的話,莊姬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衣角:都兩個孩子的娘了,哪裏還有什麽好不好看的。


    然而當她無意間轉頭的時候,竟然看見仲父也瞪大著兩隻眼珠子,傻傻的看著她。


    看著丈夫眼裏的驚豔之色,莊姬摸了摸發髻,不確定的想著:真有這麽好看?


    仲父從未見過妻子現在的這個樣子,以往他們夫妻兩整日都為一家大小的生計犯愁,哪有心思打扮自己,這麽多年了,他都差點忘記了,莊姬嫁給他之前,也曾經是十裏八村都有名的美麗姑娘。


    看著穿上新衣神采飛揚的妻子,仲父心裏莫名的有些不是滋味:這麽些年,妻子跟著他,確實受苦了。


    出神間,仲父看到莊姬發髻上紮著的一根灰撲撲的布條,怎麽看都覺得不順眼。


    他三兩步走到床邊,伸手在床|上的幹草裏摸了幾把,再收手迴來的時候,手裏緊緊地抓著一隻金發簪。


    看到丈夫手裏的東西,莊姬一下就明白他心裏想的身,她有些遲疑:“這是不是不太好……”


    仲父走到莊姬身邊,一邊伸手幫她拆頭上紮著了布條,一邊說:“這麽好的衣裳都穿在身上了,頭上自然是不能再紮這跟破布條了。”


    女人都是愛美的,仲父這麽說了之後,莊姬隻猶豫了兩秒,就被說服了,她從丈夫手裏接過發簪,自己單手在腦後繞了一個發髻之後,抬起另一隻手把發簪插|進頭發裏,穩穩的固定住了頭上發髻。


    看著阿娘頭上的發簪,季奵在旁邊急得隻跺腳,連聲嚷嚷到:“我也要,我也要。”


    她年紀這麽小,仲父自然是不放心她把這麽珍貴的發簪戴在頭上的,這城裏什麽人都有,萬一被人搶了怎麽辦,她可是沒有一點自保能力的。


    不過金發簪不能戴,木簪還是能帶的,莊姬為了安撫住女兒,拿出之前雲初給的木發簪,也給她挽了一個女|童的發髻。


    季奵雖然有些失望,但是戴木發簪之後,也就沒再鬧騰了,本來她也不是那種不懂事的小孩子。


    這次去城裏,仲父想把家裏的布匹換掉一些,他拿了兩布匹放到背簍裏,準備換一百斤細糧,三百斤豆麵迴來。


    為了搬這些糧食,莊姬和季奵都背上了背簍,陶罐裏的海鹽是最重要、最不能忘記的,被莊姬小心的放進了自己背簍裏。


    天已經大亮了,季奵他們的早飯也來不及在家裏吃了,好在豆餅不像糊糊那樣要用陶碗裝著,她和仲和一人拿了一個豆餅在手裏,一邊吃一邊趕路,也不影響什麽。


    一家人出了門之後,還去了一趟伯華家,讓他過去幫著看一下家。


    畢竟現在不是以前了,現在家裏還房子幾百枚布幣,十幾匹布料呢,可怕被人偷了。


    雖然漁村的人都是幾輩人都住在這裏,知根知底的,但是錢帛動人心,該防還是要防的。


    伯華一個大男人還好,借著仲父的光賺了這麽多糧食,又得了煮海鹽的方法之後,聽仲父說今天一家人都要進城之後,當即點了點頭,表示吃了飯就把家裏的漁網拖到仲父家門口去修補,肯定把他屋子裏的東西看好。


    惠姬作為女人,心思本來就要細一些,看著莊姬身上穿著的新衣服,頭上戴著的金發簪,心裏的豔羨之意都快撲騰出來了。


    女人嘛,都是喜歡衣服首飾的,哪怕是整日為了生計發愁的村婦也不例外,她們隻不過是沒有條件罷了,要是有了條件,肯定是不會委屈自己的。


    這不家裏才得了不少布匹,惠姬本來就打算趁著冬日沒什麽活計,給家裏的人做都做一身新衣,如今看著莊姬身上款式新奇,顏色亮麗的衣物,當即就挪不開眼了。


    “弟妹,你這衣服真不錯,正好我這兩天想裁新衣服,等你從城裏迴來之後,一定讓我仔細看看你這衣服,我好按著這個式樣做新衣服。”


    莊姬自然是沒有意見的,當即一口答應下來,直說等她從城裏迴來之後,就把衣服給她送過來,隨便她怎麽看。


    在現代女人都是不願意和別人撞衫的,但是在莊姬她們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這些想法。


    況且她衣服的這個顏色和上麵的繡花,惠姬就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第85章 獻鹽、


    從漁村到城裏, 將近三個小時的路程,仲父他們兩個人大人還好,季奵、仲和兩個小家夥差不多路程走到一半的時候, 就已經有些走不太動了。


    尤其是仲和, 年紀小,以前從未一次走過這麽遠的路, 他嘴裏‘嗬嗬’喘著氣,時不時就要停下來雙手撐著膝蓋換氣歇息。


    偏偏他還不敢嚷嚷, 怕仲父一個不高興的話,就不讓他跟著去城裏了。


    這可是進城呢,村裏的人總說城裏怎麽怎麽好玩, 他好不容易才遇到今天這個機會,說什麽都要進城看一看,然後迴村裏了之後再把在城裏的所見所聞說給他的小夥伴們聽, 肯定倍有麵子。


    看著兒女走的費力, 仲父伸手把背簍裏的布匹拿了出來,然後整個人蹲了下來,對季奵柔聲說道:“阿季,坐進來,我背你走一段。”


    莊姬看著丈夫的動作,了然的笑了笑, 也蹲下|身讓仲和坐到背簍裏。


    看著蹲在麵前的阿爹, 和隻要一抬腳就能跨進去的背簍, 季奵猶豫了一會之後, 還是搖了搖小腦袋:“阿爹,我還能走,不用你背。”


    季奵雖然有些瘦弱,但是還是有四十來斤,她心疼仲父,覺得自己也沒有累到抬不起步子的地步,說什麽都不肯坐到背簍裏去。


    仲父本來就不是那種十分有柔腸心的漢子,見女兒這麽說也沒多想,點了點頭之後,把手裏的布匹放到莊姬背簍裏之後,一把抱起仲和,看都沒往後麵看,抱著仲和的兩隻手臂稍稍往後一個翻轉,仲和人就穩當當的踩在了背簍底部。


    這一番動作對於仲和來說實在太刺激了,他站在背簍,興奮的扒住了仲父的腦袋,興奮的嚷到:“阿爹,太好玩了。”


    看著因為兒子的動作身子不斷往後仰的丈夫,莊姬連忙出聲提醒到:“阿和,趕緊坐下別亂動,你這樣你阿爹會很累的。”


    聽了阿娘的話,仲和坐在背簍裏扭頭對季奵怏怏的眨了眨眼睛,隨後扭過頭看向前方,聽話的沒在背簍裏亂動了。


    見兒子老實下來了之後,莊姬才放心的轉過了頭,她伸手過女兒的手,不放心的叮囑到:“等會你要是走累了,一定要和阿娘說,阿娘背你。”


    季奵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一家人又抬腳朝著城裏走去。


    仲和人小,昨晚太興奮了本來就沒有睡好,坐在背簍裏沒一會就坐在背簍裏睡著了。


    最後他還是被莊姬叫醒的,他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的問道:“到城裏了嗎?”


    莊姬上手替仲和理了理衣襟,看著他臉上被背簍壓出的藤條印子,也是沒了脾氣:“到了,趕緊下來,你阿爹要去找城裏的大人了,你們跟著阿娘,我們在這附近看一看。”


    家裏的陶罐煮海鹽的時候煮壞了,莊姬想在城裏轉一轉,換兩個陶鍋迴去煮鹽。


    陶鍋比陶罐大,一次能多裝一半的海水,如今家裏糧食布匹都不缺,她也舍得大出|血來給家裏添置物什了。


    夷伯候的侯府是濱城裏修得最好、最宏偉的宅子,不過以前仲父來城裏換魚幹的時候,並沒往那邊過,因為濱城專門在西城區給平民們劃分了一片區域,供他們在那裏易物換物。


    看著侯府威嚴的大門口,仲父捧著手裏裝鹽的陶罐,深吸了一口氣,迴身不放心的對妻兒交代到:“我進去了,要是我一時半會出不來的話,你們就去街口的那家食肆等我,孩子們好不容易來一趟城裏,你買點肉湯、麥餅給他們嚐嚐味。”


    交代完之後,仲父才抬腳踏上侯府大門前的石階,然而侯府也不是那麽好進的,需得等守門的家奴去請示過夷伯候後,再由夷伯候決定要不要麵見他。


    季奵他們沒敢離侯府大門太近,隻遠遠的看到仲父把手裏裝鹽的陶罐遞給門裏麵的人之後,就靜靜的站在門口等候了。


    莊姬也沒經曆過這樣的事情,看了看兒女一眼之後,小聲咕噥道;“這是什麽意思,怎麽隻把鹽拿走了,人卻不放進去?”


    看著有些急躁的莊姬,季奵小大人一樣出聲安慰到:“許是還要先稟明侯爺才讓進去吧。”


    母女兩帶著仲和,也沒敢上前詢問,隻能站在原地等待,好在沒一會,侯府的大門就開了一條縫,仲父朝她們這邊看了一眼之後,就跟著門裏麵的人走了進去。


    看著重新閉合的侯府大門,莊姬緊緊的抓著季奵的手,不確定的問道:“這是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超市通今古[位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荼蘼夫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荼蘼夫人並收藏我的超市通今古[位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