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有親質疑為什麽要讓婉玉這麽孝順,我是這麽考慮的。
1.哪怕處於重男輕女的家庭。所有失落,不滿都是逐漸疊加的。並不是一蹴而就。
她小時候得過周三郎的愛護,所以還記得這個父親。不可能因為離開多年,她就忘記這些。而且古人注重孝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她處於這個大環境很難不受影響。
2.通過婉玉的孝順與周三郎的選擇做對比。
隻要他選擇女兒,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但是他為了心裏的執念,偏偏選擇自討苦吃。所以他的選擇造成他後來的悲劇。
第116章
第二日, 謝子忠和官媒一塊去燕家問名。
雖然見不到燕婉玉, 但是好歹能見到未來丈人與丈母娘。
說話謝子忠對婉玉親娘是非常好奇的。
因為婉玉提起親娘時, 那眼神跟其他姑娘沒什麽兩樣, 非常溫柔。
而她心情好時, 對周圍人也會大度許多。
甚至還會將親娘稍帶的東西分給他們嚐嚐鮮。
比如秘製調味料。無論多難吃的菜,隻要灑上那調味料, 立刻就會變得香味撲鼻。
比如醃製的醬菜。口感爽脆, 又辣又香, 很是下飯。
下人將他們請至大堂,沒多久武安侯與夫人就帶著下人來了。
官媒按照程序問名,江舒涵將帖子遞給對方。
江舒涵看著謝子忠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麽放了,笑著讓嬤嬤端茶點上來, “這是我最近新鼓搗出來的吃食。正適合你們這些年輕人吃。”
謝子忠與媒人各端了一碗,隻嚐了一口,媒人就一通誇。
江舒涵爽朗一笑, “怪道人們說媒婆嘴甜,我這三分手藝倒被你誇得十分好。還別說, 我這心裏甜滋滋的。您老既然喜歡,那就帶幾碗迴去與家裏人分享。也讓他們過過嘴癮。”
官媒立刻起身道謝。
謝子忠沒有官媒嘴甜,用行動證明真的很好吃。
江舒涵便也讓人給他帶了一份。
吃完涼飲, 兩人出了燕府。
謝子忠讓官媒直接迴家, 他拿著女方的帖子迴去就成。
官媒自是樂意。
今天正是謝老爺休沐的日子,謝夫人正在大堂向謝老爺告狀。說今天本是問名,可你兒子巴巴跑去燕府, 越來越不像話了。
謝老爺也對大兒子這行為很不滿。他們可是書香世家,最是講究禮儀,婚前男女見麵就是不吉。
那燕府規矩鬆散,可我們謝家不能如此行事。
謝夫人當然不是為了指責兒子,她捏著帕子,一口銀牙快要咬碎,“都是那燕婉玉不像話。年紀一大把,卻還學那狐媚女子勾引男人。她也不怕衝撞神靈。”
謝子忠進堂屋就聽到這句話,心中不快,暗暗下定決心,等他成親後,一定要盡早離開家門,他受過的苦可不能讓他的兒女也遭受一迴。
進了屋,他恭恭敬敬行了禮,將帖子交給母親,末了就讓隨從將吃食端上來。
他特地沒說這吃食是燕府送的,隻說自己吃著不錯,就帶了迴來。
謝夫人原本還生氣大兒子對未來媳婦太著緊,親還沒定呢,就巴巴跑去燕府,現在見他還知道想著自己,自是非常高興。
這天正熱著呢,吃著冰冰涼涼的冰飲,心裏又甜又爽。
謝老爺也吃了一碗。
謝夫人有些納悶,“你在哪買的?味道不錯。也難為你剛到京城,居然就能買到這麽新鮮的吃食。”
謝老爺也覺得這冰飲解暑,中午最是困倦,吃上這一碗,也能提提神。
謝子忠這才笑了,“是燕府送的。武安侯夫人新研製出來的吃食。”
誰知聽了這話,謝夫人臉上的笑當即垮下來了,將碗重重一擱,“竟是她做的?她不知道女人不能吃這麽涼的東西嗎?還巴巴讓你帶迴來,她這是成心想讓我拉肚子。”
謝子忠忍了又忍,站起身拂袖而去。
當著下人的麵,大兒子就如此忤逆自己,謝夫人委屈得直掉眼淚,“老爺,你看看他,還沒成親呢,他胳膊肘就拐到天邊去了。什麽吃食,不就是幾碗冰水做的。偏他還當成個寶!”
謝老爺比謝夫人要臉,他剛剛隻顧著尷尬了。沒想到自己的夫人變臉變得這麽快。而且毫無道理可言。也難怪兒子會這麽生氣。
他覺得夫人有點不正常,“你這是做什麽?你就算對武安侯夫人有什麽不滿,你也不能打自己的臉啊。你剛誇了一通,得知是燕府做的,你就開始找茬。這是人幹的事嗎?”
謝夫人老臉一紅,也覺得自己有點無理取鬧,可自打她熬死了婆婆,府裏就屬她最大。
小一輩的兒子兒媳誰不貢著她,她漸漸變成如今這喜怒隨心的性子。
可謝子忠不會由著她,謝老爺也不會。
偏偏這兩人又是她這輩子唯一的依靠,謝夫人氣焰一下子就消了,“那……那怎麽辦?”
謝老爺敲了敲桌麵,“這婚事是皇上所賜,無論你有多麽不樂意,已經無可更改。與其讓別家看我們家的笑話,還不如好好操辦。起碼武安侯比我們謝家得聖心。”
別看他是帝師,可皇上並沒有重用謝家的意思。他有三個兒子,皇上偏偏隻肯用大兒子一人。
他們謝府隻是表麵風光,其實內裏虛得很。
反倒是武安侯已經官至兵部尚書,孫女又與太後娘家聯姻,大女兒又是從三品將軍。論話語權,燕家比謝家強多了。
謝夫人心中不是滋味兒。
剛登基那會兒,她家老爺是帝師,當了京兆府府尹,這個位置雖然官階不高,可是位置卻非常重要,不是心腹根本當不了。
許多人都猜測皇上要重用她家老家。她也是這麽想的。
可誰能想到,沒過幾年,皇上就將老爺調到禮部。
禮部尚書雖說是正一品大官,可是這官根本就是閑職,屬於明升暗降。
再然後她二兒子和小兒子遲遲中不了進士。
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考不上進士,他們謝府書香門第就有了點水份。
再然後,謝府越來越低,除了逢年過節,新帝好像忘了謝家。她向後宮遞帖子,皇後十迴能搭理一迴就算不錯了。
反倒是那燕府,也不知那武安侯夫人使了什麽招,皇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招她進宮。
後來她聽宮裏傳出一則消息,原來那武安侯夫人擅長保養之術。
別看京城流言蜚語眾多,但這條消息,上層圈子許多人都讚同。
武安侯夫人已經四十八,可她臉上一點皺紋都沒有,皮膚白皙,嘴唇紅潤,說三十出頭都有人信。
再加上武安侯對她二十年如一日的寵愛,她會保養之術也不稀奇。
一個出身世家大族,從小讀《女戒》《女則》,足不出戶,打理家業,謝夫人覺得自己作為女人相當完美。
可是她偏偏輸給了江舒涵。要是對方出身比她高,才學比她好,她也就認了,偏偏對方什麽都比不上她,卻過得比她好,她怎能甘心?
謝夫人壓下心頭的酸澀,隻覺得皇後眼睛是瞎的,居然抬舉那麽個無知婦人。反倒疏遠她們這些大戶人家出身的貴婦,簡直有眼無珠。
謝老爺敲了敲桌麵,將她的思緒打亂,謝夫迴神,重重點了下頭,“妾身知道了。”
謝老爺重重歎了口氣,“咱們要留子忠在家支撐門麵,要不然謝家怕是真要輪為不入流的世家了。”
謝夫人心頭一跳,“皇上答應了嗎?”
謝老爺搖頭,“我已經折子遞上去了。皇上還沒有批複。”
謝夫人急了,“你跟子忠說啊。讓他親自去求皇上。我看皇上待他不錯,應該能同意。”
謝老爺點了點頭,“你讓廚房備點好菜,晚飯時,我與他說。”
謝夫人點頭。
晚飯時,謝家人聚在一起吃飯。
謝家向來是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謝老爺叫謝子忠,提及將他調來京城。
謝子忠卻答得滴水不漏,“皇上如何任命,兒子就如何辦。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這話說得好聽,就是拒絕向皇上討恩旨迴京。
謝老爺重重敲了敲桌麵,“你阿爺年紀也大了,你一直留在邊城,他老人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整天提心吊膽,生怕你出事。”
謝子忠卻道,“我隻是監軍,又不上陣殺敵,沒事的。”
跟讀書人交談有一個好處,他們說話喜歡委婉,不會直白嗆你,讓你下不來台。
以前謝子忠覺得虛偽,現在卻慶幸這點。
謝老爺被大兒子噎住,見他遲遲不肯答應,也來了氣,“那你打算一輩子都待在邊城不迴來?”
謝子忠搖頭,“我也不知。興許過幾年,我就得迴來了。”
謝老爺見兒子沒有說死,又鬆了一口氣。
且不說謝家這邊,就說婉玉這兒。
江舒涵接到聖旨後,對婉玉的選擇倒是沒有半點異議,隻是女兒要待在邊城,可能十幾年就都見不了一麵,有些不舍。
晚上,她特地跟婉下睡在一張床上,聽婉玉講起這些年發生過的事兒。
明明邊城日子過得那麽苦,但她說話時的語氣和眼神卻給人一種很欣喜的感覺。
她是真心覺得當兵不苦,這樣的日子正是她想要的。
末了婉玉不可避免提起周三郎以及宗寶。
周三郎的結局,江舒涵倒是早有預料,一個被世俗束縛住的男人永遠也走不出那個圈,他最好的結局也就是辛苦一心生兒子,帶孫子,從來沒想過要為自己而活。
至於宗寶,江舒涵心裏隻剩下的慶幸,婉玉猜宗寶瘋瘋癲癲,說了些匪夷所思的話,江舒涵沒有糾正。
她是真沒想到宗寶居然重生了。自己投奔土匪。那前世原身千裏尋子,對方改邪歸正,豈不成笑話?
她同時又慶幸自己果斷與周三郎分開,要不然攤上這麽個兒子,她的日子絕沒有現在這麽快活。
“這些事不用告訴你三個妹妹了。”
婉玉點了點頭。
1.哪怕處於重男輕女的家庭。所有失落,不滿都是逐漸疊加的。並不是一蹴而就。
她小時候得過周三郎的愛護,所以還記得這個父親。不可能因為離開多年,她就忘記這些。而且古人注重孝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她處於這個大環境很難不受影響。
2.通過婉玉的孝順與周三郎的選擇做對比。
隻要他選擇女兒,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但是他為了心裏的執念,偏偏選擇自討苦吃。所以他的選擇造成他後來的悲劇。
第116章
第二日, 謝子忠和官媒一塊去燕家問名。
雖然見不到燕婉玉, 但是好歹能見到未來丈人與丈母娘。
說話謝子忠對婉玉親娘是非常好奇的。
因為婉玉提起親娘時, 那眼神跟其他姑娘沒什麽兩樣, 非常溫柔。
而她心情好時, 對周圍人也會大度許多。
甚至還會將親娘稍帶的東西分給他們嚐嚐鮮。
比如秘製調味料。無論多難吃的菜,隻要灑上那調味料, 立刻就會變得香味撲鼻。
比如醃製的醬菜。口感爽脆, 又辣又香, 很是下飯。
下人將他們請至大堂,沒多久武安侯與夫人就帶著下人來了。
官媒按照程序問名,江舒涵將帖子遞給對方。
江舒涵看著謝子忠緊張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麽放了,笑著讓嬤嬤端茶點上來, “這是我最近新鼓搗出來的吃食。正適合你們這些年輕人吃。”
謝子忠與媒人各端了一碗,隻嚐了一口,媒人就一通誇。
江舒涵爽朗一笑, “怪道人們說媒婆嘴甜,我這三分手藝倒被你誇得十分好。還別說, 我這心裏甜滋滋的。您老既然喜歡,那就帶幾碗迴去與家裏人分享。也讓他們過過嘴癮。”
官媒立刻起身道謝。
謝子忠沒有官媒嘴甜,用行動證明真的很好吃。
江舒涵便也讓人給他帶了一份。
吃完涼飲, 兩人出了燕府。
謝子忠讓官媒直接迴家, 他拿著女方的帖子迴去就成。
官媒自是樂意。
今天正是謝老爺休沐的日子,謝夫人正在大堂向謝老爺告狀。說今天本是問名,可你兒子巴巴跑去燕府, 越來越不像話了。
謝老爺也對大兒子這行為很不滿。他們可是書香世家,最是講究禮儀,婚前男女見麵就是不吉。
那燕府規矩鬆散,可我們謝家不能如此行事。
謝夫人當然不是為了指責兒子,她捏著帕子,一口銀牙快要咬碎,“都是那燕婉玉不像話。年紀一大把,卻還學那狐媚女子勾引男人。她也不怕衝撞神靈。”
謝子忠進堂屋就聽到這句話,心中不快,暗暗下定決心,等他成親後,一定要盡早離開家門,他受過的苦可不能讓他的兒女也遭受一迴。
進了屋,他恭恭敬敬行了禮,將帖子交給母親,末了就讓隨從將吃食端上來。
他特地沒說這吃食是燕府送的,隻說自己吃著不錯,就帶了迴來。
謝夫人原本還生氣大兒子對未來媳婦太著緊,親還沒定呢,就巴巴跑去燕府,現在見他還知道想著自己,自是非常高興。
這天正熱著呢,吃著冰冰涼涼的冰飲,心裏又甜又爽。
謝老爺也吃了一碗。
謝夫人有些納悶,“你在哪買的?味道不錯。也難為你剛到京城,居然就能買到這麽新鮮的吃食。”
謝老爺也覺得這冰飲解暑,中午最是困倦,吃上這一碗,也能提提神。
謝子忠這才笑了,“是燕府送的。武安侯夫人新研製出來的吃食。”
誰知聽了這話,謝夫人臉上的笑當即垮下來了,將碗重重一擱,“竟是她做的?她不知道女人不能吃這麽涼的東西嗎?還巴巴讓你帶迴來,她這是成心想讓我拉肚子。”
謝子忠忍了又忍,站起身拂袖而去。
當著下人的麵,大兒子就如此忤逆自己,謝夫人委屈得直掉眼淚,“老爺,你看看他,還沒成親呢,他胳膊肘就拐到天邊去了。什麽吃食,不就是幾碗冰水做的。偏他還當成個寶!”
謝老爺比謝夫人要臉,他剛剛隻顧著尷尬了。沒想到自己的夫人變臉變得這麽快。而且毫無道理可言。也難怪兒子會這麽生氣。
他覺得夫人有點不正常,“你這是做什麽?你就算對武安侯夫人有什麽不滿,你也不能打自己的臉啊。你剛誇了一通,得知是燕府做的,你就開始找茬。這是人幹的事嗎?”
謝夫人老臉一紅,也覺得自己有點無理取鬧,可自打她熬死了婆婆,府裏就屬她最大。
小一輩的兒子兒媳誰不貢著她,她漸漸變成如今這喜怒隨心的性子。
可謝子忠不會由著她,謝老爺也不會。
偏偏這兩人又是她這輩子唯一的依靠,謝夫人氣焰一下子就消了,“那……那怎麽辦?”
謝老爺敲了敲桌麵,“這婚事是皇上所賜,無論你有多麽不樂意,已經無可更改。與其讓別家看我們家的笑話,還不如好好操辦。起碼武安侯比我們謝家得聖心。”
別看他是帝師,可皇上並沒有重用謝家的意思。他有三個兒子,皇上偏偏隻肯用大兒子一人。
他們謝府隻是表麵風光,其實內裏虛得很。
反倒是武安侯已經官至兵部尚書,孫女又與太後娘家聯姻,大女兒又是從三品將軍。論話語權,燕家比謝家強多了。
謝夫人心中不是滋味兒。
剛登基那會兒,她家老爺是帝師,當了京兆府府尹,這個位置雖然官階不高,可是位置卻非常重要,不是心腹根本當不了。
許多人都猜測皇上要重用她家老家。她也是這麽想的。
可誰能想到,沒過幾年,皇上就將老爺調到禮部。
禮部尚書雖說是正一品大官,可是這官根本就是閑職,屬於明升暗降。
再然後她二兒子和小兒子遲遲中不了進士。
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考不上進士,他們謝府書香門第就有了點水份。
再然後,謝府越來越低,除了逢年過節,新帝好像忘了謝家。她向後宮遞帖子,皇後十迴能搭理一迴就算不錯了。
反倒是那燕府,也不知那武安侯夫人使了什麽招,皇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招她進宮。
後來她聽宮裏傳出一則消息,原來那武安侯夫人擅長保養之術。
別看京城流言蜚語眾多,但這條消息,上層圈子許多人都讚同。
武安侯夫人已經四十八,可她臉上一點皺紋都沒有,皮膚白皙,嘴唇紅潤,說三十出頭都有人信。
再加上武安侯對她二十年如一日的寵愛,她會保養之術也不稀奇。
一個出身世家大族,從小讀《女戒》《女則》,足不出戶,打理家業,謝夫人覺得自己作為女人相當完美。
可是她偏偏輸給了江舒涵。要是對方出身比她高,才學比她好,她也就認了,偏偏對方什麽都比不上她,卻過得比她好,她怎能甘心?
謝夫人壓下心頭的酸澀,隻覺得皇後眼睛是瞎的,居然抬舉那麽個無知婦人。反倒疏遠她們這些大戶人家出身的貴婦,簡直有眼無珠。
謝老爺敲了敲桌麵,將她的思緒打亂,謝夫迴神,重重點了下頭,“妾身知道了。”
謝老爺重重歎了口氣,“咱們要留子忠在家支撐門麵,要不然謝家怕是真要輪為不入流的世家了。”
謝夫人心頭一跳,“皇上答應了嗎?”
謝老爺搖頭,“我已經折子遞上去了。皇上還沒有批複。”
謝夫人急了,“你跟子忠說啊。讓他親自去求皇上。我看皇上待他不錯,應該能同意。”
謝老爺點了點頭,“你讓廚房備點好菜,晚飯時,我與他說。”
謝夫人點頭。
晚飯時,謝家人聚在一起吃飯。
謝家向來是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謝老爺叫謝子忠,提及將他調來京城。
謝子忠卻答得滴水不漏,“皇上如何任命,兒子就如何辦。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這話說得好聽,就是拒絕向皇上討恩旨迴京。
謝老爺重重敲了敲桌麵,“你阿爺年紀也大了,你一直留在邊城,他老人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整天提心吊膽,生怕你出事。”
謝子忠卻道,“我隻是監軍,又不上陣殺敵,沒事的。”
跟讀書人交談有一個好處,他們說話喜歡委婉,不會直白嗆你,讓你下不來台。
以前謝子忠覺得虛偽,現在卻慶幸這點。
謝老爺被大兒子噎住,見他遲遲不肯答應,也來了氣,“那你打算一輩子都待在邊城不迴來?”
謝子忠搖頭,“我也不知。興許過幾年,我就得迴來了。”
謝老爺見兒子沒有說死,又鬆了一口氣。
且不說謝家這邊,就說婉玉這兒。
江舒涵接到聖旨後,對婉玉的選擇倒是沒有半點異議,隻是女兒要待在邊城,可能十幾年就都見不了一麵,有些不舍。
晚上,她特地跟婉下睡在一張床上,聽婉玉講起這些年發生過的事兒。
明明邊城日子過得那麽苦,但她說話時的語氣和眼神卻給人一種很欣喜的感覺。
她是真心覺得當兵不苦,這樣的日子正是她想要的。
末了婉玉不可避免提起周三郎以及宗寶。
周三郎的結局,江舒涵倒是早有預料,一個被世俗束縛住的男人永遠也走不出那個圈,他最好的結局也就是辛苦一心生兒子,帶孫子,從來沒想過要為自己而活。
至於宗寶,江舒涵心裏隻剩下的慶幸,婉玉猜宗寶瘋瘋癲癲,說了些匪夷所思的話,江舒涵沒有糾正。
她是真沒想到宗寶居然重生了。自己投奔土匪。那前世原身千裏尋子,對方改邪歸正,豈不成笑話?
她同時又慶幸自己果斷與周三郎分開,要不然攤上這麽個兒子,她的日子絕沒有現在這麽快活。
“這些事不用告訴你三個妹妹了。”
婉玉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