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聽他行程安排完了,立時不樂意了,“我還想看踏橋、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呢?在哪看啊?”
“這些你走在各條街就能看到。不用特地去尋。”
……
江舒涵聽到這麽多有趣的項目,開始蠢蠢欲動,她先去哪個好呢?
江舒涵沒去吃元宵,她來前已經吃過飯了,暫時還不餓。
她先去正元街看花燈。這年代的花燈都是純手工製作,上麵的畫也都是畫師精心繪製,精致非常。
江舒涵瞧著這些花燈,個個都喜歡,都想帶迴去。尤其是那個宮燈,造型美觀大方,製作工藝看起來也不簡單。紫檀木製成的六邊形,每邊都鑲嵌上玻璃,上麵繪上山水、花鳥、桃園三結義,三姐下凡,八仙過海等圖案,上下各挑角部位都雕有龍頭造型,在每個龍頭下麵垂著長長的流蘇,燈裏麵安裝著能動的走馬燈,精致又趣味。
除了宮燈不賣,隻用來觀賞。其他燈都是賣的。當然價格昂貴,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這麽精致的燈籠。
江舒涵從正元街出來,手裏提著一個魚燈。這魚燈造型似一條跳躍的大鯉魚,粉色的燈籠下麵墜著一圈粉色流蘇,瞧著有幾分可愛。
出了正元街,江舒涵去浮華街猜燈謎。她給嬤嬤和兩個丫鬟各贏了一隻燈籠。四人每人手裏都提著一個燈籠出來。
到了大前街,碩大的廣場到處都是人。
有一夥男女穿著不同類型的戲裝,臉上抹得花花綠綠,腳上綁著長木蹺,後麵有嗩呐伴奏,隨著音樂響起,這些人動作扭動起來,動作滑稽,活潑生動。
逗得行人哈哈大笑,江舒涵也捂嘴直樂,原來古代管踩高蹺叫踏橋。
這古代演得可比現代專業多了,瞧瞧那文蹺扮象滑稽,表情誇張,扭動起來,逗得人直樂,武蹺動作幅度很大,接連使了幾個絕招,引得行人不停喝彩。
江舒涵大開眼界。
一會兒功夫,踏橋從他們旁邊走過,往別的街去了。
空氣中傳來煙火炸開的聲音。隻見如墨一樣黑的天空炸開一朵金黃的花,轉瞬即逝。
正在大家為它可惜時,又一朵從皇宮方向發出,在上空炸開,像流星似的,徐徐墜落,這是鐵水打花,後世的煙花用的是火1藥。這時候卻是鐵水。
打花的人端著放有鐵水和鋸末的木板跑出十幾步,然後將木板高高拋起,趁著鐵水沒有灑落的瞬間用木板猛擊,天空瞬間就會被鐵水花照亮,在漆黑的夜裏,金黃的火花相當壯觀。
這鐵水打花美則美矣,卻相當危險。
江舒涵看了一眼,就收迴視線。
她在這邊待了半個時辰,便往西河邊走,隻是剛走了幾步,就聽到有人在後麵唿喊,“快躲開!架子塌了。”
江舒涵聽到聲音,下意識抬頭,就見原本搭得像拱門的架子,正往旁邊歪,因為這一歪,燈籠裏的蠟燭瞬間點燃紅花。火星慢慢往架子上的紅布爬,一點一點將其吞噬,而後是整個架子都著了火。
火星四濺,底下的人群紛紛往旁邊閃避。
江舒涵幾人動作快,往旁邊岔了幾步,躲到一處廊簷下。而後大批的百姓往她們這邊擠。
江舒涵被三人圍在最裏麵,手臂緊緊貼著冰涼的牆麵,透過擁擠的人群看見前方火勢越來越大,突然她看到有個四歲大的孩子被人從另一邊拋了過來。
四歲大的孩子少說也有二三十斤,大家擔心砸到自己,紛紛伸手阻攔。
可不遠處就是大火,這孩子要是沒能接住,必定會滾到地上,被火吞並,江舒涵心跟著跳了起來,想也不想伸手去夠。
陳嬤嬤見此,也伸手幫忙。兩人合力將孩子拖住,將將沒讓他摔倒。
不過饒是如此,這孩子也嚇得六神無主,哭個不停。
江舒涵還真沒有哄孩子的經驗。原身是個嚴母,更不會哄。她隻能將孩子抱在懷裏,不停安撫,“別哭了。別哭了。”
孩子像是沒聽到,依舊哭個不停。
陳嬤嬤想接過孩子哄她,可這孩子卻死死摟著江舒涵的脖子,怎麽都不肯鬆開。
江舒涵無奈了,“沒事。我抱著就行。”
就在這時,商家們為了元宵節而布置的彩綢架子被火舌吞噬後,紛紛倒塌。
架子又往街道兩邊倒,很快街道搭的架子也紛紛著了火。甚至不少店內也著了火。大火沿著大前街往正元街蔓延。
整條街自東往西成了火海。他們根本無處可去。
話說另一邊,皇帝正在宮裏與各位娘娘慶祝元宵佳節。
慶典結束後,皇帝特地帶著淑妃登上皇宮最高處的城樓上,透過這個樓閣,可以將整個京城盡收眼底。
淑妃陪著皇上,很是恭維了一番,將皇帝拍得身心舒暢。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街道火光四起,瞬間點燃那片區域,淑妃捂著嘴,驚叫出聲,“皇上,您瞧,那邊著火了。這可不得了。”
皇帝臉色奇臭無比,任誰在元宵佳節看到這樣的慘事,都不可能高興。
他當即冷叱道,“京兆府是怎麽辦的事?居然連個燈會都搞不定,居然燒了整整一條街。”
貼身太監嚇得趕緊跪在地上。
皇上罵完後,“快去通知京兆府,問問看怎麽迴事?”
貼身太監立刻示意手下去問。
大約過了一刻鍾,火勢漸漸滅了。
淑妃拍著巴掌大讚,“皇上您瞧,火滅了。京兆府辦事可真有效率。咱們晉國有這樣盡職盡責的臣子是江山之福啊。”
皇上臉色終於好看了些。
元宵燈會經常會發生火災,他早就見怪不怪了。但沒有哪一次速度會這麽快。
他心裏暗想,看來這京兆府府尹沒選錯,這人還是挺有本事的。
皇上心思輾轉間,火勢已經徹底小了,隻有靈星幾點光,不過應該隻是燈籠發出來的。
他摟著淑妃迴了宮。
剛到殿內,出去尋問的太監迴來稟告,“啟稟陛下,大前街架子倒塌,幸好有獻王殿下帶著邊城軍及時趕到,將火給滅了。現在獻王正在安撫受傷民眾。”
皇上臉上的輕鬆消失不見,麵色隱隱有些緊崩。邊城軍無詔不可進內城,獻王如此膽大包天,他想做什麽。
淑妃示意太監下去,又上前給皇上寬衣,溫柔道,“皇上,獻王殿□□恤百姓,仁德寬厚,有您年輕時幾分風範,臣妾恭喜皇上。”
皇上深深看了眼淑妃,卻見她眼含笑意,唇邊的笑容溫柔,又不自覺收迴了手,隻淡淡道,“歇了吧。”
淑妃輕聲應了聲“是”。轉身掛衣服的時候,唇角露出一抹諷刺的笑。
另一邊,江舒涵抱著孩子,身邊跟著嬤嬤和丫鬟,終於從大前街跑出來了。
幸好邊城來得及時,要不然她這小命都交待在這兒了。
江舒涵忍不住後怕,心裏想著,以後千萬不能出來參加燈會了。這也太危險了。
“小姐,這孩子怎麽辦啊?”陳嬤嬤安定後,開始擔憂起這孩子了。
江舒涵四下看了看,交給邊城軍和衙役肯定不行。他們正忙著撲火呢。
可自己就這麽抱走,這孩子的家人得多著急啊。
江舒涵想了想,蹲下1身問他,“你叫什麽名字?”
小豆丁攬著江舒涵的脖子,親昵地將臉貼在她臉上,江舒涵一陣無語,不是說古代的孩子都早熟嘛,這孩子都四歲了,怎麽還這麽粘人呢?
她不好將孩子放下,便撫摸他的小臉,聲音放柔,“姨問你話呢。你叫什麽名字啊?”
小豆丁終於有了反應,“不是姨,你是娘。”
江舒涵僵住,低頭撫了撫孩子的小臉,哭笑不得,“我怎麽就成你娘了?你娘叫什麽名字,你知道嗎?”
小豆丁沒迴答,兩隻眼睛抬起,緊緊盯著江舒涵,明晃晃寫著“娘,你叫啥?”。
江舒涵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陳嬤嬤也有些摸不著頭腦,“要不然主子你先迴書肆,我帶著他們幾個在附近問問。誰家丟了孩子不著急啊?”
江舒涵想了想,還是答應了,“那行。你們快去。”
書肆離這邊隻有一條街,江舒涵也不用他們送,自己就能過去。而且這街上到處都是救火的官兵,真出了什麽事,嚎一嗓子就有人過來。
陳嬤嬤帶著幾個丫鬟去吆喝。
江舒涵抱著孩子往北走,邊走邊問,“你餓不餓呀?”
小豆丁點頭,“餓。”
江舒涵歎了口氣,原先有幾條街專門賣吃的,可現在都被燒了,她就算想買也買不著了。
江舒涵抱著小豆丁到了書肆,負責看鋪子的小二嚇了一跳,趕緊迎上來。
江舒涵累得都快癱了,一條街雖然不算遠,但是這小豆丁將近三十斤,累得她胳膊都麻了。
她連手都不想抬,抬了抬下巴,“你去後院給他做一碗吃食。”
小二有些為難,訕訕道,“東家,小的……小的不會啊。”
江舒涵:“……”
何著她還得當老媽子。
江舒涵累到不行,想到一人,“你們掌櫃呢?他不是帶著婆娘住在後院嗎?你去把他們叫過來。”
小二苦著臉搖頭,“今兒不是過節嘛。掌櫃帶著婆娘孩子迴郊外了。”
江舒涵跟他大眼瞪小眼,最後江舒涵敗下陣來,她不放心叮囑,“行,你好好看著這孩子。要是他丟了,我扣你一年工錢。”
小二嚇得不輕,連連保證,一定會看好他。
江舒涵撐起身子起來,誰知小豆丁見她要走,立刻拽著她袖子跟著她一塊走。
江舒涵低頭,小豆丁睜著大眼睛執拗地看著她,就是不鬆開。
兩人對視一會兒,最終又是江舒涵落敗,“行,我帶你一塊去。”
小豆丁抿嘴笑了。
江舒涵到灶房,四下看了看,裏麵隻有幾顆雞蛋和調料。糧食都被掌櫃鎖到他們自己屋裏了。
江舒涵無奈,隻好拿了三個雞蛋,蒸了一碗雞蛋羹,蒸好後,加了點醬油和香油。
“吃吧。”江舒涵將勺子遞給小豆丁,又將碗往他麵前推了推。
小豆丁接過勺子,眼底滑過一絲驚喜。
一勺,兩勺,沒一會兒就吃了半碗。眼見他動作越來越慢,江舒涵蹙眉,“怎麽了?不好吃嗎?”
小豆丁搖頭,“娘做得都好吃。”
江舒涵撐著下巴,再次糾正,“我不是你娘。”
“這些你走在各條街就能看到。不用特地去尋。”
……
江舒涵聽到這麽多有趣的項目,開始蠢蠢欲動,她先去哪個好呢?
江舒涵沒去吃元宵,她來前已經吃過飯了,暫時還不餓。
她先去正元街看花燈。這年代的花燈都是純手工製作,上麵的畫也都是畫師精心繪製,精致非常。
江舒涵瞧著這些花燈,個個都喜歡,都想帶迴去。尤其是那個宮燈,造型美觀大方,製作工藝看起來也不簡單。紫檀木製成的六邊形,每邊都鑲嵌上玻璃,上麵繪上山水、花鳥、桃園三結義,三姐下凡,八仙過海等圖案,上下各挑角部位都雕有龍頭造型,在每個龍頭下麵垂著長長的流蘇,燈裏麵安裝著能動的走馬燈,精致又趣味。
除了宮燈不賣,隻用來觀賞。其他燈都是賣的。當然價格昂貴,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這麽精致的燈籠。
江舒涵從正元街出來,手裏提著一個魚燈。這魚燈造型似一條跳躍的大鯉魚,粉色的燈籠下麵墜著一圈粉色流蘇,瞧著有幾分可愛。
出了正元街,江舒涵去浮華街猜燈謎。她給嬤嬤和兩個丫鬟各贏了一隻燈籠。四人每人手裏都提著一個燈籠出來。
到了大前街,碩大的廣場到處都是人。
有一夥男女穿著不同類型的戲裝,臉上抹得花花綠綠,腳上綁著長木蹺,後麵有嗩呐伴奏,隨著音樂響起,這些人動作扭動起來,動作滑稽,活潑生動。
逗得行人哈哈大笑,江舒涵也捂嘴直樂,原來古代管踩高蹺叫踏橋。
這古代演得可比現代專業多了,瞧瞧那文蹺扮象滑稽,表情誇張,扭動起來,逗得人直樂,武蹺動作幅度很大,接連使了幾個絕招,引得行人不停喝彩。
江舒涵大開眼界。
一會兒功夫,踏橋從他們旁邊走過,往別的街去了。
空氣中傳來煙火炸開的聲音。隻見如墨一樣黑的天空炸開一朵金黃的花,轉瞬即逝。
正在大家為它可惜時,又一朵從皇宮方向發出,在上空炸開,像流星似的,徐徐墜落,這是鐵水打花,後世的煙花用的是火1藥。這時候卻是鐵水。
打花的人端著放有鐵水和鋸末的木板跑出十幾步,然後將木板高高拋起,趁著鐵水沒有灑落的瞬間用木板猛擊,天空瞬間就會被鐵水花照亮,在漆黑的夜裏,金黃的火花相當壯觀。
這鐵水打花美則美矣,卻相當危險。
江舒涵看了一眼,就收迴視線。
她在這邊待了半個時辰,便往西河邊走,隻是剛走了幾步,就聽到有人在後麵唿喊,“快躲開!架子塌了。”
江舒涵聽到聲音,下意識抬頭,就見原本搭得像拱門的架子,正往旁邊歪,因為這一歪,燈籠裏的蠟燭瞬間點燃紅花。火星慢慢往架子上的紅布爬,一點一點將其吞噬,而後是整個架子都著了火。
火星四濺,底下的人群紛紛往旁邊閃避。
江舒涵幾人動作快,往旁邊岔了幾步,躲到一處廊簷下。而後大批的百姓往她們這邊擠。
江舒涵被三人圍在最裏麵,手臂緊緊貼著冰涼的牆麵,透過擁擠的人群看見前方火勢越來越大,突然她看到有個四歲大的孩子被人從另一邊拋了過來。
四歲大的孩子少說也有二三十斤,大家擔心砸到自己,紛紛伸手阻攔。
可不遠處就是大火,這孩子要是沒能接住,必定會滾到地上,被火吞並,江舒涵心跟著跳了起來,想也不想伸手去夠。
陳嬤嬤見此,也伸手幫忙。兩人合力將孩子拖住,將將沒讓他摔倒。
不過饒是如此,這孩子也嚇得六神無主,哭個不停。
江舒涵還真沒有哄孩子的經驗。原身是個嚴母,更不會哄。她隻能將孩子抱在懷裏,不停安撫,“別哭了。別哭了。”
孩子像是沒聽到,依舊哭個不停。
陳嬤嬤想接過孩子哄她,可這孩子卻死死摟著江舒涵的脖子,怎麽都不肯鬆開。
江舒涵無奈了,“沒事。我抱著就行。”
就在這時,商家們為了元宵節而布置的彩綢架子被火舌吞噬後,紛紛倒塌。
架子又往街道兩邊倒,很快街道搭的架子也紛紛著了火。甚至不少店內也著了火。大火沿著大前街往正元街蔓延。
整條街自東往西成了火海。他們根本無處可去。
話說另一邊,皇帝正在宮裏與各位娘娘慶祝元宵佳節。
慶典結束後,皇帝特地帶著淑妃登上皇宮最高處的城樓上,透過這個樓閣,可以將整個京城盡收眼底。
淑妃陪著皇上,很是恭維了一番,將皇帝拍得身心舒暢。
就在這時,不遠處的街道火光四起,瞬間點燃那片區域,淑妃捂著嘴,驚叫出聲,“皇上,您瞧,那邊著火了。這可不得了。”
皇帝臉色奇臭無比,任誰在元宵佳節看到這樣的慘事,都不可能高興。
他當即冷叱道,“京兆府是怎麽辦的事?居然連個燈會都搞不定,居然燒了整整一條街。”
貼身太監嚇得趕緊跪在地上。
皇上罵完後,“快去通知京兆府,問問看怎麽迴事?”
貼身太監立刻示意手下去問。
大約過了一刻鍾,火勢漸漸滅了。
淑妃拍著巴掌大讚,“皇上您瞧,火滅了。京兆府辦事可真有效率。咱們晉國有這樣盡職盡責的臣子是江山之福啊。”
皇上臉色終於好看了些。
元宵燈會經常會發生火災,他早就見怪不怪了。但沒有哪一次速度會這麽快。
他心裏暗想,看來這京兆府府尹沒選錯,這人還是挺有本事的。
皇上心思輾轉間,火勢已經徹底小了,隻有靈星幾點光,不過應該隻是燈籠發出來的。
他摟著淑妃迴了宮。
剛到殿內,出去尋問的太監迴來稟告,“啟稟陛下,大前街架子倒塌,幸好有獻王殿下帶著邊城軍及時趕到,將火給滅了。現在獻王正在安撫受傷民眾。”
皇上臉上的輕鬆消失不見,麵色隱隱有些緊崩。邊城軍無詔不可進內城,獻王如此膽大包天,他想做什麽。
淑妃示意太監下去,又上前給皇上寬衣,溫柔道,“皇上,獻王殿□□恤百姓,仁德寬厚,有您年輕時幾分風範,臣妾恭喜皇上。”
皇上深深看了眼淑妃,卻見她眼含笑意,唇邊的笑容溫柔,又不自覺收迴了手,隻淡淡道,“歇了吧。”
淑妃輕聲應了聲“是”。轉身掛衣服的時候,唇角露出一抹諷刺的笑。
另一邊,江舒涵抱著孩子,身邊跟著嬤嬤和丫鬟,終於從大前街跑出來了。
幸好邊城來得及時,要不然她這小命都交待在這兒了。
江舒涵忍不住後怕,心裏想著,以後千萬不能出來參加燈會了。這也太危險了。
“小姐,這孩子怎麽辦啊?”陳嬤嬤安定後,開始擔憂起這孩子了。
江舒涵四下看了看,交給邊城軍和衙役肯定不行。他們正忙著撲火呢。
可自己就這麽抱走,這孩子的家人得多著急啊。
江舒涵想了想,蹲下1身問他,“你叫什麽名字?”
小豆丁攬著江舒涵的脖子,親昵地將臉貼在她臉上,江舒涵一陣無語,不是說古代的孩子都早熟嘛,這孩子都四歲了,怎麽還這麽粘人呢?
她不好將孩子放下,便撫摸他的小臉,聲音放柔,“姨問你話呢。你叫什麽名字啊?”
小豆丁終於有了反應,“不是姨,你是娘。”
江舒涵僵住,低頭撫了撫孩子的小臉,哭笑不得,“我怎麽就成你娘了?你娘叫什麽名字,你知道嗎?”
小豆丁沒迴答,兩隻眼睛抬起,緊緊盯著江舒涵,明晃晃寫著“娘,你叫啥?”。
江舒涵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
陳嬤嬤也有些摸不著頭腦,“要不然主子你先迴書肆,我帶著他們幾個在附近問問。誰家丟了孩子不著急啊?”
江舒涵想了想,還是答應了,“那行。你們快去。”
書肆離這邊隻有一條街,江舒涵也不用他們送,自己就能過去。而且這街上到處都是救火的官兵,真出了什麽事,嚎一嗓子就有人過來。
陳嬤嬤帶著幾個丫鬟去吆喝。
江舒涵抱著孩子往北走,邊走邊問,“你餓不餓呀?”
小豆丁點頭,“餓。”
江舒涵歎了口氣,原先有幾條街專門賣吃的,可現在都被燒了,她就算想買也買不著了。
江舒涵抱著小豆丁到了書肆,負責看鋪子的小二嚇了一跳,趕緊迎上來。
江舒涵累得都快癱了,一條街雖然不算遠,但是這小豆丁將近三十斤,累得她胳膊都麻了。
她連手都不想抬,抬了抬下巴,“你去後院給他做一碗吃食。”
小二有些為難,訕訕道,“東家,小的……小的不會啊。”
江舒涵:“……”
何著她還得當老媽子。
江舒涵累到不行,想到一人,“你們掌櫃呢?他不是帶著婆娘住在後院嗎?你去把他們叫過來。”
小二苦著臉搖頭,“今兒不是過節嘛。掌櫃帶著婆娘孩子迴郊外了。”
江舒涵跟他大眼瞪小眼,最後江舒涵敗下陣來,她不放心叮囑,“行,你好好看著這孩子。要是他丟了,我扣你一年工錢。”
小二嚇得不輕,連連保證,一定會看好他。
江舒涵撐起身子起來,誰知小豆丁見她要走,立刻拽著她袖子跟著她一塊走。
江舒涵低頭,小豆丁睜著大眼睛執拗地看著她,就是不鬆開。
兩人對視一會兒,最終又是江舒涵落敗,“行,我帶你一塊去。”
小豆丁抿嘴笑了。
江舒涵到灶房,四下看了看,裏麵隻有幾顆雞蛋和調料。糧食都被掌櫃鎖到他們自己屋裏了。
江舒涵無奈,隻好拿了三個雞蛋,蒸了一碗雞蛋羹,蒸好後,加了點醬油和香油。
“吃吧。”江舒涵將勺子遞給小豆丁,又將碗往他麵前推了推。
小豆丁接過勺子,眼底滑過一絲驚喜。
一勺,兩勺,沒一會兒就吃了半碗。眼見他動作越來越慢,江舒涵蹙眉,“怎麽了?不好吃嗎?”
小豆丁搖頭,“娘做得都好吃。”
江舒涵撐著下巴,再次糾正,“我不是你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