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臻微微一怔:“四月初七?”
韓德寶踮了腳幫皇帝整理束發的金冠,同時應道:“是啊, 皇上。”
趙臻雙目微斂:“嗯, 知道了, 賞。”
他沒將此事放在心上,但自有人替他操持。他年紀不大,自然也不會大肆慶祝。不過照舊要接受朝賀,也要去拜見太後。
在去福壽宮的途中,他不自覺地想起阿玉來。
阿玉的生辰是在七月二十五,去年的七月,他們才剛相識沒多久。那時候,他還覺得她煩人。
趙臻想起她那句“你的生日難道不是母親的受難日?”,不由地微微勾了唇,然而還未凝起笑意,他眸中的光亮便黯淡下來。
阿玉已經離開他將近三個月了。
思及此,他便覺得胸口一陣窒悶。
方太後看見兒子過來,略覺驚訝,忙讓人上茶,母子倆閑談幾句後,方太後低聲道:“哀家想讓嫻嫻進宮陪哀家幾天,皇兒意下如何?”
“誰?”趙臻略一思忖,有些遲疑,“方家的……表妹?”
方太後聞言,麵露喜色:“你還記得她?”
鄭氏去世,她也很難過。但人死不能複生,她希望兒子可以早些走出來。當然,提起方嫻倒也不是真的要讓方嫻入主後宮,她不過是想提醒兒子人要往前看。
“當然記得。”趙臻的神情微微有些古怪,眸中不由地閃過懷念之色。
上次見到方嫻時,他魂兒還在阿玉身體裏,那時候耳聰目明,他們一起聽到方太後說他們兩人好得蜜裏調油一般……
他猶記得阿玉聽了這話,很高興很高興。
趙臻心口有些發堵,他端起茶杯,默默地喝了一口。明明跟自己說過無數次不要再想起,但是還是經常性地、無意間地、因為一點點小事想起她,想起兩人之間的點滴。
見皇帝似是興致缺缺,方太後便不再談論此事,而是改了話題。
趙臻略坐一坐,起身告退。
剛一走出福壽宮,他就低聲道:“韓德寶。”
“皇上。”
“準備車馬,朕要出宮一趟。”
—— ——
薑漱玉一行人鬧腦騰騰、走走停停,直到四月初,才迴到彤雲山。
等到了山上,一向體弱的蘇雪凝早就累得氣喘籲籲,自去休息。而薑漱玉則滿懷激動去見師父。
還未進練武堂,就聽到一陣壓抑的抽氣聲。
薑漱玉心下狐疑,大步走了進去:“師父,我迴來啦!”
她話音未落,就有一記老拳向她麵門直接打來。她腳尖點地,急速後退,避開這一拳,急急地道:“師父,師父,是我啊!別打啦!”
“阿玉?!”薑大年連忙收勢,“你不是死了嗎?”
薑漱玉一噎,迅速站好:“我哪裏死了?你瞧我不是活得好好的麽?”她心念急轉:“師父,你忘啦?師兄不是還去看我了呢!我現在跟師兄一塊兒迴來了!”
“咦?”薑大年雙眼微眯,細細打量,見其確實是自己徒兒無疑。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左手的信,怒道:“這個鄭懷瑾,竟然寫信咒你!”
“什麽?”薑漱玉自師父手中接過信,匆匆掃過。
這是鄭懷瑾的親筆手書,寫了鄭淑妃之死。薑漱玉從別人信裏得知自己的“死訊”,感覺有些微妙。鄭懷瑾字裏行間,隱約能體現出他的惋惜與難過,以及若有若無的負罪感。
“他的信今天送到,我才看完。”薑大年別過了頭,“到底怎麽迴事?”
“師父,你坐,我慢慢跟你說。”薑漱玉請師父坐下,“他倒也不是扯謊,鄭淑妃確實死了,從這世上消失了。但是你徒弟我,活著迴來了啊!”
她動作極快給師父斟了茶,恭敬地遞到師父麵前:“師父你喝。”
師父喝茶之際,她自己也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師父對麵:“師父,我身體裏有蠱,代替我那個妹妹進宮的事情,你肯定已經知道了,對吧?還有我身體裏的蠱被壓製這件事,我也寫信跟你說過了。我當時就應該離開皇宮的,但是有點事,脫不開身。這次瞅著機會,就迴來了。師父,你想不想我啊?”
她說著燦然一笑,而薑大年的神情卻漸漸凝重起來。
他略一沉吟,放下茶杯,緩緩問道:“你師兄說你當時甘願為了皇帝留在宮裏。你假死脫身,是不是因為他負了你?”
薑漱玉下意識就要迴答“當然沒有”,但不知怎麽,她臨時改了主意,試探著問:“如果是呢?”
薑大年輕哼一聲:“那就要看你的意思了。你要是對他留有舊情,那就罷了。若是……”
聽師父似乎是要撂狠話,薑漱玉不由地咯咯直笑,她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跟那狗皇帝清白得很。”
“清白?不是說鄭淑妃寵冠後宮麽?”
“那都是幌子,我們算是合作夥伴。”薑漱玉眼珠子骨碌碌直轉,“算是政治聯盟。師父,我跟你說句悄悄話,你不要告訴別人。”
薑大年對這個徒弟一向疼愛,雖然覺得她這樣孩子氣,但還是頗為配合,身體湊近了一些。
薑漱玉一字一字,聲音極輕:“其實這個皇帝啊,他無心男女之情。”
“什麽?”薑大年驀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說他有龍陽之好?”
“……”薑漱玉一噎,“那倒也不是。他就是年紀小,沒開竅,一門心思都在搞事業。就跟師父你一樣,師父你一心鑽研武藝,而他是一心江山社稷……”
薑大年騰地站起身,胡子直翹:“什麽叫跟我一樣?我是不開竅的木頭嗎?要是我年輕的時候,有姑娘嫁我,我能一輩子不娶妻?整天被你們這倆給氣死!”
他說話間已經翻手為掌,直接向徒兒攻去。
“師父,我錯了!師父!”薑漱玉一麵奔走,一麵口中求饒。不過她心裏清楚,師父多半是在試她的武功。
師徒二人切磋一陣,終於以薑漱玉的失敗告終。
她半蹲在地上,仰著臉可憐巴巴地看著師父:“師父,你下手輕點。萬一把我打死了,你去哪兒找這麽乖的徒弟呢?”
薑大年狠狠瞪了她一眼:“你去年五月下山,現在已經是四月。快一年了,武功竟然沒半點進步?明天五更起來給我練功。”
薑漱玉眨巴眨巴眼:“好的,師父。”
“也不知道你在宮裏都吃什麽,竟然還瘦了。”薑大年哼了一聲,“今個師父親自下廚,殺隻雞給你吃。”
“好的,師父。”薑漱玉慢慢站起身,“師父,信。”
薑大年兩根手指拈過來,微一用力,薄薄的信紙變成碎片,如雪花一般,漫天飄落。他大步往前走:“你把這邊收拾了。”
“哦。”薑漱玉爽快應著,卻見師父再次停下腳步,“師父,怎麽啦?還有吩咐?”
薑大年緩緩迴頭:“阿玉,你的身體真的好啦?”
先時他們說笑打鬧,薑漱玉都不覺得怎樣。而今師父停下來,簡簡單單說了這麽一句話,她隻覺得鼻腔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嗯,應該是好啦,那個國師說,我身體裏的蠱被壓製住,就跟我十六歲以前一樣。”
當然,可能以後會發作,但不管怎麽說,在發作之前的每一天,都是撿來的。
薑大年緩緩點了點頭:“那就好,我殺雞去。”
“我去燒水。”薑漱玉三下兩下將地上的紙屑掃到了一處。
雖然在宮裏什麽事都不用做,但是彤雲山才是她的家啊。
時隔近一年,薑漱玉終於又嚐到了師父的手藝。當然比不上宮中禦廚,但她吃的甚是滿足。
薑大年飲了幾杯酒,笑吟吟問:“還下山遊曆不?”
“我先陪著師父。”薑漱玉心說,遊曆自然是要遊曆的,不可能在彤雲山待一輩子。不過她剛從京城迴來,肯定要在師父身邊多待一陣子。
嶽劍南瞧了她一眼,也跟著說:“那我也陪著師父。”
薑大年有些想笑,他頗為嚴肅地點了點頭:“那好吧。”他打量著兩個徒弟,心裏默默盤算。他外門弟子不少,但真正親手養大傳授武藝的,隻這兩個孩子。
他年輕的時候,對林洛有那麽一點朦朧的心思,可惜林洛鍾情於文弱書生鄭公子。他那點心思也就散了。現在他隻盼著他養大的這兩個孩子能好好的。
這兩人,年貌相當,自幼青梅竹馬,如能成為一對佳偶,常伴他左右,其實也不錯。
當然,這一切都要看徒弟們自己的意思。
吃了飯後,薑漱玉想要洗漱躺下歇息,偏偏師兄嶽劍南卻要跟她比試武藝:“這段時間我勤學苦練,肯定能勝你許多。”
他們兩人學的是一路功夫,薑漱玉天賦好,嶽劍南肯用功。從小到大,兩人互有輸贏。
“是是是,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累了啊。明天,明天我們比。”薑漱玉麵露難色。
“很累麽?咱們一起上來,我都沒覺得累啊。”嶽劍南撓了撓頭,“是不是你背上的傷還沒好徹底?”
“啊?”薑漱玉有點懵,這和傷有什麽關係嗎?
嶽劍南皺眉:“你正月十五受傷,到今天四月初七,也有快三個月了吧?還沒好,是不是藥不對?”
“也不是,已經不疼了,就是偶爾會覺得癢。”薑漱玉心念微動,“等等,師兄,你說四月初七?”
“是啊,怎麽了?”
薑漱玉笑笑:“沒事,就是有點意外。”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四月初七,是小皇帝的生日啊。過了今天,他就十七周歲了。也不知道這個皇帝,能過多少個生日。
—— ——
韓德寶辦事一向妥帖,皇帝剛吩咐下去,他就準備了馬車,安排好明衛暗衛。這才去稟報皇帝:“皇上,已經準備好了。”
趙臻此刻已換上了便裝,他隻“嗯”了一聲,不再說話。坐進車廂後,他才吩咐:“去,傅家食肆。”
韓德寶微微一怔,很快眼圈兒通紅。他知道這個地方,以前皇帝的魂兒還在鄭娘娘身體裏時,他們第一次出宮,就是去的傅家食肆。
皇上是想起鄭娘娘了吧?
其實不止皇上想,他也想。一想到鄭娘娘,他就在心裏把那個淩天陽翻來覆去罵了數百遍。盡管這個人早已被處以極刑。
趙臻坐在車廂裏,仿佛還能看到阿玉一樣,看見她抬起頭,衝他啟唇微笑。然而他一眨眼,她就消失不見了。
其實他跟阿玉相處,滿打滿算也隻半年光景,但不知為什麽,她卻成了他生命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明明在認識她之前,他活得也很精彩。可偏偏在失去她以後,很多事情都變得淡然無味起來。
很快到了傅家食肆,趙臻跳下馬車。
韓德寶低聲問:“您要點什麽?”
這邊隊伍排的很長。
“桂花糕。”趙臻淡淡地道,“我自己來就行。”
他記得她曾經說過,她在每年七月二十五,都會買桂花糕懷念自己的母親。——當然,這可能是她當時哄他的話。因為她在那天出宮,很有可能是去見她的兄長鄭懷瑾。
隊伍越來越短,趙臻隨著人群往前移動,腦海裏浮起的卻是舊事。
他身材挺拔,眉目清雋,氣質卓然,站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一個年輕的頭戴冪籬的姑娘,一眼就看見了他,大驚失色,匆忙後退著躲走。
韓德寶踮了腳幫皇帝整理束發的金冠,同時應道:“是啊, 皇上。”
趙臻雙目微斂:“嗯, 知道了, 賞。”
他沒將此事放在心上,但自有人替他操持。他年紀不大,自然也不會大肆慶祝。不過照舊要接受朝賀,也要去拜見太後。
在去福壽宮的途中,他不自覺地想起阿玉來。
阿玉的生辰是在七月二十五,去年的七月,他們才剛相識沒多久。那時候,他還覺得她煩人。
趙臻想起她那句“你的生日難道不是母親的受難日?”,不由地微微勾了唇,然而還未凝起笑意,他眸中的光亮便黯淡下來。
阿玉已經離開他將近三個月了。
思及此,他便覺得胸口一陣窒悶。
方太後看見兒子過來,略覺驚訝,忙讓人上茶,母子倆閑談幾句後,方太後低聲道:“哀家想讓嫻嫻進宮陪哀家幾天,皇兒意下如何?”
“誰?”趙臻略一思忖,有些遲疑,“方家的……表妹?”
方太後聞言,麵露喜色:“你還記得她?”
鄭氏去世,她也很難過。但人死不能複生,她希望兒子可以早些走出來。當然,提起方嫻倒也不是真的要讓方嫻入主後宮,她不過是想提醒兒子人要往前看。
“當然記得。”趙臻的神情微微有些古怪,眸中不由地閃過懷念之色。
上次見到方嫻時,他魂兒還在阿玉身體裏,那時候耳聰目明,他們一起聽到方太後說他們兩人好得蜜裏調油一般……
他猶記得阿玉聽了這話,很高興很高興。
趙臻心口有些發堵,他端起茶杯,默默地喝了一口。明明跟自己說過無數次不要再想起,但是還是經常性地、無意間地、因為一點點小事想起她,想起兩人之間的點滴。
見皇帝似是興致缺缺,方太後便不再談論此事,而是改了話題。
趙臻略坐一坐,起身告退。
剛一走出福壽宮,他就低聲道:“韓德寶。”
“皇上。”
“準備車馬,朕要出宮一趟。”
—— ——
薑漱玉一行人鬧腦騰騰、走走停停,直到四月初,才迴到彤雲山。
等到了山上,一向體弱的蘇雪凝早就累得氣喘籲籲,自去休息。而薑漱玉則滿懷激動去見師父。
還未進練武堂,就聽到一陣壓抑的抽氣聲。
薑漱玉心下狐疑,大步走了進去:“師父,我迴來啦!”
她話音未落,就有一記老拳向她麵門直接打來。她腳尖點地,急速後退,避開這一拳,急急地道:“師父,師父,是我啊!別打啦!”
“阿玉?!”薑大年連忙收勢,“你不是死了嗎?”
薑漱玉一噎,迅速站好:“我哪裏死了?你瞧我不是活得好好的麽?”她心念急轉:“師父,你忘啦?師兄不是還去看我了呢!我現在跟師兄一塊兒迴來了!”
“咦?”薑大年雙眼微眯,細細打量,見其確實是自己徒兒無疑。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左手的信,怒道:“這個鄭懷瑾,竟然寫信咒你!”
“什麽?”薑漱玉自師父手中接過信,匆匆掃過。
這是鄭懷瑾的親筆手書,寫了鄭淑妃之死。薑漱玉從別人信裏得知自己的“死訊”,感覺有些微妙。鄭懷瑾字裏行間,隱約能體現出他的惋惜與難過,以及若有若無的負罪感。
“他的信今天送到,我才看完。”薑大年別過了頭,“到底怎麽迴事?”
“師父,你坐,我慢慢跟你說。”薑漱玉請師父坐下,“他倒也不是扯謊,鄭淑妃確實死了,從這世上消失了。但是你徒弟我,活著迴來了啊!”
她動作極快給師父斟了茶,恭敬地遞到師父麵前:“師父你喝。”
師父喝茶之際,她自己也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師父對麵:“師父,我身體裏有蠱,代替我那個妹妹進宮的事情,你肯定已經知道了,對吧?還有我身體裏的蠱被壓製這件事,我也寫信跟你說過了。我當時就應該離開皇宮的,但是有點事,脫不開身。這次瞅著機會,就迴來了。師父,你想不想我啊?”
她說著燦然一笑,而薑大年的神情卻漸漸凝重起來。
他略一沉吟,放下茶杯,緩緩問道:“你師兄說你當時甘願為了皇帝留在宮裏。你假死脫身,是不是因為他負了你?”
薑漱玉下意識就要迴答“當然沒有”,但不知怎麽,她臨時改了主意,試探著問:“如果是呢?”
薑大年輕哼一聲:“那就要看你的意思了。你要是對他留有舊情,那就罷了。若是……”
聽師父似乎是要撂狠話,薑漱玉不由地咯咯直笑,她連連擺手:“沒有沒有,我跟那狗皇帝清白得很。”
“清白?不是說鄭淑妃寵冠後宮麽?”
“那都是幌子,我們算是合作夥伴。”薑漱玉眼珠子骨碌碌直轉,“算是政治聯盟。師父,我跟你說句悄悄話,你不要告訴別人。”
薑大年對這個徒弟一向疼愛,雖然覺得她這樣孩子氣,但還是頗為配合,身體湊近了一些。
薑漱玉一字一字,聲音極輕:“其實這個皇帝啊,他無心男女之情。”
“什麽?”薑大年驀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說他有龍陽之好?”
“……”薑漱玉一噎,“那倒也不是。他就是年紀小,沒開竅,一門心思都在搞事業。就跟師父你一樣,師父你一心鑽研武藝,而他是一心江山社稷……”
薑大年騰地站起身,胡子直翹:“什麽叫跟我一樣?我是不開竅的木頭嗎?要是我年輕的時候,有姑娘嫁我,我能一輩子不娶妻?整天被你們這倆給氣死!”
他說話間已經翻手為掌,直接向徒兒攻去。
“師父,我錯了!師父!”薑漱玉一麵奔走,一麵口中求饒。不過她心裏清楚,師父多半是在試她的武功。
師徒二人切磋一陣,終於以薑漱玉的失敗告終。
她半蹲在地上,仰著臉可憐巴巴地看著師父:“師父,你下手輕點。萬一把我打死了,你去哪兒找這麽乖的徒弟呢?”
薑大年狠狠瞪了她一眼:“你去年五月下山,現在已經是四月。快一年了,武功竟然沒半點進步?明天五更起來給我練功。”
薑漱玉眨巴眨巴眼:“好的,師父。”
“也不知道你在宮裏都吃什麽,竟然還瘦了。”薑大年哼了一聲,“今個師父親自下廚,殺隻雞給你吃。”
“好的,師父。”薑漱玉慢慢站起身,“師父,信。”
薑大年兩根手指拈過來,微一用力,薄薄的信紙變成碎片,如雪花一般,漫天飄落。他大步往前走:“你把這邊收拾了。”
“哦。”薑漱玉爽快應著,卻見師父再次停下腳步,“師父,怎麽啦?還有吩咐?”
薑大年緩緩迴頭:“阿玉,你的身體真的好啦?”
先時他們說笑打鬧,薑漱玉都不覺得怎樣。而今師父停下來,簡簡單單說了這麽一句話,她隻覺得鼻腔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嗯,應該是好啦,那個國師說,我身體裏的蠱被壓製住,就跟我十六歲以前一樣。”
當然,可能以後會發作,但不管怎麽說,在發作之前的每一天,都是撿來的。
薑大年緩緩點了點頭:“那就好,我殺雞去。”
“我去燒水。”薑漱玉三下兩下將地上的紙屑掃到了一處。
雖然在宮裏什麽事都不用做,但是彤雲山才是她的家啊。
時隔近一年,薑漱玉終於又嚐到了師父的手藝。當然比不上宮中禦廚,但她吃的甚是滿足。
薑大年飲了幾杯酒,笑吟吟問:“還下山遊曆不?”
“我先陪著師父。”薑漱玉心說,遊曆自然是要遊曆的,不可能在彤雲山待一輩子。不過她剛從京城迴來,肯定要在師父身邊多待一陣子。
嶽劍南瞧了她一眼,也跟著說:“那我也陪著師父。”
薑大年有些想笑,他頗為嚴肅地點了點頭:“那好吧。”他打量著兩個徒弟,心裏默默盤算。他外門弟子不少,但真正親手養大傳授武藝的,隻這兩個孩子。
他年輕的時候,對林洛有那麽一點朦朧的心思,可惜林洛鍾情於文弱書生鄭公子。他那點心思也就散了。現在他隻盼著他養大的這兩個孩子能好好的。
這兩人,年貌相當,自幼青梅竹馬,如能成為一對佳偶,常伴他左右,其實也不錯。
當然,這一切都要看徒弟們自己的意思。
吃了飯後,薑漱玉想要洗漱躺下歇息,偏偏師兄嶽劍南卻要跟她比試武藝:“這段時間我勤學苦練,肯定能勝你許多。”
他們兩人學的是一路功夫,薑漱玉天賦好,嶽劍南肯用功。從小到大,兩人互有輸贏。
“是是是,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累了啊。明天,明天我們比。”薑漱玉麵露難色。
“很累麽?咱們一起上來,我都沒覺得累啊。”嶽劍南撓了撓頭,“是不是你背上的傷還沒好徹底?”
“啊?”薑漱玉有點懵,這和傷有什麽關係嗎?
嶽劍南皺眉:“你正月十五受傷,到今天四月初七,也有快三個月了吧?還沒好,是不是藥不對?”
“也不是,已經不疼了,就是偶爾會覺得癢。”薑漱玉心念微動,“等等,師兄,你說四月初七?”
“是啊,怎麽了?”
薑漱玉笑笑:“沒事,就是有點意外。”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四月初七,是小皇帝的生日啊。過了今天,他就十七周歲了。也不知道這個皇帝,能過多少個生日。
—— ——
韓德寶辦事一向妥帖,皇帝剛吩咐下去,他就準備了馬車,安排好明衛暗衛。這才去稟報皇帝:“皇上,已經準備好了。”
趙臻此刻已換上了便裝,他隻“嗯”了一聲,不再說話。坐進車廂後,他才吩咐:“去,傅家食肆。”
韓德寶微微一怔,很快眼圈兒通紅。他知道這個地方,以前皇帝的魂兒還在鄭娘娘身體裏時,他們第一次出宮,就是去的傅家食肆。
皇上是想起鄭娘娘了吧?
其實不止皇上想,他也想。一想到鄭娘娘,他就在心裏把那個淩天陽翻來覆去罵了數百遍。盡管這個人早已被處以極刑。
趙臻坐在車廂裏,仿佛還能看到阿玉一樣,看見她抬起頭,衝他啟唇微笑。然而他一眨眼,她就消失不見了。
其實他跟阿玉相處,滿打滿算也隻半年光景,但不知為什麽,她卻成了他生命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明明在認識她之前,他活得也很精彩。可偏偏在失去她以後,很多事情都變得淡然無味起來。
很快到了傅家食肆,趙臻跳下馬車。
韓德寶低聲問:“您要點什麽?”
這邊隊伍排的很長。
“桂花糕。”趙臻淡淡地道,“我自己來就行。”
他記得她曾經說過,她在每年七月二十五,都會買桂花糕懷念自己的母親。——當然,這可能是她當時哄他的話。因為她在那天出宮,很有可能是去見她的兄長鄭懷瑾。
隊伍越來越短,趙臻隨著人群往前移動,腦海裏浮起的卻是舊事。
他身材挺拔,眉目清雋,氣質卓然,站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一個年輕的頭戴冪籬的姑娘,一眼就看見了他,大驚失色,匆忙後退著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