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虐文女主畫風不對[穿書] 作者:辭仲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車架上還有燕燕,直接支走她怕被人輕易看出不對勁來,易楨雖然明白楊朱真人有話要說,但是並沒有急著和他交流。
易楨覺得吧,自己這個親媽,真是個有故事的女同學。
“夫人!我們馬上到梅苑長街了!梅苑長街有很多梅花,還有賣好吃的!”眼看車架駛入街巷,燕燕迫不及待趴到窗前往外看,小嘴趴趴趴給她介紹。
“以前這裏特別特別多人,可最近那個刺客出沒,現在人少好多。”燕燕說:“不過街尾那家巨好吃的牛肉麵還開著!待會兒我帶夫人去吃!”
“郎君囑咐了說避著點人多的地方,夫人之前受過驚嚇。”一旁的婢女提醒道。
燕燕安慰地摸了摸易楨的手:“那夫人待在梅苑的榮豐園等我吧,我去幫夫人買好吃的,買迴來之後我們就一起吃好吃的看漂亮姐姐跳舞!”
等到了梅苑長街前,果然人不少。多是各地商賈,本來就各地走動不拘小節,如今趕上白鷁會,又是正午,便是畏懼刺客走了不少,現在各個食肆前人也挺多。
“那個糯米團子好吃!”一下車架燕燕就開始快樂,看來張將軍這些天也是把她拘在家裏不讓出去。
“夫人,我們買一個糯米團子再去榮豐園好不好,特別好吃的。”燕燕搖著她的手,仰著頭懇求道。
纏著你撒嬌的嬌嬌軟軟小女孩,就算有點話嘮,也不是易楨能夠抵抗的。
人類幼崽真的太可愛了。
燕燕噠噠噠跑到糯米團子的店前麵,很自覺地開始排隊,但是當地人應該都認識她,一下子給她讓出了空位,還笑著對她說:“燕燕快去買吧,不要讓人家久等了。”
燕燕嘴甜地道了謝,剛要伸手遞錢去拿糯米團子,忽然看見攤位前還有個人並沒有讓開來,正在和攤主交流要買什麽口味。
那是個小和尚,光頭,穿著厚實的青灰色棉衣,踮著腳,背上還背著個嶄新的背簍。看樣子排了很久的隊了,並不想讓開。
易楨忍不住笑了。
她挺久沒見小和尚和他的熊貓了,還是從婢女那裏得知他們在博白山就要下船了,因此她還打算今天離開博白山的時候去見一見他,送他點東西。小和尚本來就是到處去找父母,沒有目的地,身上有點錢總是好的。
燕燕比小和尚大三歲,這個年紀,大三歲是很明顯高出一大截的。燕燕是非常典型的孩子,喜歡和大孩子玩,不太喜歡搭理比自己還小的小孩。
因此她買了糯米團子就迴來了,全程都沒和就在旁邊站著的同齡人搭話。
等看見易楨蹲下來把跑過來的小和尚和熊貓都摟在懷裏,她才睜大眼睛,問道:“他們也是夫人的朋友嗎?”
榮豐園就在街頭,她們一行人正一路進園子裏去,易楨答道:“是啊,你們年紀差不多,你們也可以成為朋友啊。”
易楨到底是沒有真的養過小孩,不知道兩個人類幼崽放在一起,會產生一加一遠大於二的情況。
不要被人類幼崽的可愛外表迷惑啊!他們巨能鬧啊!
本來易楨是打算讓燕燕和小和尚到旁邊去玩,她和楊朱真人聊聊正事,結果說了沒兩句話,就聽見燕燕在隔間探過頭來:“夫人!他說我沒有那個熊貓好看!夫人!我好看!”
易楨覺得自己真是自作自受。
楊朱真人笑著說:“去哄哄她吧,夫人和燕燕這孩子緣分不深,恐怕今日別過,此後就不會再見麵了。”
易楨一愣,低聲問:“真人能看到那麽多東西,為什麽還會有需要您等上幾十年的因果呢?”
楊朱真人低頭看了一眼她手上的五色繩,說:“知道很容易,但是改變卻很難。之前卦象顯示這艘瓶中船要失敗,我都賣掉宅院離開這裏死心了,誰知道這故人之物到底物歸原主了。”
什麽?這五色繩難道是易楨生母贈送給楊朱真人的東西嗎?
母親您到底是有多愛做手工四處送人啊……
易楨見楊朱真人示意自己去哄一哄燕燕,起身正要過去,忽然想到,姬金吾會急著娶親,其實是因為楊朱真人給算的紫微鬥數。
她知道在樂陵道中“瓶中船”指的是什麽,說的是在最初把“因”埋下去,然後經過時間演變,就會有預想好的“果”出現。
就像裝在玻璃瓶裏的配件,最終會一點一點搭成船。蝴蝶扇動翅膀,最終會在萬裏之外出現風暴。隻要固定“因”,一次一次嚐試,最終會出現那個想要看見的“果”。
楊朱道人剛才說“都以為要失敗了”,是不是說的原書裏麵姬金吾最終並沒有娶易家的女兒?這樣楊朱道人自然也不可能在博白山等到嫁去北幽的恩人之女。
原書裏那一次船沒搭成,而這一次成功了。楊朱道人布置的因走向了該有的果。
那姬總那個所謂的“昌黎之年不娶親必有大難”的預言到底是真的?還是隻是楊朱道人為了償還自己昔日因果、見到恩人之女而埋下的“因”?
第46章 羅浮夢裏
北戎地處極北之境,疆域遼闊,共有四十九部、一千二百萬人,民風彪悍。
北戎建國已久,細數起來已經七八百年了,比隔壁北幽還久。多年以來雖然內亂外敵不斷,但從來沒有斷過傳承。
因為北戎四十九部常年紛爭動亂,隔壁北幽經常虎視眈眈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兩國的邊境接壤又長,交流時動不動又起了摩擦,大仗小仗不斷。
最嚴重的一次,還是先帝昭王時,北幽的騎兵甚至已經攻破了北戎的皇城,強迫北戎皇室向西邊的森林平原遷都。
結果先帝昭王接連死了六個兒子一個寵妃,心態崩了,戰場上相持不下,連續做了幾個錯誤決策,硬生生讓北戎把戰局拖到了冬天。
這麽多年的仗打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如果在冬天之前沒有完全戰勝北戎,這場仗就不用打了,贏不了的。
北戎的冬天,是戰爭場上的bug。
劇烈下降的溫度能把視線所及的一切變成堅冰,軍隊需要防寒保暖的衣服,而且北戎的疆域非常遼闊,這就意味著入侵者要完全戰勝他們必須要拉出很長的補給線。
北戎的民眾已經適應了這種寒冷,入侵的軍隊可沒有。
總之一旦北戎的戰局進入冬天,就意味著這場仗基本沒得打了。
再加上先帝昭王悲痛欲絕,實在是莫得心思打仗,再打下去北戎在不在兩說,反正他是先沒了。於是這場戰爭最後以和談結束。
軒轅昂就是那次和談之後,才被送去北幽的上京當質子的。
當時他才十歲,是個宮女的兒子,母親位份極低,性格又柔弱謙和,在宮中幾乎沒有任何地位,隻是受人欺負打壓。於是選送質子的時候,就挑上了年紀合適的他。
其實也能想到,一個堪堪要被滅國的國家的質子,在上京會遭遇到什麽。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百零八位獻給皇室的美人。他們都是獻給北幽的祭品。
欺負他最厲害的是那些尚武世家的孩子們。他們惋惜著就差一步就能吞並那遼遠的疆土,又不敢對昭王有所非議,便盯上了他。
這些世家的孩子多半有名義上的任職,昭王剛死了至親,在皇宮裏自閉,完全不管束這些世家子。
可想而知軒轅昂在北幽過的到底是什麽日子。
北幽的君主為了控製地方的世家,會任命世家的嫡子為京官,稱“任子”,美名其曰“入侍”。其實也就是和軒轅昂一個性質的人質。
軒轅昂離開北戎的時候,他那位謙和柔順的生母抱著他痛哭,說是母親沒用,讓我兒受這種苦。他還偷偷看到母親跪下來求陪他去的乳母多上心,說從此以後隻有您疼這孩子了。
軒轅昂知道她已經盡力了。他的母親就是一個善良溫順的小女人,若是運氣好,她本來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合格的賢妻良母。
但是她運氣不好,她的一生都消磨在了深宮中,到死都沒有再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
軒轅昂迴北戎的時候,她已經去世許多年了。那時他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暗衛,也沒有遍布朝野的消息網,隻是聽人說母親是他走之後哭壞了眼睛,在一個冬日的早上悄悄地病死了。死了之後大君的正妻安葬了她,下葬的禮儀很符合她的身份。
被母親拜托,“要好好疼他”的那位乳母也沒有活很久。乳母很不適應北幽的風物水土,去了北幽之後經常生病,不久就沒了。
乳母病死的那個冬天,軒轅昂遇見了那個來救自己的小姑娘。
其實隻是平平無奇、一如既往被欺負的一天,若是有什麽特別,就是那些人逼他學狗叫,他不願意,被打得格外重了一些,乃至於爬起來逃走到一半,直接昏厥在了路邊。
彼時正是花朝節(注1),是國喪之後第一個還算喜慶的日子,各地世家都帶著賀禮來了,不僅來祝賀昭王,還順便看看自己那個久不相見的嫡子。
軒轅昂暈過去的時候盡力爬到路邊去了,他想活著,不想被那些人再次發現。
他記得很清楚,睜眼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他以前覺得自己不冷,現在真的溫暖來了,才知道什麽叫做不冷。
可能是因為身上被打的地方都腫了起來,也沒什麽知覺,隻覺得手腳發熱。
也可能是因為那個小姑娘把自己暖爐塞給他了,幫他處理了一點露出來的傷口,還眨著眼睛一直在看他。
她應該家境也不是太好,又或者在家裏不受寵。貼身的婢女也沒有,跑出來也沒人發現,手上拿著的那個唯一的暖爐很舊了,讓他想起自己母親也有個類似的舊暖爐。
甚至她隨身還備著傷藥。或許是家裏的庶女,被主母苛刻,挨罰了也隻能自己偷偷上藥。軒轅昂想,以後一定要報答她的恩情。
他在北幽遇見的,唯一的藥。
破舊的神像低頭慈悲,俯首看著他們。
有的話語和行動造成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在事後治療的,隻可惜當時他隻得到了這麽一點可以治自己心病的藥。
於是他的心病隻能越來越嚴重,不甘、憤怒、刻骨的怨恨,是這些東西支撐他從淤泥中爬上來。
他要活著,他要活下去,不要被別人踐踏了,要他在乎的人不再沉默地死在寒冷的早上。
軒轅昂想給她留個信物,話本裏經常這麽寫,兩個緣分深重的愛人在幼時就相遇,他們各自留下了一分為二的玉佩,多年以後重逢便結為了夫妻。
那個時候軒轅昂還不太理解“結為夫妻”是什麽意思,對於一個每天被欺負的十幾歲男孩,愛情這個詞過於遙遠了。但是話本裏總是用“結為夫妻,子孫滿堂”做結尾,應該是很好很好的詞。
可是軒轅昂找遍全身,都沒有找到任何可以當做信物的東西。他身上本來有母親給繡的香囊,還有父皇送給他的唯一一個扳指,可是被人打的時候都被搶走丟掉了。
他身上隻有蔽體的衣物,甚至這幾件單薄的衣物都破了、髒了。
小姑娘見他醒了,匆匆要走,她原本是害怕他就這麽孤零零地死在路邊了,現在看他有力氣醒過來,又害怕起來,怕後母知道這件事罰自己。
她一句話都沒說,拿眼睛看了看他,往外走了幾步,忽然又迴到這個路邊的破廟來,塞了幾個銀毫子給他:“被人打,會死的。你躲著他們。”
似乎是經驗之談,她在家裏也常被擠兌欺負,現在教他“你躲著他們”。
軒轅昂原本隻是看著她走,因為他知道向她要信物是不太現實的,到底是人家的閨中女兒,怎麽可能會隨便把自己的貼身物品給一個髒兮兮的陌生人。
可是她又迴來了,還塞錢給他,希望他不要死。
於是他就問了,很冒昧地開口,結結巴巴的,說他以後會有大出息的,會變得很厲害的,能不能給他一個信物,以後他想報答她。
現在想起來是很羞恥、很誇大的言辭,也隻有那個十幾歲的男孩能說出來。
軒轅昂如願以償要到了信物,是一個吊墜。小姑娘匆匆丟給他,似乎自己也覺得自己太好說話、太容易相信別人,很不好意思,拔腿就跑了。
吊墜摁開,是她的名字,單字一個白。
後來軒轅昂慢慢培植了自己的勢力,在世家與皇室之間找到可供容身的縫隙,也慢慢收集齊了自己當初遇見的那個小姑娘的信息。
易家的第二個女兒,出生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
軒轅昂在北幽一共待了六年,到他被北戎大君召迴的時候,他已經十六歲了,隻有幾個死忠的暗衛,他基本全布置到河內易家去了。
到後來易家的繼母驟然發難,要將前任主母留下的兩個女兒發賣,軒轅昂無比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
隻可惜單單救下了易白,沒能來得及救她的同胞姐姐。
軒轅昂把所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她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單純想對她好,還是想補償當初那個被人欺負的小孩。
軒轅昂安頓好易白之後,曾經提議過去找她那位同胞姐姐,結果她哭著說不要,說姐姐總是欺負她。
於是未果。
軒轅昂沒辦法娶易白為正妻,她不願意迴到易家去,而以她現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做正妻,最多就是個良娣。
軒轅昂竭盡所能去對她好,去踐行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去彌補無法正式結為夫婦的遺憾。
易楨覺得吧,自己這個親媽,真是個有故事的女同學。
“夫人!我們馬上到梅苑長街了!梅苑長街有很多梅花,還有賣好吃的!”眼看車架駛入街巷,燕燕迫不及待趴到窗前往外看,小嘴趴趴趴給她介紹。
“以前這裏特別特別多人,可最近那個刺客出沒,現在人少好多。”燕燕說:“不過街尾那家巨好吃的牛肉麵還開著!待會兒我帶夫人去吃!”
“郎君囑咐了說避著點人多的地方,夫人之前受過驚嚇。”一旁的婢女提醒道。
燕燕安慰地摸了摸易楨的手:“那夫人待在梅苑的榮豐園等我吧,我去幫夫人買好吃的,買迴來之後我們就一起吃好吃的看漂亮姐姐跳舞!”
等到了梅苑長街前,果然人不少。多是各地商賈,本來就各地走動不拘小節,如今趕上白鷁會,又是正午,便是畏懼刺客走了不少,現在各個食肆前人也挺多。
“那個糯米團子好吃!”一下車架燕燕就開始快樂,看來張將軍這些天也是把她拘在家裏不讓出去。
“夫人,我們買一個糯米團子再去榮豐園好不好,特別好吃的。”燕燕搖著她的手,仰著頭懇求道。
纏著你撒嬌的嬌嬌軟軟小女孩,就算有點話嘮,也不是易楨能夠抵抗的。
人類幼崽真的太可愛了。
燕燕噠噠噠跑到糯米團子的店前麵,很自覺地開始排隊,但是當地人應該都認識她,一下子給她讓出了空位,還笑著對她說:“燕燕快去買吧,不要讓人家久等了。”
燕燕嘴甜地道了謝,剛要伸手遞錢去拿糯米團子,忽然看見攤位前還有個人並沒有讓開來,正在和攤主交流要買什麽口味。
那是個小和尚,光頭,穿著厚實的青灰色棉衣,踮著腳,背上還背著個嶄新的背簍。看樣子排了很久的隊了,並不想讓開。
易楨忍不住笑了。
她挺久沒見小和尚和他的熊貓了,還是從婢女那裏得知他們在博白山就要下船了,因此她還打算今天離開博白山的時候去見一見他,送他點東西。小和尚本來就是到處去找父母,沒有目的地,身上有點錢總是好的。
燕燕比小和尚大三歲,這個年紀,大三歲是很明顯高出一大截的。燕燕是非常典型的孩子,喜歡和大孩子玩,不太喜歡搭理比自己還小的小孩。
因此她買了糯米團子就迴來了,全程都沒和就在旁邊站著的同齡人搭話。
等看見易楨蹲下來把跑過來的小和尚和熊貓都摟在懷裏,她才睜大眼睛,問道:“他們也是夫人的朋友嗎?”
榮豐園就在街頭,她們一行人正一路進園子裏去,易楨答道:“是啊,你們年紀差不多,你們也可以成為朋友啊。”
易楨到底是沒有真的養過小孩,不知道兩個人類幼崽放在一起,會產生一加一遠大於二的情況。
不要被人類幼崽的可愛外表迷惑啊!他們巨能鬧啊!
本來易楨是打算讓燕燕和小和尚到旁邊去玩,她和楊朱真人聊聊正事,結果說了沒兩句話,就聽見燕燕在隔間探過頭來:“夫人!他說我沒有那個熊貓好看!夫人!我好看!”
易楨覺得自己真是自作自受。
楊朱真人笑著說:“去哄哄她吧,夫人和燕燕這孩子緣分不深,恐怕今日別過,此後就不會再見麵了。”
易楨一愣,低聲問:“真人能看到那麽多東西,為什麽還會有需要您等上幾十年的因果呢?”
楊朱真人低頭看了一眼她手上的五色繩,說:“知道很容易,但是改變卻很難。之前卦象顯示這艘瓶中船要失敗,我都賣掉宅院離開這裏死心了,誰知道這故人之物到底物歸原主了。”
什麽?這五色繩難道是易楨生母贈送給楊朱真人的東西嗎?
母親您到底是有多愛做手工四處送人啊……
易楨見楊朱真人示意自己去哄一哄燕燕,起身正要過去,忽然想到,姬金吾會急著娶親,其實是因為楊朱真人給算的紫微鬥數。
她知道在樂陵道中“瓶中船”指的是什麽,說的是在最初把“因”埋下去,然後經過時間演變,就會有預想好的“果”出現。
就像裝在玻璃瓶裏的配件,最終會一點一點搭成船。蝴蝶扇動翅膀,最終會在萬裏之外出現風暴。隻要固定“因”,一次一次嚐試,最終會出現那個想要看見的“果”。
楊朱道人剛才說“都以為要失敗了”,是不是說的原書裏麵姬金吾最終並沒有娶易家的女兒?這樣楊朱道人自然也不可能在博白山等到嫁去北幽的恩人之女。
原書裏那一次船沒搭成,而這一次成功了。楊朱道人布置的因走向了該有的果。
那姬總那個所謂的“昌黎之年不娶親必有大難”的預言到底是真的?還是隻是楊朱道人為了償還自己昔日因果、見到恩人之女而埋下的“因”?
第46章 羅浮夢裏
北戎地處極北之境,疆域遼闊,共有四十九部、一千二百萬人,民風彪悍。
北戎建國已久,細數起來已經七八百年了,比隔壁北幽還久。多年以來雖然內亂外敵不斷,但從來沒有斷過傳承。
因為北戎四十九部常年紛爭動亂,隔壁北幽經常虎視眈眈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兩國的邊境接壤又長,交流時動不動又起了摩擦,大仗小仗不斷。
最嚴重的一次,還是先帝昭王時,北幽的騎兵甚至已經攻破了北戎的皇城,強迫北戎皇室向西邊的森林平原遷都。
結果先帝昭王接連死了六個兒子一個寵妃,心態崩了,戰場上相持不下,連續做了幾個錯誤決策,硬生生讓北戎把戰局拖到了冬天。
這麽多年的仗打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如果在冬天之前沒有完全戰勝北戎,這場仗就不用打了,贏不了的。
北戎的冬天,是戰爭場上的bug。
劇烈下降的溫度能把視線所及的一切變成堅冰,軍隊需要防寒保暖的衣服,而且北戎的疆域非常遼闊,這就意味著入侵者要完全戰勝他們必須要拉出很長的補給線。
北戎的民眾已經適應了這種寒冷,入侵的軍隊可沒有。
總之一旦北戎的戰局進入冬天,就意味著這場仗基本沒得打了。
再加上先帝昭王悲痛欲絕,實在是莫得心思打仗,再打下去北戎在不在兩說,反正他是先沒了。於是這場戰爭最後以和談結束。
軒轅昂就是那次和談之後,才被送去北幽的上京當質子的。
當時他才十歲,是個宮女的兒子,母親位份極低,性格又柔弱謙和,在宮中幾乎沒有任何地位,隻是受人欺負打壓。於是選送質子的時候,就挑上了年紀合適的他。
其實也能想到,一個堪堪要被滅國的國家的質子,在上京會遭遇到什麽。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百零八位獻給皇室的美人。他們都是獻給北幽的祭品。
欺負他最厲害的是那些尚武世家的孩子們。他們惋惜著就差一步就能吞並那遼遠的疆土,又不敢對昭王有所非議,便盯上了他。
這些世家的孩子多半有名義上的任職,昭王剛死了至親,在皇宮裏自閉,完全不管束這些世家子。
可想而知軒轅昂在北幽過的到底是什麽日子。
北幽的君主為了控製地方的世家,會任命世家的嫡子為京官,稱“任子”,美名其曰“入侍”。其實也就是和軒轅昂一個性質的人質。
軒轅昂離開北戎的時候,他那位謙和柔順的生母抱著他痛哭,說是母親沒用,讓我兒受這種苦。他還偷偷看到母親跪下來求陪他去的乳母多上心,說從此以後隻有您疼這孩子了。
軒轅昂知道她已經盡力了。他的母親就是一個善良溫順的小女人,若是運氣好,她本來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合格的賢妻良母。
但是她運氣不好,她的一生都消磨在了深宮中,到死都沒有再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
軒轅昂迴北戎的時候,她已經去世許多年了。那時他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暗衛,也沒有遍布朝野的消息網,隻是聽人說母親是他走之後哭壞了眼睛,在一個冬日的早上悄悄地病死了。死了之後大君的正妻安葬了她,下葬的禮儀很符合她的身份。
被母親拜托,“要好好疼他”的那位乳母也沒有活很久。乳母很不適應北幽的風物水土,去了北幽之後經常生病,不久就沒了。
乳母病死的那個冬天,軒轅昂遇見了那個來救自己的小姑娘。
其實隻是平平無奇、一如既往被欺負的一天,若是有什麽特別,就是那些人逼他學狗叫,他不願意,被打得格外重了一些,乃至於爬起來逃走到一半,直接昏厥在了路邊。
彼時正是花朝節(注1),是國喪之後第一個還算喜慶的日子,各地世家都帶著賀禮來了,不僅來祝賀昭王,還順便看看自己那個久不相見的嫡子。
軒轅昂暈過去的時候盡力爬到路邊去了,他想活著,不想被那些人再次發現。
他記得很清楚,睜眼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他以前覺得自己不冷,現在真的溫暖來了,才知道什麽叫做不冷。
可能是因為身上被打的地方都腫了起來,也沒什麽知覺,隻覺得手腳發熱。
也可能是因為那個小姑娘把自己暖爐塞給他了,幫他處理了一點露出來的傷口,還眨著眼睛一直在看他。
她應該家境也不是太好,又或者在家裏不受寵。貼身的婢女也沒有,跑出來也沒人發現,手上拿著的那個唯一的暖爐很舊了,讓他想起自己母親也有個類似的舊暖爐。
甚至她隨身還備著傷藥。或許是家裏的庶女,被主母苛刻,挨罰了也隻能自己偷偷上藥。軒轅昂想,以後一定要報答她的恩情。
他在北幽遇見的,唯一的藥。
破舊的神像低頭慈悲,俯首看著他們。
有的話語和行動造成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在事後治療的,隻可惜當時他隻得到了這麽一點可以治自己心病的藥。
於是他的心病隻能越來越嚴重,不甘、憤怒、刻骨的怨恨,是這些東西支撐他從淤泥中爬上來。
他要活著,他要活下去,不要被別人踐踏了,要他在乎的人不再沉默地死在寒冷的早上。
軒轅昂想給她留個信物,話本裏經常這麽寫,兩個緣分深重的愛人在幼時就相遇,他們各自留下了一分為二的玉佩,多年以後重逢便結為了夫妻。
那個時候軒轅昂還不太理解“結為夫妻”是什麽意思,對於一個每天被欺負的十幾歲男孩,愛情這個詞過於遙遠了。但是話本裏總是用“結為夫妻,子孫滿堂”做結尾,應該是很好很好的詞。
可是軒轅昂找遍全身,都沒有找到任何可以當做信物的東西。他身上本來有母親給繡的香囊,還有父皇送給他的唯一一個扳指,可是被人打的時候都被搶走丟掉了。
他身上隻有蔽體的衣物,甚至這幾件單薄的衣物都破了、髒了。
小姑娘見他醒了,匆匆要走,她原本是害怕他就這麽孤零零地死在路邊了,現在看他有力氣醒過來,又害怕起來,怕後母知道這件事罰自己。
她一句話都沒說,拿眼睛看了看他,往外走了幾步,忽然又迴到這個路邊的破廟來,塞了幾個銀毫子給他:“被人打,會死的。你躲著他們。”
似乎是經驗之談,她在家裏也常被擠兌欺負,現在教他“你躲著他們”。
軒轅昂原本隻是看著她走,因為他知道向她要信物是不太現實的,到底是人家的閨中女兒,怎麽可能會隨便把自己的貼身物品給一個髒兮兮的陌生人。
可是她又迴來了,還塞錢給他,希望他不要死。
於是他就問了,很冒昧地開口,結結巴巴的,說他以後會有大出息的,會變得很厲害的,能不能給他一個信物,以後他想報答她。
現在想起來是很羞恥、很誇大的言辭,也隻有那個十幾歲的男孩能說出來。
軒轅昂如願以償要到了信物,是一個吊墜。小姑娘匆匆丟給他,似乎自己也覺得自己太好說話、太容易相信別人,很不好意思,拔腿就跑了。
吊墜摁開,是她的名字,單字一個白。
後來軒轅昂慢慢培植了自己的勢力,在世家與皇室之間找到可供容身的縫隙,也慢慢收集齊了自己當初遇見的那個小姑娘的信息。
易家的第二個女兒,出生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
軒轅昂在北幽一共待了六年,到他被北戎大君召迴的時候,他已經十六歲了,隻有幾個死忠的暗衛,他基本全布置到河內易家去了。
到後來易家的繼母驟然發難,要將前任主母留下的兩個女兒發賣,軒轅昂無比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
隻可惜單單救下了易白,沒能來得及救她的同胞姐姐。
軒轅昂把所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她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單純想對她好,還是想補償當初那個被人欺負的小孩。
軒轅昂安頓好易白之後,曾經提議過去找她那位同胞姐姐,結果她哭著說不要,說姐姐總是欺負她。
於是未果。
軒轅昂沒辦法娶易白為正妻,她不願意迴到易家去,而以她現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做正妻,最多就是個良娣。
軒轅昂竭盡所能去對她好,去踐行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去彌補無法正式結為夫婦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