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往常,張澤軒肯定太陽穴突突直跳,肺都要氣炸了,這一次他不僅不生氣,心裏還隱隱帶著些興奮。招招手,讓人去推了最裏麵那輛他早就準備好的水車過來,這次,他一定要給他們留下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掃過形容狼狽的四皇子、五皇子,張澤軒冷冽的目光中帶著幾分躍躍欲試。算算年紀,四皇子、五皇子今年也十五六了,差不多可以畢業了,這一次他一定要把已經長成,把他這裏當成拉幫結派陣地兼鬥場的兩個狗屁皇子從書院丟出去。


    “院長,別衝了別衝了,呸呸……嘔……”


    “這都什麽水啊,放水車裏多久了?都臭了……嘔……”


    一群富貴子弟,很多還有潔癖,哪裏受過這種待遇,捂著嘴,吐成一團。


    張澤軒全程冷著一張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即便四皇子、五皇子訕訕的湊過來,臉色也沒緩和。


    “兩個皇子若是覺得皇家書院廟小待不住兩位,大可直接迴去……”


    “不小不小”


    “呆的住呆的住”


    開玩笑,兩人又不傻,算上曾祖父,張澤軒那可是三朝老臣,在父皇心裏受重視的程度那可比他們高多了。真的被他從皇家書院攆出去,迴去他們一頓打怕是少不了。想到這,兩人對視一眼火速認慫。


    可張澤軒這次是鐵了心把兩顆老鼠屎攆走,怎麽可能錯過這次機會,當下就坐馬車進了宮跟皇上好一番訴苦。


    訴的皇上麵上都訕訕的,當著張澤軒的麵把兩個兒子一頓臭罵,允諾接迴來自己教育才作罷。


    心願達成,已經成為一個帥氣小老頭的張澤軒滿意的哼著小調溜溜達達的出了皇宮家去了。


    伺候皇上的大太監原以為被張澤軒這麽一堵,皇上怕是要不高興,連勸話的腹稿都打好了,沒想到,進去一看,皇上竟然臉上也帶著笑,看上去好像還挺高興的。


    “怎麽了?哦,覺得朕沒生氣,很奇怪?”


    “是,奴婢是有點驚訝,就一點點”說著,從小伺候皇上長大的大太監伸手掐了下小手指,笑眯眯的比了個一點點的手勢。


    皇上笑嗬嗬的擺擺手,“有什麽好生氣的,這次確實是老四、老五的錯。張大人不過是略微懲戒,又沒打他們也沒罰他們,就衝他們潑了點臭水……”壓根算不上什麽,“就他們在皇家書院那鬧騰勁,這也就是他們是皇子,換個人,恐怕早被張大人直接扔出書院了。”


    說起來,張大人能忍到現在,已經讓他很吃驚了,要知道前麵老大、老二、老三幾個,還有宗室裏幾個愛惹事的小子,可是都沒呆滿十五歲就被他想方設法扔出來了。


    再一個,他這人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不管是論聰慧,還是論能力,他其實都不出眾,不說其他人,就是比之先太子,比之三皇弟四皇弟亦略有不足。不然當初秋獵也不會明明有準備還差點被人害了。不過,他自認有一點,也是先太子他們不及他的……那就是胸懷,他比他們更能容人。


    隻要有能力,隻要是對大周有用之人,他都可以給予最大的寬容。


    張澤軒的能力毋庸置疑,這麽多年來對大周的貢獻,說句不客氣的別說是伯爵,就是給個國公,他覺得都不為過。可張澤軒這麽多年,什麽都沒主動跟他要過,也沒什麽野心,張家家風又好,子孫眼瞅著都是大周棟梁。這樣的人,這樣的家族,他多給些寬容體麵,不是應該的嗎?“哦,對了,朕聽說工部那邊好像又研究出了什麽玻璃畫?等成品出來,看看樣子,若是好,讓人往張府送兩幅,吃水總不能忘了挖井人……”


    *


    張澤軒的六十大壽,依著張澤軒自己的意思並沒有大辦,隻張家自家人一起吃了一頓飯。


    幾十年過去,此時的張家早已不是當初離開杏花村時隻有兩房十幾口人,被人欺負的在杏花村待不下去的張家。


    現在的張家莫說是在杏花村、福山縣,就是在京城那也是名聲赫赫,沒人敢小瞧了去。


    張澤軒幾兄弟,除了他大哥,因為早些年張家窮,沒讀過什麽書,後麵幾個,鬆柏是進士,寶兒、平安兩個是秀才。


    下一代,就更不用說了,張澤軒的獨子張躍直接就是六元及第,在張澤軒的福陰及自身的努力下,跟張澤軒當年一樣,隻三十多的年紀就已經做到了三品大員,深受皇上器重。


    其他侄子也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管是考科舉還是做生意,都取得了一番成績。


    再下一輩,孩子都還小,還看不出什麽,但隻要能恪守家規,保持如今的家風,想來張家想要再昌盛個幾代還是沒問題的。


    “爹,今年門口的東西有點多……”


    張澤軒雖然已經遠離朝堂多年,但他當年為百姓做的那些實事,百姓一直都有記著,感念他的恩德,每年他壽辰都會有人悄摸摸在府門前放一些東西祝賀。自家地裏種出來的水果、蔬菜,河裏抓的魚蝦河蟹,甚至山上摘的野果什麽的,應有盡有。


    這些人東西放下就跑,張家人也不好送迴去,隻能收下心意後把這些東西都送到收留棄嬰的育養院去,再另外捐上一筆銀子。


    今年也一樣,隻是大家送來的東西堆積如山,比往年不知多了多少。


    一家人用完飯,吃完壽麵,張澤軒閑著沒事,親自踱步過去看了看,隨手在堆成山的禮物堆裏提出來一個籃子,籃子裏東西不多,隻放了兩把幹菜,兩把早已蔫了的韭菜,還有一小把四五根隨便用草莖捆著的人參。


    “這還真是發達了,連人參都不當好東西了。”張澤軒一手捋著胡子,一手提溜著籃子笑著調侃兩句,從籃子裏捏出來一張帖子。


    帖子上隻有兩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張大善人安康百年。


    (全書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子科舉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彥王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彥王爺並收藏農家小子科舉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