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珣的手輕輕插入她濃密的烏發間,鼻間是她身上好聞的清甜香味,他的唿吸灼熱,帶著幾分壓抑的沙啞,“今天算是我們的大婚之夜……就一迴,嗯?”
上迴在溫泉行宮吃了個飽,迴來遇上二皇子生病和送出宮的事,情緒都比較低迷,兩人就再沒行房。
後來好不容易接受了二皇子的事,阿措又忙著學規矩禮儀,每日累的一沾上枕頭就睡,他也不忍心折騰她……
算算日子,他竟又素了快兩個月。
這迴看著身下嬌軟嫵媚的小美人,他再也忍不住了。
手指探入衣裳裏,指尖是一片溫熱嬌嫩。
阿措身子微微顫抖著,水眸霧蒙蒙的,輕聲道,“就一迴哦。”
此刻元珣的身子燥得厲害,眸色深沉的吻著她的眉眼,含糊的“嗯”了一聲。
衣衫被扯開,阿措“呀”的叫了聲,雙手捂著身前,不好意思道,“燈還亮著……””
視線瞥過那隱隱約約露出來的雪白,元珣眸色愈發暗沉,低聲哄道,“新婚之夜的龍鳳蠟燭不能滅,滅了不吉利的。”
阿措被吻得暈頭轉向,氣喘籲籲間,半信半疑的問,“還有這個規矩麽?”
元珣肯定道,“嗯,有的。”
他說有,便是有。
阿措最近被各種規矩洗腦了,也就信了他這話,強壓著羞澀,不去計較了。
不多時,大紅色繡百子嬉戲圖案刻絲幔帳有節奏的晃動起來,後來動靜越發大了起來,竟把一半挽起的幔帳從銀鉤上震的落了下來。
桌案上的繪彩龍鳳大紅雙燭蓽撥燃燒著,緩緩垂下的幔帳遮住一半的春色,卻遮不住那一聲聲嬌滴滴的破碎求饒聲。
第111章 借她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翌日, 晨光熹微,龍鳳蠟燭燃燒殆盡,紅色幔帳內一片靜謐。
元珣的五感很是敏銳,簾外的光線變得明亮了一些, 他便緩緩睜開了眼睛。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幔帳的喜慶紅色, 視線往下,是一條壓在胸前的雪白手臂, 軟綿綿, 嫩生生,雪藕一般。
身側,他的小皇後睡得正香, 如雲烏發隨意披散, 濃密的眼睫如同蝴蝶羽翼般纖長, 雪白的小臉帶著些許疲色, 看來昨夜實在是累慘了。
元珣伸出手指, 輕輕碰了下她的眼皮,見她微微蹙起眉,也不再動她,隻靜靜地凝視著她。
這副可愛的小模樣,他怎麽看怎麽喜歡,這輩子都看不膩。
盯了許久, 想起還有正事要做,他放輕手腳起身。
離開床榻前,他彎著腰, 仔細替她將被子蓋好,視線掃過她潔白肌膚上的粉色痕跡,他眸子微暗。
昨夜的激烈戰況湧上腦海,他隻覺得身上又一陣燥熱。
抿了抿薄唇,將那蓬勃的欲.念壓下,他趕緊將幔帳放下,免得控製不住自己,擾了她的清夢。
……
皇帝大婚,免朝三日。
用過早膳後,元珣本打算往勤政殿讀書,忽的想起什麽,將常喜公公招到身邊,“按理說,今日後宮妃嬪會來朝拜皇後?”
“是。”常喜公公彎下腰,補充道,“據奴才所知,一個時辰前,蔣妃娘娘便帶領眾妃在榴花宮等著了,諸位娘娘侍奉皇後很是勤勉呢。”
元珣沉吟片刻,道,“你去一趟榴花宮,叫她們先散了,然後把蔣妃叫到勤政殿來,朕有事與她商議。”
常喜公公微愣,隨即明白過來,忙應道,“是,奴才這就去。”
半個時辰後。
單獨被點名的蔣妃有些惶恐的跟在常喜身後,斟酌片刻,還是忍不住問道,“常喜公公,不知陛下突然叫本宮過去,是為何事啊?”
常喜麵上客氣道,“娘娘去了便知道了。”
蔣妃咬唇,心道你這不是句廢話。她眼眸微動,麻溜的從手中褪下個赤金蓮花紋手鐲,塞到了常喜手中,微笑道,“還請公公指教一二,也讓本宮心裏有個準備。”
“蔣妃娘娘這是哪裏的話,奴才哪敢指教主子。”常喜公公不動聲色的接過那鐲子,在袖子的遮掩下掂量了一下,麵上的笑容真誠了一點,細聲道,“不過有一點奴才得提醒娘娘,待會兒不管陛下與您說什麽,你可得冷靜些,最好順著陛下,莫要忤逆他的意思。”
一聽這話,蔣妃心沉了沉。
忤逆陛下?就算借她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
所以到底是什麽事,會讓她有可能忤逆?
直覺告訴她,這是一件大事,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懷著忐忑的心情,蔣妃總算到了勤政殿。
因著今日要朝拜皇後,所以她身上穿著厚重華麗的禮服,走在外頭的時候,她半點不覺得冷。可一踏入偌大宏偉的勤政殿後,她就覺得渾身冷颼颼的,一顆心也在冰水中滌蕩過一遍似的,冷冰冰。
雕花窗戶前,英俊年輕的皇帝身形端正的坐著,手中拿著一卷書冊,淡淡的晨光之下,一身朱紅色錦袍的他顯得格外軒朗。
蔣妃敬畏他,也愛慕他。
這樣豐神俊朗的男子,哪個女人會不愛呢?
“臣妾拜見陛下,陛下金安萬福。”她恭敬的請了安,拘謹的站在一旁,靜候吩咐。
元珣放下手中書冊,淡淡的看了眼麵前的女人,對常喜道,“給她搬張椅子。”
蔣妃麵露微笑,語氣也輕鬆些,“多謝陛下。”
她優雅的坐下,腰背挺得端直,雙眸低垂,謙遜又恭謹,“不知陛下今日喚臣妾來,是為何事?”
元珣示意其餘宮人退下,獨留了常喜在側。
殿內越發安靜下來,他幽深的長眸平靜的看向蔣妃,淡然無比的將遣散後宮的決定說了出來。
刹那間,蔣妃端麗的臉龐宛若調色盤一般,五彩斑斕。
先是緊張,後是震驚,隨後便是惶恐與驚懼。
等元珣全部說完,她如坐針氈,忙站起身來,美眸泛著一層淚光,聲線沉重道,“臣妾知道陛下寵愛皇後娘娘,後宮諸位姐妹心頭雖不能共沾雨露,卻也從未生出拈酸吃醋的心思。大家一直安安分分的,從未想過打攪陛下與皇後娘娘的恩愛……便是如此,陛下也不能容下我們麽?”
元珣漫不經心的端起茶杯抿了口,淡漠道,“真的從未拈酸吃醋麽?”
蔣妃一噎。
皇帝的目光過分銳利,隻那樣靜靜的看一眼,便叫人膽寒。
蔣妃默了默,忽的跪在地上,叩拜道,“陛下,一入宮門深似海,我等選入宮闈的那一刻起,便生是皇家人,死為皇家鬼。您如今為了皇後娘娘一人,將我等趕出宮中,豈不是斷了我等的生路。我等都過了婚期的,又曾為皇家婦,出宮後還能有什麽指望?便是臣妾的娘家,也不願意養著我這樣的閑人……”
說到這裏,蔣妃默默擦了下眼淚,“還請陛下三思,舍臣妾等人一些情分吧。”
元珣麵色沒有半分改變,隻看了眼常喜,示意將蔣妃扶起來。
蔣妃卻是再不敢入座,淚水漣漣的站著。
元珣道,“朕說遣散後宮,並未說將你們全部趕出去。如今擺在你們麵前有兩個選擇,願意出宮的,朕會以祈福之名送去宗廟,屆時朕會想辦法,給你們改頭換麵,並贈予一筆不菲的錢財,作為你們日後的立足之本,到時候你們便是自由身,婚喪嫁娶與皇家再無幹係。”
“不願意出宮的,朕會將你們遷去西苑,衣食住行皆按照當前的位份提供。隻是遷去西苑後,終身不準再踏出西苑一步,若有人膽敢跑出西苑,殺無赦。”
說到這裏,元珣再次看向蔣妃,“朕今日專門找你來,便是看你沉著識時務……其餘妃嬪一向與你交好,由你知會這個消息,她們也更好接受。至於是去是留,你們自己決定。”
蔣妃麵色有些蒼白,深深地望著麵前無情又多情的男人,一陣心神恍惚。
至於她是怎麽離開勤政殿的,她自己都不清楚。
她隻知道腦袋昏昏沉沉,如同一團漿糊,走出的每一步都格外的沉重。
殿外天光大明,陽光燦爛,可蔣妃卻覺得黑雲壓頂,胸悶的快要喘不過氣來。
怎麽會有這樣的皇帝呢,為了一個女人,就放棄了整個後宮?
瘋了,真是瘋了。
可轉念一想,他又的確是幹得出這事的人。
他向來如此,做事全憑心意,哪裏顧忌過那些規矩道理。
迴到永樂宮後,蔣妃一個人在寢殿內坐了許久。
永樂宮的宮人們一個個戰戰兢兢,他們也不知道自家娘娘是怎麽了,怎麽去了一趟勤政殿就跟丟了魂似的。
難道陛下嗬斥娘娘了?沒道理啊,娘娘一直安分守己。
宮人們各自猜測著,眼見著過了午膳時,裏頭還沒有傳膳的吩咐,忙推著大宮女方雨去問問情況。
就在方雨被宮人們推推搡搡時,寢殿門開了。
蔣妃還是那一襲莊重華麗的禮服,隻是臉色實在嚇人,雙眸也透著迷茫與空洞。
她淡淡的瞥了一眼宮人們,吩咐道,“去,你們挨個去通知後宮的所有妃嬪,無論位份大小,通通都叫過來。”
宮人們不敢多問,忙應聲去了。
蔣妃深吸一口氣,走入正廳,端坐在高位之上。
看著身下的寶座,身上的錦繡華衫,殿內的精美擺設,她雙眉之間露出一種深深的悵惘來。
她該如何抉擇呢?
是離開,還是留下。
她已經二十二了,比她小兩歲的妹妹都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她若出宮了,蔣家還會認她麽?兄嫂定是不樂意的再養著她這麽個閑人的。
改頭換麵,換個新的身份去生活?她從小嬌養著長大,錦衣玉食的,就算有筆錢財,也再過不上皇宮裏的好日子。
可是西苑,那個偏僻又荒涼的宮苑,原是前朝太妃們的住所,給那些寡居女人養老的地方。
若她住去那裏,餘生也沒了指望,隻能苦苦熬著,一日又一日,直到寂寥死去。
選了出宮,得了自由,卻舍了榮華與錦衣玉食。
選擇留下,得了富貴,卻舍了人生的種種趣事。
蔣妃心頭糾結著,同時歎道,果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沒多久,滿宮妃嬪都趕到了永樂宮。
一眾妃嬪看著寶座上麵容嚴肅又冷靜的蔣妃,都隱約猜到有大事發生。
但蔣妃將皇帝的意思傳達後,台下頓時嘩然。
一時間,抱怨的,哭泣的,唉聲歎氣的,迷茫的,彷徨的,也有雀躍的,歡喜的。
上迴在溫泉行宮吃了個飽,迴來遇上二皇子生病和送出宮的事,情緒都比較低迷,兩人就再沒行房。
後來好不容易接受了二皇子的事,阿措又忙著學規矩禮儀,每日累的一沾上枕頭就睡,他也不忍心折騰她……
算算日子,他竟又素了快兩個月。
這迴看著身下嬌軟嫵媚的小美人,他再也忍不住了。
手指探入衣裳裏,指尖是一片溫熱嬌嫩。
阿措身子微微顫抖著,水眸霧蒙蒙的,輕聲道,“就一迴哦。”
此刻元珣的身子燥得厲害,眸色深沉的吻著她的眉眼,含糊的“嗯”了一聲。
衣衫被扯開,阿措“呀”的叫了聲,雙手捂著身前,不好意思道,“燈還亮著……””
視線瞥過那隱隱約約露出來的雪白,元珣眸色愈發暗沉,低聲哄道,“新婚之夜的龍鳳蠟燭不能滅,滅了不吉利的。”
阿措被吻得暈頭轉向,氣喘籲籲間,半信半疑的問,“還有這個規矩麽?”
元珣肯定道,“嗯,有的。”
他說有,便是有。
阿措最近被各種規矩洗腦了,也就信了他這話,強壓著羞澀,不去計較了。
不多時,大紅色繡百子嬉戲圖案刻絲幔帳有節奏的晃動起來,後來動靜越發大了起來,竟把一半挽起的幔帳從銀鉤上震的落了下來。
桌案上的繪彩龍鳳大紅雙燭蓽撥燃燒著,緩緩垂下的幔帳遮住一半的春色,卻遮不住那一聲聲嬌滴滴的破碎求饒聲。
第111章 借她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翌日, 晨光熹微,龍鳳蠟燭燃燒殆盡,紅色幔帳內一片靜謐。
元珣的五感很是敏銳,簾外的光線變得明亮了一些, 他便緩緩睜開了眼睛。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幔帳的喜慶紅色, 視線往下,是一條壓在胸前的雪白手臂, 軟綿綿, 嫩生生,雪藕一般。
身側,他的小皇後睡得正香, 如雲烏發隨意披散, 濃密的眼睫如同蝴蝶羽翼般纖長, 雪白的小臉帶著些許疲色, 看來昨夜實在是累慘了。
元珣伸出手指, 輕輕碰了下她的眼皮,見她微微蹙起眉,也不再動她,隻靜靜地凝視著她。
這副可愛的小模樣,他怎麽看怎麽喜歡,這輩子都看不膩。
盯了許久, 想起還有正事要做,他放輕手腳起身。
離開床榻前,他彎著腰, 仔細替她將被子蓋好,視線掃過她潔白肌膚上的粉色痕跡,他眸子微暗。
昨夜的激烈戰況湧上腦海,他隻覺得身上又一陣燥熱。
抿了抿薄唇,將那蓬勃的欲.念壓下,他趕緊將幔帳放下,免得控製不住自己,擾了她的清夢。
……
皇帝大婚,免朝三日。
用過早膳後,元珣本打算往勤政殿讀書,忽的想起什麽,將常喜公公招到身邊,“按理說,今日後宮妃嬪會來朝拜皇後?”
“是。”常喜公公彎下腰,補充道,“據奴才所知,一個時辰前,蔣妃娘娘便帶領眾妃在榴花宮等著了,諸位娘娘侍奉皇後很是勤勉呢。”
元珣沉吟片刻,道,“你去一趟榴花宮,叫她們先散了,然後把蔣妃叫到勤政殿來,朕有事與她商議。”
常喜公公微愣,隨即明白過來,忙應道,“是,奴才這就去。”
半個時辰後。
單獨被點名的蔣妃有些惶恐的跟在常喜身後,斟酌片刻,還是忍不住問道,“常喜公公,不知陛下突然叫本宮過去,是為何事啊?”
常喜麵上客氣道,“娘娘去了便知道了。”
蔣妃咬唇,心道你這不是句廢話。她眼眸微動,麻溜的從手中褪下個赤金蓮花紋手鐲,塞到了常喜手中,微笑道,“還請公公指教一二,也讓本宮心裏有個準備。”
“蔣妃娘娘這是哪裏的話,奴才哪敢指教主子。”常喜公公不動聲色的接過那鐲子,在袖子的遮掩下掂量了一下,麵上的笑容真誠了一點,細聲道,“不過有一點奴才得提醒娘娘,待會兒不管陛下與您說什麽,你可得冷靜些,最好順著陛下,莫要忤逆他的意思。”
一聽這話,蔣妃心沉了沉。
忤逆陛下?就算借她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
所以到底是什麽事,會讓她有可能忤逆?
直覺告訴她,這是一件大事,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懷著忐忑的心情,蔣妃總算到了勤政殿。
因著今日要朝拜皇後,所以她身上穿著厚重華麗的禮服,走在外頭的時候,她半點不覺得冷。可一踏入偌大宏偉的勤政殿後,她就覺得渾身冷颼颼的,一顆心也在冰水中滌蕩過一遍似的,冷冰冰。
雕花窗戶前,英俊年輕的皇帝身形端正的坐著,手中拿著一卷書冊,淡淡的晨光之下,一身朱紅色錦袍的他顯得格外軒朗。
蔣妃敬畏他,也愛慕他。
這樣豐神俊朗的男子,哪個女人會不愛呢?
“臣妾拜見陛下,陛下金安萬福。”她恭敬的請了安,拘謹的站在一旁,靜候吩咐。
元珣放下手中書冊,淡淡的看了眼麵前的女人,對常喜道,“給她搬張椅子。”
蔣妃麵露微笑,語氣也輕鬆些,“多謝陛下。”
她優雅的坐下,腰背挺得端直,雙眸低垂,謙遜又恭謹,“不知陛下今日喚臣妾來,是為何事?”
元珣示意其餘宮人退下,獨留了常喜在側。
殿內越發安靜下來,他幽深的長眸平靜的看向蔣妃,淡然無比的將遣散後宮的決定說了出來。
刹那間,蔣妃端麗的臉龐宛若調色盤一般,五彩斑斕。
先是緊張,後是震驚,隨後便是惶恐與驚懼。
等元珣全部說完,她如坐針氈,忙站起身來,美眸泛著一層淚光,聲線沉重道,“臣妾知道陛下寵愛皇後娘娘,後宮諸位姐妹心頭雖不能共沾雨露,卻也從未生出拈酸吃醋的心思。大家一直安安分分的,從未想過打攪陛下與皇後娘娘的恩愛……便是如此,陛下也不能容下我們麽?”
元珣漫不經心的端起茶杯抿了口,淡漠道,“真的從未拈酸吃醋麽?”
蔣妃一噎。
皇帝的目光過分銳利,隻那樣靜靜的看一眼,便叫人膽寒。
蔣妃默了默,忽的跪在地上,叩拜道,“陛下,一入宮門深似海,我等選入宮闈的那一刻起,便生是皇家人,死為皇家鬼。您如今為了皇後娘娘一人,將我等趕出宮中,豈不是斷了我等的生路。我等都過了婚期的,又曾為皇家婦,出宮後還能有什麽指望?便是臣妾的娘家,也不願意養著我這樣的閑人……”
說到這裏,蔣妃默默擦了下眼淚,“還請陛下三思,舍臣妾等人一些情分吧。”
元珣麵色沒有半分改變,隻看了眼常喜,示意將蔣妃扶起來。
蔣妃卻是再不敢入座,淚水漣漣的站著。
元珣道,“朕說遣散後宮,並未說將你們全部趕出去。如今擺在你們麵前有兩個選擇,願意出宮的,朕會以祈福之名送去宗廟,屆時朕會想辦法,給你們改頭換麵,並贈予一筆不菲的錢財,作為你們日後的立足之本,到時候你們便是自由身,婚喪嫁娶與皇家再無幹係。”
“不願意出宮的,朕會將你們遷去西苑,衣食住行皆按照當前的位份提供。隻是遷去西苑後,終身不準再踏出西苑一步,若有人膽敢跑出西苑,殺無赦。”
說到這裏,元珣再次看向蔣妃,“朕今日專門找你來,便是看你沉著識時務……其餘妃嬪一向與你交好,由你知會這個消息,她們也更好接受。至於是去是留,你們自己決定。”
蔣妃麵色有些蒼白,深深地望著麵前無情又多情的男人,一陣心神恍惚。
至於她是怎麽離開勤政殿的,她自己都不清楚。
她隻知道腦袋昏昏沉沉,如同一團漿糊,走出的每一步都格外的沉重。
殿外天光大明,陽光燦爛,可蔣妃卻覺得黑雲壓頂,胸悶的快要喘不過氣來。
怎麽會有這樣的皇帝呢,為了一個女人,就放棄了整個後宮?
瘋了,真是瘋了。
可轉念一想,他又的確是幹得出這事的人。
他向來如此,做事全憑心意,哪裏顧忌過那些規矩道理。
迴到永樂宮後,蔣妃一個人在寢殿內坐了許久。
永樂宮的宮人們一個個戰戰兢兢,他們也不知道自家娘娘是怎麽了,怎麽去了一趟勤政殿就跟丟了魂似的。
難道陛下嗬斥娘娘了?沒道理啊,娘娘一直安分守己。
宮人們各自猜測著,眼見著過了午膳時,裏頭還沒有傳膳的吩咐,忙推著大宮女方雨去問問情況。
就在方雨被宮人們推推搡搡時,寢殿門開了。
蔣妃還是那一襲莊重華麗的禮服,隻是臉色實在嚇人,雙眸也透著迷茫與空洞。
她淡淡的瞥了一眼宮人們,吩咐道,“去,你們挨個去通知後宮的所有妃嬪,無論位份大小,通通都叫過來。”
宮人們不敢多問,忙應聲去了。
蔣妃深吸一口氣,走入正廳,端坐在高位之上。
看著身下的寶座,身上的錦繡華衫,殿內的精美擺設,她雙眉之間露出一種深深的悵惘來。
她該如何抉擇呢?
是離開,還是留下。
她已經二十二了,比她小兩歲的妹妹都已經有兩個孩子了,她若出宮了,蔣家還會認她麽?兄嫂定是不樂意的再養著她這麽個閑人的。
改頭換麵,換個新的身份去生活?她從小嬌養著長大,錦衣玉食的,就算有筆錢財,也再過不上皇宮裏的好日子。
可是西苑,那個偏僻又荒涼的宮苑,原是前朝太妃們的住所,給那些寡居女人養老的地方。
若她住去那裏,餘生也沒了指望,隻能苦苦熬著,一日又一日,直到寂寥死去。
選了出宮,得了自由,卻舍了榮華與錦衣玉食。
選擇留下,得了富貴,卻舍了人生的種種趣事。
蔣妃心頭糾結著,同時歎道,果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沒多久,滿宮妃嬪都趕到了永樂宮。
一眾妃嬪看著寶座上麵容嚴肅又冷靜的蔣妃,都隱約猜到有大事發生。
但蔣妃將皇帝的意思傳達後,台下頓時嘩然。
一時間,抱怨的,哭泣的,唉聲歎氣的,迷茫的,彷徨的,也有雀躍的,歡喜的。